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大早不愛吃膩的
老太重生:閃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 作者:有隻起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春枝心裏咯噔一下,裏正叔已經按新戶籍寫了名錄,還是被知府瞧出端倪了?
聽隔壁的聲音,趙老六已經打開門,宋懷瑜道:“不止你一個人要去,杜春枝!你也得去!”
“聽見了!”杜春枝在院裏喊了一聲,摸著狗頭繼續聽動靜。
趙老六問:“咱們村隻我們夫妻被召見?”
“對,就你們公母倆去,可惜了,去了也未必被選中。”
宋懷瑜恨鐵不成鋼:“知府要挑些人帶走,這可是大造化!你有一把子力氣,辦事也牢靠,若還是老哥一個,肯定選得上你。可你昨兒個偏偏改了戶籍,怕是難嘍。”
宋懷瑜把消息帶到,又說:“你們兩口子先去縣衙等著,我隨後就去。對了,別的村也有外來人丁同往,你們本分些,不該說話就不說,選得上選不上都無妨,別給咱們村丟人。”
趙老六迴了聲“知道”,便和杜春枝出門上船,這會兒村裏去縣城的人還未出發,船上就他們兩個。
趙老六丟過來一包吃的,杜春枝沒好氣地說,“這不是我包的粽子?”
“怕你餓,先拿上。”
杜春枝將粽子放到一邊,“一大早不愛吃膩的。”
說道:“你不用怕,昨晚張景將名錄篩選一遍,稍有可疑的都會召到縣衙,咱們躲在人堆裏,蒙混過關就是。”
杜春枝冷笑:“都這個時候了,你不妨給我交個底。知府能把你篩出來,你除了年紀可疑,來宋家村的的年頭可疑,還有哪裏可疑?”
趙老六笑笑,“姓氏!我埋了名,但沒隱姓。”
杜春枝開始發愁,“連姓趙都對得上,怕是跑不掉,那我豈不是受你拖累?”
“可不是!今兒你還要幫我圓謊,我又害你擔驚受怕,那就也按之前說的,紋銀五兩,按次結清。加上昨天的五兩,我一共得給你十兩銀子。”
杜春枝冷笑,“今天若躲不過去,這銀子我也不必花了。”
她才拎得清呢,知府要找的人,恰恰是自己的“新婚夫君”,趙老六要是被抓,自己必受連累。真到那個時候,就說受了他威脅誆騙,見機行事,說什麽也要把自個兒摘出來。
杜春枝琢磨如何脫身,趙老六卻完全不擔心,老神在在地劃著船。二人到了縣衙,已經有很多人在門口等候,擠擠挨挨的很是喧嘩。
趙老六道:“別在這兒幹站著,去旁邊飯館休息片刻。”
杜春枝服了,“飯館還沒開張呢,又不是你家開的,敲門就能讓你進啊?”
“無妨,總不能讓我媳婦跟著受累。”
杜春枝:“……”
趙老六走到飯館前抬手敲門,杜春枝聽得真切,這不是一般的敲門節奏,應該是自己人的暗號。
吱呀一聲,門真的開了!
“六爺,您來了。”
掌櫃將二人讓進門,立刻把門關上,趙老六吩咐道:“找個人去縣衙門口盯著,啥時候往裏麵放人,就迴來說一聲。”
掌櫃忙派了小二出去,又道:“當家的昨晚將燒酒放在這兒,您要不要嚐嚐?”
杜春枝明白了,這地方就是餘家和趙老六的窩點!
這種糙爺們看上去比宋垚之流踏實,但誰家好人一大早就喝燒酒,什麽毛病這是!
好在老六拒絕燒酒,“那酒先留著,下次碰上餘爺再共飲就是。讓後廚做些熱乎的,菜要清淡些,我媳婦早上不愛吃膩的。”
杜春枝輕嗤一聲,“裝模作樣,比戲子演得還真。”
趙老六被擠兌,倒也不生氣,“你若不喜,我下迴便不這樣說。”
兩人早飯吃到一半,飯館小二跑了迴來:“六爺,衙門開了。”
這話說的,聽起來像“飯館開了”。
趙老六和杜春枝隨人群走進衙門,知府張景在地方官員陪同下從裏麵走出來,宋家村裏正宋懷瑜在大小官員中溜邊,宋家村趙老六夫婦在外來人丁中溜邊。
張景態度溫和,說了些外來人丁也是兄弟,無論來自哪裏,齊源府都一視同仁。如今將大家找來,是想問問大夥這幾年生活得如何,知府將選一些能幹的帶在身邊。
下麵群情激奮,都覺得這知府可太好了。若是能被帶走,以後不說飛黃騰達,怎麽也比鄉下泥腿子強吧。
有小吏上前,按照名錄唱名,一一上前拜見。知府問話,問完如果讓領十個雞蛋,那就該迴家迴家,該種田種田。
若是給了一袋米,那就是收拾行囊,直奔錦繡前程。
這一樁樁一件件全是套路啊!
