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瓷新燒
賭石:從撿漏鑒寶開始暴富 作者:天空之舞本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聽徐良傑詢問打假專家,他的直播間裏幾十萬觀眾,以及打假專家直播間裏上百萬觀眾,立即都激動了起來。
不少人紛紛在屏幕上打上了“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嗬嗬,”
打假專家曾先生卻輕笑了幾聲,然後盯著徐良傑問道:“你叫徐良傑是吧?”
“是的。”徐良傑點頭說道。
曾先生說道:“你說我這隻瓷器是假的,不知道假在哪裏?總不能一句話說是贗品,就是贗品了吧?”
“這不太像是古玩圈的規矩。”
“曾先生的意思是說,讓我再說的詳細一點是吧?這沒問題。”徐良傑笑了笑說道:“麻煩曾先生先將瓷器從博古架上拿下來。”
“沒問題。”曾先生點了點頭,但卻沒有先去碰瓷器,而是朝著旁邊喊了一聲,“老婆,幫我拿一下手機,攝像頭對準我和瓷器,不要出現中途可能掉包的情況。”
“好的老公。”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在屏幕外出現了。
因為和自己丈夫配合過多次,所以曾先生的老婆拿著手機之後,攝像頭對的很準,一點掉包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這樣良好的操作,立即贏得了所有觀眾的讚揚。“講究!”
“曾先生才是真正的專家,這就是真專家的講究,一點都不讓人擔心,一點空子也不會給任何人鑽,包括自己也鑽不了空子。”
“這才是真正的打假專家,沒有掐頭去尾的視頻,一鏡到底,直播見真相,我去關注了!”
“對,我也去關注了。”
這是一隻瓷瓶,個頭不大,對瓷器款式有些閱曆的人,一看就能夠看得明白,這絕對就是梅瓶。
小巧精致。
一般來說,這種大小的梅瓶,隨手一抓就能抓住,而且牢牢穩穩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曾先生確實是個講究,是個專業的人。
即便瓷器再怎麽小巧,他也是雙手去拿。一手拿著梅瓶的下半部分,一手呢,則放在梅瓶的上半部分,幾根手指頭插入瓶口內部,這麽一拿,雙手就把梅瓶輕鬆的從博古架上拿了下來。
“講究。”徐良傑看到他這種拿法,也不由表揚了一句。
梁三友,封湖等古玩協會的高層,真正的專業人士,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乍看起來這樣拿,似乎比單手拿還要麻煩很多,效果也差不多,實際上裏頭是有講究的。
曾先生笑道:“小夥子,你剛才說我講究,我可聽見了,你肯定知道裏頭的門道吧?”
“知道。”
“那你給觀眾們說一說吧。”曾先生說道。
徐良傑笑道:“這種事情,我相信許多觀眾都清楚。其實要不是太玄妙的東西,隻是因為古董瓷器,因為曆史沉澱,經曆太多的緣故,有可能比較脆弱了。”
“尤其是瓷瓶之類的東西,要是隻是用手抓住瓶子上部分,甚至是隻捏住瓶口的話,可能會因為自身重力導致出現裂痕等情況。”
“而要是隻抓住瓶身的話,有些時候也可能會手滑掉地上。尤其是一些大瓶瓷器,瓶身比較大,一隻手握不住,那就更危險了。”
“所以這個動作是一定要講究的,麵對小瓶是這樣,大瓶也是這樣,隻有將這個動作變成本能動作,以後遇到大瓶也就不會在這方麵失誤了。”
“好,說的好。小夥子你說的很全麵啊,看得出來你是有點東西的。”曾先生不由讚賞道。
“門前不掃,何以掃天下。平時不注意,到了關鍵的時候就很容易掉鏈子。直播間的各位觀眾朋友們,以後拿瓷瓶千萬要講究啊。不然裂開或者是摔了,那就真的是隻能空流淚咯。”
“原來是這麽個講究啊!”直播間裏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動作的內涵,隻當曾先生是玩兒罷了。
畢竟現在網紅各種搞事,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
“哎喲,是真有學問在裏頭哦。”
“學到了學到了,現在還差一隻珍貴的瓷器,誰和我湊一下?”
“我湊一隻手。”
“我有一塊碎片。”
“我有一個胎盤。”
“……”
“好家夥,真給湊上了。哈哈哈!”
