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盡皆失色。小昭高聲喊了一聲“娘!”,雖然沒有再說話,兩行眼淚卻是瞬間湧出,隨即轉頭拂衣拭去,無忌眾人皆未注意到,唯獨趙敏心慧眼明看的真真切切。
原來,在這遙遠而廣袤的波斯大地,明教總壇宛如一座巍峨而神秘的堡壘,終年不熄的熊熊聖火,映襯了這古老教派的輝煌與威嚴,卻也掩蓋不住內部那洶湧暗流、波譎雲詭的權力紛爭。
十二寶樹王之一的掌火寶樹王,於明教中位高權重,其地位尊崇,僅次於教主,平日裏在教中昂首闊步,一言九鼎,哪怕是那威名赫赫的風雲三使,見了他也得斂息屏氣,恭敬行禮,不敢稍有僭越。
掌火寶樹王身形高大魁梧,宛如一座巍峨的鐵塔,矗立在眾人麵前便有一股壓迫之感。那把八角錘在他手中,恰似蛟龍得水,運用起來虎虎生風,錘影舞動間猶如靈動的蛇杖,變幻莫測。他平日裏沉默寡言,神色冷峻,雙唇緊抿,仿若那深邃的夜空,讓人難以窺探其心中所想。然而,其內心所謀之事,恰似那深不見底的淵潭,暗藏著無盡的玄機與兇險。他對波斯明教的教義虔誠至極,那股狂熱勁兒猶如熊熊烈火,在他胸腔之中燃燒不息,且堅信自己的每一步謀劃、每一次籌算,皆是為了明教的榮耀與昌盛,是在秉承著神的旨意行事。卻不料,這原本純粹的執念,在權力的誘惑下,竟如被惡魔詛咒一般,逐漸扭曲變形,背離了正道的方向。
他膝下有一女,名叫薩維倫,出落得容貌嬌美動人,恰似春日裏綻放的繁花,明豔照人,有幸被選為總教三聖女之一。三聖女是未來明教教主的候選人,憑借功德威望由長老會推舉,在上一仁教主卸任後接替教主之位。然而,掌火寶樹王的女兒薩維倫,在立功積德方麵,與其他兩位聖女相比,實是相差甚遠。那兩位聖女,一位心懷慈悲,常年不辭辛勞地奔走於波斯各地的窮鄉僻壤。她身著素衣,腳踏芒鞋,不顧路途艱險,親自為貧苦百姓送去食物、藥物和衣物,所到之處,百姓皆對明教感恩戴德,視她為降臨人間的仙子,傳頌著她的善舉。另一位聖女則生性沉靜,一心沉醉於明教經典的研習之中,日夜誦讀那浩如煙海的經文,對教義有著深刻而獨到的領悟。她時常在教眾之中講經論道,那溫婉的聲音猶如天籟,緩緩訴說著明教的智慧與哲理,教眾們圍坐其旁,如癡如醉,皆對她的學識和德行欽佩有加,威望也在不知不覺中日益高漲。薩維倫自幼生長在父親的庇護之下,生性嬌柔怯懦,被寵溺過度,猶如溫室中的花朵,未曾經曆過多少風雨的磨礪,更不知這世間疾苦,隻知在父親的羽翼下享受安逸。
但權力的欲望猶如一道邪惡的魔咒,緊緊地蒙蔽了掌火寶樹王的雙眼,讓他陷入了瘋狂的執念之中。他望著女兒那懵懂天真的麵容,心中暗下決心,定要將她捧上教主的寶座,讓她成為這明教至高無上的教主,哪怕為此不擇手段,也要鋪平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於是,陰謀的毒苗在他心底深處破土而出,迅速蔓延開來,吞噬著他的良知與理智。他開始暗中施展種種手段,不擇手段地打壓那兩位聖女。每當教中事務分配之時,他便利用手中職權,心懷叵測地將那些艱難危險、九死一生且不易建功的任務,統統強加給那兩位聖女。派她們前往那荒蠻之地,去平定作亂的分壇,或是深入敵境,刺探其他教派的機密,稍有差池,便會性命不保。而那些輕鬆顯名、容易獲得讚譽的機會,卻都被他巧妙地留給了自己的女兒。在教內盛大莊重的祭祀大典上,本是教眾虔誠祈福、莊嚴肅穆的時刻,他卻暗中指使手下那些阿諛奉承的親信,故意雞蛋裏挑骨頭,挑剔兩位聖女的禮儀細節,在眾多教眾麵前公然讓她們出醜,使其顏麵掃地,威望也隨之大打折扣。
