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我,看問題隻會看表麵,看不到實質,不理解老媽。老媽之所以迴家之後會與左鄰右舍的吵架,最大的原因就是覺得二伯三伯他們壓根沒有把我家當迴事情,那些鄰居都是看人下菜碟的。


    老媽覺得之前二伯三伯家無論大小事情,我們一家子都當作是自己家的事情一樣去對待,沒想到,我們家隻是委托他們抽空看看家,他們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我相信老謝家在我家搞破壞之前,肯定是試探過二伯三伯的口風的,見他們不在意,才敢那麽肆無忌憚的,其他鄰居肯定也是有樣學樣的。


    想想看,我們這一大家子,老爸兄弟姊妹九個,下麵還有我們這些小輩十六個,在我們村,我們也算是大家人口的,一般鄰居都不敢主動招惹是非的。但為啥偏偏招惹我家,無非是看出來了,我爸的那些兄弟姐妹們不會為我家出頭的。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的,後麵有幾個與我家關係好的鄰居透露說,我三伯聽我瑩姐說我爸媽在魔都一年能掙個十幾萬,再加上我和我弟也都出來工作了,一家子全是掙錢的。


    我三伯就不痛快了,因為這麽多年以來,我家一直都是最窮的那個,他們早已習慣了最苦最累的事情都是我爸媽幹,突然聽說我家要混好了,就很不服氣吧!就是典型的嫌你窮,怕你富的心態。


    聽說,老謝家想用我家的東西時,去問過三伯的,三伯的原話是:“人家都在外麵混發達了,估計都不迴來了,還能看上家裏這些破爛貨。”


    正是因為這句話,那些居心不良的鄰居們才敢這麽肆無忌憚的霍霍我家的東西。我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真的有點接受不了,因為在我的心目中,三伯他們都是我的家人、親人,怎麽可以這樣呢?爸媽一直努力,省吃儉用,就想把日子過好,這有什麽錯呢,難道就是因為在外打工,掙了點錢,他們就不痛快了?


    事實就是如此,你以為的親密無間的家人,希望你過得好的家人,再看見你真的過的好的時候,嫉妒使他們變得麵目全非,不忍直視。


    這件事情,讓我和弟弟對自家的親戚很是失望,我媽則是徹徹底底的恨上了他們,發誓老死不相往來,形同陌路,老爸則是還是老樣子,他一直都是心軟之人,即使他的手足傷害了他,他也說不出來絕情的話,更做不出絕情的事情的。


    爺爺奶奶還在世,礙著爺爺奶奶的感受,我媽心裏恨毒了這些親戚的,但是表麵上還是維持著友好,後麵待爺爺奶奶相繼去世之後,我們家越發的過的好,到後來已經超越了混的最好的三伯家,我家也算是徹底的和親戚們斷了往來的。我發現我家的親戚真的很看不慣我家過的比他們好,好像我家活該就是最窮最苦最奉獻的那個。


    我媽這一輩子就是把麵子看的比命重要的人,她放出了狠話的,無論是蓋房子還是兒女親事都不會麻煩老徐家的這些人的。房子蓋不起來就不蓋,兒女親事靠自己,找不到,那就單著,絕不求人。


    聽到老媽這些話,我也就理解了老媽,爸爸兄弟姐妹眾多,爸爸一直都是外人口中的老好人,所以那個惡人就是媽媽。爸爸這一輩子做好了兒子、父親、哥哥、弟弟、鄰居、朋友等角色,唯獨沒有做好丈夫這個角色,媽媽跟著他真的受盡了委屈。


    家裏的七大姑八大姨,叔叔伯伯嬸嬸,誰都可以當著麵指責老媽的不是,爸爸從未維護過媽媽一句,反而會跟著指責媽媽,總是對著媽媽吼:“閉嘴,你就少說一句,會死啊!”


    小的時候,我也覺得媽媽很不可理喻,總喜歡與人爭吵,直到現在,我自己也為人妻的時候,才知道,你的丈夫不維護你,那你婆家的任何人都可以當麵背後的指責你,欺負你,不分長輩、平輩、晚輩,誰都可以挑你毛病。


    其實,現在想想,媽媽這一生過的蠻辛苦的,但慶幸的是老媽是一個堅強樂觀的人,她說了,為了我和弟弟,她一定會堅強的活著,隻要她活著,我和弟弟就會有媽,媽在,家就在的。


    當時的我沒有經曆婚姻,也沒有生育子女,壓根不理解媽媽的這番話是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和痛苦的。直到我自己結婚了,也生了孩子,才知道,即使遇到了很多不稱心的事情,都會為了孩子選擇妥協。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媽媽的嗬護,能健康的成長。


    過完年,我原以為我們家會在老家,把舊房子推倒,蓋新房子的。沒想到,老媽說,老房子留著不動,她要在鎮上買房子。原因有三個,一是,她不願意再和左鄰右舍的住在一起了,也不想和我家親戚離得太近;二是,她說和左鄰右舍的都鬧翻了,和自家親戚也鬧翻了,想搬個新地方住,換個心情;三是,現在娶媳婦都要求城裏有套房子,假如把手上的錢在老家蓋了新房,就沒有錢再去城裏買房子了。她說等弟弟結婚了,她就和老爸再迴到山上住老房子,鎮上的這套房子就讓給弟弟一家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我在家裏越來越沒有發言權的,因為他們已經把我列為了遲早是人家人。對於老媽的決定,無權置喙的,隻要老爸和弟弟讚同就可以的。他們三個對此達成了一致,所以2014年五一假的時候,弟弟就借這個假期迴去和爸媽一起看房子,並把房子買好了。


    就在斑竹園鎮上買了一套120平方米,三室兩廳兩衛一廚的房子,房價20萬,裝修、買家具約需要8萬,一共就是28萬。爸媽在魔都打工近三年,攢了約24萬,我之前上交了工資2萬,弟弟上交了工資2萬,剛好夠了,沒有與外人借錢。


    所以,當我家在鎮上買了房子,且連買帶裝修都沒有與人借錢的事情傳出來之後,村裏的人分成了兩派,一派從打壓看不起我家,變成對我家越發客氣起來;還有一派則是更加的厭惡我家,繼續各種打壓看不起。


    令人想不到的是,對我家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是左鄰右舍的鄰居,對我家各種打壓看不順眼的則是我的叔叔伯伯家,都是我家的至親親人。


    對此我一度很不理解,為啥窮的時候,我們來往親切,咋混好了,反而不受待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35歲,不知去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而飄的蒲公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而飄的蒲公英並收藏35歲,不知去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