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巾幗何須讓眉,將軍未必是丈夫(三)!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九位,秦良玉。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一代女將秦良玉在四川中州的秦家老宅出生了。
因為是秦家唯一的小女兒,備受寵愛,家人特意為了她取了一個寓意很好的名字-良玉。
不負眾望秦良玉從小就長得英氣十足,文武兼備,既能坐寫文章,又能上馬騎射。
長大後,秦良玉嫁予馬千乘為妻。
秦良玉因為擔心丈夫的安危,特意為馬千乘訓練了一支勇猛異常的特殊部隊-白杆兵。
明末的江山早已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戰亂頻繁。
在平定東南倭寇的入侵後,楊應龍又在播州作亂反叛,27歲的秦良玉與丈夫,接到了朝廷的調令,率軍平叛。
夫妻同心接連攻下叛軍7個營寨,叛軍大敗,威震天下。
不幸的是這對夫妻拚盡全力,躲過了沙場刀槍,卻倒在了朝堂的明爭暗算之下。
萬曆四十一年,因為一太監的誣告,還有其他推手的作用下,馬千乘最終含恨冤死在雲陽的監獄中。
知道這一切後秦良玉的內心充滿了不甘和憤怒,看著年幼的孩子,已經40歲的秦良玉最終做了一個決定:她要代夫出征!
一位失去了丈夫的女將軍,決心扛著明槍暗箭堅持走下去繼續守護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的局勢越發糜爛,在接下的七年時間裏,為了抵禦後金的入侵,白杆兵渡過渾河,跟清廷的八旗軍展開血戰。
秦良玉的兄長也戰死在了渾河,但朝堂的撫恤卻似乎輕描淡寫,讓人心寒。
真真是英雄流血又流淚!
秦良玉穿著二品誥命的官衣,因為朝廷對兄長後事的不公,泣血上訴,最終爭來了帝王賞下的世襲罔替。
一波未平二波又起,次年,奢崇明又在重慶造反。
秦良玉果斷斬殺了前來勸降的使者,擊鼓西征,率軍長驅直奔,大敗敵軍,還蜀地一個安定。
蜀中無人不頌良玉之美名,相反朝堂諸將卻隻有一片誹謗之聲。
丈夫與兄弟的身影已逐漸模糊,眼前又浮現出清軍的殘忍殺戮。
崇禎三年,秦良玉早已經白發蒼蒼,年入花甲。
這一年,皇太極進圍京師,大明告急!
秦良玉絲毫不顧已然年邁的身軀,毫不猶豫地進京奉詔勤王。
看著早已虧空至極的國庫,秦良玉慷慨拿出家中全部資產充作軍餉,浴血死戰,擊退清軍。
之後十年內,外有敵軍不斷叩關,內部紛亂也不停休。
秦良玉最疼愛的兒子,也戰死在了襄陽沙場。
崇禎十七年,逆賊張獻忠再次造反,秦良玉再次自籌軍餉,討伐逆賊。
她部下的三萬白杆兵全部戰死,也未能挽救大明江河覆滅的終局。
這一年的三月,窮途末路的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殉國,此後清軍用一場場大屠殺來宣告大明江山易主。
秦老將軍想守護的人都去世了,想保衛的國家也滅亡了。
秦良玉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世代交替四年後,
這位征戰一生,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
大明忠貞侯秦良玉帶著一身的遺憾,倒在了七十四歲的那年的夏天。】
[你要說秦良玉,就不能隻說秦良玉,你得說:
大明上柱國,光祿大夫,太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
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
領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秦良玉。]
[唯一列入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
崇禎皇帝賜予她一件金絲蟒袍,現存三峽博物館,
保存完好,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將軍!]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裏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憑將笤帚掃胡虜,一派歡聲動地唿。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君王一生詩五首,四首皆頌忠貞侯。]
[大宋配不上辛棄疾,大明配不上秦良玉。]
[樓上的雖然說的不錯,但是好歹明朝打破了世俗觀念還給了侯爵。
宋朝呢,對不起的太多了,真是弱朝出英雄,還都忠貞無二的大英雄。]
[確實太氣人了,宋朝出了多少英雄,可都是意難平。
就連打贏了也要割地賠款,太窩囊了!]
