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吃了就發大財!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著一大鍋的粽子,班潯熬夜煮了一晚上。
好在荔枝木耐燒,不用經常添柴火,這可給班潯省了不少事。
難怪村裏麵的人都說長不長荔枝不要緊必須得種幾顆荔枝樹就是當柴燒也好啊!
這不,每一次煮粽子都少不了荔枝龍眼樹的出場,完了還能得到一壇子的荔枝碳。
天幕下眾人一大早起來看到班潯還在煮粽子,一臉的不可思議:
不是你們有這個必要嗎?
熬夜煮粽子!哪個正常人能幹得出來這事?
古人們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班潯這通宵煮粽子的操作可不把他們幹懵了!
粽子起鍋後,班潯第一時間挑了一個巨無霸特製粽,切開跟阿嫲一人嚐了兩片。
大唐那個肥肥的李泰人都傻了:這麽好吃的東西你們居然隻吃兩片!
同時有懷疑起自己:會不會是我的胃口太大了,昨晚上他可是一個人就幹了3根粽子!
眾人看著祖孫兩人的操作也是很迷:不是,你們忙活了一天一夜才煮好的就吃這一兩片?
他們自個的粽子出鍋那會當場就霍霍了不少,現在除了留著送禮的應該都吃完了吧?
兩相對比之下,不知道該說班潯姑娘祖孫倆吝嗇呢還是誇自個大方?
糯米這東西嚐一下就好了,老人家吃多了不容易消化。
班潯把剩下的放進冰箱冷藏起來,等哪天想吃了再切片抹上雞蛋液放進油鍋煎得香噴噴的。
現在她們還要忙活其他的呢,給堂姑姑的禮擔粽子完成了,大發糕還沒蒸呢!
班潯兢兢業業地清洗著家裏麵的小電磨,等會兒可要派上大用場的。
“阿潯,快過來學著點,以後想吃了就自己動手!”
天幕下的眾人對此再次議論看來:
這祖傳的手藝都能外傳?
就不怕將來孫女嫁人後把秘方傳出去?
一些糕點鋪子的老板們是萬分不解,像他們的手中的方子都是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男不傳女,不然哪能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這老太太也太過寵愛孫女了吧!
班奶奶這幾年都開始有意識地教班潯各種生活的小技巧了,就怕哪天自己不在了剩下孫女一人兩眼抹黑。
正所謂靠山山會倒,隻有自個才是最可靠的!
可惜,班潯這人也不知道像誰又饞又懶的就算了還笨手笨腳的。
班奶奶多才多藝的基因是一點都沒遺傳到,整天跟在人身後看著那手藝卻連三成到沒學到!
不過班潯最顯眼的優點就是勝在聽講,對老家很有耐心,態度很不錯。
班潯在附近一片的口碑是相當不錯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大麻煩:時不時會有人像她推銷自家出色的孫子,外孫啥的!
“才不要呢,我就喜歡吃阿嫲親手做的嘛!
其他人的或者是自己做的味道都不一樣。”
一些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子忙裏偷閑看到這一幕,羨慕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班潯姑娘這是幾世修來的福氣啊,有一位這麽疼愛她的祖母!
話雖是這樣說,但是班潯還是過來打下手了,不然累到老太太了心疼的還是她自己。
“你啊,別貧嘴了,用心點學!”
窩在長孫皇後懷裏的晉陽小公主一臉天真地說著
“阿娘,兕子也跟班婆婆學習,到時候專門蒸糕糕給阿耶阿娘吃!”
聽到女兒貼心的話長孫皇後心裏麵暖暖的:可真是老母親的暖寶寶啊!
班奶奶看著一團孩子氣的孫女也是頭疼不已:就這樣的性子讓人怎麽放心得下啊,自己一把老骨頭了也陪不了她多久!
哎,隻能自己多交好一些親朋戚友,希望以後大家看在老太婆的麵子上多照顧她幾分吧!
班潯不知道老太太想的這麽深遠,還在笑嘻嘻地淘米玩呢!
