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你可否送本王?
入宮五年守夠了,打死我也不留了 作者:桂花酒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這句話,她唇角勾出一抹笑意,不顧徐嬤嬤臉色鐵青,轉身走了出去。
當她走到門口之時,聽到裏麵傳來杯盞被摔碎的聲音,眼神冷了冷,沒有理會,迴了自己住的屋子。
她將前段時日繡的抹額拿出來,又將帶迴來的草藥細細碾好裝進去。
待抹額做好之後,趁著明日入值,今日還有空,便拿上前往淑妃娘娘的慧安宮。
到了那裏,隻見守在殿外的宮女,朝她走過來,“孟姑娘來了。”
她看過去,認出這名宮女是上次過來之時,淑妃的貼身宮女,於是恭敬的行了個禮。
“奴婢前來拜見娘娘,將做好的抹額給娘娘奉上。”
“原來如此,不過王爺正在裏麵同娘娘說話,姑娘稍等,容我進去同娘娘稟報一聲。”
“有勞姑姑了。”
宮女走進去,不多會,見著對方出來,“孟姑娘請隨我進去吧。”
“好,多謝。”
她跟在宮女身後走進內殿,隻見淑妃倚靠在榻上,眼眶微紅,容宸坐在她身邊,輕拉著她的手。
“娘娘,王爺,孟姑娘來了。”
宮女開口,淑妃看向孟婉,聲音難掩哽咽,“小婉兒來了。”
“是,娘娘。”
孟婉走上前屈身跪下,“奴婢見過娘娘,見過王爺。”
容宸抬了抬手,“起來吧,今日你怎麽得空來了?”
孟婉起身,恭敬開口,“承蒙娘娘體恤,奴婢明日便要調往繡作處當值,今日正好將給娘娘做好的抹額送來,祝娘娘萬福金安。”
她說完,將隨身帶著的布包打開,從裏麵將繡好的抹額拿出來,雙手捧著,呈到淑妃麵前。
容宸接過那條抹額,細細端詳了下,不禁開口,“繡的真好,送來的也及時,母妃這幾日剛好睡的不踏實。”
“你這孩子,為娘還不是擔心你。”
說話間,淑妃再次眼眶紅了起來,一旁的宮女見著,朝孟婉開口。
“王爺過兩日便要率軍討伐西蠻,娘娘已經擔心的好幾宿睡不好了。”
聽到這話,孟婉不禁看向容宸,“王爺要出征?”
“是,西蠻屢屢犯進,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此番本王便是要狠狠踏平西蠻,讓他們永不敢再進犯!”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母妃隻有你一個兒子,你舅父戰歿沙場,如今你又要出征,讓母妃如何能放心。”
淑妃邊說邊拿起帕子揩了揩眼角,安王一見,輕輕笑道。
“母妃不用擔心,身在京城,做個閑散王爺,固然安穩,但本王身為男兒,家國天下,豈能任由我大祈百姓被那西蠻欺負?
您放心,我此番定然大捷還朝,有母妃在,兒臣不會有事的。”
“是啊,娘娘日日誦經,一心修佛,安王心係百姓,寬宥待人,福澤深厚,上天自會保佑的。”
孟婉也跟著開口勸慰,容宸看向淑妃,“母妃,你看,小婉兒都這樣說了,您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是,本宮說不過你,竟是找了幫手來。”
淑妃的話,換來容宸一笑,“那兒臣替母妃將抹額戴上。”
他說完,輕輕替淑妃將抹額戴上,隨後不禁誇讚,“小婉兒這抹額繡的真好,母妃戴著正合適。”
“這丫頭的手藝,越來越好了,此番去了繡作處,必定能大放異彩的。”
淑妃也跟著誇讚,孟婉連忙開口,“王爺、娘娘謬讚了,奴婢得了娘娘和王爺的恩惠,才能有今日的福報,奴婢感激不盡,日後娘娘和王爺若有何吩咐,奴婢自當肝腦塗地。”
“小丫頭,莫要說這樣的話,這段時日本王不在,你多來陪陪母妃便可。”
“是,奴婢遵命。”
見著王爺和淑妃還有話要敘,孟婉準備告辭,卻在這時,容宸叫住她。
“小婉兒,本王記得,你是墨江人?”
“是,奴婢正是,王爺有何吩咐?”
“本王記得初見你時,你說‘忘憂’花乃是墨江特有的花,而你們那裏,會以忘憂花為樣,打出“忘憂結”用來祈福,如今本王即將帶兵出征,你可否為本王打一個忘憂結?”
