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這比書上寫的還要巧
官場棄婿,被渣後走上仕途巔峰 作者:黎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怕的就是這個啊,可現在問題已經出了,我懷疑背後還有人試圖搞陰謀,要是被他們一推波助瀾,林秘書大度不在乎,楚書記也不會放過這種事。”楊奮躍懇求道,“袁主任,幫我想想辦法,這件事也就隻有你才能解決。”
袁凱哪來那心思替別人辦事啊,他推脫讓楊奮躍去找丁開山求情。
……
楊奮躍心都黑了,你這不是欺負人嘛。
丁開山在海州被調離組織部的時候,他楊奮躍可立馬斷掉了和人家的往來啊。
“剛才我還在想是不是打個電話拜個年,可我連人家電話號碼都不知道還怎麽打?”楊奮躍哀求,“老袁,我跟你可沒有任何恩怨,你找一下袁姍姍,我求她幫忙說說話。”
袁凱咂咂嘴,不知道是惡趣味還是故意的,順嘴來了句“我聽我女兒迴來說起過,他們閑聊的時候好像說過各區縣政府一把手要互相調動”。
楊奮躍默然。
袁凱又說道:“我猜測啊,我就一猜測,根據我對林西嶽的了解,他要想協助楚書記打開各區縣局麵,大概率會把張子良調到城關區,如果沒有問題晉升為副廳級,如果有問題那就秋後算賬。”
楊奮躍腦子裏一空,要是把他調離城關區他什麽時候才能有機會那麽靠近副廳級?
“查出說這些話的人,先把問題解決好吧。”袁凱好心道。
楊奮躍扔下電話就哭。
老太太道:“袁凱不是給你出了主意嗎?”
“他那是給我出主意,他是讓我先去得罪人,免得髒了林西嶽的手。”楊奮躍長歎一聲,開始迅速權衡利弊。
他兒子在學校經常在一塊玩耍的那些人都是誰家的,他基本上心裏有數。
再想想不敢在當麵找抽隻好在背後造謠的人可能是什麽位置上的,楊奮躍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
他兒子想了半天,這會明白他老子要是沒了前途他也就沒了現在這麽逍遙自在的底氣,也幫著想了一下,最後給了兩個人選,一個是室溫話劇的一個領導,一個是剛從政協調任市旅遊局的領導。
另外,學校裏也有領導說市委壞話。
“別的我不知道,我去找班主任交檢討,聽到過辦公室裏教導主任說校長升不上去,不能調到市教育局或者市教委,就是市委辦有某些領導對他有意見。”熊孩子道,“我記著校長來過我們家。”
楊奮躍差點被氣死,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海州市第一高中是省重點中學,是市管省屬中學,校長是正處級。
楊奮躍對這些專業方麵的人,尤其和他級別相當的人並不願意來往,他沒有和第一中學的校長有過打交道的記憶,那就一定是他不在家裏的時候來的。
老太太想了半天訕訕舉起手,她想讓學校多照顧一點孫子,於是請校長和教導主任到家裏來過一次。
楊奮躍淚崩,這還怎麽查?
查來查去說不準就成了他的責任了。
“這件事,影響有那麽壞嗎?”老父親詢問,“這個林西嶽也不至於那麽小心眼吧?”
“這不是人家小心眼的問題,背後說這種話的人什麽居心不好說,什麽成分說不好,搞不好那就是胡強的人,我沒法不在乎。”楊奮躍抹著眼淚。
這時,三把手打來電話,很驚訝地問道:“楊區長,你家孩子在第一中學還沒畢業吧?我跟你打聽個事兒,第一中學那個校長,還有個叫王利新的教學組長你了解不?”
楊奮躍警惕,你打聽這個幹什麽?
“剛才林秘書打電話問起這兩個人,問我了解不了解,我沒跟他們打過交道啊,”三把手吃驚道,“他們膽子怎麽那麽大,就算第一中學是省屬重點,楚書記可還是省委副書記呢,他們怎麽就敢在背後胡說八道?”
楊奮躍眼睛一翻差點暈過去。
這裏還有楚書記的事兒啊?
