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九叔為何不能跟自己一起過去的理由後,胡梓墨咂了咂嘴,雖然心中另有所想,但最後也沒有說出來。


    他尋思著,對於這件事情,下邊的祖師爺們的態度,好像並非是感覺到為難的樣子,相反可能是非常樂意見成。


    此事在明麵上來看,的確不能多出第二個茅山弟子,不然就容易造成誤會,讓下邊的其他勢力們誤以為是茅山想要插手城隍選拔之事,甚至直接就窺探著城隍之位。


    可若是下邊的祖師們,的確想要插手並且真的在窺探城隍的位置呢,此事又當如何!


    要知道茅山勢大,天上地下都有人也有關係,這句話可不是自己嘴上吹出來的,所以下邊任職的祖師爺們想要插手以及窺探城隍位置,又有什麽不可的呢?


    不然,別的勢力能做,茅山就不不能做了?


    並且此事若成了的話,益處也不會全歸於下邊任職的祖師爺們身上,就連人間的茅山門人弟子們也能有所受益。


    要知道不是所有茅山弟子門人都有天資,能夠在修行一途上走多遠的,所以壽命耗盡之後,也會有想要在地府任職的那種。


    然而,當個隨處可見的陰差跟當個城隍相比,哪個更好就不用多說了,而且有茅山弟子擔任城隍,對於整個茅山的勢力而言,也是有著不少益處的。


    所以,胡梓墨更認為下邊祖師們,甚至總壇的高層,對此事都非常樂意見成。


    不過胡梓墨也了解自己這位師伯的性格,知曉對方不擅長也不屑這些算計,所以也就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把此事壓在心底,想要等迴去道場以後,跟自家師父講講。


    之後,胡梓墨就跟九叔坐在主屋閑聊,同時也等著外邊的文才收拾桌子以及那些祭品之類的。


    這聊著聊著就說到了文才的身上了,也是胡梓墨想起來之前吃飯的時候,九叔臉上露出來的複雜表情,這才好奇的詢問。


    結果九叔給出的答案還真就印證了胡梓墨的猜測,果然是文才的命理出了問題,這才導致了對方明明三寶無太大缺失,但麵相卻是那麽一副未老先衰的樣子。


    說起此事,其實也是巧合,那文才在出生的時候,村子當中還有另外一家也正在生孩子,倆孩子的出生時間相同。


    但文才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如果順利出生也就算了,隻不過另外那一家孩子的問題可不小。


    另外一家的孩子前世乃是一屠夫,按理來講這種屠夫如果生前沒有積攢太多陰德功德的話,那麽死後就隻能去到刀山地獄或者油鍋地獄當中受罰。


    但此人因為生前雖然屠宰了大量的禽畜,但也沒少做過好事善舉,所以積攢了不少的陰德。


    但這些陰德就隻夠讓他不用受刑罰,其餘的就沒有了,所以投胎的時候,因為生前屠夫的職業,導致其下輩子的陽壽因此被削了一大半之數。


    本來這也是因果報應,沒什麽好說的,但偏偏文才就跟對方同一個時間出生,又還是同一個村子當中,那兩家人居然還是有著血緣的親戚關係。


    如果隻是如此的話,倒也不會出什麽問題,偏偏那個村子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在建造的時候並非按照傳統的坐北朝南格局來建造。


    說白了就是那個村子的建築格局,跟正常村子的完全相反,這就使得兩者投錯了胎,雖然之後發現了這個問題,也立馬讓負責的陰差給更換了過來,但魂魄都已經進入過肉身,命理上自然也差不多定型了一部分。


    這種情況雖然是地府陰差大意之下導致的錯誤,但也不是說那村子的活人就一點錯都沒有的。


    所以地府不可能因此就對陰差或者那村子的活人們進行處罰,隻能是給予了文才一些補償,此事也就算是翻篇了。


    而這也就是為何文才會有這麽一種麵相的原因所在,當然有問題的也就隻是麵相,頂多也就是陽壽有些損失,但損失也不算太大。


    後來那村子請九叔過去看事兒,結果就被他發現了那倆孩子的古怪之處,仔細檢查一番也就差不多明白是怎麽一迴事情,然後便把此事告知給了那兩家人。


    屠夫轉世的人家自然沒給九叔什麽好臉色看,畢竟任誰說你剛出生的孩子隻能活到三十多歲的時候,你的臉色也絕對好看不到哪去。


    倒是文才的家人,不斷請求九叔想想辦法,改變文才那早衰的麵相,奈何這是命理上的問題,九叔又能有什麽法子呢。


    幸好,那也就隻是麵相上的早衰,不影響陽壽,頂多就是長相不好罷了,又不是女子,沒必要太過於在意外貌如何,隻要有本事在身的話,也不愁女人。


    有本事的男人自然不會愁了,可文才一家隻是種地的,所以能夠教導他什麽本事,種地的本事麽?


    會種地的男人多了去了,可哪個女人又能看得上文才那種早衰麵相的呢。


    九叔也是真沒法子,隻能讓這家人另請高明了,之後就迴去了義莊。


    但讓他沒曾想到的是,還沒過幾年的時間,那家人就又找上門來。


    這次主動找過來的原因,是說那文才體質好像非常弱,別人家的同齡孩子,這個歲數都能夠一起幫忙種地了,結果到文才這裏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也找過大夫,結果人家大夫說沒任何問題,估計也就是吃得不好要多補補之類的。


    一家都是種地的,能吃到什麽好東西,可為啥別人家的孩子吃得都一樣,卻都已經能幫助家人幹活了,但文才卻還是那副德行,所以就不由得家裏人不多想。


    九叔雖然懂得一點醫術,但也隻能瞧瞧小病之類的,自然是看不出來文才的體弱到底是否因為什麽毛病導致。


    但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沒有發現什麽身體上的毛病,反倒是察覺出了精神狀態上麵有些不太對頭。


    之後就詢問文才家人,這孩子平日裏麵都是如何生活的…


    這一詢問後,九叔就明白了,合著不是身體有毛病,而是精神狀態上麵有毛病,簡單來講那就是好吃懶做。


    九叔也不明白,這麽一個種地的人家,怎麽養出來的孩子才這麽大點,就開始好吃懶做了呢?


    看出問題所在,文才的家人迴去後也狠下心來,你不是懶嘛,那就別吃飯了,不幹活就別想吃飯。


    下了狠心之後,倒也把這毛病給糾正了不少,可惜的是沒過多久那村子就遭了土匪,死了不少人。


    而死的人當中也有文才的父母,本來說要把文才托給親戚照顧吧,結果人家親戚們也不樂意。


    最後還是九叔聽聞此事,過去找村長商量,收養了文才,這才沒讓他小小年紀的被活活餓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僵屍:道壇先鋒,簡化大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閃光的星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閃光的星星並收藏僵屍:道壇先鋒,簡化大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