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壽德撈起魚來,娥子收拾了,滿滿一大盆,香飄四溢。


    阿q吃一口,鮮香細嫩,不住口地稱讚好手藝。


    湯壽德開了一壇酒,陪著吃喝。


    他滿意道:“我這傻媳婦,時常丟東拉西,是個長不大的,隻一手廚藝卻拿得出!”


    娥子在旁邊納鞋底,瞪他一眼道:“你誇我呢,罵我呢?”


    湯壽德笑嗬嗬道:“誇你,誇你,都是誇你!”


    他顯得特別開心。


    他這開心是有緣由的。


    “老弟,不瞞你說,你這是救了我們一家啊!”


    阿q雖然有所感覺,但還是故作糊塗道:“德哥言重了。我都沒有把妹子帶迴來,事情搞砸了啊。”


    湯壽德道:“老弟久在鄉下,不知道城裏事。那章家是什麽格局?那是真正的豪門大族,鳥飛不過的田土,銀子怕不有幾十萬!這還罷了,他家有人!別的且不說,光浙江巡撫衙門,據說就能當一半的家!”


    “這迴老弟一番作為,促成章家公子和舍妹的親事,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阿q裝傻道:“這意思是,小曼嫁到章家去,做少奶奶,——是的呀,我就是這麽想的?小曼嫁給我,是窮人婆,嫁給章直人,那就是少奶奶!所以啊,我不能這麽自私!……”


    湯壽德急需要分享,打斷阿q道:“這意味著我就是章家的舅親!走在街上,多少人要巴著我!我就也能做巡官,做高級巡官,像公主那樣,騎大馬,月薪幾十塊!甚至做大巡官,比山陰大老爺還有錢,娶五房姨太太……老弟久在鄉下,不知城裏事……”


    他太高興,喝得多而且急,很快就醉了。


    第二天一早,阿q迴巡警局上值,人都散出去了,王廷芳在喝茶。


    看見阿q迴來了,他很高興,打開櫃子翻一陣,找到一本警務守則,丟給阿q道:“剛入職要做培訓,我們都是一群大老粗,你就自己學著吧。”


    阿q拿起翻翻,七十多條,三百多款,大略翻一迴,發展挺有意思。


    從職責看,這時代的巡警,相當於後世城管局、公安消防隊、緝毒大隊、治安大隊、交警大隊、路政局、衛生局、環衛所和居委會等的全部或部分職能的合體。


    日常主要的是行使城管局和環衛所的職能,不過能拘捕,能罰款,權力其實蠻大的。


    王廷芳說,他這裏會稽縣不重視巡警這一塊,人少錢缺,真的就是錢少少。


    錢少少是阿q的化名。


    他說著自己也笑了,有點苦笑。


    阿q說錢少少是假的,我本來想叫做錢多多,威風多了,但一個下人嘛,就不合適。


    王廷芳說,你不要做下人,我有花帽子給你,你能不能做錢多多?


    阿q說,芳爺,我不是這個意思。


    王廷芳說,我就是這個意思,你考慮一下。


    說著,他就給阿q講,按照規矩,巡警局設有內部機構,包括辦公室、行動科、治安科、後勤科、衛生科、風化科、水龍隊等,會稽縣人口近六十萬,上縣,定員五十六人,但縣裏隻撥發人頭費,五百錢人月,其他經費自籌。


    自籌靠商紳拔毛,但會稽素有商紳聯防,養著一支聯防隊,不願意再出錢養巡警。


    至於官司案件違規罰沒,縣衙不放手,巡警無可奈何。


    衛生費也不好收。


    水龍隊原在戶房,也不願過來。


    巡警就真的成了“巡”警,隻做街頭巡邏,和其他不見錢的雜事,見錢的事輪不著嘛。


    會稽巡警越做越泄氣,剛開始還有五十來人,陸陸續續的走人,現在隻剩下二十來人。


    實話說,本事大一點的都走了,走鏢護院去了,也有的上了大南山。


    留下來的多是拖家帶口的,養家糊口搞錢為主,巡街辦差倒是副業。


    因為巡警五百錢的月俸,隻夠買一百斤白米,根本不夠養家小。


    會稽巡警局管事的就局長一個,內部科室撐不起來,中層幹部一個也沒有,這些人都沒這本事,也沒閑工夫。


    都是沒錢惹的禍!


    大清巡警製度匆匆出台,衙門三班六房都在的情況下,重章疊架,巡警本就是個尷尬存在。


    如果主官重視,或者某巡警官員大有背景,各方麵都賣點麵子,巡警也能搞出局麵,如山陰縣局。


    但現實中,大部分都是會稽縣這樣局麵。


    其中,南方各省又普遍不如北方。


    這種狀況要等民國成立,取消了三班六房以後,才能得以改變。


    阿q不幸碰上這舊時代。


    但他沒得選擇。


    王廷芳接收他過來,自然有載怡的建言,會稽局亟待振作,也急需人才。


    阿q想了一下,說:“我做衛生員吧。”


    王廷芳不滿意,他需要一員大將,不是小兵。


    “你做衛生科長!”


    阿q顧慮道:“我是新人,驟登高位,怕是眾人不服。還是從小兵做起。”


    爬得高,就摔得重,到時候混不下去就慘了。他一個做短工的,特別又是後世來魂,對一身警服還是蠻在意的。


    錢多多當然好,錢少少也沒關係,養活自己就行,反正他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王廷芳想想道理也是道理,就隨他。


    山陰縣大小街道十八條,巷道五六十個,城居人口十二萬,商家八百多,攤點無數。


    衛生費要是收得上來,日子就好過了。


    既然有收費許可,怎麽就收不上錢來?


    根子在章家。


    怎麽又是章家?


    沒錯。章家田土在山陰,生意卻是做遍全城,在會稽縣,他們鋪麵不少,最大的是蕭山街章氏黃金鋪。


    這家店鋪挺大,黃金地段一溜四間門麵,有定製有現貨,有換新有化舊,黃金生意一條龍,每日顧客盈門。


    按照規矩,該店每月該收衛生費一百錢。


    但是,章氏黃金除了剛剛開始推行警政的時候交過幾個月,現在已經整整三年沒有交一厘一毫了。


    有章氏帶頭,全城有樣跟樣,衛生費收繳越來越困難,現在除了少數膽小沒跟腳的,其他店鋪攤點的衛生費已經基本停交了。


    所收到的一點小錢,連置辦糞車糞缸都困難,別說買牛車請工人了。


    所以如今的會稽巡警除了巡街,還管挑大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Q造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七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七字並收藏阿Q造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