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哥哥,你要帶她一個人出去嗎?這些日子,無論你去哪裏都要帶著陸氏。難不成你的心裏已經沒有青櫻了嗎?”嫻貴妃眼中俱是破碎的淚光。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這些年的情愛與時光,是青櫻錯付了嗎?那個一心娶我的弘曆哥哥去哪裏了?”
薛荔看看天看看地就是不看被尷尬地手足無措的乾隆。
“朕今日的行程從未傳出去半分,你是怎麽知道的,還跑來後門來堵朕?”很好,隻要把問題扯開,自己就沒有問題。乾隆很是熟練地質問著嫻貴妃。
嫻貴妃一噎,她還指望著李玉繼續給她通風報信呢,也不能就這樣把人供出來:“臣妾隻是聽到了些許傳聞,想是有下人因為太過激動說漏了嘴,叫臣妾身邊的人聽到了。”
“誰這麽不小心?進忠,去查。”乾隆幹脆利落地打發了嫻貴妃之後便似笑非笑帶著薛荔出了行宮,徒留嫻貴妃怔怔的站在原地。
江南的街道一向與京城不同,街頭滿是青石板路,看著格外整潔。
二人順著熱鬧的街道慢慢走著,街邊的小吃攤與手工藝飾品的攤子一個接一個的叫人看著便目不暇接。
薛荔樂嗬嗬地看著,畢竟這是她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出門。
“皇上您看”薛荔指著街頭掛著字畫的小攤。
乾隆慢慢踱步過來,順著薛荔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半晌滿意的頜首:“不知道這書生才學怎麽樣,但卻很有眼光。挑選的盡是朕寫的最好的詩作。”
薛荔微笑:“是呢,這書生眼光真好。”
書畫攤上掛的滿滿的都是乾隆的詩作,唯一幾個臨摹的不錯的作品,委委屈屈地塞在角落裏。
薛荔在書畫攤上挑挑選選,最終選了一把提著乾隆禦詩的字畫付錢買了下來。
“老爺,這蘇州的蘇式湯麵最有名,一向以湯底醇厚,麵條爽滑著稱。前頭那家店鋪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了,我小時候沒少央著父親帶我出來,每次出來都要吃這家店鋪的麵。您也嚐嚐?”薛荔指了指不遠處掛著一幅張記湯麵旗幟的店鋪。
“主子,外頭的東西不知道幹不幹淨,還是叫了廚子去行宮裏頭做吧。”李玉皺著臉攔在乾隆麵前。
乾隆臉上笑意淡了淡道:“你不必跟著了,自個兒迴去領罰。”
李玉不可置信地張大嘴巴,剛準備出聲卻被進寶捂住嘴,進寶小聲道:“師傅,你滿心為了嫻主兒也不能這麽糊塗!皇上還沒開口,輪得到咱們做下人的率先出頭來做決定?”
李玉如夢初醒,不自覺卸下了反抗進寶的力氣,任由他拖著自己走到隊伍的末尾。
“老板,兩碗陽春麵。”茶清等人上上下下擦幹淨桌椅後,薛荔拉著乾隆坐下來揚聲點餐。
“好嘞,客官您且等著。”老板爽利地應下,手腳麻利地開始忙活。
沒一會,兩碗熱騰騰地陽春麵被端了上來。
“味道果然不錯。”進寶試過毒之後,乾隆挑起麵吃了起來。
“怎麽樣,我推薦的準沒錯。”薛荔得意洋洋地挑眉。
“是了,跟著阿荔口味總沒錯。”乾隆寵溺地附和。
身側來了幾個臉上掛著大大黑眼圈的書生,坐在旁邊的桌子上,一人要了一碗加了肉澆頭的麵。
“哎,張兄,那抄本40-50迴你看到哪裏了?五日前就送到你手裏了,都到今天了還沒看完嗎?”一個穿著淡藍色長衫腰間配著蘭花玉佩的書生樣男子皺著眉說道。
“快了快了,這曹先生文筆是真好,看的真真叫人手不釋卷。話說這達官貴人生活裏頭的吃穿用度是不是就跟曹先生寫的一樣,什麽孔雀線織的披風,什麽幾十隻雞配出來的菜。”張書生兩個眼睛掛著青黑色的黑眼圈,一臉萎靡不振地迴道。
“我聽我表哥說,曹先生祖上是闊過的。那可真真兒是個頂個的富貴之家養出的金尊玉貴的公子,隻可惜敗落了。”左邊的書生咽下嘴裏的麵接道。
“這話本寫的好的,都是生活裏頭不盡如人意的。要我說啊,這敗落的好,沒了這遭,哪裏來這麽好的話本來給我們看啊!張兄你說是不是?”
