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炒股的規劃
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 作者:伽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期三隊的比賽是答題,答對一題得一分。得分最少的隊伍將接受冷氣懲罰。”
“導演!”劉一涵突然大喊,“田園是老股民,他不能參與!”
此言一出,尹欣欣不高興了。但爭論也沒用,田園參與確實對其他隊伍不公平。
田園趕緊問:“我不參與,是不是也不用受罰啊?”
“不行!”劉一涵和尹欣欣異口同聲。
沈藝心看了田園一眼,暗笑,小樣的,玩心機你能玩過劉一涵?
很快,導演開始就此行的一些知識點出題。
結果,擁有好勝分子尹欣欣的黃隊取得了勝利。而藍隊隊長李星悅,在決定勝負的最後一題時,get到了田園的提醒手勢,順利戰勝了紅隊。
事後,沈藝心悄悄問田園,“你為啥幫她?是不是喜歡人家?”
田園笑,“怎麽,你想看到劉一涵贏啊?”
“敢情渣男也能分出好賴啊。”
“你說誰渣男!”
“你!”
“暴力狂!”
“你說啥!”
“你是渣男!”
“你是暴力狂!”
悄悄話升級成了吵架,正開著直播機器的隊友趕緊過來勸架。
結果,“渣男vs暴力狂”的彈幕迅速占滿了直播間。
本期節目的最後一站是研究部門。
“如果我們之前的行程像是在旅行,那麽從此刻起,就要動腦子了,研究部的人將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炒股。”
在開始炒股之前,建議你對自己的性格,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股市都是反人性的。股民幾乎不可能用舒適的心理狀態(比如一買就漲,比如百發百中),賺到錢。
在開始炒股之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
1、寧願不賺錢,也不想虧錢,是保守型投資者。
2、為了獲取收益,可以承擔一定風險,是穩健型投資者。
3、寧願虧錢,也要爭取賺大錢,是激進型投資者。
人的性格幾乎不可能改變,但是投資策略可以。隻有投資策略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匹配,才有可能將策略執行到位。
簡單的說,買了1萬元的股票,有的人賺1000元就很興奮了,而有的人賺2000元時依然淡定;虧損也一樣,有人虧500元就著急了,而有的人覺得虧2000元也正常。
投資策略要考慮到股民的情緒閾值。也就是盈虧達到多少時,會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
第二個問題:你有多少資金?
1、積蓄有限,就指著炒股賺零花錢。
有能力在股市賺錢的人,通常能一直賺;不能賺錢的人,在學會方法之前,也一直不能賺。
賺一點錢就退出的話,不太劃算。而且炒股隻想賺零花錢的話,目標太小。
2、有穩定的收入,炒股是想錦上添花。
這是最適合投資股市的一類人。炒股不是一錘子買賣,也不要一次投入太多資金,而是應該隨著經驗的增長,分批次的投入資金。
但也不是一直投,終身投,而是在到達一個臨界點(有能力穩定盈利)後,開始“反向投資”。
正向投資是每年投入資金到股市,反向投資是每年從股市裏取錢。
3、沒錢,但相信光。
炒股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以小博大的行業。至少有人說1萬入市賺100萬時,會有人相信,因為真的有人做到過,而且不隻一個。
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很多的時間。
筆者不建議做職業股民,但一定要把投資股票作為理財的手段之一。
資金少不是問題,問題隻是沒有經驗和耐心。
隻要國家的經濟是在向好的,流通的貨幣總量是在增長的,那麽溢出的資金就會流入到股市。於是每隔一段時期,就會有一次牛市。
其實,幾乎每個股民的收益,都是源於牛市。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對股市有興趣,就趁早開始學習吧。
4、收入很高,炒股就是玩玩。
玩當然可以了。股市歡迎你啊,哈哈哈。
收入和經濟狀況,直接決定了投資股市的目標。有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相當重要。
股市不是賺快錢的地方,也不能解決人的燃眉之急。如果隻想賺一筆就退出,千萬別炒股,短線容易炒成長線,長線最終炒成股東。
相反,隻有做了長期規劃,有足夠耐心的人,才有可能是大贏家。
正應了那麽一句話,人總是高估自己短期內能完成的目標,而低估長期內能完成的目標。
最後一個問題:你有多少時間投入股市?
1、幾乎沒有時間。
適合用基本麵分析方法,做長線投資,甚至隻需要投資最熟悉的領域。
2、有一定時間,但時間不是固定的。
可以選擇的方法比較多,比如每星期複盤一次,以周為單位做投資組合;也可以每個月複盤一次,或者以財務報表公布的周期進行調倉換股。
3、有時有時間,有時沒時間
這種比較適合做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通過一次性的統計各種策略的曆史收益率,決定自己的量化策略。然後按照計算結果,手動或自動在盤前委托交易。
另外,每天都有時間看一眼,和連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適用的策略肯定是不同的。完全沒時間的人,使用的策略周期需要更長,也就是對短期波動的包容性要更大;
這是為了防止被事情耽誤了炒股時,產生的不良情緒。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耽誤炒股的並不是“眼前的事”,而是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到會遇到這種情況,策略的包容性不足。
4、有很多時間,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建議你立即想好一件事:這一生要不要投資股市?
如果你確定一生都可以不碰股票,那麽請務必提醒自己:股市1賺2平7虧。就算賺,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但如果無法確定自己有沒有足夠定力,怕頭腦一熱就紮進股市,那麽請抓緊時間學習吧。這樣在頭腦一熱的時候,還能有一定的經驗托底。
炒股與很多行業一樣,也有交易狀態一說(盤感)。
接觸和學習股票的時間越長,內容越豐富,盤感就越好。
“導演!”劉一涵突然大喊,“田園是老股民,他不能參與!”
