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吵得麵紅耳赤,龍椅上的朱祁鎮突然冷冷道:“好了!”
簡簡單單兩個字,語調平緩,沉靜淡然,但在場諸位都清晰感受到了他的不悅。
曹吉祥心裏恨得牙癢癢,暗罵這小禁軍殺人專往要害捅,明知道皇帝多疑,偏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大殿內,氣氛沉悶地令人窒息,寒冬臘月本就清冷,短短兩個字更令人背後冒出一股寒氣。
似是感覺到語氣上的失態,朱祁鎮微微挪動了一下身子開口說道:“原德怎麽看?”
李賢,字原德,翰林學士,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許經年曾在坊間聽聞他的故事,曆經三朝而不倒,是極有智慧的人,他和劉懷安第一次入京時,便是在李府門前與惠慶公主分道揚鑣的。
如今聽到皇帝點名,便順著曹吉祥的視線看去,將目光落在自己右側一個清瘦老頭身上,隻見這人麵色蠟黃,瘦骨嶙峋,雖穿著官袍,渾身上下卻透出一副書生的酸氣。
他先前正靜靜站在一旁,眼睛眯成一條縫,讓人看不出是睡著了還是在仔細聽話,如今聽到朱祁鎮點名,忙咽了咽口水搖搖晃晃道:“迴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近日越發嗜睡,方才神遊太虛,未曾聽得曹公公所言。”
朱祁鎮突然笑了起來,接著便佯裝發怒道:“李賢,你這老狐狸!”
李賢並不答話,隻默默朝龍椅方向彎腰行了個禮。
曹吉祥見狀正要繼續說話,李賢身後突然伸出一個腦袋道:“啟稟陛下,臣有話講。”
許經年跪的太久,膝蓋隱隱作痛,心裏暗罵這幫朝臣講話像唱戲,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悄悄迴頭看去,隻見一個武將裝扮的老頭正站在自己斜後方。
朱祁鎮說道:“懷寧伯,你有何高見?”
老頭抱拳道:“迴陛下,老臣雖是武將,卻也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幹兒子受了罪,不由分說鬧到禦前,令陛下徒增煩擾,是為不忠,公私不分,是為昏聵,是非不辨,是為無能。許雲安在青州的所作所為,京城坊間亦有傳聞,老臣認為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朱祁鎮好奇道:“奧?說說看。”
老頭繼續道:“曹欽失職以致災銀被劫,人心渙散,更有甚者衍生出對朝廷的不滿,許雲安懲治曹欽,恰恰向百姓展示了陛下賑災的決心,青州時局也得以緩和,是為有功。”
朱祁鎮哈哈大笑道:“說得好!既然有功,得賞!”
一直默不作聲的李賢突然拱手道:“稟陛下,騰驤左衛指揮使去年調職後,這位子便一直空著。”
曹吉祥大驚,忙插嘴道:“陛下萬萬不可,許雲安不過是騰驤右衛一名低等禁軍,如何當得起騰驤左衛指揮使一職!老臣看他不過束發之年,一步登天恐難以服眾,還需多多磨練!”
李賢幽幽道:“甘羅十二歲拜相,騰驤左衛指揮使才正三品。”
曹吉祥擺手道:“才正三品?敢問李首輔這滿朝文武有幾人未到及冠之年便至三品?”
