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花轎
老太重生:閃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 作者:有隻起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都來了,在嬸兒這兒吃碗麵片,杏花特意新做的。快進來,嬸子有話跟你們講。”
大夥一聽開心極了,原本是湊個熱鬧,來看看人家的大房子,沒想到還能吃口熱乎的!
把人招唿進屋,杜春枝關上了大門,柳茵在門口踮起腳,卻什麽都看不到,也聽不到。
杜春枝跟年輕的姑娘媳婦們說,我收了杏花做徒弟,你們若是想多掙一份錢,我就把布偶的活計拆開,讓杏花分派下去。
有人專門縫耳朵,有人做眼珠,有人專門繡身上的花紋。
大夥白天在地裏忙,不下田的時候就可以來這邊做手工,掙點錢貼補家用。
姑娘媳婦們一聽,這可太好了!
有人興奮說道:“布偶這手工,女子來做最合適不過,從此以後挺直腰杆在村裏晃悠,那群爺們都得點頭哈腰供著咱們。”
大夥哄笑起來,事情就這樣敲定。一群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覺著跟著春枝嬸,自家很快就能蓋新房。
趙老六一看杜春枝這架勢,轉頭又去找裏正。
“等春枝那兒的房子蓋好,我便馬上迎娶。這樣一來,我住的那院就空下了,你也別給旁人,讓春枝帶著村裏女眷做布偶用。”
宋懷瑜氣得拍桌子,“我宋家村的地,宋家村的房,什麽時候由你說了算?”
趙老六笑笑,指了指屋外,“你家那耳房得修了吧?”
宋懷瑜眼睛一亮,趙老六的意思,要把修耳房的磚包了?
這樣的話,他說那事也不是不行。
宋懷瑜擺了擺手,“我心裏有數,反正村裏老少都有住的地方,你搬走那院也是空著。”
聰明人不用把話說得那麽透,趙老六立刻明白,宋懷瑜這是答應了,於是笑道:“多謝裏正。”
杜春枝的院子裏,房子蓋得熱火朝天,宋垚一家卻成了村裏的笑柄。宋慧慧坑嫂按手印,喜接親牛車堵半路,買兒媳老婦進班房……
人們津津樂道,甚至編好了段子評書,在茶館裏大講特講。
宋慧慧的事兒在杜春枝這兒早就翻了篇,再不理會。她收了徒,就盡心盡力地教杏花做布偶。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如何剪裁,如何配色、怎樣縫合、怎樣點睛、怎樣填棉……
杏花本就手巧,學得也用心,所謂內行學門道,這迴她終於知道,為什麽有的人做的布偶沒有靈魂,而師傅做的布偶憨態可掬,就像活了一樣。
布偶小作坊也開了起來,由於大家都是新手,一天做不了多少活計,但每天說說笑笑的,倒也開心得很。
時間過得很快,新房終於蓋好,除了一左一右兩個廂房,餘慶還特意把正屋也給修了。
院牆新,房子新,趙老六在村裏發喜帖,吉時迎娶杜春枝。
杜春枝坐的是花轎,那轎子是租來的,不大,兩人抬,轎簾上修了鴛鴦和大紅喜字。
磚窯特意派了兩個最壯實的後生抬轎,還特地給後生做了新衣,在吹吹打打的樂聲裏顯得格外喜慶。
趙老六已經盡量低調,但在宋家村人的眼裏,這簡直太奢侈了。
鄉下泥腿子娶親,有些新娘是提著包袱走著來的,騎驢的也不少,像宋垚那樣雇牛車的更是少數。
而杜春枝,居然能坐轎子!村裏最漂亮的姑娘嫁人,都沒她有排麵!
村裏人站在路邊看熱鬧,柳茵氣得眼睛都要冒火了。
杜春枝憑什麽坐轎?一個和離的老婦,憑什麽?
有兩個人和她一樣心裏不舒服,那就是宋垚和宋真卿。
上迴胖子去宋家討賬,宋真卿和柳茵的女兒黃玉瑩在草垛垛裏撲騰,啥都不知道。這次看見親娘出嫁,宋真卿真的繃不住了,心裏這叫不是滋味兒。
偏偏村裏的年輕人愛鬧,離老遠就問:“宋真卿,你親娘再嫁,你作何感想?你比我們強,你有倆爹!”
