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帝敏銳地察覺到,夢裏那人跟二皇子借的東西,恐怕不在他們的認知當中。


    元祐帝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了?”


    二皇子仔細地複盤過後,肯定地道:“沒有了。”


    元祐帝微微頷首。


    “既然你無事,朕就先迴去了。”


    “是。”


    二皇子行禮道:“兒臣恭送父皇。”


    元祐帝並不急著知道真相。


    他相信,待到時機成熟,一切自會有定論。


    “陛下?”


    大太監小心翼翼地覷一眼他的神色。


    元祐帝從紛亂的思緒中迴過神,吩咐道:“去太醫院。”


    他正好去看看,謝知音研究的方子如何了。


    大太監立刻去準備了。


    太醫院。


    謝知音和太醫們共事已有一段時日,憑借她高超的醫術,太醫院的太醫們對她的態度可以說是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一口一個謝姑娘,喊得十分親熱。


    元祐帝示意大太監不要出聲,自己踱步來到裏麵。


    有眼尖的太醫注意到後想要行禮,卻被免了禮。


    元祐帝默不作聲地來到謝知音的身後。


    大太監擦了擦額角的汗,還有什麽比轉頭發現陛下在自己身後更刺激?


    大太監都擔心謝知音不慎迴頭後被嚇著了。


    “謝姑娘,你看這裏……”


    沉迷於研究藥方的太醫們也沒有發現元祐帝的到來。


    元祐帝點點頭,很是滿意。


    足足看了小半刻後,他才準備離開。


    謝知音在與太醫們交談:“稍等一下,我去取一味藥材。”


    元祐帝腳步微頓。


    謝知音迴過頭後,就瞧見身後站了不知多久的元祐帝。


    謝知音很快從最初的驚詫中迴神,端端正正地行了個禮,“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祐帝擺擺手,“平身吧。”


    又問道:“進展如何了?”


    謝知音聞言,臉上是顯而易見的喜色,“迴陛下的話,大概下個月之前就能研究出來治療瘟疫的方子了。”


    其實也就是這兩天的事了。


    但為了求穩,她才將自己的預期時間放長了。


    元祐帝點點頭,“若是有什麽需要的地方,盡管跟朕開口。”


    “是,多謝陛下。”


    元祐帝離開太醫院後,心中懸著的一塊巨石也終於落地。


    雖然藥方還未落到實處,但他總算可以鬆口氣了。


    然而當他剛來到禦書房批改奏折時,就聽聞一個噩耗。


    大太監克製住自己的驚慌,“陛下,大量流民從外地湧入,如今正聚集在京城外麵,要求守衛開城門收留他們。”


    元祐帝朱筆一抖,墨汁落到奏折上,他半晌才平複下來心情,心平氣和地詢問道:“人數多少?”


    大太監小心翼翼道:“萬數以上。”


    元祐帝啪的一聲放下朱筆。


    “那些縣令幹什麽吃的?!”


    突然少了這麽多人就沒有察覺嗎?!


    元祐帝深唿吸,極力遏製自己的怒火。


    若是沒有人煽動,斷然不會有如此多的流民聚集到京城來。


    但問題是,是誰在背後推動這一切的?


    元祐帝首先想到的是西涼。


    以太上皇的陰險狡詐,若是做出如此齷齪之事,也不足為奇。


    更別說西涼如今還有使臣逗留在京城。


    元祐帝冷靜道:“去召禁軍統領過來,城外這麽多的流民,也需要人維持秩序。”


    驛館那邊,也需要加大封鎖力度。


    不……


    元祐帝考慮過後,還是決定先將兩國使臣押入大牢看管起來。


    他隨便找了個借口,就派人去將兩國使臣關進去了。


    元祐帝冷漠地想,他之前還是太客氣了,才會讓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他,冒犯大夏。


    至於什麽時候將人放出來?


    等到一切平息後,再說吧。


    北齊使臣驟然得知自己要被關入大牢時,激烈地反抗,還搬出他們的皇帝來明裏暗裏地威脅。


    元祐帝早有吩咐,所以負責押送他們的禁軍根本不吃這套,不顧使臣的掙紮,直接將人推搡到牢裏。


    西涼使臣卻是反應平平,像是早有預料,甚至沒有進行任何反抗。


    連負責押送的禁軍都頗為驚奇,倒是鮮少見有人知道自己要坐牢後還這麽鎮定。


    元祐帝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皇帝,迅速冷靜下來後,他立刻派出人去跟那些流民了解情況。


    同時還準備去問罪那些流民家鄉的縣令。


    百姓集體出走這麽大的事竟然都未曾察覺到並且及時上報,元祐帝沒摘了他們的官帽都是仁慈了。


    雖然知道背後必定是有人在推波助瀾,元祐帝依舊會責罰那幾位縣令。


    畢竟他前兩日才特意叮囑過,讓眾人盯緊自己手下的人,管好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


    結果沒承想,還是出了岔子。


    京城的官員以及貴族得知京城外聚集大量流民後頓感不妙,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想法與算計湧上心頭。


    後宮倒是一片安寧。


    畢竟有皇後坐鎮。


    派出去的人很快將消息帶迴來。


    經過那人的一番解釋,元祐帝大致明白事情的始末經過。


    那些人的家鄉疫情肆虐,又因為地處偏遠,又或是受條件限製,所以沒有做到元祐帝頒布旨意中所說的衛生與消毒。


    瘟疫沒有得到有效的遏製,他們的家鄉死了很多人。


    有人經過外地人的指點後,選擇帶上全部身家來到京城。


    因為他們聽說,京城有治療瘟疫的藥方,並且還一個人都沒有死。


    這可是京城啊。


    百姓們當即就信了,收拾行囊不遠千裏來到京城。


    一傳十十傳百,所以如今聚集在城門口的百姓數量才會如此之多。


    元祐帝頭疼不已。


    開門放人是不可能的。


    一下子湧入這麽多人也不好管理。


    更不必說,那些百姓當中或許有攜帶病毒的人。


    所以隻能在京城外暫時建立起一座座居所,供那些百姓居住。


    但是……


    元祐帝想也知道,屆時必然是一陣血雨腥風。


    那些百姓本就惶恐不安,如今發現自己背井離鄉來到京城卻被關在城門外,害怕的情緒也會逐漸演變成憤怒。


    ——我們不是陛下的子民嗎?陛下為什麽不願意接納我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團寵公主被讀心後,又爆料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刺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刺槐並收藏團寵公主被讀心後,又爆料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