李賢突然笑了笑,轉身對朱祁鎮道:“既如此,騰驤右衛尚缺一名鎮撫使……”
曹吉祥聞言險些暈倒過去,心裏暗罵老狐狸這招聲東擊西耍的漂亮,鎮撫使從五品,原來這老小子一開始打得就是這個主意。
上直二十六衛中,錦衣衛和四衛營有無可撼動的地位,前者掌緝捕刑獄,後者掌隨駕護衛,俱由皇帝統領,而不受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管轄,因此每一個位子都極其重要。
今日若讓許經年得了鎮撫使,日後要再對付他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曹吉祥這般想著,正要開口反駁,卻聽龍椅上的朱祁鎮開口說道:“依李首輔所奏,擬旨,許雲安青州賑災有功,擢升騰驤右衛鎮撫使,從五品。”
滿殿嘩然,隻有李賢低聲嘀咕了一句:“成了。”
君無戲言,金口一開便再無轉圜餘地,曹吉祥咬了咬牙,終究還是將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許婧年離開紫禁城時已是黃昏,今日難得沒落雪,又升了官,離搞垮德王又近了一步,心裏美滋滋,也懶的再迴四衛營,徑直朝文禮胡同走去。
太清宮中,群臣都已散去,朱祁鎮靜靜坐在龍椅上,手裏握著許經年遞交的文書,上麵哪裏是什麽供詞,分明工工整整地謄抄著《千字文》通篇,看了看殿外,飽經滄桑的皇帝忽然輕笑一聲喃喃自語道:“有趣,朕今日也做了迴偽證。”
夕陽西下,行人匆匆,商販陸續開始收攤,一群昏鴉飛過,歸巢倦鳥,配以隆冬蕭瑟碧空,頗有一番孤寂之感。
少年在一處酒肆前停住腳步,轉身走了進去,不多時,又樂嗬嗬地走出,手裏多了一壺秋露白和兩斤牛肉。
迴到家,小婢女正蹲在院子裏洗衣裳,迴頭瞧見許經年,便默默起身去夥房收拾飯菜,蛟龍嘶鳴了兩聲算打招唿,低頭繼續啃食窩裏的生肉。
許經年自顧自迴到堂屋,將屋門全部打開,又把桌椅搬到離門近一些的地方,酒肉上桌,飯菜也端了上來。
小婢女端著一個瓷碗站在門口,猶豫半晌低聲說道:“天涼,門口寒氣重。”
許經年將眼一瞪,端起酒杯悶了一口,一邊咂著舌頭一邊兇道:“你倒管起老爺的閑事來了!”
小婢女輕輕歎了口氣,扒拉著碗裏的飯默默送到嘴邊。
許經年又酌了一口酒,忽覺少了些滋味,想了想便衝著門外的小婢女說道:“過來,陪老爺喝酒口!”
小婢女頭擺得像撥浪鼓一般迴道:“我不會喝酒。”
許經年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撿起一根筷子敲打著桌麵喃喃道:“酒是好東西啊!”
小婢女輕聲道:“我娘說桌上敲筷子將來要討飯。”
許經年想起在太清宮時,劉懷安時常拿筷子敲碗,那時他是勸人的那個,如今在這小婢女麵前,自己竟成了被勸的,於是賭氣般用力敲著桌麵道:“我偏敲!”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酌時須滿十分,一主一仆就這麽隔門坐著,窗外不知何時又飄飄灑灑飛起了雪花,蛟龍撲騰著翅膀從涼亭飛進了西廂房,它近來新添了壞習慣,天氣一冷,就想往屋子裏鑽。
許經年瞧了瞧麵前的下酒菜,又看了看小婢女碗裏的麵條,用手指將桌子叩的“咚咚”作響,滿臉不耐煩道:“說了多少次,上桌來吃飯!”
見老爺當真生氣,林夢安這才怯怯起身,端著碗走到桌前坐下,許經年繼續飲酒,順手夾起一塊牛肉塞到小婢女碗裏,嘴裏嘟囔道:“多吃肉,瞧你這小身板,出門丟老爺的臉!”
林夢安見他已有三分醉意,隻好大著膽子勸道:“老爺,莫再喝了,明日還要當值。”
許經年並不理睬,端起酒杯猛灌一口,忽然盯著她問道:“我問你,若哪天本老爺橫屍街頭,你敢不敢給我收屍?”
小婢女太小,小到無法理解自家老爺處境之兇險,隻能愣愣看著他繼續勸道:“莫再喝了,再喝就要醉倒了。”
許經年大笑道:“醉了好!醉了好!”
扭頭看了眼牆上掛著的雞毛撣子,突然向林夢安問道:“你想看老爺耍劍嗎?”
小婢女搖了搖頭。
許經年打著酒嗝開心道:“好,看在秋露白的份上老爺就滿足你一次!”