這一切的陰謀算計,都被隱居在暗處的紫衫龍王黛綺絲瞧得一清二楚。黛綺絲,這位曾經在中原明教攪起驚濤駭浪的奇女子,往昔歲月裏,她憑借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和機智過人的才情,在江湖中留下了無數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如今,雖已褪去了昔日的鋒芒,收斂了那份肆意張揚的性子,卻依舊心係明教的興衰榮辱。她雖不再擔任明教中的職位,然而因著女兒小昭成為教主這一層關係,她便在幕後默默協助,不辭辛勞地處理著教內諸多繁雜瑣碎的事務。她本就心思細膩如發,加之舐犢情深,對女兒那深沉熾熱的愛護之情,使得她對教內的一絲一毫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仿若一隻警覺的獵豹,能敏銳地捕捉到任何潛在的危險氣息。察覺掌火寶樹王的陰謀後,黛綺絲不動聲色,宛如一位深藏不露的絕世高手,開始暗中悄然收集證據。她憑借著昔日在江湖中曆經無數風雨練就的機智與果敢,巧妙地周旋於形形色色的教眾之間。她時而化身成溫柔婉約的侍女,在眾人的閑談笑語中,不動聲色地收集那些不經意間吐露的言語;時而又像一隻敏捷的靈貓,穿梭於總壇的各個角落,從那些被人忽視的細微線索中,如拚圖高手一般,一點點拚湊出掌火寶樹王的罪證拚圖,逐漸揭開那隱藏在黑暗深處的醜惡真相。
那日,黛綺絲身著一襲黑衣,宛如一道黑色幽靈,潛入總壇密閣附近。此處靜謐陰森,平日裏少有人至,唯有那偶爾傳來的風聲,仿佛在訴說著什麽秘密。突然,一陣激烈的爭吵聲打破了這份寂靜,她心念一動,施展絕頂輕功,悄無聲息地隱身佇立。定睛觀察,竟是掌火寶樹王與其一名親信在密談。那人麵容蒼白,冷汗如雨,麵露驚恐之色顫抖地說:“王爺,此事若被發現,您我皆性命不保啊!那批總壇運往各地分壇的物資,本是為了救濟那些在困苦中掙紮的教眾,維持分壇的生計與教務,您卻私自克扣挪用了大半,這可是犯了教規的大罪,一旦被教主知曉,定會嚴懲不貸啊!”掌火寶樹王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冷哼一聲道:“哼,隻要我女兒能登上教主之位,些許教眾餓死又何妨?他們能為明教奉獻生命,是他們的榮幸。此事絕不能泄露半點風聲,你給我守緊嘴巴,否則……”說罷,他猛地舉起手中的八角錘,重重地在地上一砸,那沉悶的聲響仿若雷霆震怒,地麵都似震了三震,嚇得那親信癱倒在地,兀自無言發抖。
黛綺絲在一旁聞得心中大驚,暗自思忖:這可是關乎無數人性命和明教存亡的驚天大事。她深知此事一旦曝光於光天化日之下,必然會在教內引起軒然大波,局勢可能一發不可收拾。而掌火寶樹王定會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女兒的前程,不擇手段地掩蓋罪行,甚至不惜大開殺戒,讓整個明教陷入血雨腥風之中。
驀地,掌火寶樹王似乎察覺到了有人在旁偷聽,仿若一隻被激怒的雄獅,猛地轉頭,目光如炬般向黛綺絲藏身之處射來,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殺意。黛綺絲心頭一凜,不敢有絲毫耽擱,身形一閃,如鬼魅般施展輕功迅速離開。但她清楚地知道,一場生死危機已然如同那高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都可能落下,取她性命。而自己的背影,很有可能被對方窺伺而有所警覺。
果然,此後的掌火寶樹王惱羞成怒,派出了他手下那些心狠手辣的心腹爪牙,像一群惡狼般四處搜尋黛綺絲的蹤跡,欲將她擒獲而殺人滅口。黛綺絲憑借著對總壇地形的卓越掌握,猶如一隻狡黠的野兔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東躲西藏避開獵人的糾纏。因為是暗中的調查與角力,她時而藏身在那隱秘的山洞之中,與蝙蝠為伴;時而又隱匿於茂密的樹林之間,借枝葉遮擋身形。加快揭露掌火寶樹王罪行的步伐。