但更令他恐懼的是林西嶽對海州幹部的了解程度。
他跟海州中學絕對沒什麽交往,他也不用考慮將來讓孩子在海州上學的事情。
可他居然知道中學的一個叫王利新的教學組長。
這個人,他到底手裏還有多少幹部的資料,又關注著多少別人想都想不到的局勢?
楊奮躍一夜沒睡。
林西嶽到天亮才迴宿舍準備休息。
他怎麽知道第一高中一個叫王利新的教學組長?
因為他手裏恰好有一個教育行業幹部調整的意見書,是教委報給組織部再送到市委的。
那上麵就有王利新的名字。
而且,這個人林西嶽不但知道而且還不陌生。
他是從市委黨校調去第一高中的,去年鄧開山在市委黨校唯一辦成的就是關於這個王利新的調動。
這個人很陰險,鄧開山坐冷板凳之後,曾經還是市委黨校辦公室副主任兼市行政學院教學小組副組長的王利新把鄧開山的辦公室放在洗手間對麵,而且還是女洗手間的對麵。
他本來等著鄧開山鬧,哪想到在官場浸淫這麽多年的鄧開山沒那麽浮躁,愣是等了一個多月,在省委巡視組來的時候,放出了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幾個工作人員對王利新的舉報信。
舉報信也沒什麽大問題,就是王利新業務水平根本不夠還自詡專家打擊排擠別人的事情。
省委巡視組被當時海州市的市委書記陸波氣壞了,這個人居然扣了一些海州幫的成員違紀的證據。
於是,王利新立馬成了巡視組警告陸波的道具,要不是鄧開山知道深入調查下去也隻能讓王利新背個處分,立馬建議調走王利新,這個人恐怕要成為陸波和省委巡視組之間矛盾的爆發點。
因為這個不算太久的陳年舊事,林西嶽篤定第一高中有人胡說八道就一定少不了王利新的影子。
但他真沒打算怎麽整這些人,之所以讓區委副書記去過問一下也隻是敲打敲打那幾個人,免得他們造謠到市委領導頭上。
可誰讓事情就那麽巧呢,他打著嗬欠準備下班的時候,教委和市教育局的幾個領導來了。
他們是打著拜年的旗號,來打探他們遞交的人事調動報告為什麽還沒有得到市委批準的。
袁凱哪來那心思替別人辦事啊,他推脫讓楊奮躍去找丁開山求情。
……
楊奮躍心都黑了,你這不是欺負人嘛。
丁開山在海州被調離組織部的時候,他楊奮躍可立馬斷掉了和人家的往來啊。
“剛才我還在想是不是打個電話拜個年,可我連人家電話號碼都不知道還怎麽打?”楊奮躍哀求,“老袁,我跟你可沒有任何恩怨,你找一下袁姍姍,我求她幫忙說說話。”
袁凱咂咂嘴,不知道是惡趣味還是故意的,順嘴來了句“我聽我女兒迴來說起過,他們閑聊的時候好像說過各區縣政府一把手要互相調動”。
楊奮躍默然。
袁凱又說道:“我猜測啊,我就一猜測,根據我對林西嶽的了解,他要想協助楚書記打開各區縣局麵,大概率會把張子良調到城關區,如果沒有問題晉升為副廳級,如果有問題那就秋後算賬。”
楊奮躍腦子裏一空,要是把他調離城關區他什麽時候才能有機會那麽靠近副廳級?
“查出說這些話的人,先把問題解決好吧。”袁凱好心道。
楊奮躍扔下電話就哭。
老太太道:“袁凱不是給你出了主意嗎?”