林夢安疑惑地摸了摸腦袋,開口解釋道:“我不想看。”
話音未落,許經年早已輕拍木桌飛向門外,順手摘了牆上的雞毛撣子。
雪越下越大,順著月光簌簌落下,少年飛身來到院中,不知是地太滑還是酒喝太多,一個踉蹌險些栽倒,勉強穩住腳步,這才衝著屋裏的小婢女一本正經道:“瞧仔細了!別人想看都沒這機會。”
院子裏,積雪已有寸餘,人踩在上麵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許經年以雞毛撣子為劍,借著酒勁在月下恣意揮灑。
林夢安不懂劍法,隻覺得少年身姿輕盈招法莫測,如秋日從枝頭飄落的枯葉般詭譎難料,普普通通的雞毛撣子,在他手裏彷佛有了靈性,時而柔順如柳,時而剛硬似鐵,配上似醉似醒的步法,有種“東倒西歪”的美感。
許經年越發興奮,將手中“兵器”甩地“唿唿”作響,一番折騰,酒是醒了些,萬般愁緒卻湧上心頭。
今日殿上之事太過蹊蹺,他不知李賢為何要幫自己,但曹欽顯然不會善罷甘休,前路兇險,驀然迴首,身後已無依靠,想到這般,懷安的身影又浮現在腦海,師父、師娘、幾位師兄輪番出現,令少年一陣眩暈,忽然意識到自己正在運功,頓時隻覺氣血上湧,一口鮮血噴射而出。
林夢安正看得入神,忽見少年噴出一口鮮血,隨即仰麵倒地,口中還喃喃吟誦道:“酒後高歌且放狂,門前閑事莫思量。”
夜色闌珊,姑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為自家老爺練的是哪家獨門秘籍,及至看清雪地上一片殷紅血跡,這才驚叫一聲跑上前去。
許經年栽了,小葉峰十年潛心習武,為求更進一步,多少次浴火向生都沒出岔子,沒想到陰溝裏翻船,僅僅是酒後放縱了一次,險些走火入魔。
少年第二日醒來,發現自己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小婢女趴在床邊小憩,門外冬日暖陽高掛,似乎格外明亮,這場景似曾相識。
於是悄悄挪了挪身子,頓覺渾身疲乏使不上力氣,再嚐試運轉周身內力,這才發現血氣在七經八脈胡亂衝撞,不由心頭大驚。
小婢女被驚醒,揉了揉眼睛轉身去夥房端來一碗湯藥。
許經年歎了口氣,暫不去管消失的內力,端著碗好奇道:“哪來的藥?”
“郎中開的。”小婢女怯怯道。
“大清早哪來的郎中?”許經年皺眉道。
小婢女指了指窗外慢條斯理道:“老爺,已經過晌午了。”
許經年倒吸一口冷氣,突然想到今日應當宣布自己升任鎮撫使的消息,連忙問道:“幾時了?”
小婢女如實迴答:“未時剛過。”
許經年拍了拍床邊氣道:“怎不叫醒我,今日衛中有要事。”
小婢女心中暗戳戳迴道:郎中都叫不醒我能有什麽辦法。隻是這話不能說出口,隻好閃著一雙大眼睛看著許經年。
二人正大眼瞪小眼之際,忽聽門外想起一道爽朗笑聲:“十一可在?”
許經年立刻聽出是樂三元的聲音,忙對小婢女吩咐道:“去開門!”
來人正是俞百鳴和樂三元。
年輕低等禁軍一進門便抱怨道:“你這宅院太難找,我和頭兒按地址尋了半日。”
許經年笑道:“內城可不都是寬窄大院,我等小民要藏得深一些,莫汙了京城威名。”
大齡鰥夫一眼便看出少年麵色不對,似是武功出了岔子,看了眼樂三元,將已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解釋道:“你點子背,今日裴指揮使親自點卯,見你不在,命我二人來瞧瞧。”
許經年笑道:“昨夜偶感風寒,今日竟一覺睡到晌午。”
樂三元在床邊坐下,順手撿起旁邊盤子裏一個香梨,邊吃邊說道:“昨日朝堂之事我們可都聽說了,你要早說有李首輔這個大靠山,何必在四衛營做個小小禁軍。”
許經年尷尬道:“我昨日也是第一次見李首輔。”
樂三元將口中香梨嚼得“嘎吱”作響,湊過腦袋低聲道:“我不管,反正以後我跟你混了,許鎮撫使。”
俞百鳴忙低聲製止道:“老三莫胡說,聖旨未到不可輕言,別壞了十一好事。”
三人正說著悄悄話,林夢安默默端了茶水送進房中,離開時順手將房門關上。
樂三元賊兮兮道:“這就是你在富樂院豪擲百金買來的小丫頭?”
許經年點點頭。
樂三元轉頭對俞百鳴咋舌道:“果然是絕色,難怪十一一覺睡到晌午,若換作我,隻怕日日都要在床上待著!”
