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啟程迴山
僵屍:道壇先鋒,簡化大將 作者:不閃光的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完年後義莊就恢複了平靜,胡梓墨也跟老徐提起迴山的事情。
其實老徐也早就猜到了,等過完年後胡梓墨就會提出要迴去總壇,當然就算胡梓墨自己不提出來,老徐也會提及的。
因為當初卜意遠掌教就隻是允許胡梓墨下山一年,然後就得迴去茅山繼續學習修行。
這件事情卜意遠倒是沒跟胡梓墨說,反倒是和老徐說的,意思就是讓他在過完年之後,就趕緊把胡梓墨給送迴去。
現在胡梓墨既然自己都提出來了要迴去總壇,老徐自然是不可能攔著了,甚至還幫忙準備起來幹糧行李之類的物資。
這次迴總壇並不是老徐跟著,而是他的一位師弟。
當然這個師弟並不是就住在隔壁鎮子當中的吳真人。
這個吳真人就是之前,老徐在茅山上去信讓其照看自己義莊的那個了。
這吳真人可並沒有要去茅山總壇的行程,並且在過年的時候,人家也接了一單生意,所以哪有時間去護送胡梓墨啊。
而老徐找到的這位師弟,雖然也是要去茅山的方向,但終點並不是總壇,而是因為趕屍正好會路過茅山地界,所以才讓其把胡梓墨給帶上。
沒錯老徐的這位師弟,就跟四目一樣都是做得趕屍的買賣,不過老徐的這位師弟,路子可要比四目的野多了。
可能四目在收養胡梓墨之前,也是這般的路子野,正是在有了胡梓墨之後,不能離開時間太久,所以才會在接活的時候變得更加謹慎小心。
此人在破衣跺地一脈當中排行第五,是老徐的五師弟,名叫陶沁。
此人表麵看上去,倒是跟老徐一樣的成熟穩重,長相也很有正義感看上去極為嚴肅,給胡梓墨一種仿佛看到了九叔一樣的感覺,反正這二人身上的氣質極為相似。
不過在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就能夠發現此人性格極為內向,根本不善言辭,用現代話來說那就是個純純的社恐,所以才會一副嚴肅的表情。
為的就是讓外人以為他很是嚴肅,而不敢輕易搭話。
可能也是有失必有得吧,雖然這陶沁天生性格內向,但裝出來的那副嚴肅模樣,倒也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感覺,所以在趕屍這一行當裏麵,生意名聲都挺好的。
至於為何會說此人趕屍的路子野?
那是因為他很少接漢族人的買賣,而是專門接那些少數民族的生意,當然他本人是地地道道的漢人,之所以會大量接那些少數民族的生意,完全就是看中了那些少數民族的特殊性。
他想要研究,那些少數民族的人,在變成僵屍之後為何大概率的會出現跟漢人不同的現象。
結果到現在為止,這個問題沒研究出來不說,反倒是跟一些少數民族的關係處的很好,並且也得到了人家傳承下來的一些奇特的秘術秘法。
聽老徐說,這陶沁還養了一隻半成品的銅甲屍,而那銅甲屍就是來自一個少數民族當中的。
是陶沁利用人家的身體,自己慢慢煉製出來,所以隻能算是個半成品的銅甲屍。
他這次之所以會路過茅山,也正是因為需要運送一具少數民族的屍體迴去故鄉安葬。
這陶沁跟四目之間雖然都擅長趕屍,但精通的方向不一樣,陶沁是精通養屍,而四目則是精通控屍。
不然,也不可能養出來一具銅甲屍,哪怕隻是個半成品,但那也不同於普通的僵屍。
在收拾好行李幹糧物資之類的後,正好那陶沁也趕屍過來,沒說要在老徐的道場休息一段時間,而是就待了一個白天,等到天色黑下來後,就帶上了胡梓墨繼續啟程上路。
剛開始的時候陶沁因為內向的性格所以沒跟胡梓墨多說什麽,倒是挺為照顧他的,等後來熟悉了,話才逐漸變多。
話多了,聊得話題自然也多,所以這一路上倒也不算太過枯燥,因為陶沁沒少跟胡梓墨說起他走南闖北的經曆以及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特色等。
就連他在養屍這方麵上的一些經驗,都說出來給胡梓墨聽,尤其是他養的那隻半成品銅甲屍。
據他所說,那具銅甲屍雖然隻是個半成品,並且還是他自己養出來的,但其實那屍體本身也頗具奇異,不然憑借一具普通的屍體,如何能養到那種程度呢。
具體奇異在什麽地方,陶沁稱那具屍體就好像天生對地氣煞氣這一類的能量,有著極高的契合性,所以在被煉成僵屍後,才能夠成長的如此迅速。
至於為何那具屍體會對地氣煞氣這類能量具有那麽高的契合性?