聽聞這話,孟婉神情微頓,她沒想到,容宸竟然還記得。
當初是她告訴容宸,在墨江,百姓祈福之時,便會打一個忘憂結,懸掛在屋前,或戴在身上保平安。
如今他即將領兵出征,既是提了出來,於情於理,她都不能拒絕。
“忘憂結?這是什麽?”
淑妃也在這時開口,容宸看向母妃,耐心解釋,“相傳忘憂花是天上的花神所幻,見過此花的人,便會忘記世間煩惱。
而在墨江,百姓們會編一種忘憂結,戴在身上,便會得到花神庇佑,可保平安。”
“原來如此,那小婉兒能給宸兒編一個嗎?”
“當然可以,隻是我需要五彩繩,不知娘娘這裏可有?”
“有有,奴婢這就去拿來。”
淑妃的貼身宮女開口,不多會,便將五色繩拿了過來,孟婉接過,遂而開始編起來。
忘憂結編法極其複雜,需要搭配五種彩繩,對應人的五行,每種彩繩編成一個花瓣。
容宸看著孟婉,唇角盈著淺淺的笑意,此時她手指靈活,如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般。
隨著一個又一個花瓣編出來,就連站在一旁端摩的宮女都不禁讚歎。
“編好了。”
一炷香之後,孟婉將編好的忘憂結呈上,淑妃接過那忘憂結,不禁讚不絕口。
“這世間當真有這麽美的花嗎?”
“兒臣在古書中見過此花的圖樣,在外遊曆之時,特意去了墨江,但卻沒有見過此花。”
“小婉兒,你見過嗎?”
淑妃看向孟婉,隻見她搖搖頭,“奴婢也未曾見過,但墨江的花神廟裏,花神娘娘手裏便拿著這忘憂花。
奴婢曾聽家人說過,墨江百年前曾遭過天災,所有的忘憂花一夕綻放,抵擋了天災,救下了百姓,自此之後,墨江便再沒有了忘憂花。
百姓傳聞,花神娘娘功德圓滿,故而重歸九重天,所以便按這忘憂花的樣子做成了忘憂結,以期消災避禍,永保平安。”
“原來如此,那宸兒戴上這個,必定能平安歸來。”
淑妃的話,讓容宸點頭,跟著站起身,“那就有勞母妃替兒臣戴上這忘憂結,兒臣必定平安歸來。”
當她走到門口之時,聽到裏麵傳來杯盞被摔碎的聲音,眼神冷了冷,沒有理會,迴了自己住的屋子。
她將前段時日繡的抹額拿出來,又將帶迴來的草藥細細碾好裝進去。
待抹額做好之後,趁著明日入值,今日還有空,便拿上前往淑妃娘娘的慧安宮。
到了那裏,隻見守在殿外的宮女,朝她走過來,“孟姑娘來了。”
她看過去,認出這名宮女是上次過來之時,淑妃的貼身宮女,於是恭敬的行了個禮。
“奴婢前來拜見娘娘,將做好的抹額給娘娘奉上。”
“原來如此,不過王爺正在裏麵同娘娘說話,姑娘稍等,容我進去同娘娘稟報一聲。”
“有勞姑姑了。”
宮女走進去,不多會,見著對方出來,“孟姑娘請隨我進去吧。”
“好,多謝。”
她跟在宮女身後走進內殿,隻見淑妃倚靠在榻上,眼眶微紅,容宸坐在她身邊,輕拉著她的手。
“娘娘,王爺,孟姑娘來了。”
宮女開口,淑妃看向孟婉,聲音難掩哽咽,“小婉兒來了。”
“是,娘娘。”
孟婉走上前屈身跪下,“奴婢見過娘娘,見過王爺。”
容宸抬了抬手,“起來吧,今日你怎麽得空來了?”
孟婉起身,恭敬開口,“承蒙娘娘體恤,奴婢明日便要調往繡作處當值,今日正好將給娘娘做好的抹額送來,祝娘娘萬福金安。”
她說完,將隨身帶著的布包打開,從裏麵將繡好的抹額拿出來,雙手捧著,呈到淑妃麵前。
容宸接過那條抹額,細細端詳了下,不禁開口,“繡的真好,送來的也及時,母妃這幾日剛好睡的不踏實。”
“你這孩子,為娘還不是擔心你。”
說話間,淑妃再次眼眶紅了起來,一旁的宮女見著,朝孟婉開口。
“王爺過兩日便要率軍討伐西蠻,娘娘已經擔心的好幾宿睡不好了。”
聽到這話,孟婉不禁看向容宸,“王爺要出征?”
