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迴禮
老太重生:閃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 作者:有隻起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老六說完就迴家去,杜春枝將買來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把去了皮的五花肉切好醃上,放壇子裏密封。
剩下的肉切片,煨好料細細煎好,碼在碗中肉香四溢。
天已經黑了,杜春枝端著一碗肉出來,剛打開大門,聽見不遠處的大樹下有講話聲。原來是附近住的外來戶,吃完飯正互相吹牛呢。
杜春枝立刻關上門,把碗放進竹籃裏,然後在籃子提手上綁了條繩子,掂量掂量,還挺結實的。
她走到牆根下,之前餘慶來幹活,修房頂用的梯子沒帶走,就在牆底下支著。
杜春枝撿了塊石子,順著梯子爬到牆頭,石頭使勁兒往裏拋,啪嗒落在趙老六屋門口。
六哥從裏邊走出來,抬頭瞅瞅牆頭的黑影,“啥事兒?”
“我做了吃的,但門口有閑漢,不想被村裏嚼舌頭,隻能爬高。”
她將籃子順了下去,六哥取出裏麵那碗肉,笑了。
“多謝。”
杜春枝將籃子拽迴,說道:“六哥先吃著,我給巧雲送一碗。”
隻要不敲趙老六的門,杜春枝就可以無視那幾個莊稼漢,她提著竹籃走出門,那幾人笑著調侃,“嬸子又去幹啥?”
杜春枝笑道:“嬸兒帶著煞炁巡邏,保家衛村。”
幾人大笑,其中一個說:“嬸子盡管去,哥幾個在這兒給你守門。”
杜春枝心道:我可用不著,你們在這兒站一會兒,全村祖宗十八代的閑話都說了一遍,比趙寡婦也不差啥了。
從巧雲家迴來,杜春枝吃了晚飯,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將糯米洗淨調好味,又拿出新鮮粽葉,剪去頭尾放鍋裏煮。
粽葉煮幹淨,答應來幫忙的杏花也到了,杜春枝把壇子裏醃好的肉拿出來,包好肉粽下鍋。
杏花一邊添柴,一邊感慨,“今兒個我奶一迴來,家裏又沒有安生日子了。這個節骨眼上,我爹把腿摔了不能下田,我們一家還不得天天挨擠兌。”
“隻恨我是個女孩,我要是壯勞力,我奶也就不罵我娘了。”
巧雲嫁給宋二根,隻生了一個杏花,二根娘冷嘲熱諷了十幾年。
巧雲能和杜春枝交好,原因就是同病相憐。
杜春枝寬慰道:“咱是女孩,並不丟人,不用去羨慕壯勞力。你要是願意,過了端午你就來嬸子家,嬸兒教你做布偶。”
杏花驚得從小板凳上站起身,“春枝嬸要收我做徒弟?”
“你願不願意呀?”
“嬸子做布偶能賣出修牆的錢,我自然一百個願意。”
杜春枝很是欣慰,在自己的上輩子,宋垚天天以讀書人自居,覺得走街串巷買布偶丟臉,不許她做這個。
她被賣以後,身份隻是王家的奴仆,根本沒有收徒的可能。
所以上輩子,杜氏布偶最終斷了傳承,這是她最大的遺憾。
重來一次,她早就想好,無論將來做什麽,都得把手藝傳下去。
之所以選杏花,也是想改變二根一家的命運,如此善良的一家人,卻因為二根娘,都落了個慘死的下場。
“既然說好了,咱們就選個吉日,正式行拜師禮。”
杏花笑著點頭,這時候,鍋裏的粽子也煮好了。杜春枝將粽子分了四份,其中一份讓杏花帶迴去。
“昨天師傅已經送了肉,我不能再拿了。”
“拿上,你奶奶這會兒都該到了,有現成的吃食,你爹和你娘能好過一些。”
杏花還是不敢拿,她害怕這是師傅考驗自己。學手藝拜師,德行不過關是不成的。
這個年月,想學手藝並不容易,師傅挑選徒弟條件十分苛刻。許多行當講究“德”字在先,如果這個人無德,即便長相好、腦子聰慧,師傅也不收。
杏花這不就想多了?
“師傅已經給過吃食,拿了豈不是不懂事?若師傅有其他徒弟人選,人家要是沒拿粽子,我不就給比下去了?”
杜春枝被逗得哈哈大笑,“跟別人共處,的確要多想幾層。跟師傅不用,師傅叫你做什麽,你做就是了。”
杏花最終還是拿著粽子迴家,杜春枝關好大門,爬上趙老六家牆頭。
這會兒六哥還在船上,杜春枝記得他家靠牆有一口水缸,她得看準那東西在哪兒。
上了牆頭,記下水缸方位,將梯子移到對應位置,這才迴來又拿了一份粽子,爬上牆頭把竹籃吊到水缸蓋子上。
齊活兒!
