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馬秉求助諸葛瑾(上)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 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陣寒暄過後,諸葛瑾直奔主題:
“子嚴將軍,聽聞君侯如今病重,我家主公特遣我帶軍醫,攜藥物數種,前來為君侯醫治,不知可否?”
“多謝子瑜先生,多謝吳侯!我等不知日後如何償還吳侯這份恩情!”
劉封開啟影帝模式,激動得語無倫次,立馬起身出了坐席,走到諸葛瑾對麵,行大禮,拜伏在地!
諸葛瑾見狀,急忙走過來攙扶,邊扶邊口中說道:
“我主仁義治,恩威並施,子嚴無須多禮。”
劉封反手一把抓住諸葛瑾,道:
“子瑜先生,我二叔現如今已不能下榻,還請醫師隨我先去屋內,為我二叔診治。”
“甚好,甚好。”
諸葛瑾偷偷向自家軍醫遞個眼色,軍醫會意,二人一番眼神交流過後,諸葛瑾微微頷首。
隨即軍醫道:“將軍,請帶路。”
劉封聽後,轉頭叮囑馬秉道:
“招待好子瑜先生!”
說完,他就帶軍醫先行一步,朝著裏屋走去。
大堂之中,隻剩馬秉和諸葛瑾二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沉默,大概一炷香那麽長!
諸葛瑾率先打破沉默,直接親戚常用三連:
“今年多大啦?學習如何?可有師承?”
馬秉恭恭敬敬地迴答道:
“現今14歲;隨族學先生學習,讀過幾篇兵法,識得些許字;暫無師承。”
諸葛瑾聽後,微微點頭,笑著說道:
“倒是與我家中二子年歲相仿。”
這句話說完之後,縣衙內再次陷入一陣尷尬氛圍。
此時,馬秉主動開口說道:
“子瑜伯伯,請隨我前去書房,我有事同你相商。”
他見諸葛瑾同意後,便起身引路前往書房。
待到踏入書房之內,馬秉從懷中摸出一封密信,恭敬地遞給諸葛瑾,又對他行大禮,道:
“子瑜伯伯,此信乃是家父親手所書。上庸臨行前,家父特意囑咐於我,孫劉的未來全係於您一人之手上!還望您為孫劉聯盟、為大漢再盡一份力!”
諸葛瑾接過書信,細細閱讀,而馬秉則站在一旁,趁機悄悄打量起眼前這位麵容狹長,身著青衣的文士。
嘶!確實長!
不愧是被孫權宴會上調侃的長!
馬秉一邊觀察著諸葛瑾,一邊在心中默默開啟了係統,想要查看一下諸葛瑾的能力:
“
姓名:諸葛瑾(子瑜)
年齡:45歲
武力:37
統禦:76
政治:90
智力:86
魅力:77
技能:
【生死不易】(已蛻變):義無二心,生死不渝,君臣不相負,來世複君臣。遇到自身認可的明主時,政治+5智力+5
【義言】:非道不行,非義不言,直方敢諫,點到為止。進獻諫言時,成功率提高。
級別:一流謀士、一流內政官
羈絆值:65(敵對陣營,友好、好奇)
”
看來並非每個人的技能都很變態,馬秉暗中舒一口氣。
隨後他開始搗鼓起茶水,為諸葛瑾斟茶倒水。
等到諸葛瑾放下書信後,馬秉立刻開口說道:
“子瑜伯伯,當下看來,呂大都督顯然早在臨沮之時就欲置君侯於死地,但君侯若死在荊州,豈不成人之美?”
“須知魏軍一直追而不圍,圍而不殺,一門心思驅趕君侯逃向往荊州,此中深意,子瑜伯伯會不知道嗎?”
馬秉言辭懇切,竭盡全力勸說著眼前的諸葛瑾。
“況且,我主玄德公,現已進位漢中王,隻為重振大漢,先前荊州不還,是我等理虧,但吳侯此前湘水之約難道忘了?這時發兵難道不是背信棄義?”
