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看消息炒股的方法
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 作者:伽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利用消息炒股,是通過各種新聞、公告,來尋找交易機會的方法。
消息可以分為實質性的消息,和預期性的消息。前者可以為企業帶來直接的收益,後者更多的體現在情緒方麵,收益存在不確定性,或者兌現的時間比較長。
實質性的消息包括:
一、直接影響企業利潤的消息
(1)簽訂大訂單:
上交所規定:當訂單金額超過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的50%,且金額超過5億元時,需要予以披露。
而平均規模比較小的創業板、科創板公司,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就需要披露了。
上市公司簽訂大訂單,理論上講是好事,但也要考慮幾點:
訂單能否被完整的執行?這取決於購買方是否能穩定的經營,並且遵守信用。
訂單的利潤率是多少?會不會隻增收不增利?
是不是有人提前知道消息,股價也有所表現了?他們在訂單公布時會不會借機出貨?
(2)原材料降價
原材料降價生產成本就降低了。
其實隻要涉及到企業成本的物料降價,都是好事情。
但降價也不是對每家企業都是好事,尤其是針對原材料期貨做套期保值的企業。期貨頭寸通常會對衝原材料降價的收益。
(3)產品(服務)漲價
提起漲價,就必須了解一個概念,就是產品的定價權。這一般由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決定。
正常情況下,隻有擁有較高市場份額的頭部企業,或者話語權很強的行業領軍企業,才能自由決定產品的價格。
所以,當看到產品漲價的消息時,一定要判斷是企業自行決定的,還是受製於成本被迫漲價的。同時要分析漲價之後,會不會被其他企業搶占了市場。
多數情況下,產品漲價是利好,甚至對整個行業的股價都有正麵的作用。
(4)資產重組
形式有很多種:
收購兼並:如果收購的是優質資產,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好的收益。
股權轉讓:要看收購方的實力,如果新的股東實力強勁,對上市公司而言大有好處。
剝離不良資產:它會減輕上市公司的負擔。
置換資產:是用優質的資產置換公司的不良資產,這種方式的效果通常是立竿見影的。
還有一些其他重組的方式,多半都是利好。
資產重組的利好,通常在消息公布時,股價就會開始上漲,甚至連續一字漲停。而如果公布了重組的消息,股價沒有暴漲,或者高開低走,那就是市場覺得這個消息低於預期。
所以,消息公布之後的走勢十分重要。那種直接暴漲的股票,除非在重組之前就買了,追高買進的人是很難從中獲利的。
但不代表它就沒有賺錢機會。要看企業重組後的收益情況,業績好,它有可能繼續漲。
所以,這種消息在實戰中出現,可以加入自選股,然後長時間的追蹤,以判斷上市公司的收益情況。
二、大概率是利好的消息
(1)業績向好的財報
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肯定是好事,但它對股價的作用,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一要判斷業績公布前的漲幅,漲幅過大,業績再好也不能買。
二要判斷業績增長源於哪裏,是不是經營所得,這種收益是否具有延續性。
隻有股價漲幅不大,並且企業效益有實質性的增長時,才可能是比較好的機會。
(2)大手筆分紅
由於除權製度的存在,分紅並不會直接提高收益水平,它更多的是在表達上市公司的態度。
願意大手筆分紅的公司,多是對股東負責的公司,也更容易獲得大資金的認可。
但有一種分紅是在配合莊家炒作,尤其是分紅前大幅上漲的股票。
預期類的消息包括:
(1)舉牌:按照交易所的規定,股東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達到流通股本的5%時,就達到了舉牌標準,需要予以公告。
有人願意大手筆購買股票,表示購買人看好公司的前景。但能不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好處,就要看舉牌人的實力了。
如果隻是在參與二級市場炒作,而不參與公司經營,那麽舉牌就是中性的。
真正構成利好的舉牌,一種是同行業的企業戰略收購股權;另一種是有意成為公司的實際控製人。尤其是在舉牌之後,還有繼續購買股票意願的。
(2)機構調研:是投資機構實地考察上市公司的行為。
能夠被機構選中的公司,必然是專業人士相對看好的。而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夠被很多機構調研,代表它更受歡迎。
有些機構在調研後,會給出一份研究報告。投資者可以參考裏邊的內容,做出自己的判斷。
(3)增發:指上市公司在已有股本之外,再次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然後將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到一些項目中。
這些資金,無論是用於擴大生產、償還債務,還是補充流動資金,對公司都是好事。
如果參與增發的是有實力的機構,表示市場很看好公司的前景。
但是增發會增加股票的供應總量,也會稀釋原有股東的利益。
所以在增發時,要留意股票發行的價格、數量以及股份的限售期。
(4)行業政策出台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國家大力幫扶的行業,必定會有接連不斷的利好消息。這對股價而言,就是連續不斷的提振。
當然,也要分析政策起效的時間,以及能從中受益的公司。
同時需要分析政策的出台,到底是想提振一個行業,還是想拯救一個行業。前者的機會顯然更好。
(5)突發事件
突發的戰事,利好軍工、原油、黃金板塊的個股;幹旱、洪澇可能會影響農業股的走勢;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會提振醫療股的走勢;研究出了新的技術,發現了新的材料,都會對該行業的股票有影響。
但事件既然是突發的,那麽對股價的影響也多半是一時的。
與上述利好消息對應的,是利空消息。分析的思路是一樣的。
總之,看消息炒股,重點在於分析消息對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的影響,它的本質是一種邏輯分析。
消息可以分為實質性的消息,和預期性的消息。前者可以為企業帶來直接的收益,後者更多的體現在情緒方麵,收益存在不確定性,或者兌現的時間比較長。
實質性的消息包括:
一、直接影響企業利潤的消息
(1)簽訂大訂單:
上交所規定:當訂單金額超過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的50%,且金額超過5億元時,需要予以披露。
而平均規模比較小的創業板、科創板公司,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就需要披露了。
上市公司簽訂大訂單,理論上講是好事,但也要考慮幾點:
訂單能否被完整的執行?這取決於購買方是否能穩定的經營,並且遵守信用。
訂單的利潤率是多少?會不會隻增收不增利?