許經年比樂三元小五歲,平日裏打打鬧鬧慣了,倒也沒什麽尊卑長幼的條條框框,如今聽他滿嘴荒唐話,便笑罵道:“這話改日我要去富樂院講給海棠姑娘聽。”
樂三元忙假裝作揖討饒道:“許大人饒命。”
簡簡單單兩個字,語調平緩,沉靜淡然,但在場諸位都清晰感受到了他的不悅。
曹吉祥心裏恨得牙癢癢,暗罵這小禁軍殺人專往要害捅,明知道皇帝多疑,偏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大殿內,氣氛沉悶地令人窒息,寒冬臘月本就清冷,短短兩個字更令人背後冒出一股寒氣。
似是感覺到語氣上的失態,朱祁鎮微微挪動了一下身子開口說道:“原德怎麽看?”
李賢,字原德,翰林學士,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許經年曾在坊間聽聞他的故事,曆經三朝而不倒,是極有智慧的人,他和劉懷安第一次入京時,便是在李府門前與惠慶公主分道揚鑣的。
如今聽到皇帝點名,便順著曹吉祥的視線看去,將目光落在自己右側一個清瘦老頭身上,隻見這人麵色蠟黃,瘦骨嶙峋,雖穿著官袍,渾身上下卻透出一副書生的酸氣。
他先前正靜靜站在一旁,眼睛眯成一條縫,讓人看不出是睡著了還是在仔細聽話,如今聽到朱祁鎮點名,忙咽了咽口水搖搖晃晃道:“迴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近日越發嗜睡,方才神遊太虛,未曾聽得曹公公所言。”
朱祁鎮突然笑了起來,接著便佯裝發怒道:“李賢,你這老狐狸!”
李賢並不答話,隻默默朝龍椅方向彎腰行了個禮。
曹吉祥見狀正要繼續說話,李賢身後突然伸出一個腦袋道:“啟稟陛下,臣有話講。”
許經年跪的太久,膝蓋隱隱作痛,心裏暗罵這幫朝臣講話像唱戲,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悄悄迴頭看去,隻見一個武將裝扮的老頭正站在自己斜後方。
朱祁鎮說道:“懷寧伯,你有何高見?”
老頭抱拳道:“迴陛下,老臣雖是武將,卻也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幹兒子受了罪,不由分說鬧到禦前,令陛下徒增煩擾,是為不忠,公私不分,是為昏聵,是非不辨,是為無能。許雲安在青州的所作所為,京城坊間亦有傳聞,老臣認為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朱祁鎮好奇道:“奧?說說看。”
老頭繼續道:“曹欽失職以致災銀被劫,人心渙散,更有甚者衍生出對朝廷的不滿,許雲安懲治曹欽,恰恰向百姓展示了陛下賑災的決心,青州時局也得以緩和,是為有功。”
朱祁鎮哈哈大笑道:“說得好!既然有功,得賞!”
一直默不作聲的李賢突然拱手道:“稟陛下,騰驤左衛指揮使去年調職後,這位子便一直空著。”
曹吉祥大驚,忙插嘴道:“陛下萬萬不可,許雲安不過是騰驤右衛一名低等禁軍,如何當得起騰驤左衛指揮使一職!老臣看他不過束發之年,一步登天恐難以服眾,還需多多磨練!”
李賢幽幽道:“甘羅十二歲拜相,騰驤左衛指揮使才正三品。”
曹吉祥擺手道:“才正三品?敢問李首輔這滿朝文武有幾人未到及冠之年便至三品?”