宋真卿氣了個倒仰,黃玉瑩看著那喜轎,還挺喜歡的,“真卿,等咱們成親的時候,也用這樣的轎子吧。”
宋真卿輕嗤一聲,“這東西有什麽好?不嫌丟人麽?都一把年紀了,非嫁人不可麽?還專門找了宋家村的,被所有人看笑話,真是不知羞!”
宋真卿說者無意,柳茵卻聽者有心。
“我也一把年紀,也是非嫁人不可,也嫁了個宋家村的!真卿是不是覺得,我也很丟人?”
柳茵從嫁過來那天起,每日都氣不順,這會兒語氣也挺嗆的。宋真卿慌了,趕忙解釋道:“茵姨,我不是這意思,我隻是想,這轎子要是您來坐,我是服氣的。杜春枝怎麽配得上?”
柳茵冷笑,“什麽配得上配不上?她坐轎,是因為趙老六肯讓她坐;我坐不上,是因為你爹沒有銀子雇轎子。能坐上就是配,否則再配也是不配。”
這番話把宋真卿給繞暈了,宋垚卻不耐煩起來,“都少說幾句,咱們是清貴人家,每日讀書寫字,件件都是雅事,不必跟滿身銅臭的俗人攀比。”
柳茵壓了好多天的怒氣一觸即發,大聲道:“你嫌有銅臭,那你倒是讓宋慧慧把銀子還給我啊!等你下場科考,支撐你的難道不是銅臭俗物?”
宋垚被懟得說不出話來,柳茵想吵架沒吵起來,感覺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這兩個男人根本不在意她為啥發火,而且連愧疚之情都沒有!
於是,柳茵便往父子倆心上紮小刀:“宋家一向摳得要命,阿瑩,你若是想坐轎,他們怕是拿不出來。”
黃玉瑩臉色白了白,柳茵這口氣沒出完,全落在宋真卿頭上。
“別指望你哥,他是你繼兄,跟宋郎是一樣的,這種人光嘴上說得好聽,其實一件事都辦不到。”
柳茵這番話,把宋真卿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他不明白,原本溫柔賢惠善解人意的茵姨,為什麽突然變得刻薄起來?
他茫然地望著宋垚,宋垚臉色也冷得嚇人,“茵娘,你我夫妻本是一體,何必說這喪氣話?我對你一片真心,甚至不惜背負罵名,你還有什麽不滿?”
大夥一聽開心極了,原本是湊個熱鬧,來看看人家的大房子,沒想到還能吃口熱乎的!
把人招唿進屋,杜春枝關上了大門,柳茵在門口踮起腳,卻什麽都看不到,也聽不到。
杜春枝跟年輕的姑娘媳婦們說,我收了杏花做徒弟,你們若是想多掙一份錢,我就把布偶的活計拆開,讓杏花分派下去。
有人專門縫耳朵,有人做眼珠,有人專門繡身上的花紋。
大夥白天在地裏忙,不下田的時候就可以來這邊做手工,掙點錢貼補家用。
姑娘媳婦們一聽,這可太好了!
有人興奮說道:“布偶這手工,女子來做最合適不過,從此以後挺直腰杆在村裏晃悠,那群爺們都得點頭哈腰供著咱們。”
大夥哄笑起來,事情就這樣敲定。一群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覺著跟著春枝嬸,自家很快就能蓋新房。
趙老六一看杜春枝這架勢,轉頭又去找裏正。
“等春枝那兒的房子蓋好,我便馬上迎娶。這樣一來,我住的那院就空下了,你也別給旁人,讓春枝帶著村裏女眷做布偶用。”
宋懷瑜氣得拍桌子,“我宋家村的地,宋家村的房,什麽時候由你說了算?”
趙老六笑笑,指了指屋外,“你家那耳房得修了吧?”
宋懷瑜眼睛一亮,趙老六的意思,要把修耳房的磚包了?
