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不樂意了
八零村姑翻身,軍官老公頂不住了 作者:千歲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張頭聽著這動靜,感覺自己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最後實在是沒辦法,隻能說:“那你想怎麽辦?我現在跟著你去找人麻煩?要不去報案?去找縣裏領導評評理?”
一聽到這話,張嬸兒瞬間就啞火了。
沒理的是他們,就算是找到派出所,找到縣領導,那也隻能是自討沒趣了。
想到這,張嬸兒心裏那叫一個憋屈,又開始哭了。
老張頭眉頭皺的都快能夾死蒼蠅了:“行了,別哭了,你趕緊把身上的衣服換換吧,再過會兒都醃出味兒了。”
張嬸兒:“…………”
哭的更大聲了。
但她自己聞著那味兒也熏夠嗆,最後去洗頭擦身上換衣服,折騰了大半天,還感覺那股泔水味兒沒洗幹淨。
罵罵咧咧的坐在炕上,一旁的老張頭下意識躲她遠一些。
張嬸兒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這會兒冷靜下來,想到趙大姐說的那些話了。
“我聽香滿園的那婆娘說,咱們棟子在省城看上個女的,還給人家送錢,你說他不迴來,是不是就因為這女的?”
自己兒子長大了,知道找對象那是好事兒。
但如果找的是這樣的,還沒進門呢,就惦記著她兒子的錢,張嬸兒心裏就不樂意了。
老張頭不知道這事,還是頭一次聽說,眉頭一皺:“咋個情況?什麽女的?”
這點他們完全不知道。
張嬸兒也不清楚啊,要不是趙大姐今天當街罵出來,她還被蒙在鼓裏呢。
“我聽說,兒子被那女的騙錢了,還是老李家的李燕給追迴來的,要不咱們去問問?”
“走,去問問。”
騙錢這可了不得,老張頭頓時興致高昂的,下炕穿鞋就往外走,腿腳慢的張嬸兒都被落下了。
兩人去了老李家,因為心裏著急,也顧不得寒暄委婉了,張口就問了李母知不知道張棟在省城發生的事。
這事李母還真知道,之前李燕打電話到店裏,李母特意等著時間接了電話,聽李燕提了一嘴,後來李燕又寫信迴來,把事情的緣由說明白了。
李母也不傳話了,索性把李燕寫的信拿出來給他們倆看:“你們倆也都是識字的人,自己看看吧。”
她心裏還覺得這張棟拎不清呢,好好的一大小夥兒,要是能踏踏實實的在店裏繼續幹下去,收入那麽好,什麽樣的好對象找不到?
竟然一頭栽進了個寡婦的坑裏,人家還帶著倆孩子了。
這寡婦也就算了,要是那好的,真心過日子的,娶了也不是不能。
可這個寡婦,心裏的花花腸子多的是,根本就沒瞧上張棟,張棟那個傻的卻看不穿。
想到這點,李母心中還有點慶幸,當初張家和他們家開玩笑,想結兒女親家,讓李燕嫁過去,說什麽兩家認識這麽多年,知根知底的,又住在一起,關係又好。
等他們家李燕嫁過去,肯定把李燕當成是親閨女疼。
李母對此倒是沒什麽反對的,覺得也行,娘家婆家離得近,女兒也能天天見到,是好事。
但是她看自己閨女對張棟並沒有這方麵的意思,試探了幾句之後,確定自己閨女是真沒這個想法,也就把這提議擱置了。
畢竟那個時候兩孩子歲數都也不大,還能再等幾年。
現在看來,虧得沒答應,不然,就張棟這德性,她閨女嫁過去那不是受罪麽。
到時候,非但沒做成親家,兩家多年的鄰裏情誼也毀了。
這不就是結仇麽。
張家老兩口看完信,眼睛一翻,人差點暈過去。
還是李母眼疾手快的上去掐了張嬸兒人中,這才把人給掐過來。
好半天,張嬸兒才抖著嘴唇找迴自己的聲音:“這個逆子,這個逆子怎麽能看上一個寡婦啊?”
還是帶了兩個孩子的!
老張頭臉色也黑沉沉的:“胡鬧!簡直就是胡鬧!這種女人我們張家是絕對不會同意讓她進門的!”
