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公主沈遙,孝仁帝唯一的女兒,沈硯唯一同胞妹妹,生來尊貴無比。
因是獨有的女兒,孝仁帝即使不滿世家也很寵愛她。
長樂公主的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後,親哥哥是太子,外家又是博陵崔氏,她的前半生可謂無比順遂。
直到她二十歲那年,她該議親了。
沈遙本以為她會嫁給她的表哥,趙郡李氏的大公子李清和,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天造地設。
誰知道她的父親將她許給了淮南府裴家的裴端。
她也鬧過,但是一向寵愛她的父親這迴卻態度堅定。
他告訴她,“長樂,你是公主,你的命不屬於自己,你生來就是要為整個天下犧牲的,李清和很好,也不好,他是出生世家,世家已經出了一個皇後一個太子了,你這個公主不能再嫁給世家了,裴端也不差,江南書香世家,他的曾祖曾是你爺爺的老師,他本人學問也很好,他日定能入京,長樂,你不吃虧。”
就這樣,沒有吃虧的長樂公主遠嫁淮南,裴端是很好,她們夫妻婚後相敬如賓,日子也算過得下去。
但是長樂總覺得不對,裴端太冷淡了,他對她就像是對一個擺件,就這麽高高的敬著,無愛無恨。
在生下兒子裴漾之後長樂才知道,裴端也有一個青梅竹馬的表妹,而娶她不過是因為她是公主罷了。
沒錯,就因為她是公主,不能嫁給世家子,卻能嫁給她父親一直在扶持的江南文官集團。
孝仁帝不滿世家,他不但冷落世家出身的皇後,還扶持江南文人出身的薑相,意在打壓世家。
孝仁帝之所以對長樂這麽好是因為他早就打算好將長樂嫁到江南,這不僅可以打擊世家,還可以告訴江南的那群文官們,看,我是向著你們的,我連我唯一的女兒都給你們了。
沈遙和裴端就是孝仁帝和文官們的憑據,他們的想法、愛恨都不重要。
長樂很想當麵質問她的父親,我到底算什麽!
可是她做不到了,她的父親死了,她的母親也死了,她的至親隻剩下她的哥哥和她的兒子。
可是現在,她的哥哥也死了,卻沒有一個人告訴她,她被困在江南的深宅裏,被鎖在了江南的煙雨中。
好在,她的哥哥沒有忘記她,沈硯在死前下旨將裴端被調到了京城,作為家眷,裴沈氏也隨行。
沈遙迴到京城的時候沈硯已經進了皇陵,現在的皇帝,是她的弟弟,沈確。
沈遙獨自一人來到國公府,她已經很久沒見過她的外祖父了。
“外祖父,長樂迴來了。”沈遙很激動,記憶中,溫國公也曾很疼愛她的。
“長公主安好。”與激動的沈遙相比,溫國公冷淡了點。
“外祖父,長樂在淮南的這些年很是思念您,您身體還安好嗎?”
“承蒙長公主惦念,老臣還算安康,不知長公主今日來是何事?”
沈遙再蠢也看得出,溫國公不歡迎她。
在沈遙的印象裏,外祖父是和藹可親的,小時候他會抱著她在膝頭看皮影戲,會帶著她看煙火,會告訴她,長樂,你是世家的明珠,這世間所有的女子都不及你。
在沈遙被許配給裴家後,溫國公找到她,長樂,祖父會幫你的,不會放任你嫁到江南的。
自那之後沈遙就再也沒見過她最親的外祖父了,沒想到再次見麵竟是這樣。
沈遙往後退了一步,慢慢的坐下。
“溫國公,既這樣,我就直入主題了。”
沈遙看向溫國公,“兄長已去,他走之前安排了阿確繼位,國公想必很不滿吧,阿確與世家毫無幹係,而阿渠,我可是聽說當日是阿渠帶頭喊的陛下。”
溫國公一想起當日的場景就有些氣得頭疼,他本以為沈硯是最好控製的,沒想到他死前安排了這麽一出大戲。
至於沈渠,世家的下一位皇帝,現在卻被一個不知道哪裏來的丫頭養著,前幾日,其他世家已經表達不滿了,他自己也是頭疼得很,但是這是世家內部的事,沈遙一個外嫁女,沒資格知道。
