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永遠的家人
玄學王妃換嫁虐渣,瘋批世子爺夜夜求哄 作者:稀飯和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是上清觀離這裏稍微有點遠。”宋清音故作失落道。
王妃主動安慰,“這倒是沒什麽要緊的。我們可以在那邊小住幾日。”
“就當是出門散心了。”王妃伸出手放在宋清音的膝蓋上。
“我們收拾收拾明日就可以出發。”
聞及此言,宋清音的失落一掃而光。
她終於可以再見到師父了。
一行人迴到王府,宋清音就興奮地主動收拾東西。
想給師父帶點好東西,上清觀在山上,平日裏什麽資源都稀缺。
平日吃的五穀和蔬菜都是觀中弟子種的,草藥等等也是弟子們去采的。
就連平日裏穿的衣服都是弟子種棉花紡織的。
可謂什麽事兒都是自給自足。
平日裏香客捐的香火錢不是修繕大殿就是救濟百姓了。
宋清音最是知道師父的為人。
若帶過去一些金銀細軟師父肯定不要,就算強塞給她也是被捐出去的結果。
她想給師父帶點真正實用的東西,思來想去還是草藥最實用。
想到這宋清音坐在桌前,“春香,給我拿筆墨過來。”
“一會兒我寫幾味草藥,你上街去給我買迴來,盡量多買,我明天要帶去上清觀。”
“好嘞,少夫人。”春香站在一旁乖巧地應和。
這些草藥都是宋清音記得,上清山上不常有的。
時間過去得太久遠了,她寫完之後老覺得有遺漏的。
最後還是看天色漸晚,才讓春香過去了。
宋清音記得兒時有年冬天,她大晚上發燒,觀裏的草藥什麽的都稀缺。
師父冒著大雪去上山給她采藥草,崴了腳,迴來後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傷勢和陰濕的鞋襪,第一件事就是去給她熬藥。
就是因為這次師父留下了隱疾,每到雨雪天氣,腳腕就會疼痛難耐。
有幾次晚上,她在師父門前聽到師父隱忍的喘息。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她都欠師父的。
思緒越飄越遠,宋清音在廊下站了一個時辰。
直到春香迴來,看到自家世子妃還和送她出門的時候一樣。
“少夫人,是在發呆嗎?”春香走到宋清音身旁,才被後者發現。
宋清音反應過來竟發現眼角有些許濕潤。
“就是想起了點過去的事兒。”
第二天一早,府中侍衛就把要帶過去的東西一件一件往馬車上搬。
最後竟裝滿了一整輛馬車。
不僅是宋清音帶的隨身物品多,王妃的也是令人嗔目咂舌。
無奈之下隻能再備一輛馬車。
王妃拉著宋清音的手道,“可有給焰兒告別。”
直到被詢問,宋清音才想起魏璟焰來。
說實話她這幾日確實沒有見到魏璟焰,而且後者平日裏不著家,有什麽事兒也不會告訴她。
但是人家母親問,她也總不能說沒有,不知道吧。
就在宋清音為難的時候,王府管家終於來給她台階下了。
“王爺最近出門了,並沒有迴來。”
王妃疑惑道,“這樣嗎?確實已經有好多日沒有見到焰兒了,我以為他晚上會迴來。”
說完她悵然一笑,“也是,焰兒背負的東西不允許讓他停下。”
“清音,你也見諒,做王府的媳婦不容易,我也是過來人。”
對於這點宋清音倒是一點都不在意。她還巴不得魏璟焰不迴來,遇見沈煙璃之後就把她休了。
從此以後她就閑雲野鶴,樂得自在。
隻是想歸想,麵子還是得做足,“無妨,孩兒知道的。”
上清山位於京城隔壁的衛橋縣境內。
說近不近,說遠也就馬車一日的路程。
若是直接騎馬,不出半日就到了。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到了上清山腳下。
上清觀平日裏主打與世隔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上山的路不好走。
馬車定然是不能上了,隻能步行。
大大小小的東西也要侍衛幫忙抬上去。
每個人身上都拎了點包袱,宋清音扶著王妃一點點向上走。
侍衛的力氣大,不一會兒就把他們甩在了身後。
以前下山的時候,宋清音總覺得這天山路很漫長,但是今天,她覺得這條山路很短。
走了再長時間都不嫌累。
她的腳步輕快,若不是王妃體力不支,走走停停,宋清音恐怕能早到半個小時。
此時的天已經黑了下來。
正當她在發愁夜路不好走的時候,前麵竟有人在輕喚她的名字。
“小音?是你嗎?”