[辛棄疾也是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世的人物。
可惜不受投降派重用啊,畢竟投降派當道,
大明皇帝不是投降派所以秦良玉才會有被重用的機會啊。
辛棄疾也是一猛人,帶著50人就敢夜闖五萬叛軍陣營,
還俘虜了主將,並且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之下,
輾轉千裏從濟南帶迴活的獻俘臨安,
並且自身未折一人,就這一件事情,試問史上又有幾人能做到?
還有別忘了他的《美芹十論》《九議》等良策了。]
[這個社會忠臣、好人怎麽總是會被辜負?]
看完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將軍一生,人們無不惋惜誇讚!
就連那些迂腐嘴硬的酸儒們也隻是張了張嘴,沒再說什麽。
感性的女人們早已經開始抹眼淚了,秦將軍可真是咱們女人的驕傲啊!
看還有說敢說咱們女人幹不了大事,隻能在窩在後院相夫教子的!
同時她們也明白,打鐵還需自身硬。
自己這輩子已經認命了,但家中還有女兒、孫女呢!
咱從小就慢慢地培養,長大了讓她們自己拚搏,說不定還真的再出幾位出色、名留青史的人物呢!
始皇帝鬱悶地看完,心中暗歎可惜:
這樣的人才怎麽就不是朕的臣子呢?
在大明領軍打仗還得自個掏錢,要是來了朕這裏,保管讓你知道打一場富裕的仗有多爽!
隻要你們有能力,可以為朕開疆辟土,朕可以包你們無後顧之憂!
漢高祖收迴了吊兒郎當的神色:秦將軍不愧是女中豪傑啊,可惜那個叫大明的太窩囊了點。
呂雉寬袖下緊握的雙手鬆開了:可惜了秦將軍這一生的忠勇啊,這大明配不上啊!
隨即轉頭看向旁邊的人,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一代女將秦良玉在四川中州的秦家老宅出生了。
因為是秦家唯一的小女兒,備受寵愛,家人特意為了她取了一個寓意很好的名字-良玉。
不負眾望秦良玉從小就長得英氣十足,文武兼備,既能坐寫文章,又能上馬騎射。
長大後,秦良玉嫁予馬千乘為妻。
秦良玉因為擔心丈夫的安危,特意為馬千乘訓練了一支勇猛異常的特殊部隊-白杆兵。
明末的江山早已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戰亂頻繁。
在平定東南倭寇的入侵後,楊應龍又在播州作亂反叛,27歲的秦良玉與丈夫,接到了朝廷的調令,率軍平叛。
夫妻同心接連攻下叛軍7個營寨,叛軍大敗,威震天下。
不幸的是這對夫妻拚盡全力,躲過了沙場刀槍,卻倒在了朝堂的明爭暗算之下。
萬曆四十一年,因為一太監的誣告,還有其他推手的作用下,馬千乘最終含恨冤死在雲陽的監獄中。
知道這一切後秦良玉的內心充滿了不甘和憤怒,看著年幼的孩子,已經40歲的秦良玉最終做了一個決定:她要代夫出征!
一位失去了丈夫的女將軍,決心扛著明槍暗箭堅持走下去繼續守護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的局勢越發糜爛,在接下的七年時間裏,為了抵禦後金的入侵,白杆兵渡過渾河,跟清廷的八旗軍展開血戰。
秦良玉的兄長也戰死在了渾河,但朝堂的撫恤卻似乎輕描淡寫,讓人心寒。
真真是英雄流血又流淚!
