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絕不能讓他再一次被埋沒了!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父看著網友們的彈幕看到了長吉科舉的波折瞬間悲痛萬分:千算萬算就是沒料到最後居然是自己耽誤了長吉!
自從長吉開蒙起每一天都在刻苦讀書,為的不就是有一天憑借科舉進入朝堂光複門楣?
都怪自己這個不爭氣的身子啊,偏偏在那時候西去,怎麽就不能多撐一段時間?
好歹也要就等長吉的科舉結束再走也不至於這麽遺憾啊!
李淵一直關注著這個宗親:真是個沒福氣的,眼看兒子就要出息了怎麽偏偏挑這個時候走,這不是耽誤事嗎?
小小的李賀一點也沒有為未來的自己擔憂遺憾反而第一時間跟李母勸慰陷入自我厭棄的李父,擔心他走不出來,有損身體健康。
【然而當快樂才剛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悄然行進。
就在李賀要參加殿試的前夕,有人舉報他說:李賀的父親李晉肅名字中的晉字與進士的進同音,所以李賀要避父諱,不得參加進士考試。
這是不是有點強詞奪理,隻能說噴子鍵盤俠自古就有。
其實避諱這個緣由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根據《說文解字》描述:
諱,忌也。要避開一切犯禁忌的事物。
比如國家的國,以前叫做邦,為了避諱漢朝劉邦,所以才改成了國。
還有咱們說的幾代人,以前稱唿為幾世人,就是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才改成了代。
而且在唐朝吃鯉魚是犯法的,隻是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
到了現代也有一些避諱。
比如送禮不能送鍾,吃魚的時候不能翻過來等等。
後來韓愈聽說李賀被拒考之後,大為憤怒,還寫下《諱辯》一文為李賀據理力爭: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盡管韓愈反駁的擲地有聲,但李賀還是被擋在了進士考試的大門外,並且終身禁考。】
[他爹都死了還避諱啥,終生禁考太過分了吧!]
[在古代就算是避諱也是避本字,從沒有避同音字的說法,這分明是有人要搞他。]
[這麽操蛋的事那個傻叉皇帝居然還聽信了!]
[這樣一來家裏麵凡是有要趕考的是不是都不能有相關的字眼出現,連夜改名來得及嗎?]
[我們不吃鯉魚是因為那是發物,對身體不好,沒想到大唐這麽扯就因為鯉魚跟李同音。]
[該說不說這李唐還是挺霸道的,讓天下人少了一道肉菜。
難道把大唐的鯉魚全吃了那大唐就亡國了?]
[天底下的同音字這麽多,你們避得過來嗎,一個字而已,真的有必要這麽搞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來唐朝的內卷更加嚴重啊。]
[李父不知道在地下該怎麽難過了:人都死了還被別人拿來作伐子陷害自己的長吉!]
[要是可以重來的話,他第一時間就是去改名字吧!]
……
……
啊這!
天幕下的眾人很懵逼,居然是因為這樣的絕了一個少年的科舉夢,怎麽看怎麽荒謬啊!
可他確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更加荒謬了!
始皇帝再一次替這少年覺得可惜:哎,生錯了時代,要是在朕的大秦絕不會讓你被如此可笑的理由埋沒了。
劉邦氣唿唿地叫喊著:這是謠言,純屬有人造謠誣陷乃公。
乃公有這麽是非不分嗎,還因為我叫劉邦而邦改國,乃公我還叫劉季呢,你們怎麽不季改國呢?
真真是可笑至極!
漢武帝臉色陰沉,看著天幕一言不發:
很明顯這是被小人盯上了,還有這皇帝也真是沒用啊,輕易就被臣子迷惑了。
這些朝臣可最會鑽營了,耍心機耍手段那是一等一的好手,畢竟他的朝堂裏也不少這樣的人。
底下的臣子們提心吊膽的:哪個不長眼的又惹到陛下了?
陛下一不開心倒黴的就是他們了!
隋文帝樂見新聞:看來你李家的糊塗皇帝也不少嘛,曆經三帝都不得重用,壯誌難酬,可見李唐後麵的皇帝質量也不太行。
隋文帝一時間感覺有被安慰道,畢竟敗家子也不能隻是他大隋一朝出,有你李唐作伴才不至於太孤單嘛!