李賢突然笑了笑,轉身對朱祁鎮道:“既如此,騰驤右衛尚缺一名鎮撫使……”
曹吉祥聞言險些暈倒過去,心裏暗罵老狐狸這招聲東擊西耍的漂亮,鎮撫使從五品,原來這老小子一開始打得就是這個主意。
上直二十六衛中,錦衣衛和四衛營有無可撼動的地位,前者掌緝捕刑獄,後者掌隨駕護衛,俱由皇帝統領,而不受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管轄,因此每一個位子都極其重要。
今日若讓許經年得了鎮撫使,日後要再對付他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曹吉祥這般想著,正要開口反駁,卻聽龍椅上的朱祁鎮開口說道:“依李首輔所奏,擬旨,許雲安青州賑災有功,擢升騰驤右衛鎮撫使,從五品。”
滿殿嘩然,隻有李賢低聲嘀咕了一句:“成了。”
君無戲言,金口一開便再無轉圜餘地,曹吉祥咬了咬牙,終究還是將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許婧年離開紫禁城時已是黃昏,今日難得沒落雪,又升了官,離搞垮德王又近了一步,心裏美滋滋,也懶的再迴四衛營,徑直朝文禮胡同走去。
太清宮中,群臣都已散去,朱祁鎮靜靜坐在龍椅上,手裏握著許經年遞交的文書,上麵哪裏是什麽供詞,分明工工整整地謄抄著《千字文》通篇,看了看殿外,飽經滄桑的皇帝忽然輕笑一聲喃喃自語道:“有趣,朕今日也做了迴偽證。”
夕陽西下,行人匆匆,商販陸續開始收攤,一群昏鴉飛過,歸巢倦鳥,配以隆冬蕭瑟碧空,頗有一番孤寂之感。
少年在一處酒肆前停住腳步,轉身走了進去,不多時,又樂嗬嗬地走出,手裏多了一壺秋露白和兩斤牛肉。
迴到家,小婢女正蹲在院子裏洗衣裳,迴頭瞧見許經年,便默默起身去夥房收拾飯菜,蛟龍嘶鳴了兩聲算打招唿,低頭繼續啃食窩裏的生肉。
許經年自顧自迴到堂屋,將屋門全部打開,又把桌椅搬到離門近一些的地方,酒肉上桌,飯菜也端了上來。
小婢女端著一個瓷碗站在門口,猶豫半晌低聲說道:“天涼,門口寒氣重。”
許經年將眼一瞪,端起酒杯悶了一口,一邊咂著舌頭一邊兇道:“你倒管起老爺的閑事來了!”
小婢女輕輕歎了口氣,扒拉著碗裏的飯默默送到嘴邊。
許經年又酌了一口酒,忽覺少了些滋味,想了想便衝著門外的小婢女說道:“過來,陪老爺喝酒口!”
小婢女頭擺得像撥浪鼓一般迴道:“我不會喝酒。”
許經年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撿起一根筷子敲打著桌麵喃喃道:“酒是好東西啊!”
小婢女輕聲道:“我娘說桌上敲筷子將來要討飯。”
許經年想起在太清宮時,劉懷安時常拿筷子敲碗,那時他是勸人的那個,如今在這小婢女麵前,自己竟成了被勸的,於是賭氣般用力敲著桌麵道:“我偏敲!”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酌時須滿十分,一主一仆就這麽隔門坐著,窗外不知何時又飄飄灑灑飛起了雪花,蛟龍撲騰著翅膀從涼亭飛進了西廂房,它近來新添了壞習慣,天氣一冷,就想往屋子裏鑽。
許經年瞧了瞧麵前的下酒菜,又看了看小婢女碗裏的麵條,用手指將桌子叩的“咚咚”作響,滿臉不耐煩道:“說了多少次,上桌來吃飯!”
見老爺當真生氣,林夢安這才怯怯起身,端著碗走到桌前坐下,許經年繼續飲酒,順手夾起一塊牛肉塞到小婢女碗裏,嘴裏嘟囔道:“多吃肉,瞧你這小身板,出門丟老爺的臉!”
林夢安見他已有三分醉意,隻好大著膽子勸道:“老爺,莫再喝了,明日還要當值。”
許經年並不理睬,端起酒杯猛灌一口,忽然盯著她問道:“我問你,若哪天本老爺橫屍街頭,你敢不敢給我收屍?”
小婢女太小,小到無法理解自家老爺處境之兇險,隻能愣愣看著他繼續勸道:“莫再喝了,再喝就要醉倒了。”
許經年大笑道:“醉了好!醉了好!”
扭頭看了眼牆上掛著的雞毛撣子,突然向林夢安問道:“你想看老爺耍劍嗎?”
小婢女搖了搖頭。
許經年打著酒嗝開心道:“好,看在秋露白的份上老爺就滿足你一次!”
