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管子的時候還采用了一些保溫材料,這還是李懷德找關係給解決的。


    (資料引用)50年代保溫工程所用的管道保溫材料主要為矽藻土製品和石棉碳鎂板或石棉白雲石板,采用砌塊式保溫,外裹鋼絲網再用保溫灰漿抹麵並包纏棉布作保護層。


    60年代時保溫工程主要采用鼓脹蛭石製品、玻璃棉製品、泡沫混凝土,兼用矽藻土製品、輕型粘土磚及礦渣棉瀝青製品等材料。采用幹式保溫及濕式保溫並行,取消了棉布包纏,改用玻璃絲布包纏或油氈包裹。


    這個時候保溫材料是有,但隔熱保溫係數和效果一般。


    所以熱水過池塘的時候,溫度是最高的,再流到耕地時溫度就低了不少,但耕地上麵有大棚,保溫效果還不錯。


    方平安實驗了一下,池塘水底可以保持在17-20度左右,能夠保證水麵不結冰,再靠強化藥劑的話,應該不會發生大麵積死魚的事件,這魚塘可是平安新村的根本,那是千萬不能出事的。


    大棚裏差不多是20-30度左右,大門口的竹棚(活動聚餐區)的大棚也鋪了下來,裏麵溫度也不錯。


    而外院及中院房子裏的溫度,基本可以保證在20度左右,為此平安新村一共花了1000塊錢,還采購了300塊錢的煤炭,起碼這個冬天撐過去是沒有問題的。


    水暖做好了以後,院子裏的眾人還去看了看,都想接上這個熱水,但一問價格,平攤到每戶那價格可不低,特別是管材保溫材料的費用,所以大家夥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想要方平安免費給他們接,那不可能,這可是平安新村公家的玩意兒。


    他們也算了算,他們燒點煤爐子也對付的過去,沒必要花這冤枉錢。


    但,羨慕嫉妒恨啊!


    最後方平安與婁曉娥根據去年年底的賬本一統計——去年結餘1525.48,最近收入隻有給軋鋼廠與街道辦供貨的總計540,還有昨天賣給李懷德臘肉,按照1塊錢一斤賣的,也才500,但61年這幾天,建房子前期款3120、水暖加煤炭1500塊……


    婁曉娥發愁似的抱怨了一句:“你年初墊資的5000已經用的差不多了,第二期建房的款子又得給了,村長,咱們沒錢了。”


    第二天方平安就去了街道辦和區裏,平安新村的村辦作坊,必須弄起來了。


    1、魚飼料,魚食作坊——定價魚飼料1塊錢1斤,成本大概是6毛左右,刨去人工有的賺,釣魚的魚食2毛錢一兩,暫時街道辦給介紹了四九城的幾家水產公司,人家看到了平安新村的魚塘以後,也買了一些迴去試試,這個急不來的,一個月也賣不掉多少錢,不過工坊生產出來的自產自銷,倒不怕浪費;


    2、平安十三香作坊——這個需求量就大了,方平安有點頭疼場地的問題,還得保護秘方,一上來軋鋼廠就定了1000斤,婁曉娥她媽譚雅麗的酒樓也要了1000斤,定價2塊錢1斤。不過這玩意兒一時半會弄不完,方平安都有點想進一台研磨設備來弄;


    3、羽絨服皮衣作坊——方平安把六根他們幾個的家人給請了過來做衣服,羽絨暫時由秦家屯提供,還從四九城的養鴨場養鵝場收購鴨絨鵝絨,暫時不多,目標是年前新村村民與村民家屬一人一件羽絨服,如果有多的,就做一點羽絨被試試,不對外銷售。所有的衣服上麵都繡上了平安新村的logo,方平安自己親自操刀設計,弄得跟個印章一般,有模有樣的。另外紅星農場那邊最近就要把之前的皮子給送來了,方平安還給那邊打了電話,以後有的話都收,年後看有沒有時間再過去一趟,而安書記表示,那個小倉庫都給他留著的,他方村長來,全農場熱烈歡迎!