陶沁並沒有研究出來這個問題的答案,隻不過有一些猜測而已。
據他分析,那些少數民族裏麵,有一部分是傳承了自遠古九黎族的血脈。
而這些具有九黎族微弱血脈的少數民族之人,在死後非常容易變成僵屍,並且一經轉變,就是特殊種類的僵屍。
當然,這也隻是陶沁自己這般猜測分析出來的,事實上到底是不是因為傳承自遠古九黎部族那微弱血脈的原因,陶沁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微弱九黎血脈的確對僵屍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
胡梓墨跟陶沁就這般一路趕屍,直到又來到了譚家鎮,在錢開的道場歇息了一天時間。
倒是錢開本人並不在道場,聽錢焱說他又接了一單路程比較遠的單子,這才剛離開沒幾天。
沒見到這位師伯,倒是讓胡梓墨也頗感遺憾,因為他本還想著要從錢開那裏學到一些修煉三昧真火的經驗呢,可惜人不在,隻能下次有機會再說了。
倒是沒去拜訪一番馬景濤,而對方也並不知曉胡梓墨的到來。
之後,又路過了二郎鎮的附近,因為陶沁趕屍的原因,所以路線也不同於他跟老徐過來時那般,不過雖然不能去二郎鎮看看那楊家,但是也可以托人打聽。
結果打聽得到的消息讓胡梓墨也是一陣唏噓,曾經諾大一個楊氏家族,居然就這般分崩離析了。
胡梓墨猜測,很大可能性並不是那所謂的瘟疫,而是當初那逃走的家夥迴來報複導致。
別說胡梓墨跟那楊氏一族的關係並沒有多麽的深厚,所以沒法管。
就算有關係,現在也已經太遲了,可能這也是楊氏一族命該如此吧,哪怕這其中多數人都很為無辜…
其實老徐也早就猜到了,等過完年後胡梓墨就會提出要迴去總壇,當然就算胡梓墨自己不提出來,老徐也會提及的。
因為當初卜意遠掌教就隻是允許胡梓墨下山一年,然後就得迴去茅山繼續學習修行。
這件事情卜意遠倒是沒跟胡梓墨說,反倒是和老徐說的,意思就是讓他在過完年之後,就趕緊把胡梓墨給送迴去。
現在胡梓墨既然自己都提出來了要迴去總壇,老徐自然是不可能攔著了,甚至還幫忙準備起來幹糧行李之類的物資。
這次迴總壇並不是老徐跟著,而是他的一位師弟。
當然這個師弟並不是就住在隔壁鎮子當中的吳真人。
這個吳真人就是之前,老徐在茅山上去信讓其照看自己義莊的那個了。
這吳真人可並沒有要去茅山總壇的行程,並且在過年的時候,人家也接了一單生意,所以哪有時間去護送胡梓墨啊。
而老徐找到的這位師弟,雖然也是要去茅山的方向,但終點並不是總壇,而是因為趕屍正好會路過茅山地界,所以才讓其把胡梓墨給帶上。
沒錯老徐的這位師弟,就跟四目一樣都是做得趕屍的買賣,不過老徐的這位師弟,路子可要比四目的野多了。
可能四目在收養胡梓墨之前,也是這般的路子野,正是在有了胡梓墨之後,不能離開時間太久,所以才會在接活的時候變得更加謹慎小心。
此人在破衣跺地一脈當中排行第五,是老徐的五師弟,名叫陶沁。
此人表麵看上去,倒是跟老徐一樣的成熟穩重,長相也很有正義感看上去極為嚴肅,給胡梓墨一種仿佛看到了九叔一樣的感覺,反正這二人身上的氣質極為相似。
不過在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就能夠發現此人性格極為內向,根本不善言辭,用現代話來說那就是個純純的社恐,所以才會一副嚴肅的表情。
為的就是讓外人以為他很是嚴肅,而不敢輕易搭話。
可能也是有失必有得吧,雖然這陶沁天生性格內向,但裝出來的那副嚴肅模樣,倒也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感覺,所以在趕屍這一行當裏麵,生意名聲都挺好的。
至於為何會說此人趕屍的路子野?