是不是有人提前知道消息,股價也有所表現了?他們在訂單公布時會不會借機出貨?
(2)原材料降價
原材料降價生產成本就降低了。
其實隻要涉及到企業成本的物料降價,都是好事情。
但降價也不是對每家企業都是好事,尤其是針對原材料期貨做套期保值的企業。期貨頭寸通常會對衝原材料降價的收益。
(3)產品(服務)漲價
提起漲價,就必須了解一個概念,就是產品的定價權。這一般由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決定。
正常情況下,隻有擁有較高市場份額的頭部企業,或者話語權很強的行業領軍企業,才能自由決定產品的價格。
所以,當看到產品漲價的消息時,一定要判斷是企業自行決定的,還是受製於成本被迫漲價的。同時要分析漲價之後,會不會被其他企業搶占了市場。
多數情況下,產品漲價是利好,甚至對整個行業的股價都有正麵的作用。
(4)資產重組
形式有很多種:
收購兼並:如果收購的是優質資產,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好的收益。
股權轉讓:要看收購方的實力,如果新的股東實力強勁,對上市公司而言大有好處。
剝離不良資產:它會減輕上市公司的負擔。
置換資產:是用優質的資產置換公司的不良資產,這種方式的效果通常是立竿見影的。
還有一些其他重組的方式,多半都是利好。
資產重組的利好,通常在消息公布時,股價就會開始上漲,甚至連續一字漲停。而如果公布了重組的消息,股價沒有暴漲,或者高開低走,那就是市場覺得這個消息低於預期。
所以,消息公布之後的走勢十分重要。那種直接暴漲的股票,除非在重組之前就買了,追高買進的人是很難從中獲利的。
但不代表它就沒有賺錢機會。要看企業重組後的收益情況,業績好,它有可能繼續漲。
所以,這種消息在實戰中出現,可以加入自選股,然後長時間的追蹤,以判斷上市公司的收益情況。
二、大概率是利好的消息
(1)業績向好的財報
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肯定是好事,但它對股價的作用,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一要判斷業績公布前的漲幅,漲幅過大,業績再好也不能買。
二要判斷業績增長源於哪裏,是不是經營所得,這種收益是否具有延續性。
隻有股價漲幅不大,並且企業效益有實質性的增長時,才可能是比較好的機會。
(2)大手筆分紅
由於除權製度的存在,分紅並不會直接提高收益水平,它更多的是在表達上市公司的態度。
願意大手筆分紅的公司,多是對股東負責的公司,也更容易獲得大資金的認可。
但有一種分紅是在配合莊家炒作,尤其是分紅前大幅上漲的股票。
預期類的消息包括:
(1)舉牌:按照交易所的規定,股東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達到流通股本的5%時,就達到了舉牌標準,需要予以公告。
有人願意大手筆購買股票,表示購買人看好公司的前景。但能不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好處,就要看舉牌人的實力了。
如果隻是在參與二級市場炒作,而不參與公司經營,那麽舉牌就是中性的。
真正構成利好的舉牌,一種是同行業的企業戰略收購股權;另一種是有意成為公司的實際控製人。尤其是在舉牌之後,還有繼續購買股票意願的。
(2)機構調研:是投資機構實地考察上市公司的行為。
能夠被機構選中的公司,必然是專業人士相對看好的。而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夠被很多機構調研,代表它更受歡迎。
有些機構在調研後,會給出一份研究報告。投資者可以參考裏邊的內容,做出自己的判斷。
(3)增發:指上市公司在已有股本之外,再次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然後將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到一些項目中。
這些資金,無論是用於擴大生產、償還債務,還是補充流動資金,對公司都是好事。
如果參與增發的是有實力的機構,表示市場很看好公司的前景。
但是增發會增加股票的供應總量,也會稀釋原有股東的利益。
所以在增發時,要留意股票發行的價格、數量以及股份的限售期。
(4)行業政策出台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國家大力幫扶的行業,必定會有接連不斷的利好消息。這對股價而言,就是連續不斷的提振。
當然,也要分析政策起效的時間,以及能從中受益的公司。
同時需要分析政策的出台,到底是想提振一個行業,還是想拯救一個行業。前者的機會顯然更好。
(5)突發事件
突發的戰事,利好軍工、原油、黃金板塊的個股;幹旱、洪澇可能會影響農業股的走勢;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會提振醫療股的走勢;研究出了新的技術,發現了新的材料,都會對該行業的股票有影響。
但事件既然是突發的,那麽對股價的影響也多半是一時的。
與上述利好消息對應的,是利空消息。分析的思路是一樣的。
總之,看消息炒股,重點在於分析消息對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的影響,它的本質是一種邏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