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你怕不怕
老太重生:閃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 作者:有隻起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春枝輕聲歎息:“若是……那女子長得像鄭大人走失的女兒呢?”
“竟是這樣?”趙老六沉默半晌,說道:“若你是奸細,絕不會在我眼皮子底下裝這麽久;若你不是奸細,那便隻是宋家村沒出過遠門的農婦,你無論如何都不會知道鄭端的過往。”
杜春枝小心地問:“你都這麽說了,是相信我的夢了麽?”
趙老六不置可否,杜春枝歎口氣又道:“都這麽多天了,若隻是夢裏的陌生人,我是萬萬不會講出來的。即便我到了該抱孫子的年紀,夢到一個陌生男子,講出來也是很難為情的!
“可是,鄭大人為官清正,讓我免於牢獄之災,我便不能眼睜睜看著大人遇險。”
趙老六問:“你性情大變,不肯按下賣身契的手印,跟宋垚和離,都是因為做了預知夢?”
“對呀!我在夢裏下場那麽悲慘,踹死宋垚都不解恨!”
“你突然跑到楊柳縣收養玲瓏,也是因為做夢?甚至於,你去給王仁的女兒送貨,故意留在王家,也是被夢境指引?”
“玲瓏在夢裏救過我,後來被害死了,我不能不管。”
“那麽有關鄭端,你還夢見過什麽?他的來曆,仕途,友人,夢裏是否有所指?”
趙老六這人,真是一點兒都糊弄不了哇。
杜春枝將上輩子聽說的消息整合,簡單幾句便講明來龍去脈。
“鄭大人原本是正二品都禦史,隻因幾年前的一件大事,被今上遷怒,兩年內將鄭大人一貶再貶。今年,他剛好在齊源府做按察使。按我夢裏的說法,不久就會被奸人所害。”
“害他的人,出於什麽目的?”
“我也不甚清楚,應該是跟大案有關。六哥神通廣大,定會找出緣由。”
趙老六暗忖:杜春枝之言匪夷所思,倘若她說的是真的,眼下不就有一樁大案?
鄭端在找王仁背後的靠山,若這人不想被挖出來,自然會對鄭端下手。
剛好今天,王仁想換他兩個女兒的性命,極有可能招供!
趙老六突然問:“關於鄭端的預知夢,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早在去王家交貨之前就開始了,一直斷斷續續的,說不上哪天會夢見。”
趙老六神色嚴肅,“那你夢裏,可曾有端了王家老窩的情形?”
杜春枝搖搖頭,“沒有,六哥陪我去楊柳縣是突然決定的,那時候,我在夢裏已經看見鄭大人赴任,也看見了鄭大人遇刺。”
趙老六突然起身,“我且信你的說辭,但這裏有個偏差。他在查私藏兵器案,現在是,在你夢裏也是。至於王仁的靠山,也一直都在。預知夢裏沒有你我,鄭端要靠自己察覺;但夢境之外,卻是我們出現,提早捉了王仁!”
杜春枝心裏咯噔一下,完犢子了!
六哥分析得有理,如果所謂的這樁大案就是屯兵,那上輩子完全沒有自己參與,可能查得也沒有這麽快。
而這一次有六哥,是六哥發現王家的秘密,將案發時間提前了!
不不不,是將整個案件的順序顛倒了,畢竟上輩子,自己在王家做了好幾年工,直到自己再次被賣掉,王家也是好好的。
這一次,是從王仁這邊案發,而且是在月初!那麽屯兵器的主謀已經感受到威脅,原本月圓夜的刺殺,很可能會提前!
顯然,趙老六也想到這一層,他也沒打算瞞著杜春枝,朝窗外喊了一聲,“備馬,隨我去找鄭大人!”
說完他便推開客房的門,想了想,又對杜春枝道:“等我迴來!”
這一等就等到了後半夜,趙老六醜時末刻才迴來,衣服上沾著血跡。
杜春枝嚇了一跳,“你沒事兒吧?受傷了沒?我去找點兒藥。”
“沒事兒,是別人的血。”
趙老六迅速換衣,杜春枝也不含糊,將換下來的衣物放在盆裏,上麵胡亂加了條絞頭發的大毛巾,一起端到樓下去洗。
天正蒙蒙亮,客棧的院裏一片安靜,其餘房間的客人還在安睡。小二正趴在一樓桌上睡覺,聽見聲音抬起頭,打了個哈欠問:“杜嬸子,這麽早就洗衣服?”