熟悉的聲音。
宋清音下意識抬頭望去,隻能看到微弱的燈籠光中隱匿著一個人。
她試探地問道,“壽聞師姐?”
對麵的人影立刻應道,“哎,是我是我。”
壽聞看到真是自己的小師妹,便飛快向宋清音走來。
直到兩人僅隔兩三步的距離之後,宋清音才看清了師姐。
宋清音的鼻子泛起了酸,沒人知道對於她來說,這一別已經幾十年了。
“怎麽這麽晚了還進山,不怕受傷?”
壽聞略帶責備地說了幾句,後直接拿過宋清音和王妃二人身上的包袱。
壽聞的身材高大,強壯,聲音中性,不似尋常女子。
對宋清音二人來說很有負擔的兩個包袱,直接被她一甩背在肩上,另一隻手還提著燈籠,絲毫不影響行動。
宋清音給王妃介紹道,“母親,這位是我的師姐,壽聞。”
壽聞本在前麵走著,聽到宋清音喊母親,這才又轉過身來打量這個衣飾華美的女人。
壽聞眼中充滿了不解,她明明記得,自己的小師妹,母親早逝,更不可能會喊宋家那個老女人為母親。
宋清音解釋道,“師姐,此次迴去,我以嫁人。”
“這位是震北王府的王妃,我現在的母親。”
聽到這些話,壽聞很心疼,她就知道宋府派人來接小師妹迴去,準沒好事兒。
這才迴去幾天就已經把她打發了出去。
十多年間,小師妹從未離開過上清觀,嫁人肯定不是她的意思。
小師妹從前是最愛自由之人,如今卻被深閨宅院所困。
縱使心中感歎頗多,但壽聞不會安慰人,隻能輕輕拍了拍宋清音的肩膀。
“上清觀中的弟子永遠會是你的家人。”
宋清音也不用師姐多說什麽,僅僅一個對視就什麽都懂了。
王妃主動安慰,“這倒是沒什麽要緊的。我們可以在那邊小住幾日。”
“就當是出門散心了。”王妃伸出手放在宋清音的膝蓋上。
“我們收拾收拾明日就可以出發。”
聞及此言,宋清音的失落一掃而光。
她終於可以再見到師父了。
一行人迴到王府,宋清音就興奮地主動收拾東西。
想給師父帶點好東西,上清觀在山上,平日裏什麽資源都稀缺。
平日吃的五穀和蔬菜都是觀中弟子種的,草藥等等也是弟子們去采的。
就連平日裏穿的衣服都是弟子種棉花紡織的。
可謂什麽事兒都是自給自足。
平日裏香客捐的香火錢不是修繕大殿就是救濟百姓了。
宋清音最是知道師父的為人。
若帶過去一些金銀細軟師父肯定不要,就算強塞給她也是被捐出去的結果。
她想給師父帶點真正實用的東西,思來想去還是草藥最實用。
想到這宋清音坐在桌前,“春香,給我拿筆墨過來。”
“一會兒我寫幾味草藥,你上街去給我買迴來,盡量多買,我明天要帶去上清觀。”
“好嘞,少夫人。”春香站在一旁乖巧地應和。
這些草藥都是宋清音記得,上清山上不常有的。
時間過去得太久遠了,她寫完之後老覺得有遺漏的。
最後還是看天色漸晚,才讓春香過去了。
宋清音記得兒時有年冬天,她大晚上發燒,觀裏的草藥什麽的都稀缺。
師父冒著大雪去上山給她采藥草,崴了腳,迴來後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傷勢和陰濕的鞋襪,第一件事就是去給她熬藥。
就是因為這次師父留下了隱疾,每到雨雪天氣,腳腕就會疼痛難耐。
有幾次晚上,她在師父門前聽到師父隱忍的喘息。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她都欠師父的。
思緒越飄越遠,宋清音在廊下站了一個時辰。
直到春香迴來,看到自家世子妃還和送她出門的時候一樣。
“少夫人,是在發呆嗎?”春香走到宋清音身旁,才被後者發現。
宋清音反應過來竟發現眼角有些許濕潤。
“就是想起了點過去的事兒。”
第二天一早,府中侍衛就把要帶過去的東西一件一件往馬車上搬。
