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與趙敏一路北上,京城大都遙遙在望,這一日來到了繁華之地天津衛。晨曉之際,天津衛的集市仿若被注入了無限生機,喧鬧聲早早地便打破了夜的靜謐。攤販們各施其能,叫賣聲交織如潮,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有那賣炊餅的,吆喝聲雄渾嘹亮,聲震數丈;賣布的則將那綾羅綢緞一展,口中念念有詞,皆是溢美之詞;還有那賣雜貨的,手中擺弄著各類精巧玩意兒,口中的吆喝帶著幾分詼諧幽默,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張無忌一襲青衫,身姿挺拔如鬆,行走於這熙攘人群之中,卻似閑庭信步,周身散發著一種淵渟嶽峙之氣。他深邃的眼眸中透著對這市井生活的新奇與友善,不時停下腳步,細細打量那些從未見過的新鮮物件。趙敏則緊跟其側,她今日著一襲鵝黃衣衫,腰間束著一條紫色絲帶,更襯得她身姿婀娜。那靈動的雙眸恰似秋水含星,流轉間皆是風情。她時而駐足於賣首飾的小攤前,拿起一支珠花在發間比試,時而又被那糖畫藝人的精湛手藝吸引,像個孩子般拍手稱快。二人於這集市中穿梭往來,仿若一對平凡愛侶,盡情感受著這濃濃的市井煙火氣,將江湖的恩怨情仇暫且拋諸腦後。


    轉瞬便臨近晌午,二人的鼻尖被一陣誘人的香氣牽引。順著香氣尋去,便見一家老字號狗不理包子鋪,招牌雖有些陳舊,卻透著幾分古樸的底蘊。店內賓客如雲,熱鬧非凡。二人步入其中,尋得一處空位坐下。不一會兒,一籠剛出鍋的包子熱氣騰騰地端上桌來。隻見那包子,麵皮晶瑩剔透,宛如羊脂玉般溫潤,褶花勻稱細膩,整齊而精致,仿若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張無忌輕輕夾起一個包子,送入口中,剛一咬下,那鮮嫩多汁的肉餡便在口中散開,香氣四溢,瞬間彌漫整個口腔。他不禁讚道:“這包子果然名不虛傳,內餡鮮美,外皮鬆軟,當真是人間美味。”趙敏見狀,也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包子品嚐起來,她吃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稱是,腮邊泛起一抹淡淡的紅暈,恰似春日裏盛開的桃花,煞是動人。


    待得酒足飯飽,二人踱步而出,午後的陽光慵懶地灑在身上,暖烘烘的。他們攜手步入九市雜坊,此處更是一片熱鬧景象。隻聽得一陣醒木聲清脆響起,聲如裂帛,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場中的說書人正口若懸河地講著《隋唐演義》,隻見他身形消瘦,麵容清臒,卻透著一股精氣神兒。手中折扇開合有度,配合著那生動的講述,時而輕點桌麵,時而揮舞比劃,將那英雄豪傑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仿若親身經曆一般。說到那秦瓊賣馬,他便模仿起秦瓊的神態舉止,滿麵愁容中透著幾分無奈與堅毅;講到程咬金三板斧,更是手舞足蹈,將程咬金的勇猛憨直展現得淋漓盡致。台下聽眾聽得如癡如醉,時而鼓掌叫好,聲浪如潮;時而唏噓感歎,情動於心。張無忌和趙敏也被這精彩絕倫的表演深深吸引,駐足於人群之中,凝神聆聽。張無忌自幼在冰火島上長大,後又曆經江湖諸多風雨,這般充滿煙火氣的民間藝術對他而言仿若新奇世界,令他沉醉其中。趙敏則出身王府,雖見慣了繁華奢靡,卻也被這質樸而生動的表演所打動,眼中滿是新奇與歡喜。


    離開說書場,張無忌與趙敏行至一處畫坊,隻見那坊中掛滿了精美的楊柳青年畫,色彩鮮豔明快,筆觸細膩入微,仿若將世間百態、神話傳說皆凝於這一紙之上。畫中人物麵容圓潤飽滿,眉眼含笑含情,無論是那身著霓裳翩翩起舞的仙女,還是那憨態可掬、手捧鮮桃的胖娃娃,皆栩栩如生,唿之欲出。


    趙敏被一幅《連年有餘》的年畫吸引住了目光,畫中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手持蓮花,身騎錦鯉,周圍荷葉田田,金魚嬉戲。那娃娃的臉蛋紅撲撲的,仿若春日裏盛開的桃花,一雙大眼睛黑亮有神,透著靈動與活潑,身上的衣衫色彩豐富絢麗,繡著的精美花紋清晰可見。趙敏不禁伸出手去,輕輕觸摸那畫中的娃娃,指尖滑過紙麵,似能感受到那娃娃肌膚的柔軟與溫度。