“公主在淮南消息倒也靈通,隻是這麽多年了,京城早已物是人非,就說清和吧,早已成家立業,一妻一妾,公主也已是裴家婦,你夫君既已調入京城,便好好過日子吧。”
“好好過日子?”沈遙雙手緊攥,她早已不是當日的小姑娘了,不會被這些所謂長輩的一句話騙過去了,“外祖說得倒輕鬆,我明明也是皇族血脈,為何我就要被早早地送往淮南。我的兄弟們可以為了那個位置爭得頭破血流,而我卻連迴京都要等這麽多年!我也姓沈,我也是母後的女兒,外祖父,你雖然有了一個阿渠,但是多一個選擇不是更好。”
沈遙此次來的目的就是尋求世家的支持,在淮南的這些年她一直在想,為何她的父親會將她當作禮物一般送給他人。
直到那天她在街上遇到了一個姑娘即將被她的賭鬼父親抵給賭坊,她看見那個小姑娘哭著求她的父親,可她的父親卻說,你是我生的,老子想賣你就賣了。
那一刻沈遙才明白,姑娘們自一出生便被視為父親的附屬,她們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從小她們便被教育著要聽從父命,即使你有一點不同意,那就是不孝。
長大了,她們要聽從父親的意思嫁給她們父親看中的男子,那時她們變成了丈夫的附屬,這時候的她們連名字都不配擁有了。
就像她,她在京城叫長樂,那是她父親給她的封號,在淮南,她是裴夫人,因為她的夫君姓裴,百年後她的墓碑上會寫長樂,會寫裴沈氏,唯獨不會寫沈遙。
自古以來,女子都是不配留下姓名的,她們永遠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中。
因此,沈遙發誓,她要史書明明白白地記下她長樂公主,名遙,是孝仁帝與明德皇後崔青棠唯一的女兒,孝安帝沈硯的同胞妹妹。
她要讓天下都記得她沈遙,她要做前無古人的皇帝。
溫國公在聽完沈遙的話後驚了一驚,他以為沈遙說的是她的兒子,“長樂,你的兒子雖也是皇室血脈,畢竟他也出生江南,我扶持他你覺得世家其他人會願意嗎?”
沈遙笑了笑,“外祖父大概是誤會了,我說的可不是阿漾,你麵前站著的是孝仁帝的女兒,她的母親出身博陵崔氏。她生來就是整個王朝唯一的明珠,她不配那個位置嗎?”
溫國公驚詫不已,他失控地站了起來,“長樂,你瘋了!你是個女子,這天下豈有女子做皇帝的道理!”
“誰規定的!我朝律法有寫女子不可稱帝嗎?外祖父,總會有第一人的,我從小與世家親近,我難道比不上阿渠那個小孩子嗎?”
溫國公也算權傾朝野,他還想過要要為世家培養一個傀儡皇帝,但他萬萬沒想到沈遙比他還大膽,她居然想做皇帝,以女子之身做皇帝!
“長樂,如此大逆不道之話你可不能對第二個人說了,自古以來,女子都是賢惠持家,為自己的夫君守好宅院的,沒有一個男子會允許自己的妻子站在自己前麵的,天下男子也不會願意讓一個女子統治。即使你是公主,要是被人知道你有這種想法也是會被天下人唾棄的。你走吧,今日之事,我就當沒聽見。”
寒酥揉了揉已經坐麻了的雙腿,她家公主進國公府已經快兩個時辰了,原本她是要陪著的,但是公主說不用,她有很重要的事同她外祖商量。
就在這時寒酥瞥見她家公主出來了,寒酥立刻拿起披風裹住沈遙,“公主,您沒事吧。”
沈遙搖搖頭,“我們走。”
沈遙坐在馬車上,寒酥順手給她塞了一個湯婆子,“公主,這京城可真冷,比咱們淮南冷多了,那風吹在臉上就像刀割一樣。”
沈遙看著這個被自己救下的小姑娘,當年剛救下她時,她看誰都是怯生生的,現在她可以笑著跟自己說話了。
“你啊,讓你穿厚實點了吧,京城可不比淮南。”
“嘿嘿,公主,寒酥明日一定多穿點,不叫夫人擔心,對了,公主,您想辦的事辦成了嗎?”
