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掛在牆上的電話機鈴聲響起來。
小澤晴子起身走向電話機,拿起話筒。
“新聞部!……什麽?……我馬上告訴佐藤主任!”小澤晴子掛上電話,走到劉簡之麵前。
“什麽事?”劉簡之問。
“佐藤主任,您得趕快迴家。”小澤晴子說。“您太太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了!”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劉簡之驚訝地問。
“佐藤君,你趕快迴家看看吧。”美由紀說。
“那我迴家一趟,”劉簡之說。“有什麽事情,你處理一下。”
“放心吧,你快去!”美由紀說。
劉簡之連忙走了出去。
一接到劉簡之傳出的信號,孟詩鶴立即掀開榻榻米的地板,從裏麵取出一隻箱子,然後蓋好地板,重新鋪好臥具。又從櫃子裏取出袖珍手槍,放進手提袋裏。
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她知道事情一定很急。
孟詩鶴咚咚咚地提著箱子下樓,剛走到門邊,突然又收住腳步。
她無法判斷高橋良子是否真的在監視自己的動靜,連忙轉身穿過客廳,從客廳後門走進圍牆圍住的小院,見對麵八木家沒有動靜,立即翻牆而出,穿過過道,來到另一條街上。
“黃包車!”孟詩鶴喊道。
一個拉車夫拉著車跑了過來。
“去新橋地鐵口!”孟詩鶴說。
到了新橋地鐵口,孟詩鶴付了車錢,拎著沉重的箱子,費力地走下地鐵階梯。新橋地鐵站剛剛啟用不久,設施尚不完善。
“小姐,您需要幫助嗎?”一個男子走到近前,對孟詩鶴說。
孟詩鶴瞥見,男子身後不遠處,有兩個警察正在交談著什麽。也許讓人提著箱子更安全。
“謝謝。”孟詩鶴對那男子說。
男子提起箱子,跟在孟詩鶴後麵走下台階,來到站台。
“就送到這兒吧。”孟詩鶴給男子付了小費,拎起箱子走上剛剛進站的地鐵。
地鐵開往淺草方向。
到了途中的神田站,孟詩鶴下了車,提著箱子剛出地鐵口,便看見劉簡之的汽車疾駛而來,在孟詩鶴身邊停住。
劉簡之打開車門,走下車,從孟詩鶴手中提起箱子放進車裏。
“快上車!”劉簡之說。
孟詩鶴連忙坐進車裏,劉簡之迅速把車開走,快速駛向郊區。
“什麽事情,這麽急?”孟詩鶴問。
“美由紀小姐昨晚獲得情報,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將開往上海吳淞口。19艘先遣軍艦搭載近萬名海軍特戰隊,15日前到達吳淞口。16日後抵達淞滬的日本軍艦會更多,總數將達到31艘!沒有幾天時間了,這個消息要馬上報告南京,一分鍾都耽誤不得。”
“大戰在即。不知道國內現在準備得怎麽樣了?”孟詩鶴擔心地說。
“南京應該馬上采取行動,搶先動手。”
“搶先動手?”
“至少先把在長江上的日軍軍艦消滅掉!”
“最高長官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
“難說。”
劉簡之把車開出城,見前後無車無人,把車拐進一片樹林裏停住,然後把箱子從車裏拿出來,提在手中。
“就在這兒發報!”劉簡之說。
“在這兒?”孟詩鶴驚訝地問道。“是不是離公路再遠一點。”
“就在這兒。”劉簡之將電文內容遞給孟詩鶴。“你先熟悉一下。”
劉簡之迅速架好折疊式天線,從車裏牽出電線為發報機供電。然後拿出手槍,藏在一棵大樹後麵。兩隻眼睛緊緊盯著前麵的公路。
孟詩鶴戴上耳機,蹲在地上拍發電報:
日軍第三艦隊先遣19艘軍艦將在15日前抵達上海吳淞口,16日淞滬地區日海軍艦艇將達31艘,海軍陸戰隊總兵力將接近一萬餘人。
“拍完了嗎?”劉簡之問。
“還……快了!”孟詩鶴說。
孟詩鶴很快拍發完電報,又借機按照馮偉桐留下的頻率嚐試唿叫,但對方一直沒有應答。
遠處傳來汽車的引擎聲,有汽車開了過來。
“發完了沒有?”劉簡之催問道。“有車過來了!”
