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指標測試
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 作者:伽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56%、58%、51%……”長達十幾分鍾的成功率播報後,總算是決出了晉級者。
田園本想認真研究研究,看看節目組的測試結果,與自己研究的是否一致。
但看到字幕公布了完整的測試結果以後,他覺得沒必要了。
他發現節目組不嚴謹,連測試平台的用法都不太對勁。這樣的話,把工作人員累得夠嗆不說,測試的結果給沒有經驗的股民看,絕對是在誤人子弟。
幸好在視頻的最後,節目組強調了一句:“測試樣本具有隨機性,結果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田園看完節目,想著朋友們的問題都解決了,是時候解決自己的了。在錄製股市達人秀時作弊是事實,幸好當時在節目現場,說的是炒股12年沒怎麽賺錢。
自己是在低姿態的表達以後,於鴻途評委才給的通過票,所以他的這一票不能算作弊。而劉一涵,是在跟著於鴻途投票,她也不會否認自己的選擇。
所以能坐實節目組作弊的人,就隻剩沈藝心一個了。隻要她承認投票時被節目組閉麥,投票時被更改結果,那麽無論怎樣解釋都無濟於事。
好在作弊事件曝光以後,沈藝心一直在沉默。即使有記者采訪,她也拒絕迴答。
田園本以為,以那丫頭的火爆脾氣,遇到不公平肯定會說出真相的。或許這一次,她是考慮到璐璐的處境,才選擇沉默的。
但是沉默,也意味著會認為是在同流合汙。自己還是得想辦法破題才行。
同樣看過股市達人秀第四期節目的人,還有張盈。她沒有經驗,所以看的很認真,甚至聽一句暫停一次,把成功率數值全都記錄在本子裏了。
而且她認真的研究了一個多小時,發現這些指標買點的成功率,差異好像不是很大。
如果隻用原始的買點,都在50%左右,高也高不出多少,低也低不到哪去。而附加條件以後,似乎能高一些,但她又覺得哪裏不對勁。
為何指標買點的成功率提高了,但是年均收益率卻降低了?
此時,於鴻途正好下班迴到家。他發現張盈寫了很多的數字,頓時覺得有趣,“怎麽,你這是要買彩票啊?”
張盈一臉黑線,嘟囔了一句:“股票我都沒研究過來,我還買彩票?”
於鴻途驚訝,張盈前兩天剛做過成交量的筆記,然後就沒再提過股票,這會是怎麽了?又來興趣了?“那需要幫助嗎?”
“太需要了。”張盈眼前一亮。拿著寫滿數字的本和紙筆走到餐桌前,“那個,你看一會,我去做飯,做好了再給我講吧。”
於鴻途掃了一眼,念到,“macd、macd水下、macd背離、kdj……”他懂了,“在測指標成功率啊!”
張盈在做飯,於鴻途也不想去打擾,不然一聊起股票,一時半會怕是吃不上飯了。
但女朋友求助了,必須得仔細講講啊。於鴻途抄起一張紙,也開始寫寫畫畫。
他知道,雖然這是很基礎的概率測試,但不是張盈這種初級玩家做得出的。她應該是從哪看到的。
百度文庫,新浪微博,還是哪本小說?
於鴻途想著,看見遠處書桌的顯示器亮著,他就走了過去,發現是股市達人秀的畫麵。
“第四期節目開始研究概率了啊?”為了弄清楚張盈寫的數字是怎麽來的,於鴻途被迫迴看了一段節目。
張盈做好晚飯,發現於鴻途在很認真的看節目,再次確認了他是個熱愛股票的人。他肯定喜歡會炒股的女孩。自己可得好好學,爭取有朝一日與他同頻。
一起炒股,也很幸福。
看完節目,兩人一起吃飯。
於鴻途從沒見過張盈吃得這麽快。她簡直不是在吃飯,是在表決心,想要學好股票的決心。
飯後,於鴻途開始講解指標概率的問題。“做這種測試,嚴謹是第一位的。”
“哦,怎麽講?”