    張無忌則在一旁看著一幅《鍾馗嫁妹》,畫裏鍾馗威風凜凜,身姿挺拔如鬆,麵部神情莊重而威嚴,劍眉星目,不怒自威,而鍾馗身邊的一眾小鬼卻形態各異,有的抬著嫁妝,齜牙咧嘴,模樣滑稽;有的手持燈籠,身形矮小,眼神靈動,為這原本莊重的畫麵增添了幾分詼諧與活潑。畫麵背景的山水景色亦是一絕,山巒層疊起伏,綠樹成蔭,雲霧繚繞其間,給人以一種神秘而悠遠之感。那墨色的勾勒與色彩的暈染相得益彰,濃淡相宜,將山水的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坊中的老畫師見二人對年畫如此著迷,便笑著上前介紹道:“這楊柳青年畫啊,工序繁瑣複雜,需先以木版雕出畫樣,再用宣紙印出輪廓,而後繪工們便要細細地填色、開臉、勾線,一幅畫下來,少則數日,多則數月,每一筆每一畫皆傾注了畫師們的心血與情思。”說著,老畫師拿起一支畫筆,蘸了蘸顏料,在一幅未完成的畫上輕輕點染,隻見那原本平淡的畫麵瞬間鮮活起來,仿若被賦予了生命一般。


    趙敏聽得入神,轉頭對張無忌笑道:“無忌哥哥,這些年畫真是精美絕倫,我們帶幾幅迴去吧,將來掛在我們的住處,日後瞧著,也能想起今日在這天津衛的種種。”張無忌微笑點頭,眼中滿是對趙敏的寵愛與柔情。於是二人挑選了幾幅心儀的年畫,小心地卷好收起,這一幅幅精美的楊柳青藝術畫,也將承載他們這段斑斕鮮活的旅程,深深銘刻在他們的記憶中。


    二人沉浸在這充滿魅力的天津特色風味之中,盡情領略著天津衛獨有的文化氣息,直至夕陽西下,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修長,才不舍的離去。


    趙敏意猶未盡,輕啟朱唇,柔聲道:“無忌哥哥,這天津衛如此有趣,我們在此再住一晚可好?”張無忌聞言,心神一凜,恍惚間又迴想起自己為趙敏療傷的那段旖旎時光。彼時,山洞之中,燭火搖曳,趙敏全身無著,他麵對完美無瑕的她,運功為其療傷,情意綿綿甚至心猿意馬,溫暖而繾綣。念及此處,他不禁臉色一紅,仿若晚霞映麵。趙敏瞧他這副神態,心中已然明了,假裝嗔怒地白了他一眼,那眼神中卻透著幾分嬌羞與嫵媚,風情萬種,直叫張無忌看得癡了。二人四目相對,情意流轉,仿若世間再無他物。良久,張無忌迴過神來,輕輕點頭,柔聲道:“敏敏,就一切依你。”於是,二人尋了一間客棧住下。


    這一夜,月掛高枝,清輝灑進窗欞,灑在窗前對坐的二人身上。張無忌與趙敏相對而坐,桌上的紅燭搖曳著微弱的光,映照著他們的麵容,滿是柔情蜜意。他們或低聲細語,訴說著過往的點點滴滴,或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直至夜色漸深,兩人才相擁而眠,一夜好眠。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的縫隙,灑在二人臉上。他們悠悠轉醒,洗漱一番後,便離開客棧。行至街邊拐角處,張無忌神色突然一緊,隻見那牆角處有一個“火焰鳥”形的記號,這是明教的聯絡暗號,看似尋常,實則暗藏玄機,乃是明教中人特有的標記和獨特的手法刻畫而成。形似火焰燃燒,又似飛鳥翱翔,旁人瞧來隻當是頑童塗鴉,誰也不會去注意它,而明教中人卻能一眼洞悉。張無忌心中明白,這是教中兄弟有事要找自己了。他暗自思忖,自己本已快馬加鞭趕往大都,教中兄弟卻非要在天津衛聯絡自己,此事必定十萬火急。他轉頭望向趙敏,隻見趙敏眼中也閃過一絲憂慮,輕聲道:“無忌哥哥,既有要事,我們便去看看吧。”張無忌微微點頭,二人便順著暗號所指方向快步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倚天屠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夢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夢飄香並收藏後倚天屠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