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巾幗何須讓眉,將軍未必是丈夫!(二)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位毛秋晴。
前秦高帝符登之妻,同時也是前秦宣昭帝符堅族孫媳。
其父毛興是前秦鎮守上邦的將軍,毛秋晴出身將門,自幼習得一身好武藝,非常擅長騎射。
符姚之戰時,她統軍一萬,駐守符登輜重糧草集中的大界營,後與符登合力圍殲前來偷襲的姚軍,俘斬敵軍二萬餘人。
後因寡不敵眾被後秦俘虜,屈辱而死。】
(ps:史料出處:《晉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六十六》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
《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一·前秦錄》)
[本可以取得勝利的一場戰爭,卻因為一時大意,改變了一個皇朝的結局。]
[將門之後女豪傑,不愛紅裝好武裝。
悲慘皇後毛秋晴,英姿卓越盡全忠!]
[說明了一個道理,女人一輩子嫁錯了人,把自己葬送了,哎,可惜了!]
[好女不吃眼前虧,投降了說不定就改寫曆史了。]
[五胡亂華,這垃圾時代配不上毛秋晴。]
[原來是那個時代的啊,怪不得沒有聽說過,估計這毛秋晴是來曆劫的。]
……
……
看到網友毫不客氣的貶低,那些小國主們受不了了。
雖說我們沒有統一,但也沒那麽差勁吧?
什麽就叫那個時代了,難道我們連自己的年號都不配嗎?
雖然亂了一點,但這都是真真實實的曆史啊,你們這些後世的網友嘴這麽損可不好!
毛秋晴提前看到了自己的結局,心中悵然若失:
原來最終還是失敗了,一切都是白費功夫啦?
毛興看著女兒更是懊惱不已:我的女兒不該是這樣的結局收尾的!
【第四位冼夫人。
冼夫人,原名冼英,封號譙國夫人,又稱高涼郡主,是南北朝至隋朝時期的重要政治和軍事人物。
她出身廣東茂名是當地俚族的首領。
冼夫人早年嫁與高涼太守馮寶,並在23歲時被推為俚族首領。
她憑借智慧和勇氣,在數十年的時間內成功使周邊各族歸服,管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嶺南區域。
冼夫人一生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協助朝廷平定叛亂,鏟除地方割據勢力,促進漢族先進文化和技術在嶺南的傳播。
她先後被梁、陳、隋三朝的君王敕封,她的子孫統領嶺南地區一百多年,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團結。】
[冼夫人被稱為嶺南聖母,在嶺南地區和南海周邊地區國家共建有幾千座冼夫人廟。]
[曆經三朝不衰。]
[她是我崇拜的女神,但凡了解到她的豐功偉績,都會情不自禁的拜她。]
[好像就是武則天下令誅殺九族,很多後代都逃到海南了。]
[若無冼夫人,嶺南如今不知道屬不屬於華夏,所以咱們嶺南人,至今以“年例”的形式紀念她。]
秦始皇精神一震:
居然是嶺南!若她現在就統一了嶺南該有多好啊!
朕派兵跟她直接交接和談,那多省事啊,也不用犧牲我大秦數以萬計的勇士啦!
可惜啊,那是千百年後的人物。
隋朝的帝皇一喜:看來很快就能輕鬆解決嶺南問題啦!
唐太宗一臉不解:這明明是替大唐守護鞏固嶺南的統一,怎麽稚奴他媳婦非要滅人家九族呢?
也不知道阿姐會不會上榜,畢竟她也是很厲害的一個人啊!
就不怕人家直接反了,直接割據嶺南又起戰亂嗎?
長孫無忌滿眼欣賞:果真是女中豪傑啊,有謀略,又有手段更有眼光!