她暗中聯絡了幾位在教中素有威望、正直不阿的長老和別的幾個寶樹王,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與他們會麵。在那昏暗的燭光下,她將自己辛苦收集到的證據一一展示給他們。那些長老起初聽聞此事,皆是震驚得目瞪口呆,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神情。但在看到那確鑿無疑的證據後,也對掌火寶樹王的惡劣行徑表示出了極大的憤慨和痛心。他們義憤填膺,紛紛拍案而起,決定與黛綺絲一同在教內即將召開的元老會議上,向教主和各分壇主揭露此陰謀,還明教一個清明世界與公正。
然而,變故卻在會議召開前一周的今日發生了!掌火寶樹王不知從何處得到了一個教徒的密告,仿若一隻狡猾的狐狸提前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立刻調集人手,精心布局,在黛綺絲的必經之路設下了重重埋伏。當黛綺絲毫無防備地踏入陷阱之時,瞬間被四麵八方湧來的敵人包圍。掌火寶樹王親自督戰,他手持八角錘,站在高處,眼神冷漠地看著黛綺絲,仿若在看一個即將被送上斷頭台的囚犯。黛綺絲雖奮力抵抗,手中長劍舞動得密不透風,猶如梨花綻放,劍花點點,將一波又一波的敵人擊退。但終究寡不敵眾,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鮮血染紅了她的黑衣。最終,她還是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掌火寶樹王的手下生擒活捉。掌火寶樹王望著受傷昏迷的黛綺絲,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冷笑,隨後下令將她秘密關押在未知的某處地牢深處,想要她交代主持正義的其它幾個人以斬草除根。而這一場明教內部的權力鬥爭,也由此陷入了更加緊張危急的僵局,未來的走向愈發撲朔迷離,恰似那被迷霧籠罩的險途,讓人看不清方向……
原來,在這遙遠而廣袤的波斯大地,明教總壇宛如一座巍峨而神秘的堡壘,終年不熄的熊熊聖火,映襯了這古老教派的輝煌與威嚴,卻也掩蓋不住內部那洶湧暗流、波譎雲詭的權力紛爭。
十二寶樹王之一的掌火寶樹王,於明教中位高權重,其地位尊崇,僅次於教主,平日裏在教中昂首闊步,一言九鼎,哪怕是那威名赫赫的風雲三使,見了他也得斂息屏氣,恭敬行禮,不敢稍有僭越。
掌火寶樹王身形高大魁梧,宛如一座巍峨的鐵塔,矗立在眾人麵前便有一股壓迫之感。那把八角錘在他手中,恰似蛟龍得水,運用起來虎虎生風,錘影舞動間猶如靈動的蛇杖,變幻莫測。他平日裏沉默寡言,神色冷峻,雙唇緊抿,仿若那深邃的夜空,讓人難以窺探其心中所想。然而,其內心所謀之事,恰似那深不見底的淵潭,暗藏著無盡的玄機與兇險。他對波斯明教的教義虔誠至極,那股狂熱勁兒猶如熊熊烈火,在他胸腔之中燃燒不息,且堅信自己的每一步謀劃、每一次籌算,皆是為了明教的榮耀與昌盛,是在秉承著神的旨意行事。卻不料,這原本純粹的執念,在權力的誘惑下,竟如被惡魔詛咒一般,逐漸扭曲變形,背離了正道的方向。
他膝下有一女,名叫薩維倫,出落得容貌嬌美動人,恰似春日裏綻放的繁花,明豔照人,有幸被選為總教三聖女之一。三聖女是未來明教教主的候選人,憑借功德威望由長老會推舉,在上一仁教主卸任後接替教主之位。然而,掌火寶樹王的女兒薩維倫,在立功積德方麵,與其他兩位聖女相比,實是相差甚遠。那兩位聖女,一位心懷慈悲,常年不辭辛勞地奔走於波斯各地的窮鄉僻壤。她身著素衣,腳踏芒鞋,不顧路途艱險,親自為貧苦百姓送去食物、藥物和衣物,所到之處,百姓皆對明教感恩戴德,視她為降臨人間的仙子,傳頌著她的善舉。另一位聖女則生性沉靜,一心沉醉於明教經典的研習之中,日夜誦讀那浩如煙海的經文,對教義有著深刻而獨到的領悟。她時常在教眾之中講經論道,那溫婉的聲音猶如天籟,緩緩訴說著明教的智慧與哲理,教眾們圍坐其旁,如癡如醉,皆對她的學識和德行欽佩有加,威望也在不知不覺中日益高漲。薩維倫自幼生長在父親的庇護之下,生性嬌柔怯懦,被寵溺過度,猶如溫室中的花朵,未曾經曆過多少風雨的磨礪,更不知這世間疾苦,隻知在父親的羽翼下享受安逸。