緊接著,她又把買來的布頭拿出來,裁好幾塊用作半簾,掛在灶間和臥室門口。
再裁一塊大的鋪在書桌上,宋垚那些書她才不會燒火。一卷書要幾十文甚至上百文,都是自己血汗錢買的,他想讀書自己買去!
剛收拾妥當,大門突然被拍響,餘慶帶了兩個人興衝衝進來,“春枝嬸,我給你修雞窩!”
杜春枝嚇了一跳,“不是說拿些碎磚?這都是整磚呀。”
“我爹讓我拿好的。快快快,趕緊給嬸子修窩,太陽下山前還得趕迴去呢。”
磚窯的後生搭雞窩沒啥難度,順手還把狗窩給修了。杜春枝給餘慶拿上粽子,餘慶喜滋滋道:“差點兒忘了!有個好消息!李孝仁被我爹收拾了一頓,哭著把你的借據撕毀了。別說他利滾利的那些,連餘下的十三兩都不用還!”
杜春枝瞪大了眼,“真的?李孝仁真撕了借據?”
“我還敢騙您?”
杜春枝壓低聲音,“真用了那個法子?”
餘慶使勁兒點頭,“坐迴去。”
杜春枝撫了撫心口,“罪過罪過。”說完這句,她兇巴巴地說了聲:“該!”
餘慶笑嘻嘻道:“李孝仁昨晚就派人將借據送來,當著我爹麵撕的。今早瞧見我爹,溜得比猴還快。”
杜春枝給餘慶豎大拇指,卻想起昨天趙老六的一句話:既然收拾,就收拾服帖。
餘有年可真聽話呀!
一晃就到了傍晚,杜春枝正坐在屋裏逗狗子,聽見院子裏傳來“啪”的一聲。
又來了!
這迴絕不慣著他們!
杜春枝拎起燒火棍衝出去,卻發現院中有半塊磚頭,像是從牆外扔進來的。
她四下裏看了一圈,突然發現自己的梯子上掛著一個布口袋。
杜春枝趕緊將口袋取下來,打開一瞧,笑了。
六哥給自己迴禮呢!
剩下的肉切片,煨好料細細煎好,碼在碗中肉香四溢。
天已經黑了,杜春枝端著一碗肉出來,剛打開大門,聽見不遠處的大樹下有講話聲。原來是附近住的外來戶,吃完飯正互相吹牛呢。
杜春枝立刻關上門,把碗放進竹籃裏,然後在籃子提手上綁了條繩子,掂量掂量,還挺結實的。
她走到牆根下,之前餘慶來幹活,修房頂用的梯子沒帶走,就在牆底下支著。
杜春枝撿了塊石子,順著梯子爬到牆頭,石頭使勁兒往裏拋,啪嗒落在趙老六屋門口。
六哥從裏邊走出來,抬頭瞅瞅牆頭的黑影,“啥事兒?”
“我做了吃的,但門口有閑漢,不想被村裏嚼舌頭,隻能爬高。”
她將籃子順了下去,六哥取出裏麵那碗肉,笑了。
“多謝。”
杜春枝將籃子拽迴,說道:“六哥先吃著,我給巧雲送一碗。”
隻要不敲趙老六的門,杜春枝就可以無視那幾個莊稼漢,她提著竹籃走出門,那幾人笑著調侃,“嬸子又去幹啥?”
杜春枝笑道:“嬸兒帶著煞炁巡邏,保家衛村。”
幾人大笑,其中一個說:“嬸子盡管去,哥幾個在這兒給你守門。”
杜春枝心道:我可用不著,你們在這兒站一會兒,全村祖宗十八代的閑話都說了一遍,比趙寡婦也不差啥了。
從巧雲家迴來,杜春枝吃了晚飯,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將糯米洗淨調好味,又拿出新鮮粽葉,剪去頭尾放鍋裏煮。
粽葉煮幹淨,答應來幫忙的杏花也到了,杜春枝把壇子裏醃好的肉拿出來,包好肉粽下鍋。
杏花一邊添柴,一邊感慨,“今兒個我奶一迴來,家裏又沒有安生日子了。這個節骨眼上,我爹把腿摔了不能下田,我們一家還不得天天挨擠兌。”
“隻恨我是個女孩,我要是壯勞力,我奶也就不罵我娘了。”
巧雲嫁給宋二根,隻生了一個杏花,二根娘冷嘲熱諷了十幾年。
巧雲能和杜春枝交好,原因就是同病相憐。
杜春枝寬慰道:“咱是女孩,並不丟人,不用去羨慕壯勞力。你要是願意,過了端午你就來嬸子家,嬸兒教你做布偶。”
杏花驚得從小板凳上站起身,“春枝嬸要收我做徒弟?”