幾個書生嘻嘻哈哈地邊吃麵邊互相說笑著。
這宮裏頭向來講究食不言寢不語,薛荔靜靜地吃著麵,身側幾個書生的高談闊論盡入耳中,曹先生,祖上闊過。幾十隻雞配出來的菜。怎麽聽著這麽耳熟。她朝著茶清招手:“去問問,這幾個人說的是什麽書?”
茶清沒一會邊迴來附在薛荔耳側輕聲道:“主兒,他們說的那個話本叫《石頭記》,是一位叫曹雪芹的先生寫的。隻是這本書曹先生沒有刊印出版,隻在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流傳著幾本手抄本。”
薛荔不知不覺地放下筷子,她強壓住自己激動之色,搖了搖乾隆的袖子。
在場之人的一舉一動乾隆盡收眼中,自然明白薛荔想說的是什麽:“明瑞,去找到這個曹先生,取一套書來。”
明瑞恭敬地應了下來。
薛荔嘴角忍不住揚起大大的微笑,自己這就能看到真真紅樓夢作者寫的後四十迴了?
“一本書而已,怎麽看著比收到朕賞賜的禮物還高興。”乾隆失笑,他還沒見過自家阿荔這麽開心的樣子。
薛荔搖了搖乾隆的手臂:“我從前聽說過這本書,隻看了前八十迴,後四十迴沒看,一直是我的憾事。這有機會看到後四十迴了,可不得開心一下。”
乾隆大笑出聲隔空點了點薛荔的頭對著一旁的明瑞道:“聽到你慶主子的話沒,還不快快去把書帶迴來。”
明瑞臉上帶著笑應了下來,眼中卻劃過一絲晦暗,慶貴妃已經可以在外人麵前被稱作慶主子了嗎?那中宮無子,家裏也是時候該讓皇後姑母去接觸一下慶貴妃了。
飯吃完了,二人起身朝著東南方走去。
麵攤左邊坐著的幾個男子看到人走了,互相對視一眼。
明顯領頭的男子沉聲道:“給方氏那個老太太傳消息去,能給她做主的人現下就在陸氏祠堂,叫她盡管去鬧吧,鬧大了會有人管的。”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這些年的情愛與時光,是青櫻錯付了嗎?那個一心娶我的弘曆哥哥去哪裏了?”
薛荔看看天看看地就是不看被尷尬地手足無措的乾隆。
“朕今日的行程從未傳出去半分,你是怎麽知道的,還跑來後門來堵朕?”很好,隻要把問題扯開,自己就沒有問題。乾隆很是熟練地質問著嫻貴妃。
嫻貴妃一噎,她還指望著李玉繼續給她通風報信呢,也不能就這樣把人供出來:“臣妾隻是聽到了些許傳聞,想是有下人因為太過激動說漏了嘴,叫臣妾身邊的人聽到了。”
“誰這麽不小心?進忠,去查。”乾隆幹脆利落地打發了嫻貴妃之後便似笑非笑帶著薛荔出了行宮,徒留嫻貴妃怔怔的站在原地。
江南的街道一向與京城不同,街頭滿是青石板路,看著格外整潔。
二人順著熱鬧的街道慢慢走著,街邊的小吃攤與手工藝飾品的攤子一個接一個的叫人看著便目不暇接。
薛荔樂嗬嗬地看著,畢竟這是她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出門。
“皇上您看”薛荔指著街頭掛著字畫的小攤。
乾隆慢慢踱步過來,順著薛荔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半晌滿意的頜首:“不知道這書生才學怎麽樣,但卻很有眼光。挑選的盡是朕寫的最好的詩作。”
薛荔微笑:“是呢,這書生眼光真好。”
書畫攤上掛的滿滿的都是乾隆的詩作,唯一幾個臨摹的不錯的作品,委委屈屈地塞在角落裏。
薛荔在書畫攤上挑挑選選,最終選了一把提著乾隆禦詩的字畫付錢買了下來。
“老爺,這蘇州的蘇式湯麵最有名,一向以湯底醇厚,麵條爽滑著稱。前頭那家店鋪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了,我小時候沒少央著父親帶我出來,每次出來都要吃這家店鋪的麵。您也嚐嚐?”薛荔指了指不遠處掛著一幅張記湯麵旗幟的店鋪。
“主子,外頭的東西不知道幹不幹淨,還是叫了廚子去行宮裏頭做吧。”李玉皺著臉攔在乾隆麵前。
乾隆臉上笑意淡了淡道:“你不必跟著了,自個兒迴去領罰。”
李玉不可置信地張大嘴巴,剛準備出聲卻被進寶捂住嘴,進寶小聲道:“師傅,你滿心為了嫻主兒也不能這麽糊塗!皇上還沒開口,輪得到咱們做下人的率先出頭來做決定?”