但權力的欲望猶如一道邪惡的魔咒,緊緊地蒙蔽了掌火寶樹王的雙眼,讓他陷入了瘋狂的執念之中。他望著女兒那懵懂天真的麵容,心中暗下決心,定要將她捧上教主的寶座,讓她成為這明教至高無上的教主,哪怕為此不擇手段,也要鋪平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於是,陰謀的毒苗在他心底深處破土而出,迅速蔓延開來,吞噬著他的良知與理智。他開始暗中施展種種手段,不擇手段地打壓那兩位聖女。每當教中事務分配之時,他便利用手中職權,心懷叵測地將那些艱難危險、九死一生且不易建功的任務,統統強加給那兩位聖女。派她們前往那荒蠻之地,去平定作亂的分壇,或是深入敵境,刺探其他教派的機密,稍有差池,便會性命不保。而那些輕鬆顯名、容易獲得讚譽的機會,卻都被他巧妙地留給了自己的女兒。在教內盛大莊重的祭祀大典上,本是教眾虔誠祈福、莊嚴肅穆的時刻,他卻暗中指使手下那些阿諛奉承的親信,故意雞蛋裏挑骨頭,挑剔兩位聖女的禮儀細節,在眾多教眾麵前公然讓她們出醜,使其顏麵掃地,威望也隨之大打折扣。
這一切的陰謀算計,都被隱居在暗處的紫衫龍王黛綺絲瞧得一清二楚。黛綺絲,這位曾經在中原明教攪起驚濤駭浪的奇女子,往昔歲月裏,她憑借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和機智過人的才情,在江湖中留下了無數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如今,雖已褪去了昔日的鋒芒,收斂了那份肆意張揚的性子,卻依舊心係明教的興衰榮辱。她雖不再擔任明教中的職位,然而因著女兒小昭成為教主這一層關係,她便在幕後默默協助,不辭辛勞地處理著教內諸多繁雜瑣碎的事務。她本就心思細膩如發,加之舐犢情深,對女兒那深沉熾熱的愛護之情,使得她對教內的一絲一毫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仿若一隻警覺的獵豹,能敏銳地捕捉到任何潛在的危險氣息。察覺掌火寶樹王的陰謀後,黛綺絲不動聲色,宛如一位深藏不露的絕世高手,開始暗中悄然收集證據。她憑借著昔日在江湖中曆經無數風雨練就的機智與果敢,巧妙地周旋於形形色色的教眾之間。她時而化身成溫柔婉約的侍女,在眾人的閑談笑語中,不動聲色地收集那些不經意間吐露的言語;時而又像一隻敏捷的靈貓,穿梭於總壇的各個角落,從那些被人忽視的細微線索中,如拚圖高手一般,一點點拚湊出掌火寶樹王的罪證拚圖,逐漸揭開那隱藏在黑暗深處的醜惡真相。
那日,黛綺絲身著一襲黑衣,宛如一道黑色幽靈,潛入總壇密閣附近。此處靜謐陰森,平日裏少有人至,唯有那偶爾傳來的風聲,仿佛在訴說著什麽秘密。突然,一陣激烈的爭吵聲打破了這份寂靜,她心念一動,施展絕頂輕功,悄無聲息地隱身佇立。定睛觀察,竟是掌火寶樹王與其一名親信在密談。那人麵容蒼白,冷汗如雨,麵露驚恐之色顫抖地說:“王爺,此事若被發現,您我皆性命不保啊!那批總壇運往各地分壇的物資,本是為了救濟那些在困苦中掙紮的教眾,維持分壇的生計與教務,您卻私自克扣挪用了大半,這可是犯了教規的大罪,一旦被教主知曉,定會嚴懲不貸啊!”掌火寶樹王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冷哼一聲道:“哼,隻要我女兒能登上教主之位,些許教眾餓死又何妨?他們能為明教奉獻生命,是他們的榮幸。此事絕不能泄露半點風聲,你給我守緊嘴巴,否則……”說罷,他猛地舉起手中的八角錘,重重地在地上一砸,那沉悶的聲響仿若雷霆震怒,地麵都似震了三震,嚇得那親信癱倒在地,兀自無言發抖。
