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你這是把我們往絕路上逼!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84年,“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誕生了。
她像一把利刃一樣衝破了被才子統治的大宋詞壇,確立了“一代詞宗”的地位。
她既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迴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閑適,也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愁緒,更有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無所畏懼。】
[長大了才知道,李清照是個女的。]
[我就納悶了,為啥好多男的都以為李清照是個男的呢?]
[還能為啥,不就是下意識地覺得能寫出這麽出色的詩詞之人肯定是男人,他們啊從骨子裏就瞧不起女人。]
[愛喝酒,好麻將,喜懟人,除了不會作詩,我與照姐一樣一樣的!]
[李白喝了酒能寫詩,李清照喝了酒能寫詞,我喝了酒卻啥也寫不出來。
這是現代的酒不如唐宋時期的酒最佳證明。]
[怪酒,怪杯子怪桌子上的 菜不行,唯獨沒想過質疑自己的能力?]
[酒鬼加賭徒,換成現在家裏要是沒礦不得挨打?]
[她爹是李格非,是蘇軾的弟子,也是當地教育局局長,她娘出身大族亦善文,會寫文章。
她是書香門第,她愛喝酒丟骰子,愛對人,有個性的易安大人,李清照。]
[一個學霸小太妹,要是活著現在不知道有多肆意張揚呢!]
……
……
眾人看到後世人怪天怪地就是沒有想過從自身找原因,直唿真的是很有你們後世人那味了,主打的就是一個絕不內耗自己啊!
“要這樣說色話,我趙大也跟那個李清照一樣愛喝酒,愛賭氣怎麽就能寫下千古絕唱呢,況且我喝的還是咱們宋朝的酒,可不比後世人強多了?”
一個書生打扮的酒鬼喝的醉醺醺的,說話也結結巴巴起來,抓住一個人就問他的詩詞哪裏比不上李清照?
李格非無奈捂臉:好消息女兒名流千古了,連帶著自己這個做父親的也沾了一迴光,壞消息是女兒的一些小嗜好現在是人盡皆知了,一些閑言碎語免不了的,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她的婚事?
李父那個愁啊,人怕出名豬怕壯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看這都是第幾波來拜訪的人啦,自打才女的名聲一出他們家就沒了以往的清淨了。
蘇軾本來還在欣賞李清照的詞章,看到彈幕更是驚喜:謔,原來是徒弟的女兒啊!那也是自己人了,怪不得寫的詞這麽出彩啊!
朱元璋就是看不慣這樣出格的女子,在他看來女子就應該本本分分地遵從三從四德安安分分管理好後宅就行了,至於才不才華的那不重要。
而李清照的每一個點都在朱元璋的雷區蹦躂,他能欣賞的起來那才怪了!
各朝女子看到李清照的生平跟作品那是相當的向往:原來咱們封建時代的女人也可以活得這般勇敢肆意?
看看李清照做的一樁樁一件件要是沒有莫大的勇氣哪會成事?
要是把她們放在李清照那個境地怕是連想都不敢想吧,更別提反抗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薛濤、魚玄機等幾人為情所困的才女們更是醍醐灌頂:
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啊!
看看自己為了個男人要死要活的怎麽看怎麽就得掉價了,好歹大家都是會寫幾個字的人,怎麽差距就這般大呢?
李清照看到後世人說愛好跟她一樣無奈就是不會寫詞,更是小手一揮,相當豪放:何必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咱們喝酒開心,賭錢贏錢,罵人舒坦就好,其他的都是浮雲!
就是可惜隔著這幾百年的時空,不然高低得約上幾場酒,喝個暢快!
【在李清照寫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首詩的那年,與李清照齊名的另一位女詞人朱淑真出生了。
不過她就沒有這麽走運了,因為所嫁非人她年僅40多歲就離開了人世。
更加可惜的是留下來的詩作也大多被父母付之一炬,那句著名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現在普遍認為是朱淑真所。】
[怎麽一個個才氣斐然的女子們都是情路不順呢?]
