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潯好不容易翻完評論區,忽然間對這個鮮為人知的狀元產生了好奇。


    特意刷了一下這位狀元郎的視頻,滿足了自己好奇心的同時也讓天幕下的人們開開眼。


    【他是在後世被稱為‘千年科考第一榜’中力壓蘇軾拔得頭籌的千古第一狀元郎。


    他力壓群英,一舉得魁成為千年科舉史上璀璨的狀元之星。


    蘇軾說‘子平之才,百年無人望其項背’然而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本次視頻讓我們來了解章衡。】


    看是咱們建州人士奪得此次魁首!


    天幕下最高興的莫過於福建浦城章家人了,咱們家族要出一位狀元啦!


    咱們衡哥兒可真有出息,在人才濟濟的嘉佑二年也能夠脫穎而出!


    一時間章家族人無不以章衡為榮,一個個的臉帶喜意,挺直了腰板。


    就連年邁,臥床已久的老族長都破天荒地爬起來組織儀式昭告列祖列宗:章家出了一位麒麟兒!


    章家父母倆更是激動不已,他們的衡哥兒從小就勤學苦讀,可算是熬出頭了。


    這一次科舉嶄露頭角就是狀元之位,還有天幕做背書,以後的仕途一定會一路順暢,實現他長久以來的政治抱負!


    始皇帝看著天幕一言不發思索著:這科舉考試是有什麽依據標準、如何推行?


    這些人若都是我大秦之人,朕絕對會物盡其用,才不用他們這麽費勁巴力地打生打死掙個功名呢!


    眼饞人才的始皇帝,才不承認他都發酸了!


    漢高祖也是看得頭皮發麻,這麽多人考試能奪第一的肯定是大才啦!


    這些都是人才啊,乃公也不貪心,不用前幾名的就排名後麵的分一些給我大漢都好啊!


    呂雉則是一臉深思:這後世的宋朝可真的人才濟濟啊,可見老百姓的生活應該不差的。


    漢武帝也是一臉向往,人才啊,作為君王的誰會嫌棄工具多啊!


    李世民則是意難平,為什麽我大唐的科舉能把人比造反,而後世的這個宋朝卻能一次性的選拔出來這麽多的人才?心裏不平衡了,哼!


    宋太祖趙匡胤在心底可是樂開花了:這是我大宋的人才啊,是君王的好臣子啊!


    大元的忽必烈一臉不讚同:讀書人再多又怎樣,還不是一直挨打,乖乖向我們納貢!


    朱元璋冷哼一聲:我看這天下就是被你們這群讀書人攪沒了!


    【章衡生於1025年,字子平,建州浦城人。


    北宋嘉佑二年,這一年的科舉可謂是群英薈萃,被譽為華夏科舉史上最輝煌的一榜。


    應試者中不僅有蘇軾、蘇轍、曾鞏、曾布等日後的文壇巨匠。


    還有張載、程頤等思想家以及呂慧卿、章犉等後來的朝中重臣。


    這樣的陣容使得這一年的科舉考試異常激烈,被後人稱為‘神仙打架’。


    殿試時章衡憑借全麵的知識、新穎的論述和符合仁宗政治主張的觀點逐漸脫穎而出。


    章衡以開頭一句‘運啟元聖,天臨兆民’深的宋仁宗之心,在眾多精英中拔得頭籌,高中狀元。


    授湖州通判,後遷鹽鐵判官,他在任上,迅速發現了‘三司’管理中心存在額諸多問題。


    他建議朝廷清理吃空餉人員,加強財政收支的監督審計,搞好預算編製管理,以增強計劃性,減輕民眾負擔。


    然而,這些建議觸動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的才幹引起了三司使的猜忌,被排擠到地方任職。


    出任鄭州知州期間,章衡深入了解當地民生,發現原武監所管轄的閑置的牧地。


    麵積龐大,達到了四千二百頃,而這些土地長期閑置,未能有效利用。


    他上奏朝廷,並將其重新分配給百姓耕種,朝廷的認可與讚賞。


    隨後他被召迴京城,再次擔任太常寺的判官。


    章衡出使遼國時,遼主欺負他是個文人,便在酒宴提出射箭助興,章衡箭箭中靶。


    遼主見他文武兼備,對他特別優待。


    章衡迴國時,發現遼國的戒備鬆懈,奏明皇帝,可出兵收複山後八州,但未被采納。


    後編纂曆代帝皇係,《編年通載》,神宗看後大為賞識,後賜三品服、判吏部流內銓。


    任上章衡不畏權貴,辨明事實,以其深厚的學識和才華拜為寶文閣待製並出任檀州知州。


    章衡為了當地百姓能維持生計,取消禁販鹽的法令。


    在真定知府任上,章衡主持修築河堤20多丈,從而避免洪水禍害,造福一方百姓。


    相傳,蘇軾任杭州知州時所修的蘇堤最初也是章衡倡議。


    元符二年,去世,時年七十五歲。】


    看完章衡額一生,人們紛紛誇讚,真是一個好官啊!


    章家父母倆是一臉的欣慰與驕傲:兒子不單單高中,還做了一世好官,流芳百世啦!


    這得安排安排告慰祖宗在天之靈,要好好護著衡哥兒!


    到哪裏當官,哪裏的百姓就受益啊!


    湖州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了,可惜章大人升遷了。


    鄭州地界的人們紛紛點頭應和:多虧了章大人,我們才能有新的耕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而檀州的人們知道章大人在不久的將來會到來,老老少少的翹首以待,關心百姓的好官在哪裏都特別受歡迎。


    宋仁宗更是精神一震:太祖看到沒,朕的眼光不錯吧?


    看朕在千千萬萬的人才中,慧眼如炬一眼就相中了愛卿,他果然沒讓朕失望啊!一生都在為大宋做貢獻啊!


    宋太祖心有所感一般:這後世子孫不錯,挑選官員的眼光當真不錯!


    唐太宗心裏更是不得勁了,一個幹實事,為國為民的好官,怎就不是朕的臣子呢?


    【隻可惜章衡所做的詩作太少了。


    章衡:老子仕途坦蕩,何須寫詩文抒情。


    是的,詩詞還真是小道兒。


    章衡把畢生的才華,都用在了百姓身上。


    就憑他能在北宋那種政治環境中安享晚年,活到75歲就已經很厲害了。


    …………


    ……………


    …………】


    蘇軾笑著看完網友的評論肯定地點點頭:子平兄確有大才!一生都在為民請命,為國為民。


    千古第一狀元實至名歸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穀迴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穀迴春並收藏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