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有你們這麽當子女的嗎?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叔婆,旅遊迴來了,這氣色真不錯啊,跟我們說說你們的旅途趣事啊,我們還沒到過這麽北的地方呢!”
祖孫兩開店沒多久,人陸陸續續地來了,班潯真的開始了自我懷疑:難道我就這麽不值得你們信任?
班潯就這麽看著大家夥圍著自己家老太太聊天吹水,一時間也插不進去,她還是老老實實地幹她的活吧!
“老婆子我也是第一次到那麽北的地方去看看,不過單單就景觀來說跟咱們南邊差別真的挺大的。
你們啊也得趁年輕找個機會出去看看才行,不然等到像我這麽年紀就不好行動了,一趟下來也挺累的。”
幾人看著精神抖擻容光滿麵的老太太:我們的身體狀況可能還比上不您老人家呢!
“叔婆,有照片、視頻之類的嗎,給我們開開眼,網上那些宣傳片都是美顏濾鏡啥的,真實度有待考證,就怕落差太大,影響心情。
明年我們也想去北邊轉轉,就當是那些年輕人說的攻略啥的!”
這老嫂子倒是聰明啊,誰不知道阿嫲的攝影技術主打的就是一個真實,照片跟實景總會給人意外驚喜。
她老人家的手機,裏麵可有不少班潯的醜照,每當看完照片在看人總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看這些,這邊的都是一些當地的特色吃食,咱們南方人剛剛開始可能真的會吃不慣,慢慢的習慣就好。
西北這邊啊,主要是以羊肉、麵食為主,這氣候跟南方相比挺幹燥的,這風光也大有不同,很值得一看。
看看這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怎麽樣是不是比電視上看到的更加莊嚴肅穆?”
一幫子人看到這麽陌生的景象連連驚訝出聲,說真的平時出門旅個遊啥的大家夥都習慣性在南方區域或是周邊的國家活動。
至於祖國的最北邊太陌生了,一個是路途太遠,第二個是怕氣候不習慣,容易引發水土不服等。
“這就是兵馬俑啊,太壯觀了,明年我們也安排一下,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同樣在關注著天幕的始皇帝:這個點就過不去了是嗎?
不就是一個陵墓嗎,至於讓你們這些後世人如此趨之如騖嗎?
眾位皇帝們雖說是看始皇帝的熱鬧,但看到人們這麽喜歡兵馬俑還是忍不住泛酸,不就是帝陵墓嗎,跟誰沒有似的!
朕的茂陵難道很遜色,比不過始皇帝的皇陵?
還有朕的昭陵自認也挺不錯,應該也算是很有排位了吧?
咱的明十三陵呢,你們後世人們沒長眼睛嗎?
老百姓們才不像那些個當皇帝的那麽多的小心思呢,他們隻有羨慕的份。
後世人多幸福啊,能吃飽穿暖不說,居然還能隨意外出遊玩!
從最南邊到最北邊,換了他們就算是最年輕力壯的青壯年也不一定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更何況是一個頭花還白年過半百的老太太呢!
隻能說,還得是後世人會享福啊!
李泰可羨慕了,他一個皇子都沒有走遍大唐膩,連後世的老嫗都比不過!
一時間小小的胖麻雀立下大誌:我李泰要寫著立書,看遍大唐風光!
一夥人就這旅遊的話題聊了個暢快,突然一個嫂子話題一轉
“哎,最近有個大新聞, 你們聽說了嗎?”
這話一出,可不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就連班潯都悄悄摸走近一點想跟大家近距離吃瓜。
別說班潯好奇了,就是天幕下的大家夥兒也豎起了耳朵,可以說華夏人愛看熱鬧是一脈相承的。
這些個嫂子、嬸子、大娘啥的小道消息就是多啊,聚在一起就有吃不完的瓜。
“什麽大新聞?別賣關子快說來大家聽聽!”
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嫂子,清了清嗓子
“就是聽說啊,隔壁村那個老光棍老賴子前段時間去了,喝多了跌倒在自己的院子裏,被人發現的時候都涼透了。”
這是喝了多少酒啊,居然把自己喝死了過去,可真是罪過呦!、
愛喝酒的不愛喝酒的都懵了:這以後還能不能開懷暢飲了,還是說單單是後世的酒才這樣?
