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懷疑
老太重生:閃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 作者:有隻起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裏不就能雇到人?”杜春枝沒當迴事,站起身道:“我得再買些絲線棉布,再迴家喂你兒子。”
趙老六不由失笑,“好,不過我得到晚上才迴去,你搭牛車迴村吧。”
杜春枝應了一聲,便去自行采買。
因宋慧慧買首飾而欠下的那筆賬,借據被李仁孝撕毀,後麵那的十三兩全都省下,正好去買絲線和布料。
賣給王家那兩個布偶,杜春枝有意做得華麗些。而現在,她要收徒,還想開小作坊,華貴的料子要買,普通的需要更多。
布偶這東西不像衣服米麵,隻是個小玩意兒,並不是家中必須。莊戶人家一年剩不下幾個板子,即便想給孩子買一個,也不舍得買太貴的。
所以做工好,鑲了裝飾物的布偶,在翠林鎮肯定沒啥銷路,得拿到城裏才有人買賬。
但是鎮上和縣裏的生意也要做的,在用料和做工的繁複上適當調整便好。
杜春枝買了各色棉布,絲線也多備了一些,還有填到布偶裏的棉花,做眼睛的珠子……
買好備料,她又去點心鋪子,前天的點心挺好吃,買別的口味嚐嚐。想起趙老六說“好好喂兒子”,她又去稱了二斤精肉,去順便買了些肉骨頭。
精肉都有了,她又去醬菜鋪子買了醬瓜和糟蘿卜,做菜用的調料也置辦了些。
把東西收好放在籃子裏,杜春枝搭了輛牛車先到翠林鎮,再迴宋家村。
迴到宋家村,杜春枝架上火先烀骨頭,然後拎著盤子去李狗蛋家買豆腐。想起李狗蛋家的小寶,將剛買的點心拿上一塊。
李狗蛋也是外來戶,豆腐做得極好。杜春枝買完豆腐,拿出點心給小寶吃,小寶啃得滿臉是渣渣,嘴裏含糊不清地說,“春枝婆有糕糕,香!”
大人們被逗得直笑,狗蛋媳婦抓了兩大把薺菜給杜春枝,“我今兒剛采的,嬸子拿上。”
杜春枝高興,迴來以後就饞這口,一直沒空去采薺菜,真是想啥來啥。
迴家以後,骨頭烀得也差不多了,小黃聞著味兒跑來,尾巴搖得隻剩下殘影。
“好東西得慢慢吃,先給你一塊,慢慢啃。”
她拿出一塊豆腐,切去外皮隻留內心,切成十六塊,放在一旁晾著,又泡上海米。
將一部分精肉切成薄片,入鍋紅燒,燒好後切成細絲,加醬菜、糟蘿卜、蒜片、草果、花椒、橘絲、香油,這是道涼拌菜——精肉醬瓜糟蘿卜。
做完這個,杜春枝又蒸了飯。這會兒豆腐也晾好了,用豬肉煎至兩麵金黃,倒米酒,放海米、醬油、蔥段,最後收汁。
還剩一塊豆腐,幹脆又做了個湯。
擺好碗筷剛要吃飯,趙老六迴來了。他在隔壁聞到香味,搬了梯子爬到牆頭,“啪”地往院子裏扔了塊石頭。
見她走到院子,趙老六道:“你做了什麽?我過去吃飯。”
杜春枝掐著老腰問:“不是要晚些時候迴來?”
“飯館的小夥計看見你買了精肉,我就趕早迴來了。”
哦,就為了這口飯唄?
杜春枝道:“說好了各過各的,你自個兒做去。”
趙老六從懷裏拿出件東西,“這是兩張銀票,一共六十兩。按咱們說好的,昨天改戶籍五兩,今兒去縣衙五十兩,剩下五兩就當跟你搭夥吃飯的飯錢。”
杜春枝眼睛一亮,靠做布偶能賺錢,給姓趙的爺們幫忙也不少掙,這大假婚挺值啊!
她將飯菜湯各盛了一份放在籃子裏,爬梯子送過去,“怎麽也得在村裏過了明路,我才能跟你一個桌吃飯,現在不合適,要臉!”
趙老六忍俊不禁,又問:“兒子喂好了嗎?”
杜春枝翻了他一眼,“別叫得這麽親,小黃還沒認你。”
趙老六跳下梯子,隔著牆又道:“一會兒餘慶過來,我讓他給你扛袋麵。”
杜春枝一聽餘慶要來,趕忙問:“這個時辰孩子沒吃飯吧?我得給他留點兒飯。”
趙老六:“……”我還趕不上餘慶唄?