“你願不願意呀?”
“嬸子做布偶能賣出修牆的錢,我自然一百個願意。”
杜春枝很是欣慰,在自己的上輩子,宋垚天天以讀書人自居,覺得走街串巷買布偶丟臉,不許她做這個。
她被賣以後,身份隻是王家的奴仆,根本沒有收徒的可能。
所以上輩子,杜氏布偶最終斷了傳承,這是她最大的遺憾。
重來一次,她早就想好,無論將來做什麽,都得把手藝傳下去。
之所以選杏花,也是想改變二根一家的命運,如此善良的一家人,卻因為二根娘,都落了個慘死的下場。
“既然說好了,咱們就選個吉日,正式行拜師禮。”
杏花笑著點頭,這時候,鍋裏的粽子也煮好了。杜春枝將粽子分了四份,其中一份讓杏花帶迴去。
“昨天師傅已經送了肉,我不能再拿了。”
“拿上,你奶奶這會兒都該到了,有現成的吃食,你爹和你娘能好過一些。”
杏花還是不敢拿,她害怕這是師傅考驗自己。學手藝拜師,德行不過關是不成的。
這個年月,想學手藝並不容易,師傅挑選徒弟條件十分苛刻。許多行當講究“德”字在先,如果這個人無德,即便長相好、腦子聰慧,師傅也不收。
杏花這不就想多了?
“師傅已經給過吃食,拿了豈不是不懂事?若師傅有其他徒弟人選,人家要是沒拿粽子,我不就給比下去了?”
杜春枝被逗得哈哈大笑,“跟別人共處,的確要多想幾層。跟師傅不用,師傅叫你做什麽,你做就是了。”
杏花最終還是拿著粽子迴家,杜春枝關好大門,爬上趙老六家牆頭。
這會兒六哥還在船上,杜春枝記得他家靠牆有一口水缸,她得看準那東西在哪兒。
上了牆頭,記下水缸方位,將梯子移到對應位置,這才迴來又拿了一份粽子,爬上牆頭把竹籃吊到水缸蓋子上。
齊活兒!
緊接著,她又把買來的布頭拿出來,裁好幾塊用作半簾,掛在灶間和臥室門口。
再裁一塊大的鋪在書桌上,宋垚那些書她才不會燒火。一卷書要幾十文甚至上百文,都是自己血汗錢買的,他想讀書自己買去!
剛收拾妥當,大門突然被拍響,餘慶帶了兩個人興衝衝進來,“春枝嬸,我給你修雞窩!”
杜春枝嚇了一跳,“不是說拿些碎磚?這都是整磚呀。”
“我爹讓我拿好的。快快快,趕緊給嬸子修窩,太陽下山前還得趕迴去呢。”
磚窯的後生搭雞窩沒啥難度,順手還把狗窩給修了。杜春枝給餘慶拿上粽子,餘慶喜滋滋道:“差點兒忘了!有個好消息!李孝仁被我爹收拾了一頓,哭著把你的借據撕毀了。別說他利滾利的那些,連餘下的十三兩都不用還!”
杜春枝瞪大了眼,“真的?李孝仁真撕了借據?”
“我還敢騙您?”
杜春枝壓低聲音,“真用了那個法子?”
餘慶使勁兒點頭,“坐迴去。”
杜春枝撫了撫心口,“罪過罪過。”說完這句,她兇巴巴地說了聲:“該!”
餘慶笑嘻嘻道:“李孝仁昨晚就派人將借據送來,當著我爹麵撕的。今早瞧見我爹,溜得比猴還快。”
杜春枝給餘慶豎大拇指,卻想起昨天趙老六的一句話:既然收拾,就收拾服帖。
餘有年可真聽話呀!
一晃就到了傍晚,杜春枝正坐在屋裏逗狗子,聽見院子裏傳來“啪”的一聲。
又來了!
這迴絕不慣著他們!
杜春枝拎起燒火棍衝出去,卻發現院中有半塊磚頭,像是從牆外扔進來的。
她四下裏看了一圈,突然發現自己的梯子上掛著一個布口袋。
杜春枝趕緊將口袋取下來,打開一瞧,笑了。
六哥給自己迴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