“我主與君侯情同手足,若君侯不幸死在吳軍刀下,我主必然會傾盡全國之力舉兵複仇,到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曹魏則可作壁上觀,蜀勝則取吳,吳勝則取蜀。如此一來,剩下的那一家離滅亡還遠嗎?蜀吳就如虞虢般唇齒相依,缺一不可啊!”
諸葛瑾一邊仔細聆聽著馬秉之言,一邊陷入沉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麥城之戰時呂蒙所作決策,越想越是心驚。
關羽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吳軍刀下。
但如今曹魏已經脫戰,東吳此時是騎虎難下,殺不得!綁不得!
以他對關羽的了解,此人不會受此屈辱,到時若是自盡於荊州,江東就是黃泥掉褲襠,不是那啥也那啥!
諸葛瑾雙手在長袖之下偷偷緊握,麵上卻風輕雲淡,緩緩地道:
“賢侄,季常之信,我已知曉,你所言我亦明白。”
“但我主並無殺雲長之意,迴想麥城時我主就遣我入城勸降雲長,今日又聽說雲長病重,迴營後立馬命我前來,如此情誼,你多慮了!”
馬秉冷笑一聲,道:
“子瑜伯伯,此話你騙得了別人,可騙不得我!若非子嚴將軍親至臨沮城外救下君侯,此刻君侯人頭已經送往許昌曹操麵前了吧!”
諸葛瑾踱步細思話中之意,片刻,開口道:
“賢侄,此言皆是你父季常所教?多年未見,季常之見識竟遠在我之上!可歎!可歎!”
他十分感慨,都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現如今這晚輩後生有如此遠見,顯然已是鋒芒畢露了。
“子瑜伯伯,正是家父相教,他知子瑜伯伯平生非道不行,非義不言,因此教誨我要多向子瑜伯伯學習!”
少年憑借人畜無害的臉龐,又開始行騙,哄得他甚為高興。
“哈哈哈,季常過譽了!我們且談正事。”
諸葛瑾將話題拉迴,又道:
“季常之意我已明了,但你等為何又要乞降,請我軍明日擺陣,你等來破陣有何用意?”
馬秉知道諸葛瑾定會詢問,臉上當即閃過一絲遲疑,他不敢賭眼前這個長臉的看過自己便宜老爹的書信就一定會相助於蜀軍。
諸葛瑾敏銳的捕捉到他的遲疑,當即質問道:
“既已信不過我,又何須向我求助?”言語之中稍帶氣憤!
馬秉立刻答道:
“子瑜伯伯,非我等不信任您,事關重大,我等必要謹慎行事。”
“而且此事一旦告知子瑜伯伯,您就要麵臨忠信兩難的地步,這也是我不敢直言相告的緣由。總之我等三千兵丁不到,必不會傷了吳侯就是。”
諸葛瑾聽到言辭之中或對孫權不利,當下神情凝重,問道:
“馬秉,此事你必如實相告,否則我寧可孫劉交惡,也要護我家主公安全。”
馬秉見他半步不退,隻好無奈道:
“子瑜伯伯,我需您在此立誓,屋內所聽所聞,皆不可傳於第三人!”
諸葛瑾微微皺眉,凝視著馬秉片刻後,毫不猶豫地開口道:
“我諸葛瑾,在此立誓,此中之言出你口,入我耳,再無第三人所知,若違此誓,必為先祖所厭棄!子孫斷絕!”
諸葛瑾是個有魄力的,當下就出言立誓。
馬秉見此毫不猶豫地全盤托出,道:
“子瑜伯伯,我等是以驕兵之計,引吳侯輕視之心,最終勝之。”
“明日二位將軍前去破陣。此戰我軍必勝。但我等必不會多造殺戮,再添新仇。一切皆以破陣為主。望您迴去轉告吳侯。”
馬秉拿起眼前茶杯,稍試一下,微燙,隨即放下又道:
“隨後,我會同子嚴將軍一同入吳軍大營,負荊請罪。”
“再向吳侯陳明孫劉相爭之利害,此事也請子瑜伯伯為我等美言,放我等西歸,最好能得到吳侯親筆手書,從夷陵入川。過後,我軍必有重謝!”
“……就這?”
“沒錯,就這!”