“第一點。樣本股的選擇不能太少。而且要考慮哪些股票會影響到測試結果。最常見的情況,一種是退市股,就算退市的比例不高,但測試的時候沒有包含進去的話,也會影響結果的。”
“如果是短線測試,影響可能不大;但如果是長線,尤其是集中投資的那種策略,買到退市股會嚴重影響收益率。”
“還有一種是,某一段時期的新股上市,是連續漲停的。如果在連續漲停期出現了買點,那會拉高買入信號的準確率。因為在實盤中,很多股排隊都買不到的。”
“第二點是統計的時段要夠長,而且有必要分時段的研究。其實同一個指標或者策略,在牛市和熊市中的成功率相差是很大的。”
“買入信號的分布情況也很重要。有些指標成功的買入信號,大都集中在牛市階段。是這些集中的成功案例,拉高了整體的成功率。可實戰中哪有那麽多牛市啊?”
“第三點是平倉條件的設置。除了考察買點的成功率以外,也要考慮交易的效率。同樣的成功率,有的指標5個交易日就能止盈,有的需要20個交易日才行。”
“在設置止盈條件時,也應該利用好買入信號對趨勢的作用力。用20%的止盈條件+ 50%的成功率,比10%的止盈條件+60%的成功率更賺錢。”
“第四點,是要考慮買入信號的數量。有些指標雖然成功率很高,但是交易次數很少,這也會影響到總收益。或者說低成功率的指標,可能比高成功率的更賺錢。”
於鴻途講完又笑著說:“其實,節目組的測試結果,真沒多大應用價值,實盤操作時,看指標買股票,還不如簡單的持有一個投資組合。”
張盈驚訝,“那研究這麽多指標幹啥?”
“也不是說指標不能用,而是必須結合經驗,用人工去判斷買點的有效性。”
張盈點頭。
“再一個,股票書也好,股票課程也好,大都隻講買點,隻講成功的案例。”
“嗯。”
“但炒股需要一個完整的係統,有買入就必須有賣出。既要爭取賺錢,也要控製風險。”
張盈點頭。
田園本想認真研究研究,看看節目組的測試結果,與自己研究的是否一致。
但看到字幕公布了完整的測試結果以後,他覺得沒必要了。
他發現節目組不嚴謹,連測試平台的用法都不太對勁。這樣的話,把工作人員累得夠嗆不說,測試的結果給沒有經驗的股民看,絕對是在誤人子弟。
幸好在視頻的最後,節目組強調了一句:“測試樣本具有隨機性,結果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田園看完節目,想著朋友們的問題都解決了,是時候解決自己的了。在錄製股市達人秀時作弊是事實,幸好當時在節目現場,說的是炒股12年沒怎麽賺錢。
自己是在低姿態的表達以後,於鴻途評委才給的通過票,所以他的這一票不能算作弊。而劉一涵,是在跟著於鴻途投票,她也不會否認自己的選擇。
所以能坐實節目組作弊的人,就隻剩沈藝心一個了。隻要她承認投票時被節目組閉麥,投票時被更改結果,那麽無論怎樣解釋都無濟於事。
好在作弊事件曝光以後,沈藝心一直在沉默。即使有記者采訪,她也拒絕迴答。
田園本以為,以那丫頭的火爆脾氣,遇到不公平肯定會說出真相的。或許這一次,她是考慮到璐璐的處境,才選擇沉默的。
但是沉默,也意味著會認為是在同流合汙。自己還是得想辦法破題才行。
同樣看過股市達人秀第四期節目的人,還有張盈。她沒有經驗,所以看的很認真,甚至聽一句暫停一次,把成功率數值全都記錄在本子裏了。
而且她認真的研究了一個多小時,發現這些指標買點的成功率,差異好像不是很大。
如果隻用原始的買點,都在50%左右,高也高不出多少,低也低不到哪去。而附加條件以後,似乎能高一些,但她又覺得哪裏不對勁。
為何指標買點的成功率提高了,但是年均收益率卻降低了?
