第110章 諸葛府內議事(二)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 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嫋嫋輕煙,蘊蘊香茗。
書房靜謐,四人圍在精致案幾旁,跪坐。
諸葛瑾與馬秉同側而坐,諸葛亮與馬良則坐在二人對麵。
……
“唿~~~,咻咻~,啊~~~!”
“咚!”
茶杯落案,隨後飲茶的中年男子開口沉聲說道:
“二弟,今日大殿之上,你家主公大發雷霆,言欲征伐我江東,不知是真是假?”
諸葛亮手上輕輕揮著羽扇,望著自己兄長那副焦急的麵孔,微微一笑,反問道:
“不知大兄如何看待此事?”
“我?”
諸葛瑾聞言一愣,看著二弟那似笑非笑,眼神之中頗帶玩弄之意。
他旋即安下心來,仰頭一笑,迴道:
“二弟,依我看,翼德將軍本就要迴閬中駐紮,劉皇叔不過是借機恐嚇我一陣,並無發兵江東之意。”
“不知我可說對否?”
諸葛瑾一捋山羊胡,端起馬秉剛剛倒好的茶水啜飲。
諸葛亮手中羽扇不停,笑著開口迴道:
“大兄,所言相差無幾!”
“不瞞你說,荊州丟失、雲長被圍困的消息一傳入成都,我家主公得知後心急如焚,恨不得率軍一夜就飛奔千裏,解救雲長。”
“隨後陸伯言帶兵封鎖夷陵、秭歸一帶傳於漢王宮後,我家主公那幾日心下常常隱隱作痛。”
“經常下了晚朝後,單獨留下我,以詢問天象、卦象如何?”
“大兄,你亦學過此道,定知觀星占卜不過小道,天道無情,我等人力又如何能夠測得準呢?”
“幸賴吳侯明智,放歸雲長等人,不然以我對主公與三將軍之了解,怕是此時已經整頓兵馬,以待明年開春即東征吳地了吧!”
諸葛亮對兄長字字珠璣,句句肺腑,不摻雜半點虛言。
馬秉聽著孔明所言,心中隻覺劉備那時之舉倒是與漢文帝劉恆拉著賈誼夜下談論鬼神有些相似。
不問蒼生問鬼神!
諸葛瑾抬手順勢撫了撫馬秉小腦袋瓜,對著二弟說道:
“二弟,全賴馬家良子,若非其有勇有謀先在臨沮救下君侯,恐怕大禍早已鑄成,你我孫劉兩家就成世敵了!”
“兄長,秉兒當不得此誇獎,他能有如此功績,全賴兄長之遠見!”
“若無兄長配合,就算吾兒在吳營說出花兒來,吳侯亦不會輕易放歸君侯!”
馬良愛護長子之心切,立即插言恭維諸葛瑾。
“哈哈哈!”
諸葛瑾手在空中輕點幾下,指著馬良調笑道:
“季常,我家主公自你出使江東與其促膝長談後,常言‘馬家白眉,吾不得也!’,他曾對著群臣言你是個忠厚之人,今日看來,所言非實!”
“你不老實啊!”
馬良聞言哈哈一笑,拱手迴道:
“兄長,良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大兄,季常可是老實得不得了之人,內子曾言,馬季常曾上青樓喝茶,被姑妹(龐氏)罰住了一個月的書房。”
“這普天之下可再找不出第二位如季常這般老實之人了!”
諸葛亮毫不留情地揭揭穿馬良老底。
馬秉聽後尷尬不已地望著父親,隻見便宜老爹少有地漲紅了臉,氣急敗壞地對著諸葛亮說道:
“兄長!這是謠傳,謠傳!”
“哈哈哈!”
“……”
眾人一陣歡聲笑語過後,
諸葛亮收斂麵上笑容,向著諸葛瑾問道:
“大兄,先前殿上言所賠償隻收取半數,不知此言當真與否!”
諸葛瑾聞言笑道:
“半數才是我家主公所期待之數,不過……”
他稍作停頓,一捋山羊胡,繼續又道:
“這馬匹能多則多,若我軍能在揚徐一帶設計斬了曹軍虎豹騎,於你我兩家皆有利好!”
諸葛瑾說罷眼含深意地瞟了馬秉一眼,好似在說:
年輕人,且學著點吧!
跟我們鬥,你還嫩點!
馬秉心下白眼一翻,暗道:
一群老狐狸,沒有一句話是實話。
全是試探,沒有半分真感情!