“趙虎”“趙啟”“趙十二”……
杜春枝聽到這些名字,終於明白趙老六沒改姓,為啥不著急了,因為知府找來的,好多都姓趙!
趙是國姓,也是大姓,姓趙的遍地都是,來縣城逛街,迎麵都能遇上好幾個!這姓真不用改!
念到的這些人裏,年紀跟趙老六差不多大,而且是獨身的,無一例外都領了一袋米。
杜春枝看了看趙老六,心道:這人果然雞賊,戶籍不是白改的,不然都不用問話,直接就給帶走了。
很快,名錄念到翠林鎮,念到了宋家村。
“趙老六!”
六哥平時倍兒直的腰杆立刻彎了彎,佝僂著身體,帶著杜春枝走上前去。那小吏問道:“你是前年到宋家村的?”
“沒錯,村裏搖櫓擺渡的艄公離世,恰好草民會搖櫓,這便在宋家村落了戶。”
知府張景往下掃了幾眼,突然出聲:“你本是個鰥夫,為何突然娶妻?”
沒等趙老六說話,杜春枝道:“迴大人,我漢子隻能在近幾日提親,若是早幾天,民婦還沒和離呢。”
周圍一片哄笑,杜春枝完全不以為意。這壯丁局看似風平浪靜,其實險著呢,自己豁得出去,趙老六才能蒙混過關。
倒也不是自己有多想幫他,現在倆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個若是死了,另一個也別想蹦躂。
讓旁人笑幾聲無妨,隻要能順利過關,迴頭跟趙老六要十兩銀子!
張景皺了皺眉,仔細打量了杜春枝一番,問道:“裏正何在?”
宋懷瑜趕忙站出來,“這是我宋家村的杜春枝,她的確在前幾日和離。和離後覺著日子苦,這才找個依靠。”
聽隔壁的聲音,趙老六已經打開門,宋懷瑜道:“不止你一個人要去,杜春枝!你也得去!”
“聽見了!”杜春枝在院裏喊了一聲,摸著狗頭繼續聽動靜。
趙老六問:“咱們村隻我們夫妻被召見?”
“對,就你們公母倆去,可惜了,去了也未必被選中。”
宋懷瑜恨鐵不成鋼:“知府要挑些人帶走,這可是大造化!你有一把子力氣,辦事也牢靠,若還是老哥一個,肯定選得上你。可你昨兒個偏偏改了戶籍,怕是難嘍。”
宋懷瑜把消息帶到,又說:“你們兩口子先去縣衙等著,我隨後就去。對了,別的村也有外來人丁同往,你們本分些,不該說話就不說,選得上選不上都無妨,別給咱們村丟人。”
趙老六迴了聲“知道”,便和杜春枝出門上船,這會兒村裏去縣城的人還未出發,船上就他們兩個。
趙老六丟過來一包吃的,杜春枝沒好氣地說,“這不是我包的粽子?”
“怕你餓,先拿上。”
杜春枝將粽子放到一邊,“一大早不愛吃膩的。”
說道:“你不用怕,昨晚張景將名錄篩選一遍,稍有可疑的都會召到縣衙,咱們躲在人堆裏,蒙混過關就是。”
杜春枝冷笑:“都這個時候了,你不妨給我交個底。知府能把你篩出來,你除了年紀可疑,來宋家村的的年頭可疑,還有哪裏可疑?”
趙老六笑笑,“姓氏!我埋了名,但沒隱姓。”
杜春枝開始發愁,“連姓趙都對得上,怕是跑不掉,那我豈不是受你拖累?”