就說這男人家裏啊沒個女人是不行的,看吧老光棍摔死都沒人發現!
但凡家裏有一個妻子、兒女的能落到這麽淒慘的下場,連個收屍的人都沒有?
人們開始指點江山,教育起他人來。
“哎,我記得他是有兒有女的啊,早幾年還因為贍養問題跟子女打官司呢,法院判他的子女每個月給他幾百塊的贍養費。”
“老賴子的子女也算是拎得清,總算沒有辜負她們老娘這二十多年的辛苦付出。
據說啊,他們給贍養費完全是看心情來,要是開心了就給幾塊錢花,不開心了就一毛也沒有,大不了你就去告他們去了。
被老賴子煩透了呢,更是絕直接把贍養費的錢換成卷筒紙、大米、酒啊啥,反正是餓不死,但是也別想那他們的錢去自由瀟灑!
這樣的情況下,當村委把老賴頭的死訊通知過去的時候,更是沒人願意迴來,還囑托村委直接叫車拉去火葬場一把火燒了,現在那個骨灰都不知道丟在哪個角落呢!”
居然是有兒有女的?
眾人一直以為是個老光棍所以才會落到個無人收屍的下場,但是這樣一來他們更糊塗了。
什麽樣的子女能夠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來喲?
不是 ,你們後世人還知道什麽叫孝道嗎?
子女贍養父母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這都得以躲避,也不怕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了去!
還有既然有子女為什麽不迴來給老父親辦理後事,她們還有一點為人子女的良知嗎?
還有你們是有什麽深仇大恨喲,居然會一把火燒了,有必要做到挫骨揚灰這麽絕嗎?
華夏漢族自古以來講究的是一個入土為安,實在是不了解後世人的想法,真真是死了都不得安生啊!
還有,火葬場什麽的光聽著就很可怕,不會是你們後世人死後都火化了吧?
怪不得會有喜歡挖老祖宗墳墓的喜好,原來是你們自己沒有啊!
老祖宗們被這一番話嚇得那叫一個千迴百轉啊,這些後世人也太葷素不忌了。
吃瓜大會還在繼續中。
祖孫兩開店沒多久,人陸陸續續地來了,班潯真的開始了自我懷疑:難道我就這麽不值得你們信任?
班潯就這麽看著大家夥圍著自己家老太太聊天吹水,一時間也插不進去,她還是老老實實地幹她的活吧!
“老婆子我也是第一次到那麽北的地方去看看,不過單單就景觀來說跟咱們南邊差別真的挺大的。
你們啊也得趁年輕找個機會出去看看才行,不然等到像我這麽年紀就不好行動了,一趟下來也挺累的。”
幾人看著精神抖擻容光滿麵的老太太:我們的身體狀況可能還比上不您老人家呢!
“叔婆,有照片、視頻之類的嗎,給我們開開眼,網上那些宣傳片都是美顏濾鏡啥的,真實度有待考證,就怕落差太大,影響心情。
明年我們也想去北邊轉轉,就當是那些年輕人說的攻略啥的!”
這老嫂子倒是聰明啊,誰不知道阿嫲的攝影技術主打的就是一個真實,照片跟實景總會給人意外驚喜。
她老人家的手機,裏麵可有不少班潯的醜照,每當看完照片在看人總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看這些,這邊的都是一些當地的特色吃食,咱們南方人剛剛開始可能真的會吃不慣,慢慢的習慣就好。
西北這邊啊,主要是以羊肉、麵食為主,這氣候跟南方相比挺幹燥的,這風光也大有不同,很值得一看。
看看這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怎麽樣是不是比電視上看到的更加莊嚴肅穆?”
一幫子人看到這麽陌生的景象連連驚訝出聲,說真的平時出門旅個遊啥的大家夥都習慣性在南方區域或是周邊的國家活動。
至於祖國的最北邊太陌生了,一個是路途太遠,第二個是怕氣候不習慣,容易引發水土不服等。
“這就是兵馬俑啊,太壯觀了,明年我們也安排一下,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同樣在關注著天幕的始皇帝:這個點就過不去了是嗎?