徐良傑看到這些彈幕,也不由被觀眾們的幽默給逗笑到了。難怪有人喜歡開直播,就算不賺錢,看看觀眾老爺們發揮幽默細菌,那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曾先生將梅瓶放在木桌上,然後說道:“逗笑歸逗笑,鑒寶歸鑒寶。小夥子,輪到你詳細說道說道了。”
“其實也不用多說,直接砸瓶底就行了。”徐良傑笑著說道。
他其實並非不能說道,隻是每個人的手機屏幕都不一樣,看到的瓷器都會有一些色差。就算他說得出來,觀眾們也看不出來,那人家還能不懵逼?
不如直接砸瓶底,撈出假金煉一煉。
曾先生愣了一下,“砸瓶底?你之前說我這個瓷瓶是半贗品,意思是不是說,胎盤有問題?”
“對,換了個底。梅瓶的瓶身上的釉也補了一下。”徐良傑說道。“總之你把瓶底砸了吧。”
“要是我看走了眼,十倍賠償給你,並且立即關閉直播間。”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砸了!”曾先生點了點頭,從抽屜裏掏出一個小錘,將梅瓶翻轉過來,掄起小錘就砸向瓶底。
他老婆也立即將攝像頭對準了瓶底。
觀眾們都屏住了唿吸,看著他瓶底。
砸了幾下之後,曾先生臉色變了。
隻見這隻梅瓶的瓶底被砸了一層之後,裏頭居然還有一層!“這是?”
“老瓷新燒。”徐良傑淡淡的說道。
所謂的老瓷新燒有多種手藝,就像是國產的高端不了香雲紗一樣,在製作過程之中,有用沙土掏的,也有用別的汁液過濾的,因為過程中的工藝不同,最終製造出來的香雲紗會有些不太一樣,但都是正宗的香雲紗。
而老瓷新燒也是一樣,一種是直接將老瓷重新燒製一遍,再進行些微做舊,騙過人的眼睛,也能夠騙過機器設備,碳十四檢測都檢測不出來。
畢竟這種檢測方式,是檢測液體成固態的時間的。對老瓷新燒沒有效果。
而曾先生這隻梅瓶的老瓷新燒,這是另外一種手段。
不少人紛紛在屏幕上打上了“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嗬嗬,”
打假專家曾先生卻輕笑了幾聲,然後盯著徐良傑問道:“你叫徐良傑是吧?”
“是的。”徐良傑點頭說道。
曾先生說道:“你說我這隻瓷器是假的,不知道假在哪裏?總不能一句話說是贗品,就是贗品了吧?”
“這不太像是古玩圈的規矩。”
“曾先生的意思是說,讓我再說的詳細一點是吧?這沒問題。”徐良傑笑了笑說道:“麻煩曾先生先將瓷器從博古架上拿下來。”
“沒問題。”曾先生點了點頭,但卻沒有先去碰瓷器,而是朝著旁邊喊了一聲,“老婆,幫我拿一下手機,攝像頭對準我和瓷器,不要出現中途可能掉包的情況。”
“好的老公。”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在屏幕外出現了。
因為和自己丈夫配合過多次,所以曾先生的老婆拿著手機之後,攝像頭對的很準,一點掉包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這樣良好的操作,立即贏得了所有觀眾的讚揚。“講究!”
“曾先生才是真正的專家,這就是真專家的講究,一點都不讓人擔心,一點空子也不會給任何人鑽,包括自己也鑽不了空子。”
“這才是真正的打假專家,沒有掐頭去尾的視頻,一鏡到底,直播見真相,我去關注了!”
“對,我也去關注了。”
這是一隻瓷瓶,個頭不大,對瓷器款式有些閱曆的人,一看就能夠看得明白,這絕對就是梅瓶。
小巧精致。
一般來說,這種大小的梅瓶,隨手一抓就能抓住,而且牢牢穩穩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曾先生確實是個講究,是個專業的人。
即便瓷器再怎麽小巧,他也是雙手去拿。一手拿著梅瓶的下半部分,一手呢,則放在梅瓶的上半部分,幾根手指頭插入瓶口內部,這麽一拿,雙手就把梅瓶輕鬆的從博古架上拿了下來。
“講究。”徐良傑看到他這種拿法,也不由表揚了一句。
梁三友,封湖等古玩協會的高層,真正的專業人士,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乍看起來這樣拿,似乎比單手拿還要麻煩很多,效果也差不多,實際上裏頭是有講究的。
曾先生笑道:“小夥子,你剛才說我講究,我可聽見了,你肯定知道裏頭的門道吧?”
