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什麽財?”


    “哦,你說自行車啊?”方平安還故意拍了拍自行車的後座,一陣啪啪響。


    “自行車是給大學生的獎勵!這麽大的喜事兒…我們村會計婁曉娥同誌都送了禮…我作為村長也不能不表示一下你說對吧。”方平安無所謂的說道——其實是故意刺激閻埠貴的。


    他至今還沒有攢出一輛二手自行車來,院裏現在就許大茂一輛公家的自行車,方平安這邊一輛私人二手自行車(用的不多),村裏4輛公家三輪車(有一輛是方平安魔改加大版)。


    每次看到自行車閻埠貴那是羨慕的緊,但許大茂也好方平安也好,對於自行車的要求就是皮實,那是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顯擺的。


    “那這縫紉機還有收音機……”


    “收音機等她們上學的時候帶去學校用…方便學習上麵的政策。縫紉機…那是村裏的作坊隻有一台縫紉機…不夠用。”


    閻埠貴等人一臉的羨慕嫉妒恨啊……


    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三轉一響啊……


    這還沒結婚或者嫁人呢,考了個大學直接就給配齊了!


    更不說楊曉蜜和熱巴在村裏還有房子……


    這要是誰娶了她們其中任何一人的話,那不是等於什麽都有了?


    那傻嗶閻解成當時為啥就一個都沒有看中呢?


    閻埠貴現在很想把閻解成從東北拖迴來,然後學著二大爺打孩子的方式狠狠揍他一頓——


    真踏馬有眼無珠啊!


    人比人氣死人,以前是跟方平安比,比不過那就算了。


    而現在,跟楊曉蜜熱巴也比不了了,人家雖然說是農業戶口,但啥都有,現在還是大學生!說實話人家那日子過得,跟富家女婁曉娥沒啥區別


    最關鍵的問題是,現在連跟院子裏的小透明何雨水比,他們也比不過了。


    當然,這是不知道何雨水已經有了一套小院子的情況下。


    人家何雨水現在也算是半個“新村人”,吃喝不愁,大學也考上了,還是跟紡織有關的專業,這大學畢業以後,紡織廠那不是岔著進?


    搞不好還能當個領導呢!


    這差距,絕不是你在四合院有幾間廂房正房可以拉平的——


    比不過了。


    傻柱剛下班,迴來看到何雨水推著自行車提著收音機也是愣住了。


    “雨水,你這車和收音機哪兒弄迴來的?你怎麽有錢買這個?票又是哪兒來的?”


    何雨水趕忙解釋道:“村兒裏發的,村長給的獎勵。”


    她是有點不好解釋,但也隻能按照方平安的話來說,但這個理由嚴格說起來是有漏洞的,因為何雨水並不是新村的村民。


    傻柱一臉懵圈的看著方平安,以及楊曉蜜熱巴手上都有的自行車與收音機……


    “方平安,你這是搞什麽?”


    對於方平安哪兒來的錢票?傻柱一概不問,他上次打獵就賺了足足三萬塊,啥玩意兒不能買?


    至於說票——李懷德哪兒也好,區裏也好,他總有合理的辦法弄到票,這就不是我一個廚子需要關心的事情。


    “傻柱,你還有臉問我搞什麽?”


    “啊?你送雨水東西,我不該問問嗎?”


    “雨水9月就要去讀大學了,你也沒說給雨水買幾件新衣服,買個自行車,你知道她那學校在哪兒嗎?”


    “朝陽區定福莊啊!離咱們這17公裏啊!你讓人家以後天天擠公交迴來嗎?那得擠到幾點才能迴來?安不安全?”


    一頓話說的傻柱一愣一愣的,完全插不上嘴。


    最後方平安嫌棄的搖了搖頭說道:“就連許大茂他媳婦都知道給你妹送塊手表慶祝慶祝,我也給你妹買了自行車與收音機慶祝一下,你這個做親哥的,到現在啥表示也沒有,連她學校在哪兒多遠都不知道。”


    “你這個親哥當的,真是失敗啊……”


    然後,方平安和四女一起迴了花園子,隻留下傻柱在前院還在發愣。


    愣了半晌他才說到:“不對啊,讀大學那不是住校嗎?一周迴來一次擠公交那不是很正常嗎?”