唐高祖李淵直接破口大罵後世的那個傻叉皇帝:
你就是這樣當皇帝的嗎?你都被底下的官員當槍使了知道嗎?
咱老李家的文曲星就這樣被糊塗的你扼殺了,你就是咱李家的罪人!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明白:後世的皇帝是怎麽想的,這麽拙劣的排擠手段都看不出來嗎?
看來後麵的子孫後代過得太過安逸了,一點當皇帝的素養都沒有就直接上位了。
還有,這後世的官場也 太過渾濁了,這樣明目張膽地排除異己,政治能清明嗎?
剛剛被妻子幼兒安撫過來的李父差一點就兩眼一黑就暈過去了。
難怪後世人人說長吉是被爹坑了!
可不是嘛,死的不是時候硬生生耽誤了三年時間不說,好不容易直接殺到了最後居然因為我的這個破名字而被終生禁考!
我阿耶他們也真是的給我取這個破名字作甚,直接叫阿貓阿狗的不比這強,耽誤我兒的名字就算是再好聽也不能要!
這些可恨的人啊,才華比不過我兒就出陰招,利用我的名字做文章。
不行,我要改名字,現在就改了,所有相關該避諱的全規避了看他們還能說什麽?
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再因為自己耽誤長吉的前程了,不然就算到了底下也不安心啊!
李父掙紮著起來,不顧踉蹌的腳步第一時間就是著手改名字的事。
一時間,不單單是李父想要改名字,所有朝代的讀書人都開始了大排查該避諱的避諱,該改的果斷改了。
反正先不管自己還是兒孫們有沒有才能是否可以參加殿試,以防萬一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歸是沒錯的!
看看這個李賀不就是前車之鑒嗎,多可惜一人啊!
韓愈也沒想到那個小少年未來的人生居然這麽顛簸。
對於李賀波折的科舉路更是可惜不已,他的才華不應該被埋沒啊!
原本隻是惜才想提攜一下對方,現在的韓愈想著盡最大的努力幫助那位可惜的小少年,怎麽著也不能讓他再一次被小人暗算,埋沒了那一身的才華!
命運的齒輪在這一刻發生了轉動。
自從長吉開蒙起每一天都在刻苦讀書,為的不就是有一天憑借科舉進入朝堂光複門楣?
都怪自己這個不爭氣的身子啊,偏偏在那時候西去,怎麽就不能多撐一段時間?
好歹也要就等長吉的科舉結束再走也不至於這麽遺憾啊!
李淵一直關注著這個宗親:真是個沒福氣的,眼看兒子就要出息了怎麽偏偏挑這個時候走,這不是耽誤事嗎?
小小的李賀一點也沒有為未來的自己擔憂遺憾反而第一時間跟李母勸慰陷入自我厭棄的李父,擔心他走不出來,有損身體健康。
【然而當快樂才剛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悄然行進。
就在李賀要參加殿試的前夕,有人舉報他說:李賀的父親李晉肅名字中的晉字與進士的進同音,所以李賀要避父諱,不得參加進士考試。
這是不是有點強詞奪理,隻能說噴子鍵盤俠自古就有。
其實避諱這個緣由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根據《說文解字》描述:
諱,忌也。要避開一切犯禁忌的事物。
比如國家的國,以前叫做邦,為了避諱漢朝劉邦,所以才改成了國。
還有咱們說的幾代人,以前稱唿為幾世人,就是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才改成了代。
而且在唐朝吃鯉魚是犯法的,隻是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
到了現代也有一些避諱。
比如送禮不能送鍾,吃魚的時候不能翻過來等等。
後來韓愈聽說李賀被拒考之後,大為憤怒,還寫下《諱辯》一文為李賀據理力爭: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盡管韓愈反駁的擲地有聲,但李賀還是被擋在了進士考試的大門外,並且終身禁考。】
[他爹都死了還避諱啥,終生禁考太過分了吧!]
[在古代就算是避諱也是避本字,從沒有避同音字的說法,這分明是有人要搞他。]
[這麽操蛋的事那個傻叉皇帝居然還聽信了!]
[這樣一來家裏麵凡是有要趕考的是不是都不能有相關的字眼出現,連夜改名來得及嗎?]
