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略懂一二
穿越七零:軍婚不好離 作者:清qi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終於,手術室的門緩緩打開,一臉疲憊但又帶著欣慰笑容的醫生走了出來。
大家立刻圍攏上去,急切地詢問情況。醫生摘下口罩,長舒一口氣後說道:“好消息,經過我們全力搶救,王二嫂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了。不過還需要好好休養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康複。”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懸著的心這才落了下來,臉上紛紛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劉嫂子和馬嫂子緊緊地拉住林青青的手,見王二嫂沒事了,便拉著她往門外走去。
然而就在她們快要跨出門檻的時候,一個清朗而沉穩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這位小同誌,請留步!”
聽到這個聲音,林青青和兩位嫂子不約而同地停下了匆忙的腳步。林青青緩緩轉過頭來,目光帶著一絲疑惑投向那個發聲之人——隻見一位身穿白大褂、戴著眼鏡的中年醫生正微笑著向她招手示意。
林青青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好奇,不知道這位醫生為何要叫住自己。
她輕輕放開劉嫂子和馬嫂子的手,邁步走到醫生麵前,禮貌地問道:“請問有事嗎?”
那位醫生臉上始終掛著和善的笑容,他微微頷首說道:“這位小同誌,你好啊!我姓宋,叫宋雲,是這裏的主治醫生。
剛才和你交流了一些事,感覺有些事情想要跟你聊一聊呢。”說著,他抬起手指了指旁邊的一間辦公室。
林青青看了看兩位嫂子,劉嫂子馬上開口說著:“青青妹子,你去吧!我們在這裏等你。”
宋醫生微微頷首,帶著林青青走進辦公室,隨後輕輕關上了門。“林同誌,我有話就直說了,今日見你對中醫可不是隻懂一點吧!”
林青青皺了皺眉頭,“宋醫生,你這是什麽意思。”
宋醫生微微聳動肩膀,嘴角掛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說道:“林同誌啊,我瞧著你可不單單隻是從書本上學來的這些本事哦!就說剛剛那位患者,情況那麽危急,你竟然能迅速地施展出銀針之術,精準無誤地止住了毒素的蔓延之勢,這份能耐可不是常人所能擁有的呀。”
林青青聽聞此言,美眸圓睜,滿臉盡是驚詫之色,她不禁脫口而出道:“哎呀,宋醫生您可真是目光如炬、洞察入微呐!連這點小細節都沒能逃過您的法眼,實在是太厲害了!”
宋醫生輕輕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後接著說道:“哈哈,真正厲害的人應該是你才對呀,林同誌。像你這樣身懷絕技卻一直默默無聞,簡直就是被埋沒了嘛!若是換作旁人有你這般高超的醫術和敏捷的應變能力,恐怕早就聲名遠揚啦!”
林青青對著宋醫生擺擺手,“宋醫生,你應該知道,現在這種動蕩的時局,聲名遠揚可不是好事。宋醫生,我什麽都不懂,我會的都是醫書上看到的,略懂一二。”
宋醫生微微歎了口氣,說道:“林同誌,你別誤會,我沒別的意思,我自己都是懂中醫的人。可惜了這個年代對中醫的偏見。很多人隻盲目相信西醫的即時療效,卻忽略了中醫源遠流長的智慧和整體調理的精妙。”
林青青聽了一陣,隨後輕輕點頭,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是啊,宋醫生。中醫講究陰陽平衡、治未病,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但大眾往往難以理解其深奧的理論體係,像經絡學說、氣血津液理論,在他們看來太過抽象。”
宋醫生皺了皺眉,在辦公室裏踱步:“就拿臨床上來說,一些慢性疾病,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慢慢改善患者體質,效果顯著且不易複發。可很多患者在初期,根本不願意嚐試中醫的方法,非要等到西醫療法效果不佳,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找中醫。”
宋醫生看向林青青,“實不相瞞,我最近遇到了一個頗為棘手的病例,想聽聽你的看法。”宋醫生的眼神裏透著一絲疲憊與期待。
林青青聽了便禮貌地迴應:“宋醫生過獎了,我隻是略懂皮毛,不過您但說無妨,或許我們能一起探討出些思路。”
宋醫生聽了走到辦公桌旁,拿起一份病曆遞給她:“這位患者長期受失眠困擾,我用了常規的西醫方法,雖有緩解卻難以根治。我觀其脈象,似乎有肝鬱氣滯之象,但用藥調理效果卻不盡人意,不知你可有什麽中醫角度的見解?”
