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安守本分
熱吻撩人,禁欲權臣一寵成癮 作者:夙落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清妤麵上的紅暈還未退卻,走出書房時,恰好碰到候在廊下的季三夫人。
季三夫人仍舊是一派從容的模樣,二人相互點頭致意。宋清妤跟著領路的丫鬟朝院外而去。
直到衣裙略過院門一角再也看不見,季三夫人才收迴了打量的視線。
“三夫人,請。”金祿出言打斷她的思緒,舒展開緊鎖的眉頭,斂了斂衣袖,跨了進去。
季迴安早已經恢複一派清明的神色,麵上波瀾不驚。不曾起身迎接,季三夫人也絲毫不在意,仿佛天然就該這般一樣。
季三夫人含笑開口道:“方才馮大人親自將馮夫人接迴去了。本還打算見一見宋大姑娘當麵道謝。
隻我用宋姑娘還病著的借口婉拒了。”
“馮夫人還很是惋惜,與馮大人提及慶福庵中宋大姑娘的遭遇時隱隱看不上平寧侯府的作為。
恐怕馮大人會參上平寧侯一本。”
季三夫人邊說邊覷著季迴安的神情,卻一點什麽也看不出來。
她原先以為宋清妤對於季迴安來說,也隻是恰好用的上。可從今日來看,似乎不是這樣的。
這宋大姑娘竟能與他獨處一室這般長時間...
季三夫人說完便垂下了眸子,外人眼中季家的少主子溫潤如玉,克己複禮,是個謙謙君子。
她在季家內宅十來年,雖隻是個庶出媳婦,但窺見的冰山一角也讓她明白,能坐穩百年季家少主的位置還讓人無比信服,真正的謙謙君子可做不到。
饒是她作為他的嬸娘,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不敢逾矩半步。
更何況自季迴安及冠之後,多少名門貴女對他前仆後繼,可他從來不屑一顧。
到今為止,恐怕這宋大姑娘是唯一的例外。讓她怎能不小心翼翼。
季迴安沒讓她等多久,便緩緩開口:“昨日的事,多謝三夫人相助。煩請三夫人後日將宋姑娘送迴平寧侯府。”
“在此之前,還要委屈你繼續在桃源居住上兩日。”
季三夫人麵上謙和應道:“不過是些許小事,哪裏值得你這般道謝。
與你幫嬸娘做的事情比起來,實在是不能相提並論。”
權貴世家,嫡庶分明。庶出的在嫡出的麵前矮的不是一星半點。而季三夫人的長子,在季家也不過是庶出的嫡長子。
甚至比不上嫡出長房二房的庶子來的尊貴。饒是她兒子季八郎自小勤學苦練,身手以一敵十,有好機會也輪不上他。
如今的家主是季迴安父親,他寧願抬舉二房肩不能提手不能扛,日日遊手好閑的季四郎,也不會正眼看他們三房一眼。
若繼續如此下去,待到歲移月變,家主變遷。他們三房可就從嫡支成了旁支,再也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她不得不孤注一擲,讓長子向季迴安投誠。不得不說這一步恐怕是她入季家門將近二十年來,走的最正確的一步。
哪怕她的丈夫被家主卸去一個田莊幾個鋪麵的管事之職,也值得。
她的兒子季八郎,如今可是金吾衛郎將,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季迴安。
季迴安也不再客氣,繼續囑咐道:“馮夫人那邊,三夫人也不必刻意交好。
馮禦史這人油鹽不進,若上趕著恐怕不妥。”
季三夫人點點頭,她認同季迴安的說法。今日見了馮禦史一麵,給她的感覺就很是棘手。
隻她方才提到馮禦史似乎有為宋大姑娘討公道的想法,見季迴安毫不在意...