諸葛瑾對這個答案感到失望,以為能得到的是什麽驚天地泣鬼神的消息。
“子嚴將軍,聽聞君侯如今病重,我家主公特遣我帶軍醫,攜藥物數種,前來為君侯醫治,不知可否?”
“多謝子瑜先生,多謝吳侯!我等不知日後如何償還吳侯這份恩情!”
劉封開啟影帝模式,激動得語無倫次,立馬起身出了坐席,走到諸葛瑾對麵,行大禮,拜伏在地!
諸葛瑾見狀,急忙走過來攙扶,邊扶邊口中說道:
“我主仁義治,恩威並施,子嚴無須多禮。”
劉封反手一把抓住諸葛瑾,道:
“子瑜先生,我二叔現如今已不能下榻,還請醫師隨我先去屋內,為我二叔診治。”
“甚好,甚好。”
諸葛瑾偷偷向自家軍醫遞個眼色,軍醫會意,二人一番眼神交流過後,諸葛瑾微微頷首。
隨即軍醫道:“將軍,請帶路。”
劉封聽後,轉頭叮囑馬秉道:
“招待好子瑜先生!”
說完,他就帶軍醫先行一步,朝著裏屋走去。
大堂之中,隻剩馬秉和諸葛瑾二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沉默,大概一炷香那麽長!
諸葛瑾率先打破沉默,直接親戚常用三連:
“今年多大啦?學習如何?可有師承?”
馬秉恭恭敬敬地迴答道:
“現今14歲;隨族學先生學習,讀過幾篇兵法,識得些許字;暫無師承。”
諸葛瑾聽後,微微點頭,笑著說道:
“倒是與我家中二子年歲相仿。”
這句話說完之後,縣衙內再次陷入一陣尷尬氛圍。
此時,馬秉主動開口說道:
“子瑜伯伯,請隨我前去書房,我有事同你相商。”
他見諸葛瑾同意後,便起身引路前往書房。
待到踏入書房之內,馬秉從懷中摸出一封密信,恭敬地遞給諸葛瑾,又對他行大禮,道:
“子瑜伯伯,此信乃是家父親手所書。上庸臨行前,家父特意囑咐於我,孫劉的未來全係於您一人之手上!還望您為孫劉聯盟、為大漢再盡一份力!”
諸葛瑾接過書信,細細閱讀,而馬秉則站在一旁,趁機悄悄打量起眼前這位麵容狹長,身著青衣的文士。
嘶!確實長!
不愧是被孫權宴會上調侃的長!
馬秉一邊觀察著諸葛瑾,一邊在心中默默開啟了係統,想要查看一下諸葛瑾的能力:
“
姓名:諸葛瑾(子瑜)
年齡:45歲
武力:37
統禦:76
政治:90
智力:86
魅力:77
技能:
【生死不易】(已蛻變):義無二心,生死不渝,君臣不相負,來世複君臣。遇到自身認可的明主時,政治+5智力+5
【義言】:非道不行,非義不言,直方敢諫,點到為止。進獻諫言時,成功率提高。
級別:一流謀士、一流內政官
羈絆值:65(敵對陣營,友好、好奇)
”
看來並非每個人的技能都很變態,馬秉暗中舒一口氣。
隨後他開始搗鼓起茶水,為諸葛瑾斟茶倒水。
等到諸葛瑾放下書信後,馬秉立刻開口說道:
“子瑜伯伯,當下看來,呂大都督顯然早在臨沮之時就欲置君侯於死地,但君侯若死在荊州,豈不成人之美?”
“須知魏軍一直追而不圍,圍而不殺,一門心思驅趕君侯逃向往荊州,此中深意,子瑜伯伯會不知道嗎?”
馬秉言辭懇切,竭盡全力勸說著眼前的諸葛瑾。
“況且,我主玄德公,現已進位漢中王,隻為重振大漢,先前荊州不還,是我等理虧,但吳侯此前湘水之約難道忘了?這時發兵難道不是背信棄義?”
“我主與君侯情同手足,若君侯不幸死在吳軍刀下,我主必然會傾盡全國之力舉兵複仇,到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曹魏則可作壁上觀,蜀勝則取吳,吳勝則取蜀。如此一來,剩下的那一家離滅亡還遠嗎?蜀吳就如虞虢般唇齒相依,缺一不可啊!”