合該人家家族能夠盤踞一百多年,就是可惜,最後還是被朝廷忌憚了。
【第五位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是華夏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
她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以其超人的膽略和見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她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不斷攻城拔寨,且軍紀嚴明。】
[李淵這基因絕了,兒女都是人中龍鳳,一個比一個能打。]
[娘子關為她改名。]
[李家三兄弟都厲害,隻不過李世民的光芒太耀眼了。]
[華夏曆史上唯一有諡號的公主。]
[別人是靠其他人的軍功謀略,李家卻是靠自家的兄弟姐妹。]
[李淵可以說是人生贏家,生個孩子什麽都不用管,直接就躺贏了。怪不得他這麽愛生兒子,晚年一把年紀了還在生,是一點都不想浪費他家的好基因啊!]
[樓上的不用這麽損吧,因為兒子太厲害,害的晚年是無事可幹,多生幾個孩子給李世民製造點麻煩罷了。]
……
……
始皇帝冷哼一聲:怎麽好事全堆在這個李世民家啦,分一兩個給朕不過分吧?
扒拉扒拉自己的那些兒女們再看著人家的後代一個比一個厲害這心裏就不得勁了。
同病相憐的還有隋文帝,就是啊,憑什麽好處都給李淵這個姨外甥占去了,大家都是親戚,怎麽差別就這麽大呢?
隋煬帝心情就沒那麽平和了:
哼,唐國公一家子都是亂臣賊子!
李世民喜形於色:啊啊啊!真的是阿姐,真好啊!
阿姐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值得曆史銘記!
【第四位,楊妙真。
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善騎射,所創的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手,為後世軍事家所推崇。
她輔助其子繼任蒙元益都行省,成為蒙元最大的漢軍世侯。
相傳她才是“楊家槍”創始人,同時也是梨花槍的鼻祖。】
[這位是哪位啊,怎麽從沒聽說過?]
[是啊,存在感真的好低啊!]
【第七位梁紅玉。
宋朝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名將韓世忠的夫人。
她同樣出身將門,從小跟隨父兄練就一身好本領。
在黃天蕩之戰中,梁氏親執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華夏。】
[阿宋,我都不想說他們啦,什麽都行,就是老趙家的皇帝不行!]
[也不能這麽說,起碼趙大的功績是很可以的!]
[要錢有錢,要將領有將領,要人才有人才,怎麽搞得這麽窩囊跟沒骨氣呢!]
[就是啊,大宋的女人跟小兒都比當皇帝的有骨氣,氣節!]
[大宋的皇帝們對不起宋朝的濟濟人才啊!]
漢武帝一臉的鄙夷:沒骨氣的家夥,看吧遺臭萬年啦!
朕要是像你們大送那麽要錢早就把匈奴挫骨揚灰給草原漚肥了!
看到後世網友的嘴炮,朱棣有點憂心:我都把北邊的異族給狠狠收拾了一遍,老爺子應該不會太怪罪俺了吧?
這些後世網友嘴太損了,也不知道會不會對俺嘴下留情,怎麽說也是你們老祖宗,該注意還是得要注意一點兒!
【第八位,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軍女首領,也是白蓮教女頭領。自號“佛母”,聲稱能預知未來。
她組織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擊敗前來圍攻的官府軍隊,並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
起義失敗後,下落成謎。】
[又是一位勇士,怎麽曆史一點記載都沒有呢,太可惜了!]
[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會有偏向。]
[清朝修的明史,你們覺得那能信嗎,現在世界上到處打臉!]
[反正篡改了不少,抹黑明朝的事沒少幹,看看就好!]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對於這個後世的清朝那叫一個鄙夷不屑:
有必要嗎?你都成功取代別人了還抹黑人家,會不會有點不道德啊?
朱元璋更是氣的臉紅脖子粗:
這些個混賬兒孫,連咱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都保不住!
連女人都起來造反了,可想而知這後世的朝廷有多爛啦。
這皇帝到底怎麽當的,那些貪官汙吏就不能處理了嗎?
讓這些野蠻的異族入主中原,看看人家都幹了什麽,這些個沒肚量的欺負咱們大明沒人了可勁兒說咱壞話!
老四呢,都是這個混蛋生的子孫不行,咱揍不了你們,還走揍不了你們祖宗嗎?