秦良玉穿著二品誥命的官衣,因為朝廷對兄長後事的不公,泣血上訴,最終爭來了帝王賞下的世襲罔替。
一波未平二波又起,次年,奢崇明又在重慶造反。
秦良玉果斷斬殺了前來勸降的使者,擊鼓西征,率軍長驅直奔,大敗敵軍,還蜀地一個安定。
蜀中無人不頌良玉之美名,相反朝堂諸將卻隻有一片誹謗之聲。
丈夫與兄弟的身影已逐漸模糊,眼前又浮現出清軍的殘忍殺戮。
崇禎三年,秦良玉早已經白發蒼蒼,年入花甲。
這一年,皇太極進圍京師,大明告急!
秦良玉絲毫不顧已然年邁的身軀,毫不猶豫地進京奉詔勤王。
看著早已虧空至極的國庫,秦良玉慷慨拿出家中全部資產充作軍餉,浴血死戰,擊退清軍。
之後十年內,外有敵軍不斷叩關,內部紛亂也不停休。
秦良玉最疼愛的兒子,也戰死在了襄陽沙場。
崇禎十七年,逆賊張獻忠再次造反,秦良玉再次自籌軍餉,討伐逆賊。
她部下的三萬白杆兵全部戰死,也未能挽救大明江河覆滅的終局。
這一年的三月,窮途末路的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殉國,此後清軍用一場場大屠殺來宣告大明江山易主。
秦老將軍想守護的人都去世了,想保衛的國家也滅亡了。
秦良玉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世代交替四年後,
這位征戰一生,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
大明忠貞侯秦良玉帶著一身的遺憾,倒在了七十四歲的那年的夏天。】
[你要說秦良玉,就不能隻說秦良玉,你得說:
大明上柱國,光祿大夫,太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
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
領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秦良玉。]
[唯一列入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
崇禎皇帝賜予她一件金絲蟒袍,現存三峽博物館,
保存完好,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將軍!]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裏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憑將笤帚掃胡虜,一派歡聲動地唿。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君王一生詩五首,四首皆頌忠貞侯。]
[大宋配不上辛棄疾,大明配不上秦良玉。]
[樓上的雖然說的不錯,但是好歹明朝打破了世俗觀念還給了侯爵。
宋朝呢,對不起的太多了,真是弱朝出英雄,還都忠貞無二的大英雄。]
[確實太氣人了,宋朝出了多少英雄,可都是意難平。
就連打贏了也要割地賠款,太窩囊了!]
[辛棄疾也是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世的人物。
可惜不受投降派重用啊,畢竟投降派當道,
大明皇帝不是投降派所以秦良玉才會有被重用的機會啊。
辛棄疾也是一猛人,帶著50人就敢夜闖五萬叛軍陣營,
還俘虜了主將,並且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之下,
輾轉千裏從濟南帶迴活的獻俘臨安,
並且自身未折一人,就這一件事情,試問史上又有幾人能做到?
還有別忘了他的《美芹十論》《九議》等良策了。]
[這個社會忠臣、好人怎麽總是會被辜負?]
看完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將軍一生,人們無不惋惜誇讚!
就連那些迂腐嘴硬的酸儒們也隻是張了張嘴,沒再說什麽。
感性的女人們早已經開始抹眼淚了,秦將軍可真是咱們女人的驕傲啊!
看還有說敢說咱們女人幹不了大事,隻能在窩在後院相夫教子的!
同時她們也明白,打鐵還需自身硬。
自己這輩子已經認命了,但家中還有女兒、孫女呢!
咱從小就慢慢地培養,長大了讓她們自己拚搏,說不定還真的再出幾位出色、名留青史的人物呢!
始皇帝鬱悶地看完,心中暗歎可惜:
這樣的人才怎麽就不是朕的臣子呢?
在大明領軍打仗還得自個掏錢,要是來了朕這裏,保管讓你知道打一場富裕的仗有多爽!
隻要你們有能力,可以為朕開疆辟土,朕可以包你們無後顧之憂!
漢高祖收迴了吊兒郎當的神色:秦將軍不愧是女中豪傑啊,可惜那個叫大明的太窩囊了點。
呂雉寬袖下緊握的雙手鬆開了:可惜了秦將軍這一生的忠勇啊,這大明配不上啊!
隨即轉頭看向旁邊的人,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