[會不會是因為她們的人格太鮮明,比她們的夫君出色太多,打擊了男人的自尊心,從而不喜她們呢?]
[也有這個可能,沒有幾個人接受得了身邊人比自己成就更高的,更何況當時的主流思想,看看現在的女強人們的處境不就一目了然了。]
[我就是不明白當父母的怎麽這麽狠心一把火把東西都燒了呢?]
[人死如燈滅,一般人走了也會把東西全燒下去,除非值錢的。]
[隻留下這一句膾炙人口的絕句倒是可惜了,想必其他的詩詞寫的也很好吧?]
[女人就不能不嫁人嗎,要是她把心思全放在寫作上,搞不好一代詞聖都可以爭上一爭。]
[樓上的還沒睡醒?說什麽胡話呢,在古代不嫁人那也得出家當姑子去。]
[哎,總之就是一句身不由己,女子的路也太窄了。]
這下不僅是朱元璋怒了,天幕下的普通大眾也著急了,激進的人已經連忙把女兒趕迴家 ,不讓看天幕了就怕跟著後世人學壞了去。
這女子怎麽不嫁人生子呢,若要人人都那樣那人不得死絕了去?
家裏麵有幾個光棍兒子卻娶不上媳婦的人家更加惱羞成怒,恨不得把班潯跟後世網友們罵個狗血淋頭。
瞧瞧這都說的什麽話,姑娘們就是跟天幕學壞了導致他們的兒子遲遲成不了家,這不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嗎?
要是他們有能耐的話早就想把班潯拉下來打一頓了,一個丫頭片的憑什麽啊?
一時間那些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人紛紛向天幕扔爛菜葉子,跟石子。
至於臭雞蛋?不好意思家裏窮還沒等到發臭就不夠吃了。
皇帝一開始倒是有些許的擔憂人口減少會降低國力,隨即一想就完全放心了。
他們統治的天下可不像後世那般好說話,仁義禮教加律法沒有任何人可以反抗得了,何況是依附於男人而活的女子呢!
就算是她們想改變現下還沒有適合的土壤讓她們成長呢!~
她像一把利刃一樣衝破了被才子統治的大宋詞壇,確立了“一代詞宗”的地位。
她既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迴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閑適,也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愁緒,更有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無所畏懼。】
[長大了才知道,李清照是個女的。]
[我就納悶了,為啥好多男的都以為李清照是個男的呢?]
[還能為啥,不就是下意識地覺得能寫出這麽出色的詩詞之人肯定是男人,他們啊從骨子裏就瞧不起女人。]
[愛喝酒,好麻將,喜懟人,除了不會作詩,我與照姐一樣一樣的!]
[李白喝了酒能寫詩,李清照喝了酒能寫詞,我喝了酒卻啥也寫不出來。
這是現代的酒不如唐宋時期的酒最佳證明。]
[怪酒,怪杯子怪桌子上的 菜不行,唯獨沒想過質疑自己的能力?]
[酒鬼加賭徒,換成現在家裏要是沒礦不得挨打?]
[她爹是李格非,是蘇軾的弟子,也是當地教育局局長,她娘出身大族亦善文,會寫文章。
她是書香門第,她愛喝酒丟骰子,愛對人,有個性的易安大人,李清照。]
[一個學霸小太妹,要是活著現在不知道有多肆意張揚呢!]
……
……
眾人看到後世人怪天怪地就是沒有想過從自身找原因,直唿真的是很有你們後世人那味了,主打的就是一個絕不內耗自己啊!
“要這樣說色話,我趙大也跟那個李清照一樣愛喝酒,愛賭氣怎麽就能寫下千古絕唱呢,況且我喝的還是咱們宋朝的酒,可不比後世人強多了?”
一個書生打扮的酒鬼喝的醉醺醺的,說話也結結巴巴起來,抓住一個人就問他的詩詞哪裏比不上李清照?
李格非無奈捂臉:好消息女兒名流千古了,連帶著自己這個做父親的也沾了一迴光,壞消息是女兒的一些小嗜好現在是人盡皆知了,一些閑言碎語免不了的,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她的婚事?