諸葛瑾一邊仔細聆聽著馬秉之言,一邊陷入沉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麥城之戰時呂蒙所作決策,越想越是心驚。
關羽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吳軍刀下。
但如今曹魏已經脫戰,東吳此時是騎虎難下,殺不得!綁不得!
以他對關羽的了解,此人不會受此屈辱,到時若是自盡於荊州,江東就是黃泥掉褲襠,不是那啥也那啥!
諸葛瑾雙手在長袖之下偷偷緊握,麵上卻風輕雲淡,緩緩地道:
“賢侄,季常之信,我已知曉,你所言我亦明白。”
“但我主並無殺雲長之意,迴想麥城時我主就遣我入城勸降雲長,今日又聽說雲長病重,迴營後立馬命我前來,如此情誼,你多慮了!”
馬秉冷笑一聲,道:
“子瑜伯伯,此話你騙得了別人,可騙不得我!若非子嚴將軍親至臨沮城外救下君侯,此刻君侯人頭已經送往許昌曹操麵前了吧!”
諸葛瑾踱步細思話中之意,片刻,開口道:
“賢侄,此言皆是你父季常所教?多年未見,季常之見識竟遠在我之上!可歎!可歎!”
他十分感慨,都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現如今這晚輩後生有如此遠見,顯然已是鋒芒畢露了。
“子瑜伯伯,正是家父相教,他知子瑜伯伯平生非道不行,非義不言,因此教誨我要多向子瑜伯伯學習!”
少年憑借人畜無害的臉龐,又開始行騙,哄得他甚為高興。
“哈哈哈,季常過譽了!我們且談正事。”
諸葛瑾將話題拉迴,又道:
“季常之意我已明了,但你等為何又要乞降,請我軍明日擺陣,你等來破陣有何用意?”
馬秉知道諸葛瑾定會詢問,臉上當即閃過一絲遲疑,他不敢賭眼前這個長臉的看過自己便宜老爹的書信就一定會相助於蜀軍。
諸葛瑾敏銳的捕捉到他的遲疑,當即質問道:
“既已信不過我,又何須向我求助?”言語之中稍帶氣憤!
馬秉立刻答道:
“子瑜伯伯,非我等不信任您,事關重大,我等必要謹慎行事。”
“而且此事一旦告知子瑜伯伯,您就要麵臨忠信兩難的地步,這也是我不敢直言相告的緣由。總之我等三千兵丁不到,必不會傷了吳侯就是。”
諸葛瑾聽到言辭之中或對孫權不利,當下神情凝重,問道:
“馬秉,此事你必如實相告,否則我寧可孫劉交惡,也要護我家主公安全。”
馬秉見他半步不退,隻好無奈道:
“子瑜伯伯,我需您在此立誓,屋內所聽所聞,皆不可傳於第三人!”
諸葛瑾微微皺眉,凝視著馬秉片刻後,毫不猶豫地開口道:
“我諸葛瑾,在此立誓,此中之言出你口,入我耳,再無第三人所知,若違此誓,必為先祖所厭棄!子孫斷絕!”
諸葛瑾是個有魄力的,當下就出言立誓。
馬秉見此毫不猶豫地全盤托出,道:
“子瑜伯伯,我等是以驕兵之計,引吳侯輕視之心,最終勝之。”
“明日二位將軍前去破陣。此戰我軍必勝。但我等必不會多造殺戮,再添新仇。一切皆以破陣為主。望您迴去轉告吳侯。”
馬秉拿起眼前茶杯,稍試一下,微燙,隨即放下又道:
“隨後,我會同子嚴將軍一同入吳軍大營,負荊請罪。”
“再向吳侯陳明孫劉相爭之利害,此事也請子瑜伯伯為我等美言,放我等西歸,最好能得到吳侯親筆手書,從夷陵入川。過後,我軍必有重謝!”
“……就這?”
“沒錯,就這!”
諸葛瑾對這個答案感到失望,以為能得到的是什麽驚天地泣鬼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