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對女人感興趣
夫君拱手送帝妻,小叔子造反了! 作者:樂吱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不知道她為何幫自己,但他有禮貌,道謝準沒錯,對著姑娘拱手行禮:“多謝這位姑娘。”
女子微微福身:“公子多禮,小女子多言,恐傷了你們朋友情誼,公子不怪罪就好。”
顧愷之又撓撓頭:“我和他沒什麽朋友情誼,而且他剛剛說話我也不愛聽。”
“公子不愛聽,為何不反駁?”
“我,我聽不懂他說的什麽意思,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顧愷之有些尷尬,這話說的自己好像是個傻子。
不過不忘誇人家:“還是姑娘厲害,幾句話就把他說跑了。”
女子被逗笑,顧尚書可是掌管禮部,最是圓滑心思多,沒想到他兒子這麽憨。
顧愷之見她笑,麵若桃花,嬌俏明豔,頓時一張臉紅透,低著頭不敢再看。
“公子下次聽誰說話不高興,就問他是不是嫉妒。不管是不是,你都能讓他擔了這個惡名。”
顧愷之疑惑抬頭:“這麽簡單?”
女子頑皮一笑:“當然,次數多了,他們就會覺得你不好惹,不敢再陰陽怪氣。”
“沒想到姑娘小小年紀,竟這般厲害。”顧愷之雙眼冒光,原來這麽簡單就能讓別人不敢欺負他。
女子搖頭淡笑:“經曆的多了,自然就懂了。”
“公子慢用,小女子失陪。”
“姑娘請。”
女子和掌櫃走了,顧愷之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她的意思是,她也經曆過很多次不高興,所以才懂如何保護自己嗎?
她一定過的很不容易。
招手叫來隨從:“去查查剛剛那位姑娘家世。”若有難處,他也許能幫一幫。
隨從瞪倆大眼珠子,隨後滿眼興奮,主子終於對女人感興趣了,太好了:“是,爺。”
……
一年今夕盡,爆竹又迎春。
沈書榕和謝雲兆婚後第一個春節,兩人都格外高興,臨風居上下都賞了銀子。
這段日子不用上朝,各家各戶開始走親戚,送年禮。
沈書榕的郡主府還沒正式搬進去,卻有不少人去送禮。
從長公主府提拔一位管家管著,收好所有禮單,郡主馬上自立門戶,這些人情往來要記好。
沈書榕聽說李婉兒的堂妹李玫兒來了,她和那個小進士也是臘月成的婚,兩口子都來了。
隻可惜,謝雲爭連李婉兒都不待見,怎麽可能重視一個小進士?
聽說小進士給謝雲爭見過禮,就被請出去了。
紫杉如今和銀芝走的近,時不時給金芝帶迴去一些吃穿用度,朝暉院的事便輕而易舉進了銀芝的耳。
沈書榕坐等,看小進士會不會一如既往的對李玫兒好。
到了正月十五,夜晚的街上熱鬧非凡,沈書榕早早就計劃好和謝雲兆出去逛。
國公夫人也把謝雲爭趕出去了,讓他帶著李婉兒去玩,總是不上心怎麽培養感情?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出去,很快,屁股後跟上來幾匹馬,顧愷之和陸子騫也來湊熱鬧。
天氣冷,下馬車時,謝雲兆為沈書榕係好紅狐大氅,雪白的狐狸毛領襯得她小臉更加白皙。
朱唇和皮子的顏色相近,謝雲兆盯著盯著,不自覺就親了一口。
他倒是親到嘴了,別人卻躲閃不及,硬生生被他搞的麵紅耳赤,恨不得鑽馬車底下去。
謝雲爭眯了眯眼,大庭廣眾,他知不知道禮義廉恥?
剛要出聲斥責,就見沈書榕低著頭笑了,笑的那般明豔。
謝雲爭的心猶如針紮,永嘉是不是愛上謝雲兆了?
否則怎會如此縱容他?
事到如今,已經容不得他再找借口欺騙自己。
李婉兒見他盯著沈書榕看,伸手抓住他的衣袖,“夫君,我們去猜燈謎吧,我想要最好看的花燈。”
謝雲爭的腦子裏哪能裝得下花燈?
他此刻隻想衝過去問永嘉,她的心裏,還有沒有自己的位置?
金芝說過,她對謝雲兆隻是盡到妻子的責任,並不是很待見。
為何每每見到,他在她眼中並未見到不適?