年幼的朱棣脖子涼颼颼的,直覺告訴他有危險,二話不說就往好大哥朱標身後躲……
前秦高帝符登之妻,同時也是前秦宣昭帝符堅族孫媳。
其父毛興是前秦鎮守上邦的將軍,毛秋晴出身將門,自幼習得一身好武藝,非常擅長騎射。
符姚之戰時,她統軍一萬,駐守符登輜重糧草集中的大界營,後與符登合力圍殲前來偷襲的姚軍,俘斬敵軍二萬餘人。
後因寡不敵眾被後秦俘虜,屈辱而死。】
(ps:史料出處:《晉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六十六》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
《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一·前秦錄》)
[本可以取得勝利的一場戰爭,卻因為一時大意,改變了一個皇朝的結局。]
[將門之後女豪傑,不愛紅裝好武裝。
悲慘皇後毛秋晴,英姿卓越盡全忠!]
[說明了一個道理,女人一輩子嫁錯了人,把自己葬送了,哎,可惜了!]
[好女不吃眼前虧,投降了說不定就改寫曆史了。]
[五胡亂華,這垃圾時代配不上毛秋晴。]
[原來是那個時代的啊,怪不得沒有聽說過,估計這毛秋晴是來曆劫的。]
……
……
看到網友毫不客氣的貶低,那些小國主們受不了了。
雖說我們沒有統一,但也沒那麽差勁吧?
什麽就叫那個時代了,難道我們連自己的年號都不配嗎?
雖然亂了一點,但這都是真真實實的曆史啊,你們這些後世的網友嘴這麽損可不好!
毛秋晴提前看到了自己的結局,心中悵然若失:
原來最終還是失敗了,一切都是白費功夫啦?
毛興看著女兒更是懊惱不已:我的女兒不該是這樣的結局收尾的!
【第四位冼夫人。
冼夫人,原名冼英,封號譙國夫人,又稱高涼郡主,是南北朝至隋朝時期的重要政治和軍事人物。
她出身廣東茂名是當地俚族的首領。
冼夫人早年嫁與高涼太守馮寶,並在23歲時被推為俚族首領。
她憑借智慧和勇氣,在數十年的時間內成功使周邊各族歸服,管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嶺南區域。
冼夫人一生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協助朝廷平定叛亂,鏟除地方割據勢力,促進漢族先進文化和技術在嶺南的傳播。
她先後被梁、陳、隋三朝的君王敕封,她的子孫統領嶺南地區一百多年,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團結。】
[冼夫人被稱為嶺南聖母,在嶺南地區和南海周邊地區國家共建有幾千座冼夫人廟。]
[曆經三朝不衰。]
[她是我崇拜的女神,但凡了解到她的豐功偉績,都會情不自禁的拜她。]
[好像就是武則天下令誅殺九族,很多後代都逃到海南了。]
[若無冼夫人,嶺南如今不知道屬不屬於華夏,所以咱們嶺南人,至今以“年例”的形式紀念她。]
秦始皇精神一震:
居然是嶺南!若她現在就統一了嶺南該有多好啊!
朕派兵跟她直接交接和談,那多省事啊,也不用犧牲我大秦數以萬計的勇士啦!
可惜啊,那是千百年後的人物。
隋朝的帝皇一喜:看來很快就能輕鬆解決嶺南問題啦!
唐太宗一臉不解:這明明是替大唐守護鞏固嶺南的統一,怎麽稚奴他媳婦非要滅人家九族呢?
也不知道阿姐會不會上榜,畢竟她也是很厲害的一個人啊!
就不怕人家直接反了,直接割據嶺南又起戰亂嗎?
長孫無忌滿眼欣賞:果真是女中豪傑啊,有謀略,又有手段更有眼光!