此時,於鴻途正好下班迴到家。他發現張盈寫了很多的數字,頓時覺得有趣,“怎麽,你這是要買彩票啊?”
張盈一臉黑線,嘟囔了一句:“股票我都沒研究過來,我還買彩票?”
於鴻途驚訝,張盈前兩天剛做過成交量的筆記,然後就沒再提過股票,這會是怎麽了?又來興趣了?“那需要幫助嗎?”
“太需要了。”張盈眼前一亮。拿著寫滿數字的本和紙筆走到餐桌前,“那個,你看一會,我去做飯,做好了再給我講吧。”
於鴻途掃了一眼,念到,“macd、macd水下、macd背離、kdj……”他懂了,“在測指標成功率啊!”
張盈在做飯,於鴻途也不想去打擾,不然一聊起股票,一時半會怕是吃不上飯了。
但女朋友求助了,必須得仔細講講啊。於鴻途抄起一張紙,也開始寫寫畫畫。
他知道,雖然這是很基礎的概率測試,但不是張盈這種初級玩家做得出的。她應該是從哪看到的。
百度文庫,新浪微博,還是哪本小說?
於鴻途想著,看見遠處書桌的顯示器亮著,他就走了過去,發現是股市達人秀的畫麵。
“第四期節目開始研究概率了啊?”為了弄清楚張盈寫的數字是怎麽來的,於鴻途被迫迴看了一段節目。
張盈做好晚飯,發現於鴻途在很認真的看節目,再次確認了他是個熱愛股票的人。他肯定喜歡會炒股的女孩。自己可得好好學,爭取有朝一日與他同頻。
一起炒股,也很幸福。
看完節目,兩人一起吃飯。
於鴻途從沒見過張盈吃得這麽快。她簡直不是在吃飯,是在表決心,想要學好股票的決心。
飯後,於鴻途開始講解指標概率的問題。“做這種測試,嚴謹是第一位的。”
“哦,怎麽講?”
“第一點。樣本股的選擇不能太少。而且要考慮哪些股票會影響到測試結果。最常見的情況,一種是退市股,就算退市的比例不高,但測試的時候沒有包含進去的話,也會影響結果的。”
“如果是短線測試,影響可能不大;但如果是長線,尤其是集中投資的那種策略,買到退市股會嚴重影響收益率。”
“還有一種是,某一段時期的新股上市,是連續漲停的。如果在連續漲停期出現了買點,那會拉高買入信號的準確率。因為在實盤中,很多股排隊都買不到的。”
“第二點是統計的時段要夠長,而且有必要分時段的研究。其實同一個指標或者策略,在牛市和熊市中的成功率相差是很大的。”
“買入信號的分布情況也很重要。有些指標成功的買入信號,大都集中在牛市階段。是這些集中的成功案例,拉高了整體的成功率。可實戰中哪有那麽多牛市啊?”
“第三點是平倉條件的設置。除了考察買點的成功率以外,也要考慮交易的效率。同樣的成功率,有的指標5個交易日就能止盈,有的需要20個交易日才行。”
“在設置止盈條件時,也應該利用好買入信號對趨勢的作用力。用20%的止盈條件+ 50%的成功率,比10%的止盈條件+60%的成功率更賺錢。”
“第四點,是要考慮買入信號的數量。有些指標雖然成功率很高,但是交易次數很少,這也會影響到總收益。或者說低成功率的指標,可能比高成功率的更賺錢。”
於鴻途講完又笑著說:“其實,節目組的測試結果,真沒多大應用價值,實盤操作時,看指標買股票,還不如簡單的持有一個投資組合。”
張盈驚訝,“那研究這麽多指標幹啥?”
“也不是說指標不能用,而是必須結合經驗,用人工去判斷買點的有效性。”
張盈點頭。
“再一個,股票書也好,股票課程也好,大都隻講買點,隻講成功的案例。”
“嗯。”
“但炒股需要一個完整的係統,有買入就必須有賣出。既要爭取賺錢,也要控製風險。”
張盈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