沈遙想起溫國公的態度,外祖終究是膽子小了點,怪不得讓沈確當了皇帝,固步自封,冥頑不化。
沈遙想到了薑相,外祖既然靠不住,她就隻能另尋出路了,或許薑相會比外祖有用一點。
“寒酥,轉道去丞相府。”
薑相在聽到長樂長公主拜訪時吃了一驚,長樂公主自嫁到江南道後便沒了消息,沒想到她竟迴來了。
薑相讓人請沈遙進來。
“薑相,長樂自迴京後便一直想來拜訪,奈何家中瑣事纏身,因此拖了這許久。”
薑相立刻迎了上來,請沈遙上座,“能得公主大駕,是薑某大幸啊。”
“薑相,長樂就直說了,沈碣敗了,薑相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培養對象呢?”沈遙直接就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薑相是聰明人,聰明人之間說話反而不需要繞來繞去,直入主題方顯誠意。
果然,薑相立刻收了笑臉,麵容嚴肅,“公主這話可是會陷薑某於不義啊。”
沈遙將手裏的湯婆子放下,她看似輕鬆,其實手心裏都是汗,“薑相,你我都明白,沈碣背後站著的誰,父親將我嫁給裴家不就是為了換你扶持沈碣嗎,隻是沈碣沒用,竟然敗給了沈確。”
“可是我不同,我是正兒八經的嫡出,我的兒子與你們江南的關係可深多了,你與其在那些不知道拐了幾個彎的皇親裏找,不如找我的漾兒啊,他父親出自江南,母親是公主,哪個能比他更合適呢?”
沈遙在國公府出來後想了想,她還是太急了,與那些個老頑固直接說女人要當皇帝不就是在戳他們心窩子嗎,所以在她沒有告訴薑相她的真實想法,連血緣都抵不過男子對女子的輕視了,更何況利益。
薑相品了品沈遙的話,她說的倒也沒錯,血緣有的時候才是最完美的紐帶,裴漾,一半來自江南,一半出自皇家,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當初薑相將自己的孫女嫁給沈碣也是打著未來皇帝出自薑家的想法,隻是沒想到欲晚婚後遲遲未有身孕,而沈碣也有他自己的心思,他們之間的同盟並不牢靠。
長樂公主的兒子,裴家的子孫,雖不是出自薑家,但裴家也是江南最出色的家族之一了。
一瞬間,薑相就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最牢靠的盟友。
因是獨有的女兒,孝仁帝即使不滿世家也很寵愛她。
長樂公主的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後,親哥哥是太子,外家又是博陵崔氏,她的前半生可謂無比順遂。
直到她二十歲那年,她該議親了。
沈遙本以為她會嫁給她的表哥,趙郡李氏的大公子李清和,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天造地設。
誰知道她的父親將她許給了淮南府裴家的裴端。
她也鬧過,但是一向寵愛她的父親這迴卻態度堅定。
他告訴她,“長樂,你是公主,你的命不屬於自己,你生來就是要為整個天下犧牲的,李清和很好,也不好,他是出生世家,世家已經出了一個皇後一個太子了,你這個公主不能再嫁給世家了,裴端也不差,江南書香世家,他的曾祖曾是你爺爺的老師,他本人學問也很好,他日定能入京,長樂,你不吃虧。”
就這樣,沒有吃虧的長樂公主遠嫁淮南,裴端是很好,她們夫妻婚後相敬如賓,日子也算過得下去。
但是長樂總覺得不對,裴端太冷淡了,他對她就像是對一個擺件,就這麽高高的敬著,無愛無恨。
在生下兒子裴漾之後長樂才知道,裴端也有一個青梅竹馬的表妹,而娶她不過是因為她是公主罷了。
沒錯,就因為她是公主,不能嫁給世家子,卻能嫁給她父親一直在扶持的江南文官集團。
孝仁帝不滿世家,他不但冷落世家出身的皇後,還扶持江南文人出身的薑相,意在打壓世家。
孝仁帝之所以對長樂這麽好是因為他早就打算好將長樂嫁到江南,這不僅可以打擊世家,還可以告訴江南的那群文官們,看,我是向著你們的,我連我唯一的女兒都給你們了。
沈遙和裴端就是孝仁帝和文官們的憑據,他們的想法、愛恨都不重要。
長樂很想當麵質問她的父親,我到底算什麽!