“可不是!今兒你還要幫我圓謊,我又害你擔驚受怕,那就也按之前說的,紋銀五兩,按次結清。加上昨天的五兩,我一共得給你十兩銀子。”
杜春枝冷笑,“今天若躲不過去,這銀子我也不必花了。”
她才拎得清呢,知府要找的人,恰恰是自己的“新婚夫君”,趙老六要是被抓,自己必受連累。真到那個時候,就說受了他威脅誆騙,見機行事,說什麽也要把自個兒摘出來。
杜春枝琢磨如何脫身,趙老六卻完全不擔心,老神在在地劃著船。二人到了縣衙,已經有很多人在門口等候,擠擠挨挨的很是喧嘩。
趙老六道:“別在這兒幹站著,去旁邊飯館休息片刻。”
杜春枝服了,“飯館還沒開張呢,又不是你家開的,敲門就能讓你進啊?”
“無妨,總不能讓我媳婦跟著受累。”
杜春枝:“……”
趙老六走到飯館前抬手敲門,杜春枝聽得真切,這不是一般的敲門節奏,應該是自己人的暗號。
吱呀一聲,門真的開了!
“六爺,您來了。”
掌櫃將二人讓進門,立刻把門關上,趙老六吩咐道:“找個人去縣衙門口盯著,啥時候往裏麵放人,就迴來說一聲。”
掌櫃忙派了小二出去,又道:“當家的昨晚將燒酒放在這兒,您要不要嚐嚐?”
杜春枝明白了,這地方就是餘家和趙老六的窩點!
這種糙爺們看上去比宋垚之流踏實,但誰家好人一大早就喝燒酒,什麽毛病這是!
好在老六拒絕燒酒,“那酒先留著,下次碰上餘爺再共飲就是。讓後廚做些熱乎的,菜要清淡些,我媳婦早上不愛吃膩的。”
杜春枝輕嗤一聲,“裝模作樣,比戲子演得還真。”
趙老六被擠兌,倒也不生氣,“你若不喜,我下迴便不這樣說。”
兩人早飯吃到一半,飯館小二跑了迴來:“六爺,衙門開了。”
這話說的,聽起來像“飯館開了”。
趙老六和杜春枝隨人群走進衙門,知府張景在地方官員陪同下從裏麵走出來,宋家村裏正宋懷瑜在大小官員中溜邊,宋家村趙老六夫婦在外來人丁中溜邊。
張景態度溫和,說了些外來人丁也是兄弟,無論來自哪裏,齊源府都一視同仁。如今將大家找來,是想問問大夥這幾年生活得如何,知府將選一些能幹的帶在身邊。
下麵群情激奮,都覺得這知府可太好了。若是能被帶走,以後不說飛黃騰達,怎麽也比鄉下泥腿子強吧。
有小吏上前,按照名錄唱名,一一上前拜見。知府問話,問完如果讓領十個雞蛋,那就該迴家迴家,該種田種田。
若是給了一袋米,那就是收拾行囊,直奔錦繡前程。
這一樁樁一件件全是套路啊!
“趙虎”“趙啟”“趙十二”……
杜春枝聽到這些名字,終於明白趙老六沒改姓,為啥不著急了,因為知府找來的,好多都姓趙!
趙是國姓,也是大姓,姓趙的遍地都是,來縣城逛街,迎麵都能遇上好幾個!這姓真不用改!
念到的這些人裏,年紀跟趙老六差不多大,而且是獨身的,無一例外都領了一袋米。
杜春枝看了看趙老六,心道:這人果然雞賊,戶籍不是白改的,不然都不用問話,直接就給帶走了。
很快,名錄念到翠林鎮,念到了宋家村。
“趙老六!”
六哥平時倍兒直的腰杆立刻彎了彎,佝僂著身體,帶著杜春枝走上前去。那小吏問道:“你是前年到宋家村的?”
“沒錯,村裏搖櫓擺渡的艄公離世,恰好草民會搖櫓,這便在宋家村落了戶。”
知府張景往下掃了幾眼,突然出聲:“你本是個鰥夫,為何突然娶妻?”
沒等趙老六說話,杜春枝道:“迴大人,我漢子隻能在近幾日提親,若是早幾天,民婦還沒和離呢。”
周圍一片哄笑,杜春枝完全不以為意。這壯丁局看似風平浪靜,其實險著呢,自己豁得出去,趙老六才能蒙混過關。
倒也不是自己有多想幫他,現在倆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個若是死了,另一個也別想蹦躂。
讓旁人笑幾聲無妨,隻要能順利過關,迴頭跟趙老六要十兩銀子!
張景皺了皺眉,仔細打量了杜春枝一番,問道:“裏正何在?”
宋懷瑜趕忙站出來,“這是我宋家村的杜春枝,她的確在前幾日和離。和離後覺著日子苦,這才找個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