李父那個愁啊,人怕出名豬怕壯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看這都是第幾波來拜訪的人啦,自打才女的名聲一出他們家就沒了以往的清淨了。
蘇軾本來還在欣賞李清照的詞章,看到彈幕更是驚喜:謔,原來是徒弟的女兒啊!那也是自己人了,怪不得寫的詞這麽出彩啊!
朱元璋就是看不慣這樣出格的女子,在他看來女子就應該本本分分地遵從三從四德安安分分管理好後宅就行了,至於才不才華的那不重要。
而李清照的每一個點都在朱元璋的雷區蹦躂,他能欣賞的起來那才怪了!
各朝女子看到李清照的生平跟作品那是相當的向往:原來咱們封建時代的女人也可以活得這般勇敢肆意?
看看李清照做的一樁樁一件件要是沒有莫大的勇氣哪會成事?
要是把她們放在李清照那個境地怕是連想都不敢想吧,更別提反抗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薛濤、魚玄機等幾人為情所困的才女們更是醍醐灌頂:
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啊!
看看自己為了個男人要死要活的怎麽看怎麽就得掉價了,好歹大家都是會寫幾個字的人,怎麽差距就這般大呢?
李清照看到後世人說愛好跟她一樣無奈就是不會寫詞,更是小手一揮,相當豪放:何必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咱們喝酒開心,賭錢贏錢,罵人舒坦就好,其他的都是浮雲!
就是可惜隔著這幾百年的時空,不然高低得約上幾場酒,喝個暢快!
【在李清照寫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首詩的那年,與李清照齊名的另一位女詞人朱淑真出生了。
不過她就沒有這麽走運了,因為所嫁非人她年僅40多歲就離開了人世。
更加可惜的是留下來的詩作也大多被父母付之一炬,那句著名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現在普遍認為是朱淑真所。】
[怎麽一個個才氣斐然的女子們都是情路不順呢?]
[會不會是因為她們的人格太鮮明,比她們的夫君出色太多,打擊了男人的自尊心,從而不喜她們呢?]
[也有這個可能,沒有幾個人接受得了身邊人比自己成就更高的,更何況當時的主流思想,看看現在的女強人們的處境不就一目了然了。]
[我就是不明白當父母的怎麽這麽狠心一把火把東西都燒了呢?]
[人死如燈滅,一般人走了也會把東西全燒下去,除非值錢的。]
[隻留下這一句膾炙人口的絕句倒是可惜了,想必其他的詩詞寫的也很好吧?]
[女人就不能不嫁人嗎,要是她把心思全放在寫作上,搞不好一代詞聖都可以爭上一爭。]
[樓上的還沒睡醒?說什麽胡話呢,在古代不嫁人那也得出家當姑子去。]
[哎,總之就是一句身不由己,女子的路也太窄了。]
這下不僅是朱元璋怒了,天幕下的普通大眾也著急了,激進的人已經連忙把女兒趕迴家 ,不讓看天幕了就怕跟著後世人學壞了去。
這女子怎麽不嫁人生子呢,若要人人都那樣那人不得死絕了去?
家裏麵有幾個光棍兒子卻娶不上媳婦的人家更加惱羞成怒,恨不得把班潯跟後世網友們罵個狗血淋頭。
瞧瞧這都說的什麽話,姑娘們就是跟天幕學壞了導致他們的兒子遲遲成不了家,這不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嗎?
要是他們有能耐的話早就想把班潯拉下來打一頓了,一個丫頭片的憑什麽啊?
一時間那些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人紛紛向天幕扔爛菜葉子,跟石子。
至於臭雞蛋?不好意思家裏窮還沒等到發臭就不夠吃了。
皇帝一開始倒是有些許的擔憂人口減少會降低國力,隨即一想就完全放心了。
他們統治的天下可不像後世那般好說話,仁義禮教加律法沒有任何人可以反抗得了,何況是依附於男人而活的女子呢!
就算是她們想改變現下還沒有適合的土壤讓她們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