可是她做不到了,她的父親死了,她的母親也死了,她的至親隻剩下她的哥哥和她的兒子。
可是現在,她的哥哥也死了,卻沒有一個人告訴她,她被困在江南的深宅裏,被鎖在了江南的煙雨中。
好在,她的哥哥沒有忘記她,沈硯在死前下旨將裴端被調到了京城,作為家眷,裴沈氏也隨行。
沈遙迴到京城的時候沈硯已經進了皇陵,現在的皇帝,是她的弟弟,沈確。
沈遙獨自一人來到國公府,她已經很久沒見過她的外祖父了。
“外祖父,長樂迴來了。”沈遙很激動,記憶中,溫國公也曾很疼愛她的。
“長公主安好。”與激動的沈遙相比,溫國公冷淡了點。
“外祖父,長樂在淮南的這些年很是思念您,您身體還安好嗎?”
“承蒙長公主惦念,老臣還算安康,不知長公主今日來是何事?”
沈遙再蠢也看得出,溫國公不歡迎她。
在沈遙的印象裏,外祖父是和藹可親的,小時候他會抱著她在膝頭看皮影戲,會帶著她看煙火,會告訴她,長樂,你是世家的明珠,這世間所有的女子都不及你。
在沈遙被許配給裴家後,溫國公找到她,長樂,祖父會幫你的,不會放任你嫁到江南的。
自那之後沈遙就再也沒見過她最親的外祖父了,沒想到再次見麵竟是這樣。
沈遙往後退了一步,慢慢的坐下。
“溫國公,既這樣,我就直入主題了。”
沈遙看向溫國公,“兄長已去,他走之前安排了阿確繼位,國公想必很不滿吧,阿確與世家毫無幹係,而阿渠,我可是聽說當日是阿渠帶頭喊的陛下。”
溫國公一想起當日的場景就有些氣得頭疼,他本以為沈硯是最好控製的,沒想到他死前安排了這麽一出大戲。
至於沈渠,世家的下一位皇帝,現在卻被一個不知道哪裏來的丫頭養著,前幾日,其他世家已經表達不滿了,他自己也是頭疼得很,但是這是世家內部的事,沈遙一個外嫁女,沒資格知道。
“公主在淮南消息倒也靈通,隻是這麽多年了,京城早已物是人非,就說清和吧,早已成家立業,一妻一妾,公主也已是裴家婦,你夫君既已調入京城,便好好過日子吧。”
“好好過日子?”沈遙雙手緊攥,她早已不是當日的小姑娘了,不會被這些所謂長輩的一句話騙過去了,“外祖說得倒輕鬆,我明明也是皇族血脈,為何我就要被早早地送往淮南。我的兄弟們可以為了那個位置爭得頭破血流,而我卻連迴京都要等這麽多年!我也姓沈,我也是母後的女兒,外祖父,你雖然有了一個阿渠,但是多一個選擇不是更好。”
沈遙此次來的目的就是尋求世家的支持,在淮南的這些年她一直在想,為何她的父親會將她當作禮物一般送給他人。
直到那天她在街上遇到了一個姑娘即將被她的賭鬼父親抵給賭坊,她看見那個小姑娘哭著求她的父親,可她的父親卻說,你是我生的,老子想賣你就賣了。
那一刻沈遙才明白,姑娘們自一出生便被視為父親的附屬,她們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從小她們便被教育著要聽從父命,即使你有一點不同意,那就是不孝。
長大了,她們要聽從父親的意思嫁給她們父親看中的男子,那時她們變成了丈夫的附屬,這時候的她們連名字都不配擁有了。
就像她,她在京城叫長樂,那是她父親給她的封號,在淮南,她是裴夫人,因為她的夫君姓裴,百年後她的墓碑上會寫長樂,會寫裴沈氏,唯獨不會寫沈遙。
自古以來,女子都是不配留下姓名的,她們永遠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中。
因此,沈遙發誓,她要史書明明白白地記下她長樂公主,名遙,是孝仁帝與明德皇後崔青棠唯一的女兒,孝安帝沈硯的同胞妹妹。
她要讓天下都記得她沈遙,她要做前無古人的皇帝。
溫國公在聽完沈遙的話後驚了一驚,他以為沈遙說的是她的兒子,“長樂,你的兒子雖也是皇室血脈,畢竟他也出生江南,我扶持他你覺得世家其他人會願意嗎?”