    “咱這什麽家庭,這不是應該的嗎?”


    “用得著你方平安買自行車嘛——”


    “再說了,那不是我當哥的失敗,而是你們都買了,我還能買啥?”


    閻埠貴看了看正在自我安慰自我催眠的傻柱無奈說道:“就算他們不買,你傻柱買得起嗎?”


    “你有錢嗎?你有票嗎?”


    然後搖了搖頭,背著手迴房了。


    傻柱一臉的不服氣——


    “我是沒有,好像你就有似的。”


    不過他一邊往中院走,一邊也是撓著頭:“是該給雨水買個禮物,可,我買啥好呢?”


    “可我也真的沒錢沒票啊,這怎麽搞?”


    “傻柱!趕緊過來做飯!餓了!”


    “誒,好嘞,來了!”


    ————————————————


    時間來到8月,5號土豆再次成熟豐收。青年湖公園2畝地的土豆,一共收獲6212斤土豆,老規矩方平安等人完全沒有動手,農科院工作人員親自動手挖出來的,區zf辦公室程主任親自到場指揮,畝產3106斤。


    農科院的趙研究員也專程迴來了一趟,他們那邊的實驗結果也出來了,他們在方平安這些土豆的基礎上所培育出來的,加上用了池塘水,以及跟普通土豆,不用池塘水,不同土質上種植對照結果已經出來了。


    方平安這邊,花園子裏的土豆畝產3000斤,青年湖公園用東北黑土畝產3106斤,差別不大;


    農科院新品種,在東北紅星農場以及其他幹旱地區,山林,鹽堿地都試過了,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1、方平安的土豆品種沒有太大的改良,但用池塘水育苗出來的土豆種苗,病害特別少;


    2、農科院新品種用東北黑土加池塘水,基本可以保證3500斤的畝產量,不用池塘水則是1500斤的畝產量;


    3、農科院新品種普通種植普通水則可以保證平均1000斤的畝產量。


    總的算起來,新品種土豆算是培育成功了。


    新村的池塘水,就相當於是營養液和化肥,大麵積推廣不可能,但用來育種減少病害,是可行的。


    60年土豆畝產量300斤可不是開玩笑的,實際上我國49年糧食畝產僅為68.6公斤(農業部資料引用,應該沒錯),直到65年才穩定在100公斤以上,82年突破200公斤,98年突破300,18年達到374.7公斤。


    60年全國糧食平均畝產量,才78.1公斤。


    所以,這個年頭培育出來穩定畝產1000斤(500公斤)的土豆新品種,那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說誇張點,這要是全部普及了,說是功德無量都不為過。


    (資料引用——60年gwyzf工作報告——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求:從一九五六年開始,在十二年內,糧食每畝平均年產量,在三種不同的地區,分別達到四百斤、五百斤和八百斤。這是四十條綱要的中心。)


    當然,方平安一個人是做不了這個事情的,大規模培育,得靠農科院去育種和改良。


    而且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這是個長久的工作。


    最後這一批土豆,6000斤被農科院給拉走了——代價是給新村6000斤的大米和白麵。1:1的比例,不可謂不高。


    主要是方平安種植出來的算是1代種,他們農科院很方便把這些培育成2代種,所以這批土豆的價值,在他們眼裏非常高。


    “那個,還有個事情跟方村長您交代一下,新村和青年湖的耕地,已經被劃為了國家級種子培育重點保護基地。”


    “明年開始您交公糧的事情,就由我們農科院與糧站對接了。”


    “啥?”


    方平安懵了,這又是什麽情況?


    政策怎麽說變就變了?


    你們都給拉走了我吃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鳳198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鳳1983並收藏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