他迴到家拿出飯菜,不由怔住,精肉醬瓜糟蘿卜?侍郎豆腐?薺菜豆腐羹?
他嚐了兩口,更加疑惑了。
除了那道湯,其餘兩道菜看似家常,卻不是莊戶人家的家常。那侍郎豆腐是文人所愛,精肉醬瓜的做法是一位京廚娘所創,縣裏的飯館也沒她做得地道。
小小宋家村的農婦,怎麽會做這些?對於莊戶人家來說,這種飯食過於繁瑣和精細了。
想起在宋家村的兩年,每次見到這婦人,不是在地裏幹活,就是被婆婆數落,她總是唯唯諾諾,不敢高聲說話。
前些天她突然轉了性子,痛打宋垚,堅決和離,還把宋垚老娘給送進衙門。
她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正疑惑著,餘慶扛著一袋麵敲門,嗓門也不小,“春枝嬸!餘慶來啦!送麵來啦!看小黃來啦!”
杜春枝笑著把門打開,趕緊讓孩子把麵袋放下,“累不累呀,就這麽抗來的?”
“不累,坐了牛車呢。”
杜春枝趕緊讓孩子吃飯,餘慶大口大口地吃,差點兒沒噎著。
“春枝嬸,我六叔找好給你種田的人了,是磚窯的小兄弟,他力氣小,在磚窯總落在後頭,更樂意來種地。”
倒也行,杜春枝又問:“那他住哪兒?”
“白天來種地,晚上迴去睡就是,平日的工錢磚窯那邊給。”
杜春枝想了想,說道:“等秋收的時候,我多給他分些糧。”
兩人正說著話,趙寡婦來敲門。
“他春枝嬸,杏花要讓人帶走了!”
什麽?杜春枝剛忙放下手裏的活,給趙寡婦開了門。
趙寡婦跑得氣喘籲籲,進來直接奔水缸,拿起水舀頓頓頓喝了個飽,這才道:“杏花的奶奶不是去大翠家了嗎?說大翠也為弟弟發愁,特意找高人給算了算,那高人說,二根家一直沒生男丁,就是杏花給方的。”
杜春枝心裏咯噔一下,沒想到這一天,這麽快就來了。
“反正啥時候杏花離開二根家,這家裏才能生男丁。大翠就和他媽商量,給杏花找了婆家,今天就來領人呢。”
趙老六不由失笑,“好,不過我得到晚上才迴去,你搭牛車迴村吧。”
杜春枝應了一聲,便去自行采買。
因宋慧慧買首飾而欠下的那筆賬,借據被李仁孝撕毀,後麵那的十三兩全都省下,正好去買絲線和布料。
賣給王家那兩個布偶,杜春枝有意做得華麗些。而現在,她要收徒,還想開小作坊,華貴的料子要買,普通的需要更多。
布偶這東西不像衣服米麵,隻是個小玩意兒,並不是家中必須。莊戶人家一年剩不下幾個板子,即便想給孩子買一個,也不舍得買太貴的。
所以做工好,鑲了裝飾物的布偶,在翠林鎮肯定沒啥銷路,得拿到城裏才有人買賬。
但是鎮上和縣裏的生意也要做的,在用料和做工的繁複上適當調整便好。
杜春枝買了各色棉布,絲線也多備了一些,還有填到布偶裏的棉花,做眼睛的珠子……
買好備料,她又去點心鋪子,前天的點心挺好吃,買別的口味嚐嚐。想起趙老六說“好好喂兒子”,她又去稱了二斤精肉,去順便買了些肉骨頭。
精肉都有了,她又去醬菜鋪子買了醬瓜和糟蘿卜,做菜用的調料也置辦了些。
把東西收好放在籃子裏,杜春枝搭了輛牛車先到翠林鎮,再迴宋家村。
迴到宋家村,杜春枝架上火先烀骨頭,然後拎著盤子去李狗蛋家買豆腐。想起李狗蛋家的小寶,將剛買的點心拿上一塊。
李狗蛋也是外來戶,豆腐做得極好。杜春枝買完豆腐,拿出點心給小寶吃,小寶啃得滿臉是渣渣,嘴裏含糊不清地說,“春枝婆有糕糕,香!”