“知道。”
“那你給觀眾們說一說吧。”曾先生說道。
徐良傑笑道:“這種事情,我相信許多觀眾都清楚。其實要不是太玄妙的東西,隻是因為古董瓷器,因為曆史沉澱,經曆太多的緣故,有可能比較脆弱了。”
“尤其是瓷瓶之類的東西,要是隻是用手抓住瓶子上部分,甚至是隻捏住瓶口的話,可能會因為自身重力導致出現裂痕等情況。”
“而要是隻抓住瓶身的話,有些時候也可能會手滑掉地上。尤其是一些大瓶瓷器,瓶身比較大,一隻手握不住,那就更危險了。”
“所以這個動作是一定要講究的,麵對小瓶是這樣,大瓶也是這樣,隻有將這個動作變成本能動作,以後遇到大瓶也就不會在這方麵失誤了。”
“好,說的好。小夥子你說的很全麵啊,看得出來你是有點東西的。”曾先生不由讚賞道。
“門前不掃,何以掃天下。平時不注意,到了關鍵的時候就很容易掉鏈子。直播間的各位觀眾朋友們,以後拿瓷瓶千萬要講究啊。不然裂開或者是摔了,那就真的是隻能空流淚咯。”
“原來是這麽個講究啊!”直播間裏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動作的內涵,隻當曾先生是玩兒罷了。
畢竟現在網紅各種搞事,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
“哎喲,是真有學問在裏頭哦。”
“學到了學到了,現在還差一隻珍貴的瓷器,誰和我湊一下?”
“我湊一隻手。”
“我有一塊碎片。”
“我有一個胎盤。”
“……”
“好家夥,真給湊上了。哈哈哈!”
徐良傑看到這些彈幕,也不由被觀眾們的幽默給逗笑到了。難怪有人喜歡開直播,就算不賺錢,看看觀眾老爺們發揮幽默細菌,那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曾先生將梅瓶放在木桌上,然後說道:“逗笑歸逗笑,鑒寶歸鑒寶。小夥子,輪到你詳細說道說道了。”
“其實也不用多說,直接砸瓶底就行了。”徐良傑笑著說道。
他其實並非不能說道,隻是每個人的手機屏幕都不一樣,看到的瓷器都會有一些色差。就算他說得出來,觀眾們也看不出來,那人家還能不懵逼?
不如直接砸瓶底,撈出假金煉一煉。
曾先生愣了一下,“砸瓶底?你之前說我這個瓷瓶是半贗品,意思是不是說,胎盤有問題?”
“對,換了個底。梅瓶的瓶身上的釉也補了一下。”徐良傑說道。“總之你把瓶底砸了吧。”
“要是我看走了眼,十倍賠償給你,並且立即關閉直播間。”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砸了!”曾先生點了點頭,從抽屜裏掏出一個小錘,將梅瓶翻轉過來,掄起小錘就砸向瓶底。
他老婆也立即將攝像頭對準了瓶底。
觀眾們都屏住了唿吸,看著他瓶底。
砸了幾下之後,曾先生臉色變了。
隻見這隻梅瓶的瓶底被砸了一層之後,裏頭居然還有一層!“這是?”
“老瓷新燒。”徐良傑淡淡的說道。
所謂的老瓷新燒有多種手藝,就像是國產的高端不了香雲紗一樣,在製作過程之中,有用沙土掏的,也有用別的汁液過濾的,因為過程中的工藝不同,最終製造出來的香雲紗會有些不太一樣,但都是正宗的香雲紗。
而老瓷新燒也是一樣,一種是直接將老瓷重新燒製一遍,再進行些微做舊,騙過人的眼睛,也能夠騙過機器設備,碳十四檢測都檢測不出來。
畢竟這種檢測方式,是檢測液體成固態的時間的。對老瓷新燒沒有效果。
而曾先生這隻梅瓶的老瓷新燒,這是另外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