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聲致發光現象與小型化核聚變技術的關係!
訂婚後被告強奸?我反手上交光刻機! 作者:慢慢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控核聚變雖然能提供無限的能源,但是巨大的體型和裝置限製了很多環境和設備下無法使用。
就算能源可以進行轉移供給,但是中間成本和消耗卻是無法避免的。
而小型化核聚變之後,無疑是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到時候戰機上裝載了可控核聚變之後,飛行距離再也不是問題,甚至繞地球一圈都是小問題。
再具體一點,外骨骼機甲上如果裝上了核聚變能源,戰鬥能力和續航能力將會得到質的飛躍。
甚至在能源充足的情況下,機甲可以解鎖更多的功能。
什麽激光武器,磁力盾,短距離飛行等等。
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這些還隻是最簡單的一些運用,往遠處想,核聚變技術如果運用在航天宇宙探索上,同樣也是一個質的進步!
徐舟看向眾人,笑著拿出了一份材料道:
“諸位,有沒有興趣試試?”
高赫資曆最低,第一個舉手道:
“我參加!不管成不成功,能參與這樣的項目對我來說都是十分難得!”
張安這時也點頭道:
“小型化技術確實能讓我們的科技水平再次呈現一個大的進步,徐院長有七成把握,我自然願意參加。”
“我也是,我這個年紀還能獲得這樣大項目的機會不容易了,退休前總得努力一把。”
周國福也跟著表態。
這時徐舟看向劉忠民。
“院長,現在就看你了,怎麽說?”
劉忠民笑了笑,最後咬牙道:
“算我一個,試試吧,雖然我覺得這項目挺難實現,但是小徐你提出來的,說不定真的可以實現。”
徐舟聞言立刻笑道:
“既然大家都願意參與,那我們就開始分配任務了!”
“我這裏有目前梳理出來的所有材料和方案思路,大家請仔細看完,我相信在大家都了解完其中的內容後,就會對接下來的方向有目標了!”
說完徐舟將打印好的幾份文件交給眾人。
大家也不用催促,拿到手後,直接翻閱了起來。
當眾人看見其中一項任務時頓時齊齊發出了詫異聲。
“聲致發光原理……原來如此!”
“原來你是想通過這個現象原理嚐試進行小型核聚變技術!”
劉忠民眼睛瞪大極大,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徐舟的腦洞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這兩種現在在一般人看來完全構想不到一起,但是徐舟偏偏想到運用和聯係的方式!
周國福皺眉道:
“聲致發光現象……”
張安見到前輩的疑惑立刻準備解釋,周國福之前對這一塊了解的不夠全麵,而他作為涉及核聚變領域頗深,多少了解到了一點聲致發光現象。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聲致發光現象主要是在小型核聚變反應中起到加熱高溫的環節,畢竟小型核聚變反應堆,不具備現有的加熱環境和模式。”
“而聲致發光現象便是一個不錯的設想,主要原因是當液體中的氣泡受到機械波的激發時,機械波在液體中傳播時,在時空上產生壓力起伏,出現低於靜態壓力的負壓現象,形成肉眼可見的微米量級的氣泡。”
這時高赫問道:
“可是這個和核聚變反應條件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
徐舟喝兩口水,坐在一邊的椅子上,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圓圈。
“在張大哥剛剛說的現象產生過程中,氣泡內部因為聲波導致周期性的收縮膨脹,內部產生極其恐怖的高壓和高溫狀態,雖然範圍極其微小,但是這兩種條件你還聯想不到什麽嗎?”
高赫聞言頓時呆住,隨後喃喃自語道:
“高壓……高溫……內部氣體電子或者等離子化的必要條件!”
徐舟打了個響指,隨後用筆尖點了點圓圈內部道:
“如果我們在這氣泡內部注入了氘氚混合氣體,配合上高壓高溫的條件,這就是一個合適的讓氣體等離子化,進行後續核聚變反應的主要條件!”
高赫這下總算弄懂了其中的關鍵。
而一邊的劉忠民則是揉了揉眉心,隨後吐出了一口氣道:
“小徐,你這腦子到底……”
“不行,以後你除了方舟科學院和龍科院之間,其他的地方還是別去了,我現在覺得我要是西方那些國家,舉全國之力都要想辦法殺了你!”
周國福也是感慨道:
“一人可擋百萬師,現在這話我是真的相信了……”
“兩位就別笑話我了,自從去年出過一次國之後,現在給我再大的膽子我都不出去了,安安心心在家裏搞研究,這才是我的目標。”
聞言幾人都笑了笑,隨後劉忠民繼續問道:
“所以這個聲致發光現象的原理咱們該怎麽運用呢?”
“這裏麵涉及到了液體氣泡,恐怕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溶液灌注在反應堆內部。”
“還有反應堆容器,恐怕也要重新製作,裏麵的腔體還需要注意。”
“做多大的呢?”