[我們不吃鯉魚是因為那是發物,對身體不好,沒想到大唐這麽扯就因為鯉魚跟李同音。]
[該說不說這李唐還是挺霸道的,讓天下人少了一道肉菜。
難道把大唐的鯉魚全吃了那大唐就亡國了?]
[天底下的同音字這麽多,你們避得過來嗎,一個字而已,真的有必要這麽搞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來唐朝的內卷更加嚴重啊。]
[李父不知道在地下該怎麽難過了:人都死了還被別人拿來作伐子陷害自己的長吉!]
[要是可以重來的話,他第一時間就是去改名字吧!]
……
……
啊這!
天幕下的眾人很懵逼,居然是因為這樣的絕了一個少年的科舉夢,怎麽看怎麽荒謬啊!
可他確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更加荒謬了!
始皇帝再一次替這少年覺得可惜:哎,生錯了時代,要是在朕的大秦絕不會讓你被如此可笑的理由埋沒了。
劉邦氣唿唿地叫喊著:這是謠言,純屬有人造謠誣陷乃公。
乃公有這麽是非不分嗎,還因為我叫劉邦而邦改國,乃公我還叫劉季呢,你們怎麽不季改國呢?
真真是可笑至極!
漢武帝臉色陰沉,看著天幕一言不發:
很明顯這是被小人盯上了,還有這皇帝也真是沒用啊,輕易就被臣子迷惑了。
這些朝臣可最會鑽營了,耍心機耍手段那是一等一的好手,畢竟他的朝堂裏也不少這樣的人。
底下的臣子們提心吊膽的:哪個不長眼的又惹到陛下了?
陛下一不開心倒黴的就是他們了!
隋文帝樂見新聞:看來你李家的糊塗皇帝也不少嘛,曆經三帝都不得重用,壯誌難酬,可見李唐後麵的皇帝質量也不太行。
隋文帝一時間感覺有被安慰道,畢竟敗家子也不能隻是他大隋一朝出,有你李唐作伴才不至於太孤單嘛!
唐高祖李淵直接破口大罵後世的那個傻叉皇帝:
你就是這樣當皇帝的嗎?你都被底下的官員當槍使了知道嗎?
咱老李家的文曲星就這樣被糊塗的你扼殺了,你就是咱李家的罪人!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明白:後世的皇帝是怎麽想的,這麽拙劣的排擠手段都看不出來嗎?
看來後麵的子孫後代過得太過安逸了,一點當皇帝的素養都沒有就直接上位了。
還有,這後世的官場也 太過渾濁了,這樣明目張膽地排除異己,政治能清明嗎?
剛剛被妻子幼兒安撫過來的李父差一點就兩眼一黑就暈過去了。
難怪後世人人說長吉是被爹坑了!
可不是嘛,死的不是時候硬生生耽誤了三年時間不說,好不容易直接殺到了最後居然因為我的這個破名字而被終生禁考!
我阿耶他們也真是的給我取這個破名字作甚,直接叫阿貓阿狗的不比這強,耽誤我兒的名字就算是再好聽也不能要!
這些可恨的人啊,才華比不過我兒就出陰招,利用我的名字做文章。
不行,我要改名字,現在就改了,所有相關該避諱的全規避了看他們還能說什麽?
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再因為自己耽誤長吉的前程了,不然就算到了底下也不安心啊!
李父掙紮著起來,不顧踉蹌的腳步第一時間就是著手改名字的事。
一時間,不單單是李父想要改名字,所有朝代的讀書人都開始了大排查該避諱的避諱,該改的果斷改了。
反正先不管自己還是兒孫們有沒有才能是否可以參加殿試,以防萬一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歸是沒錯的!
看看這個李賀不就是前車之鑒嗎,多可惜一人啊!
韓愈也沒想到那個小少年未來的人生居然這麽顛簸。
對於李賀波折的科舉路更是可惜不已,他的才華不應該被埋沒啊!
原本隻是惜才想提攜一下對方,現在的韓愈想著盡最大的努力幫助那位可惜的小少年,怎麽著也不能讓他再一次被小人暗算,埋沒了那一身的才華!
命運的齒輪在這一刻發生了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