    4、蘑菇菌包作坊——這個隻要一兩間房子就可以了,比較好辦,平菇菌包5斤,大概可以出1.8-2.7斤的平菇,放室內養就可以,定價2毛5,都直接放到供銷社與菜場售賣了,而本身做菌包要用到的木屑和其它材料,家具廠有的是,算於資源互換,方便的很。


    但是這4個作坊一弄,大家也更加辛苦了,人力隻有10個人,但是雇人來做——方平安真心不敢。


    王主任倒是想讓方平安把這幾個作坊擴大化,跟街道辦一起建廠,但是方平安沒有同意,這個年代你自己小打小鬧搞這個可以,名義上也過得去,但弄大了絕對不行。


    他必須把廠子或者作坊控製在村有土地之上,也必須讓農民們來做這個事情,不然到時候大風一吹,很容易出事兒。


    見他如此謹慎與堅持,王主任也沒有辦法,隻能由他去了。


    不過方平安對於廠子必須建設在村有土地上的這個事情,王主任跟區領導聊了一下,然後他們就陷入了沉思。


    四九城裏的荒地,或者說還沒有開發的荒地,還真的不少,離得也不算遠,如果平安新村今年又有什麽大動作的話,給他們批一點地,也不是不可以。


    就算是租給他他們村子的,共同發展嘛。


    當然,這個事情還沒有考慮清楚,方平安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另外上次區裏說的給自己慶功,為這事兒區裏也問了方平安好幾次,你總得說個要求出來吧?


    最後想來想去,方平安覺得,要不要給村裏拉個電話線?


    這樣即使自己出門,或者采購的那些廠子單位有什麽事兒,打個電話就行了嘛。


    結果打聽了一下,電話可以弄,就是那種公用電話傳唿電話,早就有了,但是設備與初裝費還有線路等等要5000塊……


    對不起,打攪了。


    方平安今年的墊資已經快超了,他又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裝電話,所以沒轍。


    又問了問範有塵的上學的事兒能不能解決,他是農村戶口。


    區裏表示這事兒好辦,但你把獎勵花在這個問題之上,那就太過於浪費了。


    隨便把他落戶到哪個城裏人的頭上,不就可以解決戶口的問題嘛!有城市戶口了再去上學那不就好辦了嘛。


    落戶?


    我怎麽沒有想到呢?


    最後“區裏答應他一個合理要求”這事兒,隻能擱置,他也沒想好提什麽要求,先攢著,後麵再說吧。


    一切都弄順了,方平安也是忙碌了好幾天,這才停了下來,因為已經1月20號了,今年過年2月15號,而平安新村的年終匯報與文藝匯演被上頭定在了2月5號,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大家得排練起來了。


    日常種植養魚作坊都是村民在忙,方平安隻需要每天去“澆澆水”到池塘裏便可以了。


    於是,他今天準備解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楊曉蜜的“心曲”!


    一直拖了很久,沒辦法,很多事情隻有他親自負責跟大家講授,大家才懂得這是怎麽迴事,比如說衣服的版型,菌包的培育與製作,真的是累成狗一般。


    今天一大早,等楊曉蜜三女製作完魚飼料以後,方平安就把她們拉來竹棚裏,就連婁曉娥與秦京茹還有小當都跑過來要一起聽了。


    這邊塑料薄膜被皮革包邊縫製了一層以後,邊如同透明門簾一樣,大白天耷拉下來,太陽一曬,裏麵暖烘烘的。


    一坐下來,方平安就拿起了吉他與記著詞譜的紙張,遞給楊曉蜜問道——


    “這幾首…除了第一首以外…後麵都是戲腔…你看看歌詞選選再說。”


    於是楊曉蜜便拿起來那些紙張認真地看著。


    第一首便是——


    《愛的供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鳳198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鳳1983並收藏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