這樣的話,他說那事也不是不行。
宋懷瑜擺了擺手,“我心裏有數,反正村裏老少都有住的地方,你搬走那院也是空著。”
聰明人不用把話說得那麽透,趙老六立刻明白,宋懷瑜這是答應了,於是笑道:“多謝裏正。”
杜春枝的院子裏,房子蓋得熱火朝天,宋垚一家卻成了村裏的笑柄。宋慧慧坑嫂按手印,喜接親牛車堵半路,買兒媳老婦進班房……
人們津津樂道,甚至編好了段子評書,在茶館裏大講特講。
宋慧慧的事兒在杜春枝這兒早就翻了篇,再不理會。她收了徒,就盡心盡力地教杏花做布偶。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如何剪裁,如何配色、怎樣縫合、怎樣點睛、怎樣填棉……
杏花本就手巧,學得也用心,所謂內行學門道,這迴她終於知道,為什麽有的人做的布偶沒有靈魂,而師傅做的布偶憨態可掬,就像活了一樣。
布偶小作坊也開了起來,由於大家都是新手,一天做不了多少活計,但每天說說笑笑的,倒也開心得很。
時間過得很快,新房終於蓋好,除了一左一右兩個廂房,餘慶還特意把正屋也給修了。
院牆新,房子新,趙老六在村裏發喜帖,吉時迎娶杜春枝。
杜春枝坐的是花轎,那轎子是租來的,不大,兩人抬,轎簾上修了鴛鴦和大紅喜字。
磚窯特意派了兩個最壯實的後生抬轎,還特地給後生做了新衣,在吹吹打打的樂聲裏顯得格外喜慶。
趙老六已經盡量低調,但在宋家村人的眼裏,這簡直太奢侈了。
鄉下泥腿子娶親,有些新娘是提著包袱走著來的,騎驢的也不少,像宋垚那樣雇牛車的更是少數。
而杜春枝,居然能坐轎子!村裏最漂亮的姑娘嫁人,都沒她有排麵!
村裏人站在路邊看熱鬧,柳茵氣得眼睛都要冒火了。
杜春枝憑什麽坐轎?一個和離的老婦,憑什麽?
有兩個人和她一樣心裏不舒服,那就是宋垚和宋真卿。
上迴胖子去宋家討賬,宋真卿和柳茵的女兒黃玉瑩在草垛垛裏撲騰,啥都不知道。這次看見親娘出嫁,宋真卿真的繃不住了,心裏這叫不是滋味兒。
偏偏村裏的年輕人愛鬧,離老遠就問:“宋真卿,你親娘再嫁,你作何感想?你比我們強,你有倆爹!”
宋真卿氣了個倒仰,黃玉瑩看著那喜轎,還挺喜歡的,“真卿,等咱們成親的時候,也用這樣的轎子吧。”
宋真卿輕嗤一聲,“這東西有什麽好?不嫌丟人麽?都一把年紀了,非嫁人不可麽?還專門找了宋家村的,被所有人看笑話,真是不知羞!”
宋真卿說者無意,柳茵卻聽者有心。
“我也一把年紀,也是非嫁人不可,也嫁了個宋家村的!真卿是不是覺得,我也很丟人?”
柳茵從嫁過來那天起,每日都氣不順,這會兒語氣也挺嗆的。宋真卿慌了,趕忙解釋道:“茵姨,我不是這意思,我隻是想,這轎子要是您來坐,我是服氣的。杜春枝怎麽配得上?”
柳茵冷笑,“什麽配得上配不上?她坐轎,是因為趙老六肯讓她坐;我坐不上,是因為你爹沒有銀子雇轎子。能坐上就是配,否則再配也是不配。”
這番話把宋真卿給繞暈了,宋垚卻不耐煩起來,“都少說幾句,咱們是清貴人家,每日讀書寫字,件件都是雅事,不必跟滿身銅臭的俗人攀比。”
柳茵壓了好多天的怒氣一觸即發,大聲道:“你嫌有銅臭,那你倒是讓宋慧慧把銀子還給我啊!等你下場科考,支撐你的難道不是銅臭俗物?”
宋垚被懟得說不出話來,柳茵想吵架沒吵起來,感覺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這兩個男人根本不在意她為啥發火,而且連愧疚之情都沒有!
於是,柳茵便往父子倆心上紮小刀:“宋家一向摳得要命,阿瑩,你若是想坐轎,他們怕是拿不出來。”
黃玉瑩臉色白了白,柳茵這口氣沒出完,全落在宋真卿頭上。
“別指望你哥,他是你繼兄,跟宋郎是一樣的,這種人光嘴上說得好聽,其實一件事都辦不到。”
柳茵這番話,把宋真卿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他不明白,原本溫柔賢惠善解人意的茵姨,為什麽突然變得刻薄起來?
他茫然地望著宋垚,宋垚臉色也冷得嚇人,“茵娘,你我夫妻本是一體,何必說這喪氣話?我對你一片真心,甚至不惜背負罵名,你還有什麽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