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古代也不好混啊!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班潯陪著阿嫲看電視劇,最喜歡幹的就是看網友們的彈幕,反正劇情阿嫲都已經能夠倒背如流了。
兩人還能就著網友的彈幕判斷出來哪一個是新增的,剛剛開始看電視劇。
當然祖孫兩人也會評論一下網友的彈幕,這算是她們比較另類的一種親子活動吧。
【嘉靖三十九年,皇權高度集中,然而國庫虧損,朝堂貪腐成風。
大雪一年未落,皇帝不得已下罪己詔,以天子之名向上天告罪,新年初一齋戒祈雪,直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這要是朱元璋來了不得把朝廷再殺一個人頭滾滾,畢竟沒有幾個屁股是幹淨的!]
[我就是想不明白了,這皇權都這麽集中了,怎麽貪腐情況還這麽嚴重呢,他們就不怕皇帝收拾嗎?]
[有沒有可能這些貪腐的錢都進了皇帝的兜裏麵了?]
[罪己詔這玩意兒還真的有人相信啊,崇禎皇帝不是也連著下了寄罪己詔大明還不是照樣亡了!]
[一個皇帝真的能做到齋戒守清規寺律,我咋就不信呢!]
[朱元璋是和尚,嘉靖是道士,道士受僧規哪個想出來的?]
……
……
始皇帝看到人家大明朝都被後世人拍成電視劇了,說實在的他老人家也會覺得鼻酸:不知道有沒有關於大秦的電視劇?
不過這個嘉靖皇帝是怎麽迴事,好好的朝政不處理跑去當那勞什子的道士,他想長生不老不成?
漢高祖劉邦看見網友的彈幕倒是很好奇:這個大明的開國皇帝看到這裏會不會生生把自己氣死了?
漢武帝隨意地甩了甩袖子:哼,朕倒是想知道哪個臣子敢逼朕下罪己詔?
朱元璋看到貪腐成風這幾個字就兩眼一黑:這些貪官怎麽就殺不絕啊?
你們都把銀錢貪到自己腰包了,國庫怎麽辦,老百姓怎麽活?
馬皇後跟太子擔心他的身體受不了刺激,連忙叫太醫並吩咐全程看護。
這 電視劇一看就是很長,也不知道後麵還有沒有更加炸裂吧老爺子氣壞了可怎麽是好?
【期待已久的降雪終於姍姍來遲,皇宮內的小太監們一個個高興地歡唿著
“下雪了,下雪了!”
漫天祥瑞可算是給盼來了,馮保隻氣急敗壞地跳出惡狠狠地堵住了一眾小太監的嘴
“我看你們誰敢喊!你們這幫奴婢都給我聽著,在我向皇上報祥瑞之前,你們誰要再敢胡咧咧,我立馬把他往死裏打”。
緊跟著,馮保就火急火燎地給皇上報喜去了。】
[這個馮保這麽早就出場了,我還以為他要等到萬曆皇帝才登場呢!]
[到萬裏那會這個馮保就是宦官之首了吧。]
[搞不懂大明的太監為什麽能夠染指朝政?]
[該說不說華夏曆史上最出名的太監都在大明了。]
[別忘了我趙高可是太監插手朝政的始祖啊!]
大秦的人一看到趙高的名字就忍不住將他碎屍萬段:咱們大秦的百年基業怎麽就毀在這人手上?
他們不甘心啊,為曆史上短命的大秦帝國鳴不平!
唐太宗李世民也很納悶:這麽多的朝臣還不夠用需要把一些服侍人的內侍也拉來哦幹活?
你們大明不是還把延續了上千年的宰相製度都廢除了嗎,現在這又是哪一出?
各朝的官員們是十分唾棄大明的:你們大明的朝臣就這般沒用嗎,需要提拔一些每根的太監來處理朝政?
讀書人覺得這是天大的侮辱,什麽時候那些個太監也配跟他們進士出身的讀書人相提並論了?
【這次的天降瑞雪可以說是大明的一場及時雨,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語氣愈發沉穩“皇上有德啊!”
他的幹兒子之一馮保素來高調,而看他不順眼的大有人在。
這些人見縫插針不放過任何一個挑撥離間的機會。
官位居高者,更加懼怕皇上的喜惡一朝更迭,一時間司禮監人心各異,對於馮保明顯有了防備之心。
看見馮保興高采烈喊幹爹,呂芳輕飄飄一眼過去率先發了難
“我還以為皇上一高興,就讓你進了司禮監了呢?”