不就是一個陵墓嗎,至於讓你們這些後世人如此趨之如騖嗎?
眾位皇帝們雖說是看始皇帝的熱鬧,但看到人們這麽喜歡兵馬俑還是忍不住泛酸,不就是帝陵墓嗎,跟誰沒有似的!
朕的茂陵難道很遜色,比不過始皇帝的皇陵?
還有朕的昭陵自認也挺不錯,應該也算是很有排位了吧?
咱的明十三陵呢,你們後世人們沒長眼睛嗎?
老百姓們才不像那些個當皇帝的那麽多的小心思呢,他們隻有羨慕的份。
後世人多幸福啊,能吃飽穿暖不說,居然還能隨意外出遊玩!
從最南邊到最北邊,換了他們就算是最年輕力壯的青壯年也不一定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更何況是一個頭花還白年過半百的老太太呢!
隻能說,還得是後世人會享福啊!
李泰可羨慕了,他一個皇子都沒有走遍大唐膩,連後世的老嫗都比不過!
一時間小小的胖麻雀立下大誌:我李泰要寫著立書,看遍大唐風光!
一夥人就這旅遊的話題聊了個暢快,突然一個嫂子話題一轉
“哎,最近有個大新聞, 你們聽說了嗎?”
這話一出,可不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就連班潯都悄悄摸走近一點想跟大家近距離吃瓜。
別說班潯好奇了,就是天幕下的大家夥兒也豎起了耳朵,可以說華夏人愛看熱鬧是一脈相承的。
這些個嫂子、嬸子、大娘啥的小道消息就是多啊,聚在一起就有吃不完的瓜。
“什麽大新聞?別賣關子快說來大家聽聽!”
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嫂子,清了清嗓子
“就是聽說啊,隔壁村那個老光棍老賴子前段時間去了,喝多了跌倒在自己的院子裏,被人發現的時候都涼透了。”
這是喝了多少酒啊,居然把自己喝死了過去,可真是罪過呦!、
愛喝酒的不愛喝酒的都懵了:這以後還能不能開懷暢飲了,還是說單單是後世的酒才這樣?
就說這男人家裏啊沒個女人是不行的,看吧老光棍摔死都沒人發現!
但凡家裏有一個妻子、兒女的能落到這麽淒慘的下場,連個收屍的人都沒有?
人們開始指點江山,教育起他人來。
“哎,我記得他是有兒有女的啊,早幾年還因為贍養問題跟子女打官司呢,法院判他的子女每個月給他幾百塊的贍養費。”
“老賴子的子女也算是拎得清,總算沒有辜負她們老娘這二十多年的辛苦付出。
據說啊,他們給贍養費完全是看心情來,要是開心了就給幾塊錢花,不開心了就一毛也沒有,大不了你就去告他們去了。
被老賴子煩透了呢,更是絕直接把贍養費的錢換成卷筒紙、大米、酒啊啥,反正是餓不死,但是也別想那他們的錢去自由瀟灑!
這樣的情況下,當村委把老賴頭的死訊通知過去的時候,更是沒人願意迴來,還囑托村委直接叫車拉去火葬場一把火燒了,現在那個骨灰都不知道丟在哪個角落呢!”
居然是有兒有女的?
眾人一直以為是個老光棍所以才會落到個無人收屍的下場,但是這樣一來他們更糊塗了。
什麽樣的子女能夠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來喲?
不是 ,你們後世人還知道什麽叫孝道嗎?
子女贍養父母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這都得以躲避,也不怕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了去!
還有既然有子女為什麽不迴來給老父親辦理後事,她們還有一點為人子女的良知嗎?
還有你們是有什麽深仇大恨喲,居然會一把火燒了,有必要做到挫骨揚灰這麽絕嗎?
華夏漢族自古以來講究的是一個入土為安,實在是不了解後世人的想法,真真是死了都不得安生啊!
還有,火葬場什麽的光聽著就很可怕,不會是你們後世人死後都火化了吧?
怪不得會有喜歡挖老祖宗墳墓的喜好,原來是你們自己沒有啊!
老祖宗們被這一番話嚇得那叫一個千迴百轉啊,這些後世人也太葷素不忌了。
吃瓜大會還在繼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