黛綺絲在一旁聞得心中大驚,暗自思忖:這可是關乎無數人性命和明教存亡的驚天大事。她深知此事一旦曝光於光天化日之下,必然會在教內引起軒然大波,局勢可能一發不可收拾。而掌火寶樹王定會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女兒的前程,不擇手段地掩蓋罪行,甚至不惜大開殺戒,讓整個明教陷入血雨腥風之中。
驀地,掌火寶樹王似乎察覺到了有人在旁偷聽,仿若一隻被激怒的雄獅,猛地轉頭,目光如炬般向黛綺絲藏身之處射來,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殺意。黛綺絲心頭一凜,不敢有絲毫耽擱,身形一閃,如鬼魅般施展輕功迅速離開。但她清楚地知道,一場生死危機已然如同那高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都可能落下,取她性命。而自己的背影,很有可能被對方窺伺而有所警覺。
果然,此後的掌火寶樹王惱羞成怒,派出了他手下那些心狠手辣的心腹爪牙,像一群惡狼般四處搜尋黛綺絲的蹤跡,欲將她擒獲而殺人滅口。黛綺絲憑借著對總壇地形的卓越掌握,猶如一隻狡黠的野兔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東躲西藏避開獵人的糾纏。因為是暗中的調查與角力,她時而藏身在那隱秘的山洞之中,與蝙蝠為伴;時而又隱匿於茂密的樹林之間,借枝葉遮擋身形。加快揭露掌火寶樹王罪行的步伐。她暗中聯絡了幾位在教中素有威望、正直不阿的長老和別的幾個寶樹王,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與他們會麵。在那昏暗的燭光下,她將自己辛苦收集到的證據一一展示給他們。那些長老起初聽聞此事,皆是震驚得目瞪口呆,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神情。但在看到那確鑿無疑的證據後,也對掌火寶樹王的惡劣行徑表示出了極大的憤慨和痛心。他們義憤填膺,紛紛拍案而起,決定與黛綺絲一同在教內即將召開的元老會議上,向教主和各分壇主揭露此陰謀,還明教一個清明世界與公正。
然而,變故卻在會議召開前一周的今日發生了!掌火寶樹王不知從何處得到了一個教徒的密告,仿若一隻狡猾的狐狸提前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立刻調集人手,精心布局,在黛綺絲的必經之路設下了重重埋伏。當黛綺絲毫無防備地踏入陷阱之時,瞬間被四麵八方湧來的敵人包圍。掌火寶樹王親自督戰,他手持八角錘,站在高處,眼神冷漠地看著黛綺絲,仿若在看一個即將被送上斷頭台的囚犯。黛綺絲雖奮力抵抗,手中長劍舞動得密不透風,猶如梨花綻放,劍花點點,將一波又一波的敵人擊退。但終究寡不敵眾,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鮮血染紅了她的黑衣。最終,她還是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掌火寶樹王的手下生擒活捉。掌火寶樹王望著受傷昏迷的黛綺絲,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冷笑,隨後下令將她秘密關押在未知的某處地牢深處,想要她交代主持正義的其它幾個人以斬草除根。而這一場明教內部的權力鬥爭,也由此陷入了更加緊張危急的僵局,未來的走向愈發撲朔迷離,恰似那被迷霧籠罩的險途,讓人看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