合該人家家族能夠盤踞一百多年,就是可惜,最後還是被朝廷忌憚了。
【第五位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是華夏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
她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以其超人的膽略和見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她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不斷攻城拔寨,且軍紀嚴明。】
[李淵這基因絕了,兒女都是人中龍鳳,一個比一個能打。]
[娘子關為她改名。]
[李家三兄弟都厲害,隻不過李世民的光芒太耀眼了。]
[華夏曆史上唯一有諡號的公主。]
[別人是靠其他人的軍功謀略,李家卻是靠自家的兄弟姐妹。]
[李淵可以說是人生贏家,生個孩子什麽都不用管,直接就躺贏了。怪不得他這麽愛生兒子,晚年一把年紀了還在生,是一點都不想浪費他家的好基因啊!]
[樓上的不用這麽損吧,因為兒子太厲害,害的晚年是無事可幹,多生幾個孩子給李世民製造點麻煩罷了。]
……
……
始皇帝冷哼一聲:怎麽好事全堆在這個李世民家啦,分一兩個給朕不過分吧?
扒拉扒拉自己的那些兒女們再看著人家的後代一個比一個厲害這心裏就不得勁了。
同病相憐的還有隋文帝,就是啊,憑什麽好處都給李淵這個姨外甥占去了,大家都是親戚,怎麽差別就這麽大呢?
隋煬帝心情就沒那麽平和了:
哼,唐國公一家子都是亂臣賊子!
李世民喜形於色:啊啊啊!真的是阿姐,真好啊!
阿姐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值得曆史銘記!
【第四位,楊妙真。
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善騎射,所創的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手,為後世軍事家所推崇。
她輔助其子繼任蒙元益都行省,成為蒙元最大的漢軍世侯。
相傳她才是“楊家槍”創始人,同時也是梨花槍的鼻祖。】
[這位是哪位啊,怎麽從沒聽說過?]
[是啊,存在感真的好低啊!]
【第七位梁紅玉。
宋朝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名將韓世忠的夫人。
她同樣出身將門,從小跟隨父兄練就一身好本領。
在黃天蕩之戰中,梁氏親執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華夏。】
[阿宋,我都不想說他們啦,什麽都行,就是老趙家的皇帝不行!]
[也不能這麽說,起碼趙大的功績是很可以的!]
[要錢有錢,要將領有將領,要人才有人才,怎麽搞得這麽窩囊跟沒骨氣呢!]
[就是啊,大宋的女人跟小兒都比當皇帝的有骨氣,氣節!]
[大宋的皇帝們對不起宋朝的濟濟人才啊!]
漢武帝一臉的鄙夷:沒骨氣的家夥,看吧遺臭萬年啦!
朕要是像你們大送那麽要錢早就把匈奴挫骨揚灰給草原漚肥了!
看到後世網友的嘴炮,朱棣有點憂心:我都把北邊的異族給狠狠收拾了一遍,老爺子應該不會太怪罪俺了吧?
這些後世網友嘴太損了,也不知道會不會對俺嘴下留情,怎麽說也是你們老祖宗,該注意還是得要注意一點兒!
【第八位,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軍女首領,也是白蓮教女頭領。自號“佛母”,聲稱能預知未來。
她組織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擊敗前來圍攻的官府軍隊,並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
起義失敗後,下落成謎。】
[又是一位勇士,怎麽曆史一點記載都沒有呢,太可惜了!]
[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會有偏向。]
[清朝修的明史,你們覺得那能信嗎,現在世界上到處打臉!]
[反正篡改了不少,抹黑明朝的事沒少幹,看看就好!]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對於這個後世的清朝那叫一個鄙夷不屑:
有必要嗎?你都成功取代別人了還抹黑人家,會不會有點不道德啊?
朱元璋更是氣的臉紅脖子粗:
這些個混賬兒孫,連咱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都保不住!
連女人都起來造反了,可想而知這後世的朝廷有多爛啦。
這皇帝到底怎麽當的,那些貪官汙吏就不能處理了嗎?
讓這些野蠻的異族入主中原,看看人家都幹了什麽,這些個沒肚量的欺負咱們大明沒人了可勁兒說咱壞話!
老四呢,都是這個混蛋生的子孫不行,咱揍不了你們,還走揍不了你們祖宗嗎?
年幼的朱棣脖子涼颼颼的,直覺告訴他有危險,二話不說就往好大哥朱標身後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