林青青接過病曆,仔細翻看,沉思片刻後說道:“從中醫而言,肝鬱氣滯確實可能導致失眠。但或許還需考慮患者的脾胃狀況,脾胃不和有時也會影響睡眠質量。是否可以在疏肝理氣的基礎上,佐以健脾和胃之藥,比如加些茯苓、白術,增強脾胃運化之功,使氣血生化有源,肝氣得疏,睡眠或可改善。”
林青青說完停了一下又接著說,“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針灸,也是比較可行的。”
宋醫生若有所思地點頭:“你這思路倒是新穎,我之前確實忽略了脾胃這一方麵。隻是這用藥的劑量與配伍,還需斟酌。但針灸現在懂的人太少了。”
林青青接著說:“對,中醫講究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還得結合患者的具體體質、生活習慣等綜合判斷。比如患者若是平日飲食問題,那用藥時還得兼顧化濕。”
宋醫生眼中露出讚賞:“林同誌所言極是。我本以為自己對中西醫結合已經有了不少探索,如今看來,仍有許多不足。”
林青青謙遜地笑道:“宋醫生您在醫學領域經驗豐富,我不過是站在中醫傳承的角度提供一點淺見,希望能對患者有所幫助。”
兩人就著病例,繼續深入探討起來,辦公室裏彌漫著濃厚的學術交流氛圍。
過了好一會,宋醫生對林青青是佩服的不行,“林同誌,你可是我見過最年輕卻是最厲害的人。”
林青青對著宋醫生搖搖頭,“宋醫生,出了這個門,我隻是略懂一二罷了!希望你能記住。”
宋雲知道她的意思,便點頭同意,“不過,我以後有不懂的可以問你嗎?”
林青青笑著點點頭,“那我先走了。”說完就轉身出門了,和兩位嫂子一起迴家屬院了。
大家立刻圍攏上去,急切地詢問情況。醫生摘下口罩,長舒一口氣後說道:“好消息,經過我們全力搶救,王二嫂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了。不過還需要好好休養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康複。”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懸著的心這才落了下來,臉上紛紛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劉嫂子和馬嫂子緊緊地拉住林青青的手,見王二嫂沒事了,便拉著她往門外走去。
然而就在她們快要跨出門檻的時候,一個清朗而沉穩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這位小同誌,請留步!”
聽到這個聲音,林青青和兩位嫂子不約而同地停下了匆忙的腳步。林青青緩緩轉過頭來,目光帶著一絲疑惑投向那個發聲之人——隻見一位身穿白大褂、戴著眼鏡的中年醫生正微笑著向她招手示意。
林青青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好奇,不知道這位醫生為何要叫住自己。
她輕輕放開劉嫂子和馬嫂子的手,邁步走到醫生麵前,禮貌地問道:“請問有事嗎?”
那位醫生臉上始終掛著和善的笑容,他微微頷首說道:“這位小同誌,你好啊!我姓宋,叫宋雲,是這裏的主治醫生。
剛才和你交流了一些事,感覺有些事情想要跟你聊一聊呢。”說著,他抬起手指了指旁邊的一間辦公室。
林青青看了看兩位嫂子,劉嫂子馬上開口說著:“青青妹子,你去吧!我們在這裏等你。”
宋醫生微微頷首,帶著林青青走進辦公室,隨後輕輕關上了門。“林同誌,我有話就直說了,今日見你對中醫可不是隻懂一點吧!”
林青青皺了皺眉頭,“宋醫生,你這是什麽意思。”
宋醫生微微聳動肩膀,嘴角掛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說道:“林同誌啊,我瞧著你可不單單隻是從書本上學來的這些本事哦!就說剛剛那位患者,情況那麽危急,你竟然能迅速地施展出銀針之術,精準無誤地止住了毒素的蔓延之勢,這份能耐可不是常人所能擁有的呀。”
林青青聽聞此言,美眸圓睜,滿臉盡是驚詫之色,她不禁脫口而出道:“哎呀,宋醫生您可真是目光如炬、洞察入微呐!連這點小細節都沒能逃過您的法眼,實在是太厲害了!”