杜春枝笑道:“天太熱了,出了一身汗,趕緊將衣服洗淨,爽爽利利地迴家。”
小二朝她豎了個大拇指,倒頭又睡下了。
周圍隻有鳥叫,晨間薄霧蔓延。杜春枝來到水井旁,打水過了遍衣服,浸出些許血跡。
她將水倒進溝渠,又提了一桶水衝刷,水跡和溝裏的泥漿混在一起,徹底看不清顏色。
至此,她才鬆了一口氣。
人在外地,帶血的衣物是不能扔掉的,這太冒險。
放在行囊中更不行,萬一遇上搜身盤查,有一萬張嘴也說不清。
她隻能下樓,將衣服上的痕跡洗去。
眼下衣物上已經看不出端倪,她利落地將衣服洗淨,端盆迴房,將衣服搭在房內晾上。
趙老六一夜沒睡,此時也不想休息,一直坐在椅子上等她。
“杜春枝,你怕不怕?”
“怎麽不怕?我怕得要死!”杜春枝頓頓頓喝了一大杯茶,“我怕被你牽連送命,這才趕緊毀掉證據。什麽人呐,辦完事兒還得我來收尾。”
趙老六笑了,拉開椅子讓杜春枝坐下,“你莫怕,我身上濺的血,是刺客的血。”
!!!
杜春枝差點把茶盞摔了,“你真遇上刺客了?”
“就是你說的那個女刺客,眉眼的確像鄭端的女兒,下手也是狠辣無比。”
“就在今晚嗎?”
“沒錯。”
杜春枝連喊幾聲“阿彌陀佛”,她撫了撫心口,問道:“鄭大人怎麽樣了?”
“他沒事兒,我們及時趕到,刺客不曾得手。”
杜春枝大喜,高興地在地上繞了好幾圈,把趙老六都繞暈了。
這時,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並睡了個好覺的玲瓏醒了過來,見爹娘都在桌前坐著,孩子十分詫異:“你倆起得這麽早?”
杜春枝笑道:“不早啦,這要是在宋家村,早就有人出門割豬草了。”
“竟是這樣?”趙老六沉默半晌,說道:“若你是奸細,絕不會在我眼皮子底下裝這麽久;若你不是奸細,那便隻是宋家村沒出過遠門的農婦,你無論如何都不會知道鄭端的過往。”
杜春枝小心地問:“你都這麽說了,是相信我的夢了麽?”
趙老六不置可否,杜春枝歎口氣又道:“都這麽多天了,若隻是夢裏的陌生人,我是萬萬不會講出來的。即便我到了該抱孫子的年紀,夢到一個陌生男子,講出來也是很難為情的!
“可是,鄭大人為官清正,讓我免於牢獄之災,我便不能眼睜睜看著大人遇險。”
趙老六問:“你性情大變,不肯按下賣身契的手印,跟宋垚和離,都是因為做了預知夢?”
“對呀!我在夢裏下場那麽悲慘,踹死宋垚都不解恨!”
“你突然跑到楊柳縣收養玲瓏,也是因為做夢?甚至於,你去給王仁的女兒送貨,故意留在王家,也是被夢境指引?”
“玲瓏在夢裏救過我,後來被害死了,我不能不管。”
“那麽有關鄭端,你還夢見過什麽?他的來曆,仕途,友人,夢裏是否有所指?”
趙老六這人,真是一點兒都糊弄不了哇。
杜春枝將上輩子聽說的消息整合,簡單幾句便講明來龍去脈。
“鄭大人原本是正二品都禦史,隻因幾年前的一件大事,被今上遷怒,兩年內將鄭大人一貶再貶。今年,他剛好在齊源府做按察使。按我夢裏的說法,不久就會被奸人所害。”
“害他的人,出於什麽目的?”
“我也不甚清楚,應該是跟大案有關。六哥神通廣大,定會找出緣由。”
趙老六暗忖:杜春枝之言匪夷所思,倘若她說的是真的,眼下不就有一樁大案?
鄭端在找王仁背後的靠山,若這人不想被挖出來,自然會對鄭端下手。
剛好今天,王仁想換他兩個女兒的性命,極有可能招供!