他這口氣,說的好像他們老張家有皇位要繼承的。
張嬸兒的聲音都帶上了哭腔,純純氣的:“這個不省心的東西,他是眼瞎了嗎?怎麽就看上個寡婦?他就是看上燕子都比看上個寡婦強啊。”
這話聽的李母當即就不樂意了,板著臉:“他嬸兒,話可不是這麽說的,什麽叫就是看上我家燕子都比看上個寡婦強?我家燕子差哪兒了讓你們拿著去跟個帶孩子的寡婦比?”
說這話不就是羞辱人嗎?
他們家好好的大閨女,要人樣有人樣,要賺錢也能賺錢,差哪兒了?
張嬸兒自知失言,趕緊給自己找補:“老姐姐,對不住,我不是那意思,我這不是被那混賬東西給氣著了。”
李母卻不買她的賬:“你就是再氣著,那也是你兒子氣的你,又不是我家燕子氣你了,拉踩我們燕子算什麽事兒?”
她說著,哼了聲:“再說了,要不是我家燕子幫你家張棟出頭,你家張棟早就被人打個頭破血流了,還想把那幾十塊要迴來?門兒都沒有!”
就這,他們張家非但不感激,聽聽說那話,那叫人話嗎?
張嬸兒和老張頭被李母懟的臉色那叫一個尷尬難看。
可是他們倆現在也不清楚張棟的具體情況,更是聯係不上張棟,想打聽,還得找李家。
所以隻能賠著小臉,一個勁兒的說好話。
李母突突突說了半天,心裏的不爽這才紓解了不少,看了張嬸兒一眼:“你家張棟留在省城不迴來,那是自己偷跑的,這會兒工作都不知道有沒有著落呢,不像是我家燕子,那可是人家江同誌主動要求她留下的,燕子說了,江同誌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幫她看店,就把我們家燕子留下了,我估摸著,這省城的店,以後江同誌是一把手,我們家燕子怎麽著也是個二把手吧?”
說這話的時候,李母那炫耀的勁兒,簡直絕了。
聽的張家老兩口臉色變了又變,那叫一個精彩。
他們怎麽都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麽一段呢,沒想到李燕年紀輕輕的,就能得了江月華的看重,那她以後豈不是會像劉桂花和趙大姐一樣,也能獨立替江月華看店了?
那一個月的工資得給開多少啊?
想到這,兩人的臉色當即就更加難看了。
最後實在是沒辦法,隻能說:“那你想怎麽辦?我現在跟著你去找人麻煩?要不去報案?去找縣裏領導評評理?”
一聽到這話,張嬸兒瞬間就啞火了。
沒理的是他們,就算是找到派出所,找到縣領導,那也隻能是自討沒趣了。
想到這,張嬸兒心裏那叫一個憋屈,又開始哭了。
老張頭眉頭皺的都快能夾死蒼蠅了:“行了,別哭了,你趕緊把身上的衣服換換吧,再過會兒都醃出味兒了。”
張嬸兒:“…………”
哭的更大聲了。
但她自己聞著那味兒也熏夠嗆,最後去洗頭擦身上換衣服,折騰了大半天,還感覺那股泔水味兒沒洗幹淨。
罵罵咧咧的坐在炕上,一旁的老張頭下意識躲她遠一些。
張嬸兒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這會兒冷靜下來,想到趙大姐說的那些話了。
“我聽香滿園的那婆娘說,咱們棟子在省城看上個女的,還給人家送錢,你說他不迴來,是不是就因為這女的?”
自己兒子長大了,知道找對象那是好事兒。
但如果找的是這樣的,還沒進門呢,就惦記著她兒子的錢,張嬸兒心裏就不樂意了。
老張頭不知道這事,還是頭一次聽說,眉頭一皺:“咋個情況?什麽女的?”
這點他們完全不知道。
張嬸兒也不清楚啊,要不是趙大姐今天當街罵出來,她還被蒙在鼓裏呢。
“我聽說,兒子被那女的騙錢了,還是老李家的李燕給追迴來的,要不咱們去問問?”
“走,去問問。”
騙錢這可了不得,老張頭頓時興致高昂的,下炕穿鞋就往外走,腿腳慢的張嬸兒都被落下了。
兩人去了老李家,因為心裏著急,也顧不得寒暄委婉了,張口就問了李母知不知道張棟在省城發生的事。
這事李母還真知道,之前李燕打電話到店裏,李母特意等著時間接了電話,聽李燕提了一嘴,後來李燕又寫信迴來,把事情的緣由說明白了。
李母也不傳話了,索性把李燕寫的信拿出來給他們倆看:“你們倆也都是識字的人,自己看看吧。”
她心裏還覺得這張棟拎不清呢,好好的一大小夥兒,要是能踏踏實實的在店裏繼續幹下去,收入那麽好,什麽樣的好對象找不到?