最後竟裝滿了一整輛馬車。
不僅是宋清音帶的隨身物品多,王妃的也是令人嗔目咂舌。
無奈之下隻能再備一輛馬車。
王妃拉著宋清音的手道,“可有給焰兒告別。”
直到被詢問,宋清音才想起魏璟焰來。
說實話她這幾日確實沒有見到魏璟焰,而且後者平日裏不著家,有什麽事兒也不會告訴她。
但是人家母親問,她也總不能說沒有,不知道吧。
就在宋清音為難的時候,王府管家終於來給她台階下了。
“王爺最近出門了,並沒有迴來。”
王妃疑惑道,“這樣嗎?確實已經有好多日沒有見到焰兒了,我以為他晚上會迴來。”
說完她悵然一笑,“也是,焰兒背負的東西不允許讓他停下。”
“清音,你也見諒,做王府的媳婦不容易,我也是過來人。”
對於這點宋清音倒是一點都不在意。她還巴不得魏璟焰不迴來,遇見沈煙璃之後就把她休了。
從此以後她就閑雲野鶴,樂得自在。
隻是想歸想,麵子還是得做足,“無妨,孩兒知道的。”
上清山位於京城隔壁的衛橋縣境內。
說近不近,說遠也就馬車一日的路程。
若是直接騎馬,不出半日就到了。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到了上清山腳下。
上清觀平日裏主打與世隔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上山的路不好走。
馬車定然是不能上了,隻能步行。
大大小小的東西也要侍衛幫忙抬上去。
每個人身上都拎了點包袱,宋清音扶著王妃一點點向上走。
侍衛的力氣大,不一會兒就把他們甩在了身後。
以前下山的時候,宋清音總覺得這天山路很漫長,但是今天,她覺得這條山路很短。
走了再長時間都不嫌累。
她的腳步輕快,若不是王妃體力不支,走走停停,宋清音恐怕能早到半個小時。
此時的天已經黑了下來。
正當她在發愁夜路不好走的時候,前麵竟有人在輕喚她的名字。
“小音?是你嗎?”
熟悉的聲音。
宋清音下意識抬頭望去,隻能看到微弱的燈籠光中隱匿著一個人。
她試探地問道,“壽聞師姐?”
對麵的人影立刻應道,“哎,是我是我。”
壽聞看到真是自己的小師妹,便飛快向宋清音走來。
直到兩人僅隔兩三步的距離之後,宋清音才看清了師姐。
宋清音的鼻子泛起了酸,沒人知道對於她來說,這一別已經幾十年了。
“怎麽這麽晚了還進山,不怕受傷?”
壽聞略帶責備地說了幾句,後直接拿過宋清音和王妃二人身上的包袱。
壽聞的身材高大,強壯,聲音中性,不似尋常女子。
對宋清音二人來說很有負擔的兩個包袱,直接被她一甩背在肩上,另一隻手還提著燈籠,絲毫不影響行動。
宋清音給王妃介紹道,“母親,這位是我的師姐,壽聞。”
壽聞本在前麵走著,聽到宋清音喊母親,這才又轉過身來打量這個衣飾華美的女人。
壽聞眼中充滿了不解,她明明記得,自己的小師妹,母親早逝,更不可能會喊宋家那個老女人為母親。
宋清音解釋道,“師姐,此次迴去,我以嫁人。”
“這位是震北王府的王妃,我現在的母親。”
聽到這些話,壽聞很心疼,她就知道宋府派人來接小師妹迴去,準沒好事兒。
這才迴去幾天就已經把她打發了出去。
十多年間,小師妹從未離開過上清觀,嫁人肯定不是她的意思。
小師妹從前是最愛自由之人,如今卻被深閨宅院所困。
縱使心中感歎頗多,但壽聞不會安慰人,隻能輕輕拍了拍宋清音的肩膀。
“上清觀中的弟子永遠會是你的家人。”
宋清音也不用師姐多說什麽,僅僅一個對視就什麽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