旁人也愈發順理成章陰陽怪氣“我們這些人,也是該挪挪地兒了。”
這般誅心言論一出,馮保意識到不好,立馬自扇巴掌並表忠心
“幹爹,兒子該死,兒子該死!”
饒是如此,司禮監呂公公見狀也並未搭茬,在大雪鵝毛的天裏就這麽由著幹兒子跪去,這一夜的司禮監驚俱混雜著疲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來太監這個圈子也不好混啊!]
[這有品級的太監就是 不一樣啊,看穿得紅彤彤的,在雪天裏就像是聖誕老人一般。]
[你還別說真的挺像的。]
[可憐的馮保等著吧,熬死了嘉靖皇帝到了萬曆那裏你就厲害了。]
[都能教育萬裏皇帝了能不厲害嗎?]
[在古代的職場也不好混啊,動不動就遭暗算被職場霸淩。]
[被你們這麽一說反倒覺得現在的牛馬待遇也還行,起碼不用體罰不用擔心丟了小命。]
[姐妹,別自我pua了,該爭取的合理合法權益還是要爭取一下的。咱們生活在新時代了。]
天幕下的老百姓炸開了鍋:原來官場也不好混啊,職位低了也會被欺負啊?
一時間人們的世界觀收到了衝擊:還以為當官的都是吃香喝辣的呢,還有你們後世人都過上那麽幸福的生活了怎麽還不滿足呢?
在官場處於底層經常被打壓霸淩的官員們哭唧唧:
可不是嗎,每天過得戰戰兢兢地,生怕一不小心就行差踏錯哪小命就沒了!
官場可不是個講理的地方,有時候受委屈了想哭都沒地兒!
【嘉靖四十年的元宵佳節,可以說是暖和了整個寒冬。。
一年一度財務會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五名司禮監照例宮門等候。
內閣首輔嚴嵩嚴閣老把持朝政數十年,黨羽密布,權傾朝野。
年事已高倒是透支著一股風吹即倒的羸弱。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熱情迎上去“嚴閣老啊,這場雪下了以後,您老去年八十今年該是七十九了!”
兩人還能就著網友的彈幕判斷出來哪一個是新增的,剛剛開始看電視劇。
當然祖孫兩人也會評論一下網友的彈幕,這算是她們比較另類的一種親子活動吧。
【嘉靖三十九年,皇權高度集中,然而國庫虧損,朝堂貪腐成風。
大雪一年未落,皇帝不得已下罪己詔,以天子之名向上天告罪,新年初一齋戒祈雪,直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這要是朱元璋來了不得把朝廷再殺一個人頭滾滾,畢竟沒有幾個屁股是幹淨的!]
[我就是想不明白了,這皇權都這麽集中了,怎麽貪腐情況還這麽嚴重呢,他們就不怕皇帝收拾嗎?]
[有沒有可能這些貪腐的錢都進了皇帝的兜裏麵了?]
[罪己詔這玩意兒還真的有人相信啊,崇禎皇帝不是也連著下了寄罪己詔大明還不是照樣亡了!]
[一個皇帝真的能做到齋戒守清規寺律,我咋就不信呢!]
[朱元璋是和尚,嘉靖是道士,道士受僧規哪個想出來的?]
……
……
始皇帝看到人家大明朝都被後世人拍成電視劇了,說實在的他老人家也會覺得鼻酸:不知道有沒有關於大秦的電視劇?
不過這個嘉靖皇帝是怎麽迴事,好好的朝政不處理跑去當那勞什子的道士,他想長生不老不成?
漢高祖劉邦看見網友的彈幕倒是很好奇:這個大明的開國皇帝看到這裏會不會生生把自己氣死了?
漢武帝隨意地甩了甩袖子:哼,朕倒是想知道哪個臣子敢逼朕下罪己詔?
朱元璋看到貪腐成風這幾個字就兩眼一黑:這些貪官怎麽就殺不絕啊?
你們都把銀錢貪到自己腰包了,國庫怎麽辦,老百姓怎麽活?
馬皇後跟太子擔心他的身體受不了刺激,連忙叫太醫並吩咐全程看護。
這 電視劇一看就是很長,也不知道後麵還有沒有更加炸裂吧老爺子氣壞了可怎麽是好?