竟然一頭栽進了個寡婦的坑裏,人家還帶著倆孩子了。
這寡婦也就算了,要是那好的,真心過日子的,娶了也不是不能。
可這個寡婦,心裏的花花腸子多的是,根本就沒瞧上張棟,張棟那個傻的卻看不穿。
想到這點,李母心中還有點慶幸,當初張家和他們家開玩笑,想結兒女親家,讓李燕嫁過去,說什麽兩家認識這麽多年,知根知底的,又住在一起,關係又好。
等他們家李燕嫁過去,肯定把李燕當成是親閨女疼。
李母對此倒是沒什麽反對的,覺得也行,娘家婆家離得近,女兒也能天天見到,是好事。
但是她看自己閨女對張棟並沒有這方麵的意思,試探了幾句之後,確定自己閨女是真沒這個想法,也就把這提議擱置了。
畢竟那個時候兩孩子歲數都也不大,還能再等幾年。
現在看來,虧得沒答應,不然,就張棟這德性,她閨女嫁過去那不是受罪麽。
到時候,非但沒做成親家,兩家多年的鄰裏情誼也毀了。
這不就是結仇麽。
張家老兩口看完信,眼睛一翻,人差點暈過去。
還是李母眼疾手快的上去掐了張嬸兒人中,這才把人給掐過來。
好半天,張嬸兒才抖著嘴唇找迴自己的聲音:“這個逆子,這個逆子怎麽能看上一個寡婦啊?”
還是帶了兩個孩子的!
老張頭臉色也黑沉沉的:“胡鬧!簡直就是胡鬧!這種女人我們張家是絕對不會同意讓她進門的!”
他這口氣,說的好像他們老張家有皇位要繼承的。
張嬸兒的聲音都帶上了哭腔,純純氣的:“這個不省心的東西,他是眼瞎了嗎?怎麽就看上個寡婦?他就是看上燕子都比看上個寡婦強啊。”
這話聽的李母當即就不樂意了,板著臉:“他嬸兒,話可不是這麽說的,什麽叫就是看上我家燕子都比看上個寡婦強?我家燕子差哪兒了讓你們拿著去跟個帶孩子的寡婦比?”
說這話不就是羞辱人嗎?
他們家好好的大閨女,要人樣有人樣,要賺錢也能賺錢,差哪兒了?
張嬸兒自知失言,趕緊給自己找補:“老姐姐,對不住,我不是那意思,我這不是被那混賬東西給氣著了。”
李母卻不買她的賬:“你就是再氣著,那也是你兒子氣的你,又不是我家燕子氣你了,拉踩我們燕子算什麽事兒?”
她說著,哼了聲:“再說了,要不是我家燕子幫你家張棟出頭,你家張棟早就被人打個頭破血流了,還想把那幾十塊要迴來?門兒都沒有!”
就這,他們張家非但不感激,聽聽說那話,那叫人話嗎?
張嬸兒和老張頭被李母懟的臉色那叫一個尷尬難看。
可是他們倆現在也不清楚張棟的具體情況,更是聯係不上張棟,想打聽,還得找李家。
所以隻能賠著小臉,一個勁兒的說好話。
李母突突突說了半天,心裏的不爽這才紓解了不少,看了張嬸兒一眼:“你家張棟留在省城不迴來,那是自己偷跑的,這會兒工作都不知道有沒有著落呢,不像是我家燕子,那可是人家江同誌主動要求她留下的,燕子說了,江同誌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幫她看店,就把我們家燕子留下了,我估摸著,這省城的店,以後江同誌是一把手,我們家燕子怎麽著也是個二把手吧?”
說這話的時候,李母那炫耀的勁兒,簡直絕了。
聽的張家老兩口臉色變了又變,那叫一個精彩。
他們怎麽都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麽一段呢,沒想到李燕年紀輕輕的,就能得了江月華的看重,那她以後豈不是會像劉桂花和趙大姐一樣,也能獨立替江月華看店了?
那一個月的工資得給開多少啊?
想到這,兩人的臉色當即就更加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