“……”
現場頓時沉默了下來,眾人都知道要進行小型化核聚變技術,但是多小才叫做小型化他們還沒有個概念。
相比實驗圓型的仿星器大小來說,設計一個兩米大小的核聚變反應堆和一個巴掌大的反應堆都屬於是小型了。
但到底哪一種才是徐舟想要攻克的小型化目標……
徐舟看見大家都看向自己,明白了其中意思。
他摸了摸鼻子。
“那就先來一個籃球大小……”
“臥槽!小徐你別開玩笑了!”
“這太激進了,我不同意!至少要先慢慢縮小!”
“是啊,這跨度太大了,我覺得沒必要這麽冒險!”
徐舟哈哈笑出了聲,籃球大小自然是開玩笑的。
“開玩笑的,我們先將實驗裝置定在一個人可以移動的體型內,實驗機要是成功後麵我們還可以繼續縮小體型。”
劉忠民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
這還差不多,一個人的體型,這倒是可以夠一下的目標。
要是上來就一個籃球大小,他都覺得離譜。
“既然主要問題給大家都解釋了,那麽接下來咱們說一下主要任務。”
“首先高赫,你這邊負責一下腔體內部構造的塑形,尤其要注意計算氣密和氣壓。”
高赫點頭,將這個任務接下。
“周老還有張大哥,我想請你們幫我計算小型化任務的數據模型,具體參數我都在資料裏準備好了,這個比較繁瑣。”
兩人聞言沒有猶豫,立刻點頭接受。
劉忠民這時問道:
“我呢?”
“院長您就受點累,和我一起計算聲致發光現象的數據吧,我們要尋找到最適合作為內部反應液的材料,畢竟普通的聲致發光現象能產生的高溫現象還是有限的,咱們需要的可是上億溫度的條件進行離子化反應。”
劉忠民聞言立刻老臉一苦。
“我就知道準是這樣,你看我這個糟老頭子能不能遭得住你小子禍害吧!”
“哈哈,院長哪能啊,我陪您一起,我年輕精力旺盛主攻,院長輔助。”
“行吧,那就這樣吧,如果真能完成這項技術,累死我這老骨頭也值了。”
五人分配好了任務,各自開始拿著材料開始研究。
為了方便互相之間進行交流,主要是怕有什麽疑惑可以及時詢問徐舟,索性就都在方舟科學院短暫的住下了。
這裏宿舍食堂什麽都有,換洗衣服叫人送過來幾件就能直接入住,倒也省得每天來迴跑路浪費時間。
而徐舟自己則是更加誇張,相當於在實驗室住下了一樣。
每天基本上除了睡覺的五六個小時之外,時間基本都是扒幾口飯菜,上個廁所。
其餘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內,要麽使用計算機運算著什麽,要麽在紙上寫著各種繁複的公式計算。
就這樣,轉眼時間過去了半個多月。
直到這一天,徐舟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筆,緩緩伸了個懶腰。
“好像……找到了!”
就算能源可以進行轉移供給,但是中間成本和消耗卻是無法避免的。
而小型化核聚變之後,無疑是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到時候戰機上裝載了可控核聚變之後,飛行距離再也不是問題,甚至繞地球一圈都是小問題。
再具體一點,外骨骼機甲上如果裝上了核聚變能源,戰鬥能力和續航能力將會得到質的飛躍。
甚至在能源充足的情況下,機甲可以解鎖更多的功能。
什麽激光武器,磁力盾,短距離飛行等等。
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這些還隻是最簡單的一些運用,往遠處想,核聚變技術如果運用在航天宇宙探索上,同樣也是一個質的進步!
徐舟看向眾人,笑著拿出了一份材料道:
“諸位,有沒有興趣試試?”
高赫資曆最低,第一個舉手道:
“我參加!不管成不成功,能參與這樣的項目對我來說都是十分難得!”
張安這時也點頭道:
“小型化技術確實能讓我們的科技水平再次呈現一個大的進步,徐院長有七成把握,我自然願意參加。”
“我也是,我這個年紀還能獲得這樣大項目的機會不容易了,退休前總得努力一把。”
周國福也跟著表態。
這時徐舟看向劉忠民。
“院長,現在就看你了,怎麽說?”
劉忠民笑了笑,最後咬牙道:
“算我一個,試試吧,雖然我覺得這項目挺難實現,但是小徐你提出來的,說不定真的可以實現。”
徐舟聞言立刻笑道:
“既然大家都願意參與,那我們就開始分配任務了!”
“我這裏有目前梳理出來的所有材料和方案思路,大家請仔細看完,我相信在大家都了解完其中的內容後,就會對接下來的方向有目標了!”
說完徐舟將打印好的幾份文件交給眾人。
大家也不用催促,拿到手後,直接翻閱了起來。
當眾人看見其中一項任務時頓時齊齊發出了詫異聲。
“聲致發光原理……原來如此!”
“原來你是想通過這個現象原理嚐試進行小型核聚變技術!”
劉忠民眼睛瞪大極大,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徐舟的腦洞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這兩種現在在一般人看來完全構想不到一起,但是徐舟偏偏想到運用和聯係的方式!