沈遙笑了笑,“外祖父大概是誤會了,我說的可不是阿漾,你麵前站著的是孝仁帝的女兒,她的母親出身博陵崔氏。她生來就是整個王朝唯一的明珠,她不配那個位置嗎?”
溫國公驚詫不已,他失控地站了起來,“長樂,你瘋了!你是個女子,這天下豈有女子做皇帝的道理!”
“誰規定的!我朝律法有寫女子不可稱帝嗎?外祖父,總會有第一人的,我從小與世家親近,我難道比不上阿渠那個小孩子嗎?”
溫國公也算權傾朝野,他還想過要要為世家培養一個傀儡皇帝,但他萬萬沒想到沈遙比他還大膽,她居然想做皇帝,以女子之身做皇帝!
“長樂,如此大逆不道之話你可不能對第二個人說了,自古以來,女子都是賢惠持家,為自己的夫君守好宅院的,沒有一個男子會允許自己的妻子站在自己前麵的,天下男子也不會願意讓一個女子統治。即使你是公主,要是被人知道你有這種想法也是會被天下人唾棄的。你走吧,今日之事,我就當沒聽見。”
寒酥揉了揉已經坐麻了的雙腿,她家公主進國公府已經快兩個時辰了,原本她是要陪著的,但是公主說不用,她有很重要的事同她外祖商量。
就在這時寒酥瞥見她家公主出來了,寒酥立刻拿起披風裹住沈遙,“公主,您沒事吧。”
沈遙搖搖頭,“我們走。”
沈遙坐在馬車上,寒酥順手給她塞了一個湯婆子,“公主,這京城可真冷,比咱們淮南冷多了,那風吹在臉上就像刀割一樣。”
沈遙看著這個被自己救下的小姑娘,當年剛救下她時,她看誰都是怯生生的,現在她可以笑著跟自己說話了。
“你啊,讓你穿厚實點了吧,京城可不比淮南。”
“嘿嘿,公主,寒酥明日一定多穿點,不叫夫人擔心,對了,公主,您想辦的事辦成了嗎?”
沈遙想起溫國公的態度,外祖終究是膽子小了點,怪不得讓沈確當了皇帝,固步自封,冥頑不化。
沈遙想到了薑相,外祖既然靠不住,她就隻能另尋出路了,或許薑相會比外祖有用一點。
“寒酥,轉道去丞相府。”
薑相在聽到長樂長公主拜訪時吃了一驚,長樂公主自嫁到江南道後便沒了消息,沒想到她竟迴來了。
薑相讓人請沈遙進來。
“薑相,長樂自迴京後便一直想來拜訪,奈何家中瑣事纏身,因此拖了這許久。”
薑相立刻迎了上來,請沈遙上座,“能得公主大駕,是薑某大幸啊。”
“薑相,長樂就直說了,沈碣敗了,薑相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培養對象呢?”沈遙直接就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薑相是聰明人,聰明人之間說話反而不需要繞來繞去,直入主題方顯誠意。
果然,薑相立刻收了笑臉,麵容嚴肅,“公主這話可是會陷薑某於不義啊。”
沈遙將手裏的湯婆子放下,她看似輕鬆,其實手心裏都是汗,“薑相,你我都明白,沈碣背後站著的誰,父親將我嫁給裴家不就是為了換你扶持沈碣嗎,隻是沈碣沒用,竟然敗給了沈確。”
“可是我不同,我是正兒八經的嫡出,我的兒子與你們江南的關係可深多了,你與其在那些不知道拐了幾個彎的皇親裏找,不如找我的漾兒啊,他父親出自江南,母親是公主,哪個能比他更合適呢?”
沈遙在國公府出來後想了想,她還是太急了,與那些個老頑固直接說女人要當皇帝不就是在戳他們心窩子嗎,所以在她沒有告訴薑相她的真實想法,連血緣都抵不過男子對女子的輕視了,更何況利益。
薑相品了品沈遙的話,她說的倒也沒錯,血緣有的時候才是最完美的紐帶,裴漾,一半來自江南,一半出自皇家,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當初薑相將自己的孫女嫁給沈碣也是打著未來皇帝出自薑家的想法,隻是沒想到欲晚婚後遲遲未有身孕,而沈碣也有他自己的心思,他們之間的同盟並不牢靠。
長樂公主的兒子,裴家的子孫,雖不是出自薑家,但裴家也是江南最出色的家族之一了。
一瞬間,薑相就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最牢靠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