不過自己先前也不過是隨口答應。
誰比誰奸猾,還不一定呢!
馬秉思即此處,對著諸葛瑾嘿嘿一笑,迴了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
諸葛瑾見狀搖了搖頭 ,繼續說道:
“二弟,不知我這般迴答,你可滿意?”
諸葛亮見兄長和盤托出,於是不再端著,亦撫掌迴道:
“大兄,此事晚朝我同主公言明,我家主公應該會同意此事,但……”
言到此處,諸葛亮那如冠玉之麵,少有地露出些許猶豫之色。
“但?但如何?”
諸葛瑾見狀挑眉追問。
諸葛亮眉心緊皺,搖頭迴道:
“但孫劉聯手一事,主公怕是不會輕易再應允,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吳侯待我家主公不誠!”、
“無論是先前吳侯之妹在荊州欲帶小主迴江東,還是現今襲取荊州,都是在我家主公心上添傷。”
“傷心之人難信寡信之人!”
諸葛瑾聞言點了點頭,心中暗道:
於自家主公而言,荊州是必奪之地,但於劉皇叔更何嚐不是?
自家主公臣下幾次三番擅自作主,致使主公失了信義!
唉~~~!
諸葛瑾心中的孫權是美好的,直到此時也未將諸事聯想到孫權身上。
他口中糯糯微動,未曾發出半點聲音,君辱臣死,更何況,自家主公是為臣下背黑鍋。
片刻過後,諸葛瑾下定決心說道:
“二弟,你我兄弟二人當各自勸諫自家主公,哪怕兩家未來不能再度聯手,也勿要攻伐彼此了!”
諸葛亮雙手合一,拱手施禮迴道:
“大兄,是當如此,你我雖各為其主,但為自家主公而言,聯手抗曹是最佳之選,無奈兩家差錯頻頻,起了齟齬。”
“不錯,我等當戮力同心,共抗曹賊才是!”
馬良開口附和二人。
馬秉此時看著諸葛亮出了神,他手上羽扇一刻不曾停過,一直輕輕揮舞著。
馬秉心中不由得暗暗吐槽:
這冬日嚴寒,屋內雖然還好,但這一直扇風,也不嫌冷的慌!
果然是要風度,不要溫度!
眾人就此商議完兩家國事,接下所言皆是私情。
書房靜謐,四人圍在精致案幾旁,跪坐。
諸葛瑾與馬秉同側而坐,諸葛亮與馬良則坐在二人對麵。
……
“唿~~~,咻咻~,啊~~~!”
“咚!”
茶杯落案,隨後飲茶的中年男子開口沉聲說道:
“二弟,今日大殿之上,你家主公大發雷霆,言欲征伐我江東,不知是真是假?”
諸葛亮手上輕輕揮著羽扇,望著自己兄長那副焦急的麵孔,微微一笑,反問道:
“不知大兄如何看待此事?”
“我?”
諸葛瑾聞言一愣,看著二弟那似笑非笑,眼神之中頗帶玩弄之意。
他旋即安下心來,仰頭一笑,迴道:
“二弟,依我看,翼德將軍本就要迴閬中駐紮,劉皇叔不過是借機恐嚇我一陣,並無發兵江東之意。”
“不知我可說對否?”
諸葛瑾一捋山羊胡,端起馬秉剛剛倒好的茶水啜飲。
諸葛亮手中羽扇不停,笑著開口迴道:
“大兄,所言相差無幾!”
“不瞞你說,荊州丟失、雲長被圍困的消息一傳入成都,我家主公得知後心急如焚,恨不得率軍一夜就飛奔千裏,解救雲長。”
“隨後陸伯言帶兵封鎖夷陵、秭歸一帶傳於漢王宮後,我家主公那幾日心下常常隱隱作痛。”
“經常下了晚朝後,單獨留下我,以詢問天象、卦象如何?”
“大兄,你亦學過此道,定知觀星占卜不過小道,天道無情,我等人力又如何能夠測得準呢?”
“幸賴吳侯明智,放歸雲長等人,不然以我對主公與三將軍之了解,怕是此時已經整頓兵馬,以待明年開春即東征吳地了吧!”
諸葛亮對兄長字字珠璣,句句肺腑,不摻雜半點虛言。
馬秉聽著孔明所言,心中隻覺劉備那時之舉倒是與漢文帝劉恆拉著賈誼夜下談論鬼神有些相似。
不問蒼生問鬼神!