趙老六突然問:“關於鄭端的預知夢,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早在去王家交貨之前就開始了,一直斷斷續續的,說不上哪天會夢見。”
趙老六神色嚴肅,“那你夢裏,可曾有端了王家老窩的情形?”
杜春枝搖搖頭,“沒有,六哥陪我去楊柳縣是突然決定的,那時候,我在夢裏已經看見鄭大人赴任,也看見了鄭大人遇刺。”
趙老六突然起身,“我且信你的說辭,但這裏有個偏差。他在查私藏兵器案,現在是,在你夢裏也是。至於王仁的靠山,也一直都在。預知夢裏沒有你我,鄭端要靠自己察覺;但夢境之外,卻是我們出現,提早捉了王仁!”
杜春枝心裏咯噔一下,完犢子了!
六哥分析得有理,如果所謂的這樁大案就是屯兵,那上輩子完全沒有自己參與,可能查得也沒有這麽快。
而這一次有六哥,是六哥發現王家的秘密,將案發時間提前了!
不不不,是將整個案件的順序顛倒了,畢竟上輩子,自己在王家做了好幾年工,直到自己再次被賣掉,王家也是好好的。
這一次,是從王仁這邊案發,而且是在月初!那麽屯兵器的主謀已經感受到威脅,原本月圓夜的刺殺,很可能會提前!
顯然,趙老六也想到這一層,他也沒打算瞞著杜春枝,朝窗外喊了一聲,“備馬,隨我去找鄭大人!”
說完他便推開客房的門,想了想,又對杜春枝道:“等我迴來!”
這一等就等到了後半夜,趙老六醜時末刻才迴來,衣服上沾著血跡。
杜春枝嚇了一跳,“你沒事兒吧?受傷了沒?我去找點兒藥。”
“沒事兒,是別人的血。”
趙老六迅速換衣,杜春枝也不含糊,將換下來的衣物放在盆裏,上麵胡亂加了條絞頭發的大毛巾,一起端到樓下去洗。
天正蒙蒙亮,客棧的院裏一片安靜,其餘房間的客人還在安睡。小二正趴在一樓桌上睡覺,聽見聲音抬起頭,打了個哈欠問:“杜嬸子,這麽早就洗衣服?”
杜春枝笑道:“天太熱了,出了一身汗,趕緊將衣服洗淨,爽爽利利地迴家。”
小二朝她豎了個大拇指,倒頭又睡下了。
周圍隻有鳥叫,晨間薄霧蔓延。杜春枝來到水井旁,打水過了遍衣服,浸出些許血跡。
她將水倒進溝渠,又提了一桶水衝刷,水跡和溝裏的泥漿混在一起,徹底看不清顏色。
至此,她才鬆了一口氣。
人在外地,帶血的衣物是不能扔掉的,這太冒險。
放在行囊中更不行,萬一遇上搜身盤查,有一萬張嘴也說不清。
她隻能下樓,將衣服上的痕跡洗去。
眼下衣物上已經看不出端倪,她利落地將衣服洗淨,端盆迴房,將衣服搭在房內晾上。
趙老六一夜沒睡,此時也不想休息,一直坐在椅子上等她。
“杜春枝,你怕不怕?”
“怎麽不怕?我怕得要死!”杜春枝頓頓頓喝了一大杯茶,“我怕被你牽連送命,這才趕緊毀掉證據。什麽人呐,辦完事兒還得我來收尾。”
趙老六笑了,拉開椅子讓杜春枝坐下,“你莫怕,我身上濺的血,是刺客的血。”
!!!
杜春枝差點把茶盞摔了,“你真遇上刺客了?”
“就是你說的那個女刺客,眉眼的確像鄭端的女兒,下手也是狠辣無比。”
“就在今晚嗎?”
“沒錯。”
杜春枝連喊幾聲“阿彌陀佛”,她撫了撫心口,問道:“鄭大人怎麽樣了?”
“他沒事兒,我們及時趕到,刺客不曾得手。”
杜春枝大喜,高興地在地上繞了好幾圈,把趙老六都繞暈了。
這時,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並睡了個好覺的玲瓏醒了過來,見爹娘都在桌前坐著,孩子十分詫異:“你倆起得這麽早?”
杜春枝笑道:“不早啦,這要是在宋家村,早就有人出門割豬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