“是,西蠻屢屢犯進,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此番本王便是要狠狠踏平西蠻,讓他們永不敢再進犯!”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母妃隻有你一個兒子,你舅父戰歿沙場,如今你又要出征,讓母妃如何能放心。”
淑妃邊說邊拿起帕子揩了揩眼角,安王一見,輕輕笑道。
“母妃不用擔心,身在京城,做個閑散王爺,固然安穩,但本王身為男兒,家國天下,豈能任由我大祈百姓被那西蠻欺負?
您放心,我此番定然大捷還朝,有母妃在,兒臣不會有事的。”
“是啊,娘娘日日誦經,一心修佛,安王心係百姓,寬宥待人,福澤深厚,上天自會保佑的。”
孟婉也跟著開口勸慰,容宸看向淑妃,“母妃,你看,小婉兒都這樣說了,您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是,本宮說不過你,竟是找了幫手來。”
淑妃的話,換來容宸一笑,“那兒臣替母妃將抹額戴上。”
他說完,輕輕替淑妃將抹額戴上,隨後不禁誇讚,“小婉兒這抹額繡的真好,母妃戴著正合適。”
“這丫頭的手藝,越來越好了,此番去了繡作處,必定能大放異彩的。”
淑妃也跟著誇讚,孟婉連忙開口,“王爺、娘娘謬讚了,奴婢得了娘娘和王爺的恩惠,才能有今日的福報,奴婢感激不盡,日後娘娘和王爺若有何吩咐,奴婢自當肝腦塗地。”
“小丫頭,莫要說這樣的話,這段時日本王不在,你多來陪陪母妃便可。”
“是,奴婢遵命。”
見著王爺和淑妃還有話要敘,孟婉準備告辭,卻在這時,容宸叫住她。
“小婉兒,本王記得,你是墨江人?”
“是,奴婢正是,王爺有何吩咐?”
“本王記得初見你時,你說‘忘憂’花乃是墨江特有的花,而你們那裏,會以忘憂花為樣,打出“忘憂結”用來祈福,如今本王即將帶兵出征,你可否為本王打一個忘憂結?”
聽聞這話,孟婉神情微頓,她沒想到,容宸竟然還記得。
當初是她告訴容宸,在墨江,百姓祈福之時,便會打一個忘憂結,懸掛在屋前,或戴在身上保平安。
如今他即將領兵出征,既是提了出來,於情於理,她都不能拒絕。
“忘憂結?這是什麽?”
淑妃也在這時開口,容宸看向母妃,耐心解釋,“相傳忘憂花是天上的花神所幻,見過此花的人,便會忘記世間煩惱。
而在墨江,百姓們會編一種忘憂結,戴在身上,便會得到花神庇佑,可保平安。”
“原來如此,那小婉兒能給宸兒編一個嗎?”
“當然可以,隻是我需要五彩繩,不知娘娘這裏可有?”
“有有,奴婢這就去拿來。”
淑妃的貼身宮女開口,不多會,便將五色繩拿了過來,孟婉接過,遂而開始編起來。
忘憂結編法極其複雜,需要搭配五種彩繩,對應人的五行,每種彩繩編成一個花瓣。
容宸看著孟婉,唇角盈著淺淺的笑意,此時她手指靈活,如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般。
隨著一個又一個花瓣編出來,就連站在一旁端摩的宮女都不禁讚歎。
“編好了。”
一炷香之後,孟婉將編好的忘憂結呈上,淑妃接過那忘憂結,不禁讚不絕口。
“這世間當真有這麽美的花嗎?”
“兒臣在古書中見過此花的圖樣,在外遊曆之時,特意去了墨江,但卻沒有見過此花。”
“小婉兒,你見過嗎?”
淑妃看向孟婉,隻見她搖搖頭,“奴婢也未曾見過,但墨江的花神廟裏,花神娘娘手裏便拿著這忘憂花。
奴婢曾聽家人說過,墨江百年前曾遭過天災,所有的忘憂花一夕綻放,抵擋了天災,救下了百姓,自此之後,墨江便再沒有了忘憂花。
百姓傳聞,花神娘娘功德圓滿,故而重歸九重天,所以便按這忘憂花的樣子做成了忘憂結,以期消災避禍,永保平安。”
“原來如此,那宸兒戴上這個,必定能平安歸來。”
淑妃的話,讓容宸點頭,跟著站起身,“那就有勞母妃替兒臣戴上這忘憂結,兒臣必定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