她也不敢再提,欲言又止的模樣讓季迴安緊皺眉頭:“三夫人有話不妨直說。”
季三夫人想了想,終是開口:“迴安,你母親預備舉辦賞花宴,廣邀名門貴女,意在為季家挑選一位門當戶對,機敏沉穩又深諳世家之道的少夫人。”
她咬字清晰,猶將季大夫人的擇媳標準加重音調,好似意有所指一般。
季迴安執起書案旁的茶盅,一手斂袖袍,一手在一個天青色茶杯裏倒入茶水。
他的手穩穩地將茶水斟入杯口,清澈的淡褐色茶湯從杯盞邊緣衝入,中間形成一個小小的旋渦。
季迴安絲毫沒有被季三夫人的話所影響,仿佛談論的話題與他毫無關係。
茶香四溢,他微微抿了一口。頓了頓,喚道:“金祿。”
門口的金祿應聲而來,躬著身子站在一側,侯等吩咐。
“這君山銀針尚可,替三夫人也斟一杯。”
季三夫人不明所以接過金祿遞來的茶,象征性地喝了一口,也不再出聲。
等待的時間漫長,季三夫人有些懊惱,她也不知為何今日竟這般沉不住氣。
許是這兩日對宋大姑娘產生的好感,讓她下意識想替她探一探。
又或許她本就想賣季迴安一個好,至少她們三房日後仰仗季迴安的事情實在太多。
季三夫人戰戰兢兢抿完一杯茶水之後,聽得輕微青瓷碰撞聲音,抬起眼見季迴安也放下了茶盞。
她正襟危坐,終於聽得他低沉的嗓音傳來。
“三夫人覺得,這君山眉針怎麽樣?”
季三夫人怔忪,有些意外。她沒料到季迴安是真的讓她品茶。
方才心裏忐忑也沒有細細品茗,不過這並不妨礙她迴話。
笑道:“迴安覺得不錯,自然是好的。”
季迴安靠在椅背上,一手捏著紫檀木佛珠不斷撥弄。眉眼間皆是一片雲淡風輕之色。
“君山銀針產自洞庭湖君山上,上品一年產出並不多,而珍品則更加稀少,一年攏共不過幾斤。
三夫人方才喝的那杯就是珍品。”
季家底蘊非凡,季三夫人絲毫不意外季迴安的日常用度。這君山銀針上品於他來說也算不得什麽。
“產君山銀針珍品的茶樹僅僅隻有六株,均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采摘尤為危險。
曾有人試圖將其中一株換地移栽,以圖方便。可不成想,移栽倒是成功卻產出的茶葉連上品都不如。”
“後來那人才漸漸明白,這珍品茶樹隻有在懸崖峭壁上才能得到最好的雨露,最多的日光,長出最好的茶葉。
人自然也一樣,隻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某一個範圍之內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切記安守本分,不可僭越。
三夫人覺得呢?”
季三夫人仍舊是一派從容的模樣,二人相互點頭致意。宋清妤跟著領路的丫鬟朝院外而去。
直到衣裙略過院門一角再也看不見,季三夫人才收迴了打量的視線。
“三夫人,請。”金祿出言打斷她的思緒,舒展開緊鎖的眉頭,斂了斂衣袖,跨了進去。
季迴安早已經恢複一派清明的神色,麵上波瀾不驚。不曾起身迎接,季三夫人也絲毫不在意,仿佛天然就該這般一樣。
季三夫人含笑開口道:“方才馮大人親自將馮夫人接迴去了。本還打算見一見宋大姑娘當麵道謝。
隻我用宋姑娘還病著的借口婉拒了。”
“馮夫人還很是惋惜,與馮大人提及慶福庵中宋大姑娘的遭遇時隱隱看不上平寧侯府的作為。
恐怕馮大人會參上平寧侯一本。”
季三夫人邊說邊覷著季迴安的神情,卻一點什麽也看不出來。
她原先以為宋清妤對於季迴安來說,也隻是恰好用的上。可從今日來看,似乎不是這樣的。
這宋大姑娘竟能與他獨處一室這般長時間...