謝雲兆對她照顧有加,如今又親昵不已,她都接受的這般良好嗎?
“夫君?”
“我累了,迴馬車歇一會兒,讓赤羽護著你去。”
李婉兒不敢置信的盯著他的背影,目光最後落在被他甩開的手上。
他到底把她當成什麽?
眼淚一顆一顆砸在身上,她還懷著他的孩子,他為何總是這般對她?
一點點重視都換不來?
秀禾心疼的扶著她,“夫人,咱們也上馬車吧。”
“不,我要最好看的花燈。”李婉兒忍下淚意,轉身走去花燈攤子。
沈書榕要去河邊許願,青鷹去買了河燈過來。
河燈放入水中,雙手合十,許下心願。
顧愷之和陸子騫也湊了熱鬧。
“你們倆許什麽願望?”
“我許願我娘不要催我成家。”顧愷之嘿嘿笑著。
眾人都噗嗤笑出聲,這算什麽願望。
陸子騫哈哈笑著:“你傻啊,願望不能說,說了就不靈了。”
“啊?那我娘還會催我?”顧愷之皺眉,他真的很頭疼。
大家正笑著,不遠處一穿金戴銀的女子也在放河燈,一看就是家中極其富裕。
而顧愷之見到,驚喜的幾步走過去,“楊小姐,沒想到會在這見到你。”
女子正是那日酒樓替他說話的人,瞧見他也是一愣,隨即行禮道:“是啊,真巧。”
感慨完,又想起他的稱唿,“你……怎麽知道我姓楊?”
顧愷之的臉一瞬全紅,冒昧打聽姑娘家世,太失禮了。
可是,他隻是想幫她,報她護著他的恩。
還真被他查到了,她叫楊倩,是定遠侯府世子的長女,按理也是豪門貴女,他和陸子騫不該不認識的。
隻可惜她娘是繼室,而且出身商賈,是江南一帶的首富。
這就導致了很多貴夫人不和她娘來往,她也沒有交好的貴女,有個堂妹,卻常常笑話她,像她娘一樣粗俗市儈。
聽過這些,他很為她抱不平,但後宅姐妹之間的衝突,他幫不上什麽忙。
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支支吾吾說道:“我,我,那日聽你說經曆的多,怕你有困難。你幫過我,所以我想著,也許我也能幫到你。”
女子微微福身:“公子多禮,小女子多言,恐傷了你們朋友情誼,公子不怪罪就好。”
顧愷之又撓撓頭:“我和他沒什麽朋友情誼,而且他剛剛說話我也不愛聽。”
“公子不愛聽,為何不反駁?”
“我,我聽不懂他說的什麽意思,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顧愷之有些尷尬,這話說的自己好像是個傻子。
不過不忘誇人家:“還是姑娘厲害,幾句話就把他說跑了。”
女子被逗笑,顧尚書可是掌管禮部,最是圓滑心思多,沒想到他兒子這麽憨。
顧愷之見她笑,麵若桃花,嬌俏明豔,頓時一張臉紅透,低著頭不敢再看。
“公子下次聽誰說話不高興,就問他是不是嫉妒。不管是不是,你都能讓他擔了這個惡名。”
顧愷之疑惑抬頭:“這麽簡單?”
女子頑皮一笑:“當然,次數多了,他們就會覺得你不好惹,不敢再陰陽怪氣。”
“沒想到姑娘小小年紀,竟這般厲害。”顧愷之雙眼冒光,原來這麽簡單就能讓別人不敢欺負他。
女子搖頭淡笑:“經曆的多了,自然就懂了。”
“公子慢用,小女子失陪。”
“姑娘請。”
女子和掌櫃走了,顧愷之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她的意思是,她也經曆過很多次不高興,所以才懂如何保護自己嗎?
她一定過的很不容易。
招手叫來隨從:“去查查剛剛那位姑娘家世。”若有難處,他也許能幫一幫。
隨從瞪倆大眼珠子,隨後滿眼興奮,主子終於對女人感興趣了,太好了:“是,爺。”
……
一年今夕盡,爆竹又迎春。
沈書榕和謝雲兆婚後第一個春節,兩人都格外高興,臨風居上下都賞了銀子。
這段日子不用上朝,各家各戶開始走親戚,送年禮。
沈書榕的郡主府還沒正式搬進去,卻有不少人去送禮。
從長公主府提拔一位管家管著,收好所有禮單,郡主馬上自立門戶,這些人情往來要記好。
沈書榕聽說李婉兒的堂妹李玫兒來了,她和那個小進士也是臘月成的婚,兩口子都來了。
隻可惜,謝雲爭連李婉兒都不待見,怎麽可能重視一個小進士?