班奶奶不厭其煩的重複著製作步驟:
一、首先第一步就是用酒曲發酵一碗剩飯。
先取一個無水無油的碗,把酒曲搗碎,然後放到還尚有餘溫的剩飯裏攪拌均勻。
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好常溫發酵個兩天兩夜,當出現酒味就可以了。
二、米的選擇。一定要口感很粗糙的品種。
一般選擇珍桂矮米這個品種比較適合,提前一晚把米淘洗幹淨泡上,第二天就可以用電磨把米磨成米漿,同時把發酵好的剩飯放進去一起磨細膩,把磨好的米漿放到盆裏發酵,要注意一下溫度,不能過高。
三、發酵。米漿要一定的時間繼續發酵,溫度越高時間越短,等到米漿裏麵出現很多比較大個的泡泡時說明已經發酵好了。
四、熬糖。一斤大米配六兩紅糖。
往鍋裏麵放適量的水,然後放糖進去熬成流動的糖漿。
冷卻等到溫溫的時候倒進米漿裏麵一起攪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嚐一下甜度,若是米漿發酸可以加一點堿水中和。
這時候等到米漿裏麵冒出非常多的小氣泡就說明米漿已經完全發酵好了。
五、蒸。鍋裏麵水燒開,蒸盆裏麵刷一層花生油,裝進盆的米漿也適當加一點花生油,攪拌攪拌。
水開上鍋蒸40分鍾,再燜個五分鍾,就可以出鍋了。
班潯覺得她腦子是真的學會了,這些步驟她也可以倒背如流了,經常給阿嫲打下手的她見過無數次。
怪不得叫發糕,原來是要一次又一次地發酵米漿啊!
天幕下的人們本來還興致勃勃地想著偷師學一下,說不定他們自己也能做糕點出去賣呢!
誰知道單單就糖這一塊就勸退了很多人,古代的糖可是金貴玩意兒。
雖然之前班潯姑娘有直播過糖的製作方法,可問題是老百姓們連原料都沒找到呢!
現在隻剩下糕點鋪子,還有達官顯貴們有這個能力嚐試一二了!
糕點鋪的老板很有信心自己能夠成功,到時候這個生意肯定會客似雲來,就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天幕同款發財糕,吃了就發大財!
意頭多好啊,誰不想發財,看人家班潯姑娘就整天把發財掛嘴邊,還有天幕這個噓頭在,不愁沒生意!
好在荔枝木耐燒,不用經常添柴火,這可給班潯省了不少事。
難怪村裏麵的人都說長不長荔枝不要緊必須得種幾顆荔枝樹就是當柴燒也好啊!
這不,每一次煮粽子都少不了荔枝龍眼樹的出場,完了還能得到一壇子的荔枝碳。
天幕下眾人一大早起來看到班潯還在煮粽子,一臉的不可思議:
不是你們有這個必要嗎?
熬夜煮粽子!哪個正常人能幹得出來這事?
古人們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班潯這通宵煮粽子的操作可不把他們幹懵了!
粽子起鍋後,班潯第一時間挑了一個巨無霸特製粽,切開跟阿嫲一人嚐了兩片。
大唐那個肥肥的李泰人都傻了:這麽好吃的東西你們居然隻吃兩片!
同時有懷疑起自己:會不會是我的胃口太大了,昨晚上他可是一個人就幹了3根粽子!
眾人看著祖孫兩人的操作也是很迷:不是,你們忙活了一天一夜才煮好的就吃這一兩片?
他們自個的粽子出鍋那會當場就霍霍了不少,現在除了留著送禮的應該都吃完了吧?
兩相對比之下,不知道該說班潯姑娘祖孫倆吝嗇呢還是誇自個大方?
糯米這東西嚐一下就好了,老人家吃多了不容易消化。
班潯把剩下的放進冰箱冷藏起來,等哪天想吃了再切片抹上雞蛋液放進油鍋煎得香噴噴的。
現在她們還要忙活其他的呢,給堂姑姑的禮擔粽子完成了,大發糕還沒蒸呢!
班潯兢兢業業地清洗著家裏麵的小電磨,等會兒可要派上大用場的。
“阿潯,快過來學著點,以後想吃了就自己動手!”
天幕下的眾人對此再次議論看來:
這祖傳的手藝都能外傳?
就不怕將來孫女嫁人後把秘方傳出去?
一些糕點鋪子的老板們是萬分不解,像他們的手中的方子都是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男不傳女,不然哪能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這老太太也太過寵愛孫女了吧!
