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平被馬秉甩開手,心中疑惑,不禁開口問道:


    “賢弟,你這是何意?”


    馬秉深知他心中不解,立馬解釋道:


    “大哥,趁著我父親也在此處,我有一要事需與你相商!”


    關平聽罷,眼睛微眯,隨即又掃了一眼馬良,然後問道:


    “不知賢弟所為何事?不妨直說。”


    馬良隨即開始鋪墊道:


    “大哥,先前我們欲勸說師父之時,我並沒有準備拜師,那時隻是權宜之計!”


    未待馬秉說完,一旁的二人不約而同地皺起眉頭,尤其關平麵色更是發黑。


    馬秉察覺到他們的反應,心中一驚,急忙繼續道:


    “大哥,請不要誤會,既然我已拜君侯為師,定然日後是會好好孝順師父,但我心中有一人仍心向往之!希望大哥幫我同師父說情!”


    兩人一臉狐疑,到底是什麽人魅力比君侯還大。


    隨後二人相視一眼,頗為默契的一同開口問道:


    “何人?”


    “孝直先生!”


    ……


    一陣沉默過後,馬良並未言語,法正此人他也略有耳聞。


    講道理,他並不讚同兒子拜此人為師。


    名聲有些不太好。


    不過,若是自家兒子執意拜師,自己也會默默支持。


    一旁關平反而麵色更沉,在他心中,法正如何能比得上他父親。


    若是馬秉說要拜師諸葛亮,自己亦能理解,


    但此人,他瞧不上眼!


    馬秉看著關平陰如沉雷的麵龐,心道:


    壞了!


    這是生氣了,上一次見此怒容,還是在臨沮夾石。


    於是,他立馬再次出言解釋道:


    “大哥,自臨沮相遇以來,您觀秉可有不智之舉?今昔亦是如此,請大哥見諒,助我一臂之力!”


    關平心中雖然有氣,但嘴上卻還是答應下來,因為此事是由父親關羽做主,而且這個弟弟忠孝正直,性子堅韌,一旦認定的事情他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何必做這個惡人呢?


    隨後他答應道:


    “我答應了,這下可以去堂前祭奠了吧!”


    馬秉聞言大喜,雙手朝前,半躬身子,大行禮儀,感謝道:


    “多謝大哥!”


    隨即三人一同再迴堂前。


    此時,馬秉頭上係著剛剛關平遞過來的白布。


    走至堂中央,他對著黃忠棺槨,雙膝跪地,恭敬地叩首三下。


    同時他口中小聲喃喃道:


    “黃老將軍,未能見您生前雄姿,我深感遺憾,望您泉下有知,護我大漢!”


    馬秉隻在記憶中見過這位老將軍。


    那時,他還未如現今棺中之人這般蒼老,還曾逗弄過兒時的馬秉。


    那是位愛笑的豪爽河南漢子!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透露著河南漢子的灑脫與豪邁。


    可惜!


    自己慢了一步,否則就能一睹真容!


    老將軍一路走好!


    ……


    祭拜過後,直到夜幕降臨,眾人聽過祭文。


    馬秉隨著一行人前往成都漢中王行宮。


    這行宮乃是前任主人益州牧,現今的振威將軍劉璋所建。


    整座宮殿飛閣流丹,氣勢雄偉,令人歎為觀止。


    一進宮內,富麗堂皇,流光溢彩,極盡繁華尊貴,盡顯皇室氣派。


    一切的一切,都在無言的訴說著這座宮殿的前任主人的奢華。


    這也難怪諸葛亮會評價其為:“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就憑此宮殿就能想象得出這人過得是什麽神仙日子!


    這時,劉備問義子劉封道:


    “封兒,你是如何救得雲長的?細細說與我聽聽!”


    劉封正欲答話,張飛張三爺搶先道:“我來說!我來說!”


    於是“文抄公”——張三爺版本上線!


    上庸勸諫、兵行小路突破封鎖、臨沮野外分兵出援、計奪臨沮、陣前會麵、破陣、出使。


    張三爺說得好似身臨其境,給身旁大哥劉備講得是連連點頭。


    講完之後,宮下一時議論紛紛,劉備立馬出言問道:


    “馬秉何在?”


    馬秉見劉皇叔先找自己,隨後從一行人最末尾處走出,躬身行禮,道:


    “草民,見過主公!”


    “哈哈!”


    劉備見這小娃娃畢恭畢敬,小大人的模樣,心中大悅,伸手指向下列馬良道:


    “季常,此子不錯,少年英雄!”


    馬良聞言謙虛道:


    “小兒頑劣,為主公多添麻煩!”


    隨後劉備一揮手,又指著馬秉問道:


    “馬秉,不知你想要什麽獎賞啊?”


    馬秉知此時不是時候,於是機靈地迴道:


    “臣一時也未能想好,不如主公賞賜什麽,臣就要什麽!”


    劉備聞言更是樂得開懷,迴道:


    “那你就好好想想,日後再行賞賜!”


    “謝主公!”


    然後,馬秉就迴到隊尾,默默地當個小透明。


    這時,劉備又指著自家義子,誇讚道:


    “封兒,有吾之風範!上庸奔襲救其叔父更是美談!”


    這時,殿下眾人紛紛附和,稱讚大公子劉封智勇雙全,勇冠三軍。


    隨後劉皇叔亦問他要何封賞。


    劉封聽聞,麵露猶豫。


    此事難以啟齒,更何況未與父親先行相商,就貿然出口,實乃不智!


    於是,他亦學著馬秉迴道:


    “父王!兒臣亦不知要什麽,父王賞賜什麽,兒臣就要什麽。”


    劉備見義子如此懂事,嘴角壓不住的往上揚,也同迴複馬秉一般,迴複劉封。


    待到他轉頭望向關羽之時,二爺目光不敢與之交匯。


    失了荊州,無顏麵對!


    劉備此時也犯了難,今日兄弟重逢乃是件大喜事,但二弟丟了荊州,此事不得不罰!


    但該如何懲罰?


    殿下文臣之首諸葛孔明,宛如劉備肚子裏的蛔蟲,當即遞出台階,道:


    “主公,雲長失了荊州,事出有因,乃是孫權背信棄義所致,但雲長不可不罰!”


    “臣建議,革去雲長前將軍之職,降為討虜將軍,以示懲戒!”


    劉備與孔明可謂心有靈犀,當即一點就通,立馬開口道:


    “就依孔明之言,革去雲長前將軍之職,降為討虜將軍!”


    張三爺聞言,大急,欲開口為二哥鳴不平。


    關羽暗下伸手拉住他,搖搖頭,令他不要出言。


    三爺無奈,隻好低頭不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並收藏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