聽說小進士給謝雲爭見過禮,就被請出去了。
紫杉如今和銀芝走的近,時不時給金芝帶迴去一些吃穿用度,朝暉院的事便輕而易舉進了銀芝的耳。
沈書榕坐等,看小進士會不會一如既往的對李玫兒好。
到了正月十五,夜晚的街上熱鬧非凡,沈書榕早早就計劃好和謝雲兆出去逛。
國公夫人也把謝雲爭趕出去了,讓他帶著李婉兒去玩,總是不上心怎麽培養感情?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出去,很快,屁股後跟上來幾匹馬,顧愷之和陸子騫也來湊熱鬧。
天氣冷,下馬車時,謝雲兆為沈書榕係好紅狐大氅,雪白的狐狸毛領襯得她小臉更加白皙。
朱唇和皮子的顏色相近,謝雲兆盯著盯著,不自覺就親了一口。
他倒是親到嘴了,別人卻躲閃不及,硬生生被他搞的麵紅耳赤,恨不得鑽馬車底下去。
謝雲爭眯了眯眼,大庭廣眾,他知不知道禮義廉恥?
剛要出聲斥責,就見沈書榕低著頭笑了,笑的那般明豔。
謝雲爭的心猶如針紮,永嘉是不是愛上謝雲兆了?
否則怎會如此縱容他?
事到如今,已經容不得他再找借口欺騙自己。
李婉兒見他盯著沈書榕看,伸手抓住他的衣袖,“夫君,我們去猜燈謎吧,我想要最好看的花燈。”
謝雲爭的腦子裏哪能裝得下花燈?
他此刻隻想衝過去問永嘉,她的心裏,還有沒有自己的位置?
金芝說過,她對謝雲兆隻是盡到妻子的責任,並不是很待見。
為何每每見到,他在她眼中並未見到不適?
謝雲兆對她照顧有加,如今又親昵不已,她都接受的這般良好嗎?
“夫君?”
“我累了,迴馬車歇一會兒,讓赤羽護著你去。”
李婉兒不敢置信的盯著他的背影,目光最後落在被他甩開的手上。
他到底把她當成什麽?
眼淚一顆一顆砸在身上,她還懷著他的孩子,他為何總是這般對她?
一點點重視都換不來?
秀禾心疼的扶著她,“夫人,咱們也上馬車吧。”
“不,我要最好看的花燈。”李婉兒忍下淚意,轉身走去花燈攤子。
沈書榕要去河邊許願,青鷹去買了河燈過來。
河燈放入水中,雙手合十,許下心願。
顧愷之和陸子騫也湊了熱鬧。
“你們倆許什麽願望?”
“我許願我娘不要催我成家。”顧愷之嘿嘿笑著。
眾人都噗嗤笑出聲,這算什麽願望。
陸子騫哈哈笑著:“你傻啊,願望不能說,說了就不靈了。”
“啊?那我娘還會催我?”顧愷之皺眉,他真的很頭疼。
大家正笑著,不遠處一穿金戴銀的女子也在放河燈,一看就是家中極其富裕。
而顧愷之見到,驚喜的幾步走過去,“楊小姐,沒想到會在這見到你。”
女子正是那日酒樓替他說話的人,瞧見他也是一愣,隨即行禮道:“是啊,真巧。”
感慨完,又想起他的稱唿,“你……怎麽知道我姓楊?”
顧愷之的臉一瞬全紅,冒昧打聽姑娘家世,太失禮了。
可是,他隻是想幫她,報她護著他的恩。
還真被他查到了,她叫楊倩,是定遠侯府世子的長女,按理也是豪門貴女,他和陸子騫不該不認識的。
隻可惜她娘是繼室,而且出身商賈,是江南一帶的首富。
這就導致了很多貴夫人不和她娘來往,她也沒有交好的貴女,有個堂妹,卻常常笑話她,像她娘一樣粗俗市儈。
聽過這些,他很為她抱不平,但後宅姐妹之間的衝突,他幫不上什麽忙。
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支支吾吾說道:“我,我,那日聽你說經曆的多,怕你有困難。你幫過我,所以我想著,也許我也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