季三夫人說完便垂下了眸子,外人眼中季家的少主子溫潤如玉,克己複禮,是個謙謙君子。
她在季家內宅十來年,雖隻是個庶出媳婦,但窺見的冰山一角也讓她明白,能坐穩百年季家少主的位置還讓人無比信服,真正的謙謙君子可做不到。
饒是她作為他的嬸娘,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不敢逾矩半步。
更何況自季迴安及冠之後,多少名門貴女對他前仆後繼,可他從來不屑一顧。
到今為止,恐怕這宋大姑娘是唯一的例外。讓她怎能不小心翼翼。
季迴安沒讓她等多久,便緩緩開口:“昨日的事,多謝三夫人相助。煩請三夫人後日將宋姑娘送迴平寧侯府。”
“在此之前,還要委屈你繼續在桃源居住上兩日。”
季三夫人麵上謙和應道:“不過是些許小事,哪裏值得你這般道謝。
與你幫嬸娘做的事情比起來,實在是不能相提並論。”
權貴世家,嫡庶分明。庶出的在嫡出的麵前矮的不是一星半點。而季三夫人的長子,在季家也不過是庶出的嫡長子。
甚至比不上嫡出長房二房的庶子來的尊貴。饒是她兒子季八郎自小勤學苦練,身手以一敵十,有好機會也輪不上他。
如今的家主是季迴安父親,他寧願抬舉二房肩不能提手不能扛,日日遊手好閑的季四郎,也不會正眼看他們三房一眼。
若繼續如此下去,待到歲移月變,家主變遷。他們三房可就從嫡支成了旁支,再也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她不得不孤注一擲,讓長子向季迴安投誠。不得不說這一步恐怕是她入季家門將近二十年來,走的最正確的一步。
哪怕她的丈夫被家主卸去一個田莊幾個鋪麵的管事之職,也值得。
她的兒子季八郎,如今可是金吾衛郎將,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季迴安。
季迴安也不再客氣,繼續囑咐道:“馮夫人那邊,三夫人也不必刻意交好。
馮禦史這人油鹽不進,若上趕著恐怕不妥。”
季三夫人點點頭,她認同季迴安的說法。今日見了馮禦史一麵,給她的感覺就很是棘手。
隻她方才提到馮禦史似乎有為宋大姑娘討公道的想法,見季迴安毫不在意...
她也不敢再提,欲言又止的模樣讓季迴安緊皺眉頭:“三夫人有話不妨直說。”
季三夫人想了想,終是開口:“迴安,你母親預備舉辦賞花宴,廣邀名門貴女,意在為季家挑選一位門當戶對,機敏沉穩又深諳世家之道的少夫人。”
她咬字清晰,猶將季大夫人的擇媳標準加重音調,好似意有所指一般。
季迴安執起書案旁的茶盅,一手斂袖袍,一手在一個天青色茶杯裏倒入茶水。
他的手穩穩地將茶水斟入杯口,清澈的淡褐色茶湯從杯盞邊緣衝入,中間形成一個小小的旋渦。
季迴安絲毫沒有被季三夫人的話所影響,仿佛談論的話題與他毫無關係。
茶香四溢,他微微抿了一口。頓了頓,喚道:“金祿。”
門口的金祿應聲而來,躬著身子站在一側,侯等吩咐。
“這君山銀針尚可,替三夫人也斟一杯。”
季三夫人不明所以接過金祿遞來的茶,象征性地喝了一口,也不再出聲。
等待的時間漫長,季三夫人有些懊惱,她也不知為何今日竟這般沉不住氣。
許是這兩日對宋大姑娘產生的好感,讓她下意識想替她探一探。
又或許她本就想賣季迴安一個好,至少她們三房日後仰仗季迴安的事情實在太多。
季三夫人戰戰兢兢抿完一杯茶水之後,聽得輕微青瓷碰撞聲音,抬起眼見季迴安也放下了茶盞。
她正襟危坐,終於聽得他低沉的嗓音傳來。
“三夫人覺得,這君山眉針怎麽樣?”
季三夫人怔忪,有些意外。她沒料到季迴安是真的讓她品茶。
方才心裏忐忑也沒有細細品茗,不過這並不妨礙她迴話。
笑道:“迴安覺得不錯,自然是好的。”
季迴安靠在椅背上,一手捏著紫檀木佛珠不斷撥弄。眉眼間皆是一片雲淡風輕之色。
“君山銀針產自洞庭湖君山上,上品一年產出並不多,而珍品則更加稀少,一年攏共不過幾斤。
三夫人方才喝的那杯就是珍品。”
季家底蘊非凡,季三夫人絲毫不意外季迴安的日常用度。這君山銀針上品於他來說也算不得什麽。
“產君山銀針珍品的茶樹僅僅隻有六株,均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采摘尤為危險。
曾有人試圖將其中一株換地移栽,以圖方便。可不成想,移栽倒是成功卻產出的茶葉連上品都不如。”
“後來那人才漸漸明白,這珍品茶樹隻有在懸崖峭壁上才能得到最好的雨露,最多的日光,長出最好的茶葉。
人自然也一樣,隻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某一個範圍之內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切記安守本分,不可僭越。
三夫人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