此言一出,尹欣欣不高興了。但爭論也沒用,田園參與確實對其他隊伍不公平。
田園趕緊問:“我不參與,是不是也不用受罰啊?”
“不行!”劉一涵和尹欣欣異口同聲。
沈藝心看了田園一眼,暗笑,小樣的,玩心機你能玩過劉一涵?
很快,導演開始就此行的一些知識點出題。
結果,擁有好勝分子尹欣欣的黃隊取得了勝利。而藍隊隊長李星悅,在決定勝負的最後一題時,get到了田園的提醒手勢,順利戰勝了紅隊。
事後,沈藝心悄悄問田園,“你為啥幫她?是不是喜歡人家?”
田園笑,“怎麽,你想看到劉一涵贏啊?”
“敢情渣男也能分出好賴啊。”
“你說誰渣男!”
“你!”
“暴力狂!”
“你說啥!”
“你是渣男!”
“你是暴力狂!”
悄悄話升級成了吵架,正開著直播機器的隊友趕緊過來勸架。
結果,“渣男vs暴力狂”的彈幕迅速占滿了直播間。
本期節目的最後一站是研究部門。
“如果我們之前的行程像是在旅行,那麽從此刻起,就要動腦子了,研究部的人將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炒股。”
在開始炒股之前,建議你對自己的性格,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股市都是反人性的。股民幾乎不可能用舒適的心理狀態(比如一買就漲,比如百發百中),賺到錢。
在開始炒股之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
1、寧願不賺錢,也不想虧錢,是保守型投資者。
2、為了獲取收益,可以承擔一定風險,是穩健型投資者。
3、寧願虧錢,也要爭取賺大錢,是激進型投資者。
人的性格幾乎不可能改變,但是投資策略可以。隻有投資策略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匹配,才有可能將策略執行到位。
簡單的說,買了1萬元的股票,有的人賺1000元就很興奮了,而有的人賺2000元時依然淡定;虧損也一樣,有人虧500元就著急了,而有的人覺得虧2000元也正常。
投資策略要考慮到股民的情緒閾值。也就是盈虧達到多少時,會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
第二個問題:你有多少資金?
1、積蓄有限,就指著炒股賺零花錢。
有能力在股市賺錢的人,通常能一直賺;不能賺錢的人,在學會方法之前,也一直不能賺。
賺一點錢就退出的話,不太劃算。而且炒股隻想賺零花錢的話,目標太小。
2、有穩定的收入,炒股是想錦上添花。
這是最適合投資股市的一類人。炒股不是一錘子買賣,也不要一次投入太多資金,而是應該隨著經驗的增長,分批次的投入資金。
但也不是一直投,終身投,而是在到達一個臨界點(有能力穩定盈利)後,開始“反向投資”。
正向投資是每年投入資金到股市,反向投資是每年從股市裏取錢。
3、沒錢,但相信光。
炒股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以小博大的行業。至少有人說1萬入市賺100萬時,會有人相信,因為真的有人做到過,而且不隻一個。
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很多的時間。
筆者不建議做職業股民,但一定要把投資股票作為理財的手段之一。
資金少不是問題,問題隻是沒有經驗和耐心。
隻要國家的經濟是在向好的,流通的貨幣總量是在增長的,那麽溢出的資金就會流入到股市。於是每隔一段時期,就會有一次牛市。
其實,幾乎每個股民的收益,都是源於牛市。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對股市有興趣,就趁早開始學習吧。
4、收入很高,炒股就是玩玩。
玩當然可以了。股市歡迎你啊,哈哈哈。
收入和經濟狀況,直接決定了投資股市的目標。有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相當重要。
股市不是賺快錢的地方,也不能解決人的燃眉之急。如果隻想賺一筆就退出,千萬別炒股,短線容易炒成長線,長線最終炒成股東。
相反,隻有做了長期規劃,有足夠耐心的人,才有可能是大贏家。
正應了那麽一句話,人總是高估自己短期內能完成的目標,而低估長期內能完成的目標。
最後一個問題:你有多少時間投入股市?
1、幾乎沒有時間。
適合用基本麵分析方法,做長線投資,甚至隻需要投資最熟悉的領域。
2、有一定時間,但時間不是固定的。
可以選擇的方法比較多,比如每星期複盤一次,以周為單位做投資組合;也可以每個月複盤一次,或者以財務報表公布的周期進行調倉換股。
3、有時有時間,有時沒時間
這種比較適合做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通過一次性的統計各種策略的曆史收益率,決定自己的量化策略。然後按照計算結果,手動或自動在盤前委托交易。
另外,每天都有時間看一眼,和連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適用的策略肯定是不同的。完全沒時間的人,使用的策略周期需要更長,也就是對短期波動的包容性要更大;
這是為了防止被事情耽誤了炒股時,產生的不良情緒。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耽誤炒股的並不是“眼前的事”,而是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到會遇到這種情況,策略的包容性不足。
4、有很多時間,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建議你立即想好一件事:這一生要不要投資股市?
如果你確定一生都可以不碰股票,那麽請務必提醒自己:股市1賺2平7虧。就算賺,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但如果無法確定自己有沒有足夠定力,怕頭腦一熱就紮進股市,那麽請抓緊時間學習吧。這樣在頭腦一熱的時候,還能有一定的經驗托底。
炒股與很多行業一樣,也有交易狀態一說(盤感)。
接觸和學習股票的時間越長,內容越豐富,盤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