大人們被逗得直笑,狗蛋媳婦抓了兩大把薺菜給杜春枝,“我今兒剛采的,嬸子拿上。”
杜春枝高興,迴來以後就饞這口,一直沒空去采薺菜,真是想啥來啥。
迴家以後,骨頭烀得也差不多了,小黃聞著味兒跑來,尾巴搖得隻剩下殘影。
“好東西得慢慢吃,先給你一塊,慢慢啃。”
她拿出一塊豆腐,切去外皮隻留內心,切成十六塊,放在一旁晾著,又泡上海米。
將一部分精肉切成薄片,入鍋紅燒,燒好後切成細絲,加醬菜、糟蘿卜、蒜片、草果、花椒、橘絲、香油,這是道涼拌菜——精肉醬瓜糟蘿卜。
做完這個,杜春枝又蒸了飯。這會兒豆腐也晾好了,用豬肉煎至兩麵金黃,倒米酒,放海米、醬油、蔥段,最後收汁。
還剩一塊豆腐,幹脆又做了個湯。
擺好碗筷剛要吃飯,趙老六迴來了。他在隔壁聞到香味,搬了梯子爬到牆頭,“啪”地往院子裏扔了塊石頭。
見她走到院子,趙老六道:“你做了什麽?我過去吃飯。”
杜春枝掐著老腰問:“不是要晚些時候迴來?”
“飯館的小夥計看見你買了精肉,我就趕早迴來了。”
哦,就為了這口飯唄?
杜春枝道:“說好了各過各的,你自個兒做去。”
趙老六從懷裏拿出件東西,“這是兩張銀票,一共六十兩。按咱們說好的,昨天改戶籍五兩,今兒去縣衙五十兩,剩下五兩就當跟你搭夥吃飯的飯錢。”
杜春枝眼睛一亮,靠做布偶能賺錢,給姓趙的爺們幫忙也不少掙,這大假婚挺值啊!
她將飯菜湯各盛了一份放在籃子裏,爬梯子送過去,“怎麽也得在村裏過了明路,我才能跟你一個桌吃飯,現在不合適,要臉!”
趙老六忍俊不禁,又問:“兒子喂好了嗎?”
杜春枝翻了他一眼,“別叫得這麽親,小黃還沒認你。”
趙老六跳下梯子,隔著牆又道:“一會兒餘慶過來,我讓他給你扛袋麵。”
杜春枝一聽餘慶要來,趕忙問:“這個時辰孩子沒吃飯吧?我得給他留點兒飯。”
趙老六:“……”我還趕不上餘慶唄?
他迴到家拿出飯菜,不由怔住,精肉醬瓜糟蘿卜?侍郎豆腐?薺菜豆腐羹?
他嚐了兩口,更加疑惑了。
除了那道湯,其餘兩道菜看似家常,卻不是莊戶人家的家常。那侍郎豆腐是文人所愛,精肉醬瓜的做法是一位京廚娘所創,縣裏的飯館也沒她做得地道。
小小宋家村的農婦,怎麽會做這些?對於莊戶人家來說,這種飯食過於繁瑣和精細了。
想起在宋家村的兩年,每次見到這婦人,不是在地裏幹活,就是被婆婆數落,她總是唯唯諾諾,不敢高聲說話。
前些天她突然轉了性子,痛打宋垚,堅決和離,還把宋垚老娘給送進衙門。
她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正疑惑著,餘慶扛著一袋麵敲門,嗓門也不小,“春枝嬸!餘慶來啦!送麵來啦!看小黃來啦!”
杜春枝笑著把門打開,趕緊讓孩子把麵袋放下,“累不累呀,就這麽抗來的?”
“不累,坐了牛車呢。”
杜春枝趕緊讓孩子吃飯,餘慶大口大口地吃,差點兒沒噎著。
“春枝嬸,我六叔找好給你種田的人了,是磚窯的小兄弟,他力氣小,在磚窯總落在後頭,更樂意來種地。”
倒也行,杜春枝又問:“那他住哪兒?”
“白天來種地,晚上迴去睡就是,平日的工錢磚窯那邊給。”
杜春枝想了想,說道:“等秋收的時候,我多給他分些糧。”
兩人正說著話,趙寡婦來敲門。
“他春枝嬸,杏花要讓人帶走了!”
什麽?杜春枝剛忙放下手裏的活,給趙寡婦開了門。
趙寡婦跑得氣喘籲籲,進來直接奔水缸,拿起水舀頓頓頓喝了個飽,這才道:“杏花的奶奶不是去大翠家了嗎?說大翠也為弟弟發愁,特意找高人給算了算,那高人說,二根家一直沒生男丁,就是杏花給方的。”
杜春枝心裏咯噔一下,沒想到這一天,這麽快就來了。
“反正啥時候杏花離開二根家,這家裏才能生男丁。大翠就和他媽商量,給杏花找了婆家,今天就來領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