周國福皺眉道:
“聲致發光現象……”
張安見到前輩的疑惑立刻準備解釋,周國福之前對這一塊了解的不夠全麵,而他作為涉及核聚變領域頗深,多少了解到了一點聲致發光現象。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聲致發光現象主要是在小型核聚變反應中起到加熱高溫的環節,畢竟小型核聚變反應堆,不具備現有的加熱環境和模式。”
“而聲致發光現象便是一個不錯的設想,主要原因是當液體中的氣泡受到機械波的激發時,機械波在液體中傳播時,在時空上產生壓力起伏,出現低於靜態壓力的負壓現象,形成肉眼可見的微米量級的氣泡。”
這時高赫問道:
“可是這個和核聚變反應條件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
徐舟喝兩口水,坐在一邊的椅子上,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圓圈。
“在張大哥剛剛說的現象產生過程中,氣泡內部因為聲波導致周期性的收縮膨脹,內部產生極其恐怖的高壓和高溫狀態,雖然範圍極其微小,但是這兩種條件你還聯想不到什麽嗎?”
高赫聞言頓時呆住,隨後喃喃自語道:
“高壓……高溫……內部氣體電子或者等離子化的必要條件!”
徐舟打了個響指,隨後用筆尖點了點圓圈內部道:
“如果我們在這氣泡內部注入了氘氚混合氣體,配合上高壓高溫的條件,這就是一個合適的讓氣體等離子化,進行後續核聚變反應的主要條件!”
高赫這下總算弄懂了其中的關鍵。
而一邊的劉忠民則是揉了揉眉心,隨後吐出了一口氣道:
“小徐,你這腦子到底……”
“不行,以後你除了方舟科學院和龍科院之間,其他的地方還是別去了,我現在覺得我要是西方那些國家,舉全國之力都要想辦法殺了你!”
周國福也是感慨道:
“一人可擋百萬師,現在這話我是真的相信了……”
“兩位就別笑話我了,自從去年出過一次國之後,現在給我再大的膽子我都不出去了,安安心心在家裏搞研究,這才是我的目標。”
聞言幾人都笑了笑,隨後劉忠民繼續問道:
“所以這個聲致發光現象的原理咱們該怎麽運用呢?”
“這裏麵涉及到了液體氣泡,恐怕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溶液灌注在反應堆內部。”
“還有反應堆容器,恐怕也要重新製作,裏麵的腔體還需要注意。”
“做多大的呢?”
“……”
現場頓時沉默了下來,眾人都知道要進行小型化核聚變技術,但是多小才叫做小型化他們還沒有個概念。
相比實驗圓型的仿星器大小來說,設計一個兩米大小的核聚變反應堆和一個巴掌大的反應堆都屬於是小型了。
但到底哪一種才是徐舟想要攻克的小型化目標……
徐舟看見大家都看向自己,明白了其中意思。
他摸了摸鼻子。
“那就先來一個籃球大小……”
“臥槽!小徐你別開玩笑了!”
“這太激進了,我不同意!至少要先慢慢縮小!”
“是啊,這跨度太大了,我覺得沒必要這麽冒險!”
徐舟哈哈笑出了聲,籃球大小自然是開玩笑的。
“開玩笑的,我們先將實驗裝置定在一個人可以移動的體型內,實驗機要是成功後麵我們還可以繼續縮小體型。”
劉忠民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
這還差不多,一個人的體型,這倒是可以夠一下的目標。
要是上來就一個籃球大小,他都覺得離譜。
“既然主要問題給大家都解釋了,那麽接下來咱們說一下主要任務。”
“首先高赫,你這邊負責一下腔體內部構造的塑形,尤其要注意計算氣密和氣壓。”
高赫點頭,將這個任務接下。
“周老還有張大哥,我想請你們幫我計算小型化任務的數據模型,具體參數我都在資料裏準備好了,這個比較繁瑣。”
兩人聞言沒有猶豫,立刻點頭接受。
劉忠民這時問道:
“我呢?”
“院長您就受點累,和我一起計算聲致發光現象的數據吧,我們要尋找到最適合作為內部反應液的材料,畢竟普通的聲致發光現象能產生的高溫現象還是有限的,咱們需要的可是上億溫度的條件進行離子化反應。”
劉忠民聞言立刻老臉一苦。
“我就知道準是這樣,你看我這個糟老頭子能不能遭得住你小子禍害吧!”
“哈哈,院長哪能啊,我陪您一起,我年輕精力旺盛主攻,院長輔助。”
“行吧,那就這樣吧,如果真能完成這項技術,累死我這老骨頭也值了。”
五人分配好了任務,各自開始拿著材料開始研究。
為了方便互相之間進行交流,主要是怕有什麽疑惑可以及時詢問徐舟,索性就都在方舟科學院短暫的住下了。
這裏宿舍食堂什麽都有,換洗衣服叫人送過來幾件就能直接入住,倒也省得每天來迴跑路浪費時間。
而徐舟自己則是更加誇張,相當於在實驗室住下了一樣。
每天基本上除了睡覺的五六個小時之外,時間基本都是扒幾口飯菜,上個廁所。
其餘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內,要麽使用計算機運算著什麽,要麽在紙上寫著各種繁複的公式計算。
就這樣,轉眼時間過去了半個多月。
直到這一天,徐舟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筆,緩緩伸了個懶腰。
“好像……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