李玉如夢初醒,不自覺卸下了反抗進寶的力氣,任由他拖著自己走到隊伍的末尾。
“老板,兩碗陽春麵。”茶清等人上上下下擦幹淨桌椅後,薛荔拉著乾隆坐下來揚聲點餐。
“好嘞,客官您且等著。”老板爽利地應下,手腳麻利地開始忙活。
沒一會,兩碗熱騰騰地陽春麵被端了上來。
“味道果然不錯。”進寶試過毒之後,乾隆挑起麵吃了起來。
“怎麽樣,我推薦的準沒錯。”薛荔得意洋洋地挑眉。
“是了,跟著阿荔口味總沒錯。”乾隆寵溺地附和。
身側來了幾個臉上掛著大大黑眼圈的書生,坐在旁邊的桌子上,一人要了一碗加了肉澆頭的麵。
“哎,張兄,那抄本40-50迴你看到哪裏了?五日前就送到你手裏了,都到今天了還沒看完嗎?”一個穿著淡藍色長衫腰間配著蘭花玉佩的書生樣男子皺著眉說道。
“快了快了,這曹先生文筆是真好,看的真真叫人手不釋卷。話說這達官貴人生活裏頭的吃穿用度是不是就跟曹先生寫的一樣,什麽孔雀線織的披風,什麽幾十隻雞配出來的菜。”張書生兩個眼睛掛著青黑色的黑眼圈,一臉萎靡不振地迴道。
“我聽我表哥說,曹先生祖上是闊過的。那可真真兒是個頂個的富貴之家養出的金尊玉貴的公子,隻可惜敗落了。”左邊的書生咽下嘴裏的麵接道。
“這話本寫的好的,都是生活裏頭不盡如人意的。要我說啊,這敗落的好,沒了這遭,哪裏來這麽好的話本來給我們看啊!張兄你說是不是?”
幾個書生嘻嘻哈哈地邊吃麵邊互相說笑著。
這宮裏頭向來講究食不言寢不語,薛荔靜靜地吃著麵,身側幾個書生的高談闊論盡入耳中,曹先生,祖上闊過。幾十隻雞配出來的菜。怎麽聽著這麽耳熟。她朝著茶清招手:“去問問,這幾個人說的是什麽書?”
茶清沒一會邊迴來附在薛荔耳側輕聲道:“主兒,他們說的那個話本叫《石頭記》,是一位叫曹雪芹的先生寫的。隻是這本書曹先生沒有刊印出版,隻在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流傳著幾本手抄本。”
薛荔不知不覺地放下筷子,她強壓住自己激動之色,搖了搖乾隆的袖子。
在場之人的一舉一動乾隆盡收眼中,自然明白薛荔想說的是什麽:“明瑞,去找到這個曹先生,取一套書來。”
明瑞恭敬地應了下來。
薛荔嘴角忍不住揚起大大的微笑,自己這就能看到真真紅樓夢作者寫的後四十迴了?
“一本書而已,怎麽看著比收到朕賞賜的禮物還高興。”乾隆失笑,他還沒見過自家阿荔這麽開心的樣子。
薛荔搖了搖乾隆的手臂:“我從前聽說過這本書,隻看了前八十迴,後四十迴沒看,一直是我的憾事。這有機會看到後四十迴了,可不得開心一下。”
乾隆大笑出聲隔空點了點薛荔的頭對著一旁的明瑞道:“聽到你慶主子的話沒,還不快快去把書帶迴來。”
明瑞臉上帶著笑應了下來,眼中卻劃過一絲晦暗,慶貴妃已經可以在外人麵前被稱作慶主子了嗎?那中宮無子,家裏也是時候該讓皇後姑母去接觸一下慶貴妃了。
飯吃完了,二人起身朝著東南方走去。
麵攤左邊坐著的幾個男子看到人走了,互相對視一眼。
明顯領頭的男子沉聲道:“給方氏那個老太太傳消息去,能給她做主的人現下就在陸氏祠堂,叫她盡管去鬧吧,鬧大了會有人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