班奶奶這幾年都開始有意識地教班潯各種生活的小技巧了,就怕哪天自己不在了剩下孫女一人兩眼抹黑。
正所謂靠山山會倒,隻有自個才是最可靠的!
可惜,班潯這人也不知道像誰又饞又懶的就算了還笨手笨腳的。
班奶奶多才多藝的基因是一點都沒遺傳到,整天跟在人身後看著那手藝卻連三成到沒學到!
不過班潯最顯眼的優點就是勝在聽講,對老家很有耐心,態度很不錯。
班潯在附近一片的口碑是相當不錯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大麻煩:時不時會有人像她推銷自家出色的孫子,外孫啥的!
“才不要呢,我就喜歡吃阿嫲親手做的嘛!
其他人的或者是自己做的味道都不一樣。”
一些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子忙裏偷閑看到這一幕,羨慕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班潯姑娘這是幾世修來的福氣啊,有一位這麽疼愛她的祖母!
話雖是這樣說,但是班潯還是過來打下手了,不然累到老太太了心疼的還是她自己。
“你啊,別貧嘴了,用心點學!”
窩在長孫皇後懷裏的晉陽小公主一臉天真地說著
“阿娘,兕子也跟班婆婆學習,到時候專門蒸糕糕給阿耶阿娘吃!”
聽到女兒貼心的話長孫皇後心裏麵暖暖的:可真是老母親的暖寶寶啊!
班奶奶看著一團孩子氣的孫女也是頭疼不已:就這樣的性子讓人怎麽放心得下啊,自己一把老骨頭了也陪不了她多久!
哎,隻能自己多交好一些親朋戚友,希望以後大家看在老太婆的麵子上多照顧她幾分吧!
班潯不知道老太太想的這麽深遠,還在笑嘻嘻地淘米玩呢!
班奶奶不厭其煩的重複著製作步驟:
一、首先第一步就是用酒曲發酵一碗剩飯。
先取一個無水無油的碗,把酒曲搗碎,然後放到還尚有餘溫的剩飯裏攪拌均勻。
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好常溫發酵個兩天兩夜,當出現酒味就可以了。
二、米的選擇。一定要口感很粗糙的品種。
一般選擇珍桂矮米這個品種比較適合,提前一晚把米淘洗幹淨泡上,第二天就可以用電磨把米磨成米漿,同時把發酵好的剩飯放進去一起磨細膩,把磨好的米漿放到盆裏發酵,要注意一下溫度,不能過高。
三、發酵。米漿要一定的時間繼續發酵,溫度越高時間越短,等到米漿裏麵出現很多比較大個的泡泡時說明已經發酵好了。
四、熬糖。一斤大米配六兩紅糖。
往鍋裏麵放適量的水,然後放糖進去熬成流動的糖漿。
冷卻等到溫溫的時候倒進米漿裏麵一起攪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嚐一下甜度,若是米漿發酸可以加一點堿水中和。
這時候等到米漿裏麵冒出非常多的小氣泡就說明米漿已經完全發酵好了。
五、蒸。鍋裏麵水燒開,蒸盆裏麵刷一層花生油,裝進盆的米漿也適當加一點花生油,攪拌攪拌。
水開上鍋蒸40分鍾,再燜個五分鍾,就可以出鍋了。
班潯覺得她腦子是真的學會了,這些步驟她也可以倒背如流了,經常給阿嫲打下手的她見過無數次。
怪不得叫發糕,原來是要一次又一次地發酵米漿啊!
天幕下的人們本來還興致勃勃地想著偷師學一下,說不定他們自己也能做糕點出去賣呢!
誰知道單單就糖這一塊就勸退了很多人,古代的糖可是金貴玩意兒。
雖然之前班潯姑娘有直播過糖的製作方法,可問題是老百姓們連原料都沒找到呢!
現在隻剩下糕點鋪子,還有達官顯貴們有這個能力嚐試一二了!
糕點鋪的老板很有信心自己能夠成功,到時候這個生意肯定會客似雲來,就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天幕同款發財糕,吃了就發大財!
意頭多好啊,誰不想發財,看人家班潯姑娘就整天把發財掛嘴邊,還有天幕這個噓頭在,不愁沒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