“馬上……馬上就完。”孟詩鶴說。
孟詩鶴再次唿叫馮偉桐,仍然沒有成功。
孟詩鶴有些失望。
“已經過了五分鍾了。”劉簡之說。
“發完了。”孟詩鶴快速收起發報機和天線,放進箱子裏,然後將箱子放進汽車裏。
劉簡之收起手槍,爬上汽車,開著車駛出樹林,衝上公路。
“幾年不發電報,你的手指頭都生疏了吧。”劉簡之說,“你應該多練習練習。”
“請問佐藤君,我該怎麽練習?”孟詩鶴說。
“我不知道,你自己想辦法。”劉簡之說。
“但是,宋督導禁止我們使用這部電台……”
“我會告訴她的。”劉簡之說,“還有安全屋的事,一並報告她。”
一輛卡車迎麵駛來。
劉簡之把車靠邊停下,等卡車駛過,重新起步,駛迴東京。
南京參謀本部。
女機要員快步走進對日情報處。
“有緊急電文!”女機要員說。
“給我吧。”李副官說。
“先簽字!”
等李副官簽完字,女機要員打開文件夾子,把電報遞給李副官,然後走了出去。
李副官草草瀏覽了一下電文,立即呈報給正對著牆上的地圖研判中日戰局的楊顯程。
“將軍,”李副官以急促的語調說,“特工組剛剛發電報告,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先遣部隊,將在8月15日前,搭載近萬名海軍陸戰隊官兵,抵達上海吳淞口。預計8月16日,有至少31艘戰艦抵達淞滬。”
楊顯程一把抓過電文,匆匆瀏覽了一遍。
“我馬上去麵見最高長官。你通知特工組,我需要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離開日本本土的準確時間。我擔心日艦抵達上海的日期會有變化。”
“是!”李副官說。
楊顯程轉身走了出去。
半小時以後,楊顯程走了迴來。
“下午,參謀本部開會!”楊宣誠說。“最高長官的意思是,長江沿岸部隊從明天起,沿江搜索南京到江陰之間的江麵,遇有日艦,無論大小,立即留滯、甚至擊沉。”
“終於動起來了。”李副官說。
“給特工組的電文發出去了嗎?”楊宣誠問。
“按照約定,特工組最快要到明天早上6點,才能接到我們廣播的電文。”李副官說。
“明天就明天吧。”楊顯程說。“特工組不能出事。”
“犧牲總是難免……”李副官說。
“不行!”楊顯程說。“真出了事,我再也派不出第二個特工組了!”
掛在牆上的電話機鈴聲響起來。
小澤晴子起身走向電話機,拿起話筒。
“新聞部!……什麽?……我馬上告訴佐藤主任!”小澤晴子掛上電話,走到劉簡之麵前。
“什麽事?”劉簡之問。
“佐藤主任,您得趕快迴家。”小澤晴子說。“您太太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了!”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劉簡之驚訝地問。
“佐藤君,你趕快迴家看看吧。”美由紀說。
“那我迴家一趟,”劉簡之說。“有什麽事情,你處理一下。”
“放心吧,你快去!”美由紀說。
劉簡之連忙走了出去。
一接到劉簡之傳出的信號,孟詩鶴立即掀開榻榻米的地板,從裏麵取出一隻箱子,然後蓋好地板,重新鋪好臥具。又從櫃子裏取出袖珍手槍,放進手提袋裏。
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她知道事情一定很急。
孟詩鶴咚咚咚地提著箱子下樓,剛走到門邊,突然又收住腳步。
她無法判斷高橋良子是否真的在監視自己的動靜,連忙轉身穿過客廳,從客廳後門走進圍牆圍住的小院,見對麵八木家沒有動靜,立即翻牆而出,穿過過道,來到另一條街上。
“黃包車!”孟詩鶴喊道。
一個拉車夫拉著車跑了過來。
“去新橋地鐵口!”孟詩鶴說。
到了新橋地鐵口,孟詩鶴付了車錢,拎著沉重的箱子,費力地走下地鐵階梯。新橋地鐵站剛剛啟用不久,設施尚不完善。
“小姐,您需要幫助嗎?”一個男子走到近前,對孟詩鶴說。
孟詩鶴瞥見,男子身後不遠處,有兩個警察正在交談著什麽。也許讓人提著箱子更安全。
“謝謝。”孟詩鶴對那男子說。
男子提起箱子,跟在孟詩鶴後麵走下台階,來到站台。
“就送到這兒吧。”孟詩鶴給男子付了小費,拎起箱子走上剛剛進站的地鐵。
地鐵開往淺草方向。
到了途中的神田站,孟詩鶴下了車,提著箱子剛出地鐵口,便看見劉簡之的汽車疾駛而來,在孟詩鶴身邊停住。
劉簡之打開車門,走下車,從孟詩鶴手中提起箱子放進車裏。
“快上車!”劉簡之說。
孟詩鶴連忙坐進車裏,劉簡之迅速把車開走,快速駛向郊區。
“什麽事情,這麽急?”孟詩鶴問。
“美由紀小姐昨晚獲得情報,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將開往上海吳淞口。19艘先遣軍艦搭載近萬名海軍特戰隊,15日前到達吳淞口。16日後抵達淞滬的日本軍艦會更多,總數將達到31艘!沒有幾天時間了,這個消息要馬上報告南京,一分鍾都耽誤不得。”
“大戰在即。不知道國內現在準備得怎麽樣了?”孟詩鶴擔心地說。
“南京應該馬上采取行動,搶先動手。”
“搶先動手?”