【期待已久的降雪終於姍姍來遲,皇宮內的小太監們一個個高興地歡唿著
“下雪了,下雪了!”
漫天祥瑞可算是給盼來了,馮保隻氣急敗壞地跳出惡狠狠地堵住了一眾小太監的嘴
“我看你們誰敢喊!你們這幫奴婢都給我聽著,在我向皇上報祥瑞之前,你們誰要再敢胡咧咧,我立馬把他往死裏打”。
緊跟著,馮保就火急火燎地給皇上報喜去了。】
[這個馮保這麽早就出場了,我還以為他要等到萬曆皇帝才登場呢!]
[到萬裏那會這個馮保就是宦官之首了吧。]
[搞不懂大明的太監為什麽能夠染指朝政?]
[該說不說華夏曆史上最出名的太監都在大明了。]
[別忘了我趙高可是太監插手朝政的始祖啊!]
大秦的人一看到趙高的名字就忍不住將他碎屍萬段:咱們大秦的百年基業怎麽就毀在這人手上?
他們不甘心啊,為曆史上短命的大秦帝國鳴不平!
唐太宗李世民也很納悶:這麽多的朝臣還不夠用需要把一些服侍人的內侍也拉來哦幹活?
你們大明不是還把延續了上千年的宰相製度都廢除了嗎,現在這又是哪一出?
各朝的官員們是十分唾棄大明的:你們大明的朝臣就這般沒用嗎,需要提拔一些每根的太監來處理朝政?
讀書人覺得這是天大的侮辱,什麽時候那些個太監也配跟他們進士出身的讀書人相提並論了?
【這次的天降瑞雪可以說是大明的一場及時雨,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語氣愈發沉穩“皇上有德啊!”
他的幹兒子之一馮保素來高調,而看他不順眼的大有人在。
這些人見縫插針不放過任何一個挑撥離間的機會。
官位居高者,更加懼怕皇上的喜惡一朝更迭,一時間司禮監人心各異,對於馮保明顯有了防備之心。
看見馮保興高采烈喊幹爹,呂芳輕飄飄一眼過去率先發了難
“我還以為皇上一高興,就讓你進了司禮監了呢?”
旁人也愈發順理成章陰陽怪氣“我們這些人,也是該挪挪地兒了。”
這般誅心言論一出,馮保意識到不好,立馬自扇巴掌並表忠心
“幹爹,兒子該死,兒子該死!”
饒是如此,司禮監呂公公見狀也並未搭茬,在大雪鵝毛的天裏就這麽由著幹兒子跪去,這一夜的司禮監驚俱混雜著疲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來太監這個圈子也不好混啊!]
[這有品級的太監就是 不一樣啊,看穿得紅彤彤的,在雪天裏就像是聖誕老人一般。]
[你還別說真的挺像的。]
[可憐的馮保等著吧,熬死了嘉靖皇帝到了萬曆那裏你就厲害了。]
[都能教育萬裏皇帝了能不厲害嗎?]
[在古代的職場也不好混啊,動不動就遭暗算被職場霸淩。]
[被你們這麽一說反倒覺得現在的牛馬待遇也還行,起碼不用體罰不用擔心丟了小命。]
[姐妹,別自我pua了,該爭取的合理合法權益還是要爭取一下的。咱們生活在新時代了。]
天幕下的老百姓炸開了鍋:原來官場也不好混啊,職位低了也會被欺負啊?
一時間人們的世界觀收到了衝擊:還以為當官的都是吃香喝辣的呢,還有你們後世人都過上那麽幸福的生活了怎麽還不滿足呢?
在官場處於底層經常被打壓霸淩的官員們哭唧唧:
可不是嗎,每天過得戰戰兢兢地,生怕一不小心就行差踏錯哪小命就沒了!
官場可不是個講理的地方,有時候受委屈了想哭都沒地兒!
【嘉靖四十年的元宵佳節,可以說是暖和了整個寒冬。。
一年一度財務會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五名司禮監照例宮門等候。
內閣首輔嚴嵩嚴閣老把持朝政數十年,黨羽密布,權傾朝野。
年事已高倒是透支著一股風吹即倒的羸弱。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熱情迎上去“嚴閣老啊,這場雪下了以後,您老去年八十今年該是七十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