那是因為他很少接漢族人的買賣,而是專門接那些少數民族的生意,當然他本人是地地道道的漢人,之所以會大量接那些少數民族的生意,完全就是看中了那些少數民族的特殊性。
他想要研究,那些少數民族的人,在變成僵屍之後為何大概率的會出現跟漢人不同的現象。
結果到現在為止,這個問題沒研究出來不說,反倒是跟一些少數民族的關係處的很好,並且也得到了人家傳承下來的一些奇特的秘術秘法。
聽老徐說,這陶沁還養了一隻半成品的銅甲屍,而那銅甲屍就是來自一個少數民族當中的。
是陶沁利用人家的身體,自己慢慢煉製出來,所以隻能算是個半成品的銅甲屍。
他這次之所以會路過茅山,也正是因為需要運送一具少數民族的屍體迴去故鄉安葬。
這陶沁跟四目之間雖然都擅長趕屍,但精通的方向不一樣,陶沁是精通養屍,而四目則是精通控屍。
不然,也不可能養出來一具銅甲屍,哪怕隻是個半成品,但那也不同於普通的僵屍。
在收拾好行李幹糧物資之類的後,正好那陶沁也趕屍過來,沒說要在老徐的道場休息一段時間,而是就待了一個白天,等到天色黑下來後,就帶上了胡梓墨繼續啟程上路。
剛開始的時候陶沁因為內向的性格所以沒跟胡梓墨多說什麽,倒是挺為照顧他的,等後來熟悉了,話才逐漸變多。
話多了,聊得話題自然也多,所以這一路上倒也不算太過枯燥,因為陶沁沒少跟胡梓墨說起他走南闖北的經曆以及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特色等。
就連他在養屍這方麵上的一些經驗,都說出來給胡梓墨聽,尤其是他養的那隻半成品銅甲屍。
據他所說,那具銅甲屍雖然隻是個半成品,並且還是他自己養出來的,但其實那屍體本身也頗具奇異,不然憑借一具普通的屍體,如何能養到那種程度呢。
具體奇異在什麽地方,陶沁稱那具屍體就好像天生對地氣煞氣這一類的能量,有著極高的契合性,所以在被煉成僵屍後,才能夠成長的如此迅速。
至於為何那具屍體會對地氣煞氣這類能量具有那麽高的契合性?
陶沁並沒有研究出來這個問題的答案,隻不過有一些猜測而已。
據他分析,那些少數民族裏麵,有一部分是傳承了自遠古九黎族的血脈。
而這些具有九黎族微弱血脈的少數民族之人,在死後非常容易變成僵屍,並且一經轉變,就是特殊種類的僵屍。
當然,這也隻是陶沁自己這般猜測分析出來的,事實上到底是不是因為傳承自遠古九黎部族那微弱血脈的原因,陶沁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微弱九黎血脈的確對僵屍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
胡梓墨跟陶沁就這般一路趕屍,直到又來到了譚家鎮,在錢開的道場歇息了一天時間。
倒是錢開本人並不在道場,聽錢焱說他又接了一單路程比較遠的單子,這才剛離開沒幾天。
沒見到這位師伯,倒是讓胡梓墨也頗感遺憾,因為他本還想著要從錢開那裏學到一些修煉三昧真火的經驗呢,可惜人不在,隻能下次有機會再說了。
倒是沒去拜訪一番馬景濤,而對方也並不知曉胡梓墨的到來。
之後,又路過了二郎鎮的附近,因為陶沁趕屍的原因,所以路線也不同於他跟老徐過來時那般,不過雖然不能去二郎鎮看看那楊家,但是也可以托人打聽。
結果打聽得到的消息讓胡梓墨也是一陣唏噓,曾經諾大一個楊氏家族,居然就這般分崩離析了。
胡梓墨猜測,很大可能性並不是那所謂的瘟疫,而是當初那逃走的家夥迴來報複導致。
別說胡梓墨跟那楊氏一族的關係並沒有多麽的深厚,所以沒法管。
就算有關係,現在也已經太遲了,可能這也是楊氏一族命該如此吧,哪怕這其中多數人都很為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