宋醫生輕輕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後接著說道:“哈哈,真正厲害的人應該是你才對呀,林同誌。像你這樣身懷絕技卻一直默默無聞,簡直就是被埋沒了嘛!若是換作旁人有你這般高超的醫術和敏捷的應變能力,恐怕早就聲名遠揚啦!”
林青青對著宋醫生擺擺手,“宋醫生,你應該知道,現在這種動蕩的時局,聲名遠揚可不是好事。宋醫生,我什麽都不懂,我會的都是醫書上看到的,略懂一二。”
宋醫生微微歎了口氣,說道:“林同誌,你別誤會,我沒別的意思,我自己都是懂中醫的人。可惜了這個年代對中醫的偏見。很多人隻盲目相信西醫的即時療效,卻忽略了中醫源遠流長的智慧和整體調理的精妙。”
林青青聽了一陣,隨後輕輕點頭,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是啊,宋醫生。中醫講究陰陽平衡、治未病,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但大眾往往難以理解其深奧的理論體係,像經絡學說、氣血津液理論,在他們看來太過抽象。”
宋醫生皺了皺眉,在辦公室裏踱步:“就拿臨床上來說,一些慢性疾病,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慢慢改善患者體質,效果顯著且不易複發。可很多患者在初期,根本不願意嚐試中醫的方法,非要等到西醫療法效果不佳,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找中醫。”
宋醫生看向林青青,“實不相瞞,我最近遇到了一個頗為棘手的病例,想聽聽你的看法。”宋醫生的眼神裏透著一絲疲憊與期待。
林青青聽了便禮貌地迴應:“宋醫生過獎了,我隻是略懂皮毛,不過您但說無妨,或許我們能一起探討出些思路。”
宋醫生聽了走到辦公桌旁,拿起一份病曆遞給她:“這位患者長期受失眠困擾,我用了常規的西醫方法,雖有緩解卻難以根治。我觀其脈象,似乎有肝鬱氣滯之象,但用藥調理效果卻不盡人意,不知你可有什麽中醫角度的見解?”
林青青接過病曆,仔細翻看,沉思片刻後說道:“從中醫而言,肝鬱氣滯確實可能導致失眠。但或許還需考慮患者的脾胃狀況,脾胃不和有時也會影響睡眠質量。是否可以在疏肝理氣的基礎上,佐以健脾和胃之藥,比如加些茯苓、白術,增強脾胃運化之功,使氣血生化有源,肝氣得疏,睡眠或可改善。”
林青青說完停了一下又接著說,“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針灸,也是比較可行的。”
宋醫生若有所思地點頭:“你這思路倒是新穎,我之前確實忽略了脾胃這一方麵。隻是這用藥的劑量與配伍,還需斟酌。但針灸現在懂的人太少了。”
林青青接著說:“對,中醫講究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還得結合患者的具體體質、生活習慣等綜合判斷。比如患者若是平日飲食問題,那用藥時還得兼顧化濕。”
宋醫生眼中露出讚賞:“林同誌所言極是。我本以為自己對中西醫結合已經有了不少探索,如今看來,仍有許多不足。”
林青青謙遜地笑道:“宋醫生您在醫學領域經驗豐富,我不過是站在中醫傳承的角度提供一點淺見,希望能對患者有所幫助。”
兩人就著病例,繼續深入探討起來,辦公室裏彌漫著濃厚的學術交流氛圍。
過了好一會,宋醫生對林青青是佩服的不行,“林同誌,你可是我見過最年輕卻是最厲害的人。”
林青青對著宋醫生搖搖頭,“宋醫生,出了這個門,我隻是略懂一二罷了!希望你能記住。”
宋雲知道她的意思,便點頭同意,“不過,我以後有不懂的可以問你嗎?”
林青青笑著點點頭,“那我先走了。”說完就轉身出門了,和兩位嫂子一起迴家屬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