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秉手中接過法正遞來的兩卷涉及經略的篇章,心下有些不認可,他更希望能從法正身上學一些兵法策略,畢竟法正“善奇謀”眾人皆知,自己哪怕學個皮毛,也是受益匪淺。


    他心中暗自思忖,決定不能直言拒絕,隨即開口說道:


    “師父,經濟之道,徒兒不敢說精通,但也稱得上略知一二,徒兒更希望先同您學習兵法策論,至於這兩本書,日後再讀也不遲。”


    法正聞言,頗為詫異地望了一眼馬秉,前些日子收徒之時,可未曾察覺這徒弟有如此狂傲的一麵,他隨即開口問道:


    “那你且說說當下子初鑄新幣已有年餘,卻仍無效果,何解?”


    馬秉小腦袋一晃,心下細細思索,迴道:


    “鑄幣以舊換新,是為了統一,但對於解決川中錢糧短缺並無大用。”


    “否則何以現今仍有以蜀錦代替錢幣之舉?”


    “依徒兒看,解決川中缺錢少糧,最好的方法是讓貨幣從百姓、從富商、從世家之人手中流通起來,而非深埋窖中,這才是生機!”


    “哦?細細說與我聽。”


    法正顯然對馬秉的言論起了興趣,進而追問。


    馬秉此時言語自信,眼中放著熠熠光采,他繼續說道:


    “師父,徒兒曾在書中看過一則小故事,是如此說道:在一縣城之中,太陽高照,街道空曠,每人都因負債而借貸為生。


    這時,外來一位富商在客棧欲住下,他先是付了一兩銀子做定金,欲上樓看看,如果房間合適就住下。


    客棧掌櫃立馬先將這一兩銀子抓起,還給一街之隔的殺豬匠,殺豬匠又將錢還給養豬人,養豬人進而還給原先客棧掌櫃所欠下的債。


    此時,富商下了樓,表示並不滿意,隨即將銀子拿迴離開。”


    “一場債務危機因此化解,但錢仍然是富商的。”


    馬秉拿出一則經濟流通小寓言送給三師父法孝直。


    法正一聽故事,心中大致明了,於是他開口問道:


    “徒兒,你所說是關於信任與流通,但川中經濟豈又隻是解決信任就能處理的?”


    馬秉笑笑不語,又說道:


    “師父,信任一事好解,豈不聞商鞅立木為信。但讓錢糧流通起來極難!百姓連溫飽都難以保證,又怎會將錢財花在其他地方?”


    “徒兒近日聽聞,朝廷正募民以作徭役,為數月之後,上庸之民抵達川中,而建居所。須知‘徭役少則民安’,徒兒以為若將徭役改為招工而發放錢、糧二物,民必蜂擁而至。”


    法正聽到此處,麵露凝重,並不完全認同馬秉所言,他開口打斷道:


    “你這方法倒是有幾分意思,此等做法甚至還可吸引流民。但若改徭役為募工,這百姓若棄地從工,何解?這錢糧何來?”


    法正老辣地指出要害,馬秉沉默細細思索一番,然後迴答道:


    “師父所言極是,亂世之中流民極多,若能完全接納,必會為國、為軍再添新丁。”


    “家有良田者若能保證耕種,自然可以參與募工。”


    “至於錢財,徒兒或許能解決一二。但糧食,當下徒兒亦無法解決這等問題。”


    “畢竟這等物件從地裏生長,是靠老天爺賞飯,哪怕是依靠商人倒賣,也解決不了萬一,因為無論曹操還是孫權都不會同意自己境內之糧被商人大批量運走,此乃資敵之舉!”


    “若日後能解決糧食問題,徒兒必定諫言嚐試此法,不過一切政令施行仍需完善細節,沒有任何政令是完美的。”


    法正看著徒弟侃侃而談,仿佛看到當年意氣風發的自己,雖然自傲但不自大,這也是這等言論,頭一次聽其說起的緣故吧。


    法正想到此時,不免笑出了聲,隨即他在馬秉疑惑的目光中,再次起身,從那一堆竹簡中又翻出三卷竹簡,遞給馬秉。


    馬秉伸手去接,看著手中包漿的竹簡,想道:


    看樣子這三卷書籍,自家師父往日沒少翻看。


    他打開一看,一卷是《六韜》也稱《太公兵法》,另一卷《三略》又稱《黃石公三略》,第三卷是《韓信兵法》,此物現世早已失傳。馬秉看著三卷兵法瑰寶,大喜過望。


    法正見其接過後,笑嗬嗬地說道:


    “既然你更願意學習兵法,那就再加三卷,這五卷書,待你看完後,寫下心中所得,呈與我看。”


    馬秉看著眼前幹巴老頭鷹目閃過一瞬狡猾之色,心中當下一顫,暗道: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又被算計了!


    馬秉隨即討好地問道:


    “師父,能否少看兩卷?”


    “不行!”


    法正沉聲拒絕,隨後喚來管家帶他去書房讀書。


    馬秉隻得含淚乖乖遵從,畢竟路是自己選的,師父是自己挑的。


    一切都是命啊!


    馬秉一到書房就先打開係統驗看,剛剛在同師父論策之時,腦海彈出收徒提示:


    “與法正羈絆值達到80,解鎖師徒關係!獲得3年壽命!”


    此刻一看,果然欠債少了三年,他安下心,旋即開始啃書。


    ……


    時間轉瞬即過,馬秉在書房之中啃了小半天兵法。


    這時,門外傳來一聲奶奶地娃娃音,喚道:


    “小叔,父親讓我來叫你來去吃午飯。”


    房門旋即打開,馬秉看著門口站著的小奶娃,身後站著好幾個嬤嬤,心道:


    可真是個寶貝疙瘩!


    他心中起了興致,伸手一把抱起法攸,問道:


    “侄兒,怎麽走?”


    法攸被突然拎起,也不怕生,哈哈笑著,隨後他單手攬著馬秉脖子,另外小手伸出一指,然後二人在幾位嬤嬤的簇擁下,去了大堂。


    一到堂內,費氏看著小叔抱著法攸,立馬上前接過,嘴上說道:


    “攸兒,多大了,還喚人抱,也不知羞。”


    隨後將法攸放在地上,向馬秉福身行禮道:


    “謝謝小叔。”


    馬秉側身迴道:“攸兒膽大,日後定能有一番作為!”


    法正剛剛在後,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心中喜悅。


    隨後,法邈上桌,人齊開飯。


    馬秉又將先前擬好的契約當著法正的麵前拿出,在師父的見證下:


    相同的流程,不同的人家,得到了同樣的話語:


    “法家已由你做主,你自行決定,開飯!”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並收藏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