諸葛瑾抬手順勢撫了撫馬秉小腦袋瓜,對著二弟說道:
“二弟,全賴馬家良子,若非其有勇有謀先在臨沮救下君侯,恐怕大禍早已鑄成,你我孫劉兩家就成世敵了!”
“兄長,秉兒當不得此誇獎,他能有如此功績,全賴兄長之遠見!”
“若無兄長配合,就算吾兒在吳營說出花兒來,吳侯亦不會輕易放歸君侯!”
馬良愛護長子之心切,立即插言恭維諸葛瑾。
“哈哈哈!”
諸葛瑾手在空中輕點幾下,指著馬良調笑道:
“季常,我家主公自你出使江東與其促膝長談後,常言‘馬家白眉,吾不得也!’,他曾對著群臣言你是個忠厚之人,今日看來,所言非實!”
“你不老實啊!”
馬良聞言哈哈一笑,拱手迴道:
“兄長,良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大兄,季常可是老實得不得了之人,內子曾言,馬季常曾上青樓喝茶,被姑妹(龐氏)罰住了一個月的書房。”
“這普天之下可再找不出第二位如季常這般老實之人了!”
諸葛亮毫不留情地揭揭穿馬良老底。
馬秉聽後尷尬不已地望著父親,隻見便宜老爹少有地漲紅了臉,氣急敗壞地對著諸葛亮說道:
“兄長!這是謠傳,謠傳!”
“哈哈哈!”
“……”
眾人一陣歡聲笑語過後,
諸葛亮收斂麵上笑容,向著諸葛瑾問道:
“大兄,先前殿上言所賠償隻收取半數,不知此言當真與否!”
諸葛瑾聞言笑道:
“半數才是我家主公所期待之數,不過……”
他稍作停頓,一捋山羊胡,繼續又道:
“這馬匹能多則多,若我軍能在揚徐一帶設計斬了曹軍虎豹騎,於你我兩家皆有利好!”
諸葛瑾說罷眼含深意地瞟了馬秉一眼,好似在說:
年輕人,且學著點吧!
跟我們鬥,你還嫩點!
馬秉心下白眼一翻,暗道:
一群老狐狸,沒有一句話是實話。
全是試探,沒有半分真感情!
不過自己先前也不過是隨口答應。
誰比誰奸猾,還不一定呢!
馬秉思即此處,對著諸葛瑾嘿嘿一笑,迴了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
諸葛瑾見狀搖了搖頭 ,繼續說道:
“二弟,不知我這般迴答,你可滿意?”
諸葛亮見兄長和盤托出,於是不再端著,亦撫掌迴道:
“大兄,此事晚朝我同主公言明,我家主公應該會同意此事,但……”
言到此處,諸葛亮那如冠玉之麵,少有地露出些許猶豫之色。
“但?但如何?”
諸葛瑾見狀挑眉追問。
諸葛亮眉心緊皺,搖頭迴道:
“但孫劉聯手一事,主公怕是不會輕易再應允,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吳侯待我家主公不誠!”、
“無論是先前吳侯之妹在荊州欲帶小主迴江東,還是現今襲取荊州,都是在我家主公心上添傷。”
“傷心之人難信寡信之人!”
諸葛瑾聞言點了點頭,心中暗道:
於自家主公而言,荊州是必奪之地,但於劉皇叔更何嚐不是?
自家主公臣下幾次三番擅自作主,致使主公失了信義!
唉~~~!
諸葛瑾心中的孫權是美好的,直到此時也未將諸事聯想到孫權身上。
他口中糯糯微動,未曾發出半點聲音,君辱臣死,更何況,自家主公是為臣下背黑鍋。
片刻過後,諸葛瑾下定決心說道:
“二弟,你我兄弟二人當各自勸諫自家主公,哪怕兩家未來不能再度聯手,也勿要攻伐彼此了!”
諸葛亮雙手合一,拱手施禮迴道:
“大兄,是當如此,你我雖各為其主,但為自家主公而言,聯手抗曹是最佳之選,無奈兩家差錯頻頻,起了齟齬。”
“不錯,我等當戮力同心,共抗曹賊才是!”
馬良開口附和二人。
馬秉此時看著諸葛亮出了神,他手上羽扇一刻不曾停過,一直輕輕揮舞著。
馬秉心中不由得暗暗吐槽:
這冬日嚴寒,屋內雖然還好,但這一直扇風,也不嫌冷的慌!
果然是要風度,不要溫度!
眾人就此商議完兩家國事,接下所言皆是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