“他那是給我出主意,他是讓我先去得罪人,免得髒了林西嶽的手。”楊奮躍長歎一聲,開始迅速權衡利弊。
他兒子在學校經常在一塊玩耍的那些人都是誰家的,他基本上心裏有數。
再想想不敢在當麵找抽隻好在背後造謠的人可能是什麽位置上的,楊奮躍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
他兒子想了半天,這會明白他老子要是沒了前途他也就沒了現在這麽逍遙自在的底氣,也幫著想了一下,最後給了兩個人選,一個是室溫話劇的一個領導,一個是剛從政協調任市旅遊局的領導。
另外,學校裏也有領導說市委壞話。
“別的我不知道,我去找班主任交檢討,聽到過辦公室裏教導主任說校長升不上去,不能調到市教育局或者市教委,就是市委辦有某些領導對他有意見。”熊孩子道,“我記著校長來過我們家。”
楊奮躍差點被氣死,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海州市第一高中是省重點中學,是市管省屬中學,校長是正處級。
楊奮躍對這些專業方麵的人,尤其和他級別相當的人並不願意來往,他沒有和第一中學的校長有過打交道的記憶,那就一定是他不在家裏的時候來的。
老太太想了半天訕訕舉起手,她想讓學校多照顧一點孫子,於是請校長和教導主任到家裏來過一次。
楊奮躍淚崩,這還怎麽查?
查來查去說不準就成了他的責任了。
“這件事,影響有那麽壞嗎?”老父親詢問,“這個林西嶽也不至於那麽小心眼吧?”
“這不是人家小心眼的問題,背後說這種話的人什麽居心不好說,什麽成分說不好,搞不好那就是胡強的人,我沒法不在乎。”楊奮躍抹著眼淚。
這時,三把手打來電話,很驚訝地問道:“楊區長,你家孩子在第一中學還沒畢業吧?我跟你打聽個事兒,第一中學那個校長,還有個叫王利新的教學組長你了解不?”
楊奮躍警惕,你打聽這個幹什麽?
“剛才林秘書打電話問起這兩個人,問我了解不了解,我沒跟他們打過交道啊,”三把手吃驚道,“他們膽子怎麽那麽大,就算第一中學是省屬重點,楚書記可還是省委副書記呢,他們怎麽就敢在背後胡說八道?”
楊奮躍眼睛一翻差點暈過去。
這裏還有楚書記的事兒啊?
但更令他恐懼的是林西嶽對海州幹部的了解程度。
他跟海州中學絕對沒什麽交往,他也不用考慮將來讓孩子在海州上學的事情。
可他居然知道中學的一個叫王利新的教學組長。
這個人,他到底手裏還有多少幹部的資料,又關注著多少別人想都想不到的局勢?
楊奮躍一夜沒睡。
林西嶽到天亮才迴宿舍準備休息。
他怎麽知道第一高中一個叫王利新的教學組長?
因為他手裏恰好有一個教育行業幹部調整的意見書,是教委報給組織部再送到市委的。
那上麵就有王利新的名字。
而且,這個人林西嶽不但知道而且還不陌生。
他是從市委黨校調去第一高中的,去年鄧開山在市委黨校唯一辦成的就是關於這個王利新的調動。
這個人很陰險,鄧開山坐冷板凳之後,曾經還是市委黨校辦公室副主任兼市行政學院教學小組副組長的王利新把鄧開山的辦公室放在洗手間對麵,而且還是女洗手間的對麵。
他本來等著鄧開山鬧,哪想到在官場浸淫這麽多年的鄧開山沒那麽浮躁,愣是等了一個多月,在省委巡視組來的時候,放出了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幾個工作人員對王利新的舉報信。
舉報信也沒什麽大問題,就是王利新業務水平根本不夠還自詡專家打擊排擠別人的事情。
省委巡視組被當時海州市的市委書記陸波氣壞了,這個人居然扣了一些海州幫的成員違紀的證據。
於是,王利新立馬成了巡視組警告陸波的道具,要不是鄧開山知道深入調查下去也隻能讓王利新背個處分,立馬建議調走王利新,這個人恐怕要成為陸波和省委巡視組之間矛盾的爆發點。
因為這個不算太久的陳年舊事,林西嶽篤定第一高中有人胡說八道就一定少不了王利新的影子。
但他真沒打算怎麽整這些人,之所以讓區委副書記去過問一下也隻是敲打敲打那幾個人,免得他們造謠到市委領導頭上。
可誰讓事情就那麽巧呢,他打著嗬欠準備下班的時候,教委和市教育局的幾個領導來了。
他們是打著拜年的旗號,來打探他們遞交的人事調動報告為什麽還沒有得到市委批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