“至少先把在長江上的日軍軍艦消滅掉!”
“最高長官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
“難說。”
劉簡之把車開出城,見前後無車無人,把車拐進一片樹林裏停住,然後把箱子從車裏拿出來,提在手中。
“就在這兒發報!”劉簡之說。
“在這兒?”孟詩鶴驚訝地問道。“是不是離公路再遠一點。”
“就在這兒。”劉簡之將電文內容遞給孟詩鶴。“你先熟悉一下。”
劉簡之迅速架好折疊式天線,從車裏牽出電線為發報機供電。然後拿出手槍,藏在一棵大樹後麵。兩隻眼睛緊緊盯著前麵的公路。
孟詩鶴戴上耳機,蹲在地上拍發電報:
日軍第三艦隊先遣19艘軍艦將在15日前抵達上海吳淞口,16日淞滬地區日海軍艦艇將達31艘,海軍陸戰隊總兵力將接近一萬餘人。
“拍完了嗎?”劉簡之問。
“還……快了!”孟詩鶴說。
孟詩鶴很快拍發完電報,又借機按照馮偉桐留下的頻率嚐試唿叫,但對方一直沒有應答。
遠處傳來汽車的引擎聲,有汽車開了過來。
“發完了沒有?”劉簡之催問道。“有車過來了!”
“馬上……馬上就完。”孟詩鶴說。
孟詩鶴再次唿叫馮偉桐,仍然沒有成功。
孟詩鶴有些失望。
“已經過了五分鍾了。”劉簡之說。
“發完了。”孟詩鶴快速收起發報機和天線,放進箱子裏,然後將箱子放進汽車裏。
劉簡之收起手槍,爬上汽車,開著車駛出樹林,衝上公路。
“幾年不發電報,你的手指頭都生疏了吧。”劉簡之說,“你應該多練習練習。”
“請問佐藤君,我該怎麽練習?”孟詩鶴說。
“我不知道,你自己想辦法。”劉簡之說。
“但是,宋督導禁止我們使用這部電台……”
“我會告訴她的。”劉簡之說,“還有安全屋的事,一並報告她。”
一輛卡車迎麵駛來。
劉簡之把車靠邊停下,等卡車駛過,重新起步,駛迴東京。
南京參謀本部。
女機要員快步走進對日情報處。
“有緊急電文!”女機要員說。
“給我吧。”李副官說。
“先簽字!”
等李副官簽完字,女機要員打開文件夾子,把電報遞給李副官,然後走了出去。
李副官草草瀏覽了一下電文,立即呈報給正對著牆上的地圖研判中日戰局的楊顯程。
“將軍,”李副官以急促的語調說,“特工組剛剛發電報告,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先遣部隊,將在8月15日前,搭載近萬名海軍陸戰隊官兵,抵達上海吳淞口。預計8月16日,有至少31艘戰艦抵達淞滬。”
楊顯程一把抓過電文,匆匆瀏覽了一遍。
“我馬上去麵見最高長官。你通知特工組,我需要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離開日本本土的準確時間。我擔心日艦抵達上海的日期會有變化。”
“是!”李副官說。
楊顯程轉身走了出去。
半小時以後,楊顯程走了迴來。
“下午,參謀本部開會!”楊宣誠說。“最高長官的意思是,長江沿岸部隊從明天起,沿江搜索南京到江陰之間的江麵,遇有日艦,無論大小,立即留滯、甚至擊沉。”
“終於動起來了。”李副官說。
“給特工組的電文發出去了嗎?”楊宣誠問。
“按照約定,特工組最快要到明天早上6點,才能接到我們廣播的電文。”李副官說。
“明天就明天吧。”楊顯程說。“特工組不能出事。”
“犧牲總是難免……”李副官說。
“不行!”楊顯程說。“真出了事,我再也派不出第二個特工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