林夢安疑惑地摸了摸腦袋,開口解釋道:“我不想看。”
話音未落,許經年早已輕拍木桌飛向門外,順手摘了牆上的雞毛撣子。
雪越下越大,順著月光簌簌落下,少年飛身來到院中,不知是地太滑還是酒喝太多,一個踉蹌險些栽倒,勉強穩住腳步,這才衝著屋裏的小婢女一本正經道:“瞧仔細了!別人想看都沒這機會。”
院子裏,積雪已有寸餘,人踩在上麵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許經年以雞毛撣子為劍,借著酒勁在月下恣意揮灑。
林夢安不懂劍法,隻覺得少年身姿輕盈招法莫測,如秋日從枝頭飄落的枯葉般詭譎難料,普普通通的雞毛撣子,在他手裏彷佛有了靈性,時而柔順如柳,時而剛硬似鐵,配上似醉似醒的步法,有種“東倒西歪”的美感。
許經年越發興奮,將手中“兵器”甩地“唿唿”作響,一番折騰,酒是醒了些,萬般愁緒卻湧上心頭。
今日殿上之事太過蹊蹺,他不知李賢為何要幫自己,但曹欽顯然不會善罷甘休,前路兇險,驀然迴首,身後已無依靠,想到這般,懷安的身影又浮現在腦海,師父、師娘、幾位師兄輪番出現,令少年一陣眩暈,忽然意識到自己正在運功,頓時隻覺氣血上湧,一口鮮血噴射而出。
林夢安正看得入神,忽見少年噴出一口鮮血,隨即仰麵倒地,口中還喃喃吟誦道:“酒後高歌且放狂,門前閑事莫思量。”
夜色闌珊,姑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為自家老爺練的是哪家獨門秘籍,及至看清雪地上一片殷紅血跡,這才驚叫一聲跑上前去。
許經年栽了,小葉峰十年潛心習武,為求更進一步,多少次浴火向生都沒出岔子,沒想到陰溝裏翻船,僅僅是酒後放縱了一次,險些走火入魔。
少年第二日醒來,發現自己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小婢女趴在床邊小憩,門外冬日暖陽高掛,似乎格外明亮,這場景似曾相識。
於是悄悄挪了挪身子,頓覺渾身疲乏使不上力氣,再嚐試運轉周身內力,這才發現血氣在七經八脈胡亂衝撞,不由心頭大驚。
小婢女被驚醒,揉了揉眼睛轉身去夥房端來一碗湯藥。
許經年歎了口氣,暫不去管消失的內力,端著碗好奇道:“哪來的藥?”
“郎中開的。”小婢女怯怯道。
“大清早哪來的郎中?”許經年皺眉道。
小婢女指了指窗外慢條斯理道:“老爺,已經過晌午了。”
許經年倒吸一口冷氣,突然想到今日應當宣布自己升任鎮撫使的消息,連忙問道:“幾時了?”
小婢女如實迴答:“未時剛過。”
許經年拍了拍床邊氣道:“怎不叫醒我,今日衛中有要事。”
小婢女心中暗戳戳迴道:郎中都叫不醒我能有什麽辦法。隻是這話不能說出口,隻好閃著一雙大眼睛看著許經年。
二人正大眼瞪小眼之際,忽聽門外想起一道爽朗笑聲:“十一可在?”
許經年立刻聽出是樂三元的聲音,忙對小婢女吩咐道:“去開門!”
來人正是俞百鳴和樂三元。
年輕低等禁軍一進門便抱怨道:“你這宅院太難找,我和頭兒按地址尋了半日。”
許經年笑道:“內城可不都是寬窄大院,我等小民要藏得深一些,莫汙了京城威名。”
大齡鰥夫一眼便看出少年麵色不對,似是武功出了岔子,看了眼樂三元,將已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解釋道:“你點子背,今日裴指揮使親自點卯,見你不在,命我二人來瞧瞧。”
許經年笑道:“昨夜偶感風寒,今日竟一覺睡到晌午。”
樂三元在床邊坐下,順手撿起旁邊盤子裏一個香梨,邊吃邊說道:“昨日朝堂之事我們可都聽說了,你要早說有李首輔這個大靠山,何必在四衛營做個小小禁軍。”
許經年尷尬道:“我昨日也是第一次見李首輔。”
樂三元將口中香梨嚼得“嘎吱”作響,湊過腦袋低聲道:“我不管,反正以後我跟你混了,許鎮撫使。”
俞百鳴忙低聲製止道:“老三莫胡說,聖旨未到不可輕言,別壞了十一好事。”
三人正說著悄悄話,林夢安默默端了茶水送進房中,離開時順手將房門關上。
樂三元賊兮兮道:“這就是你在富樂院豪擲百金買來的小丫頭?”
許經年點點頭。
樂三元轉頭對俞百鳴咋舌道:“果然是絕色,難怪十一一覺睡到晌午,若換作我,隻怕日日都要在床上待著!”
許經年比樂三元小五歲,平日裏打打鬧鬧慣了,倒也沒什麽尊卑長幼的條條框框,如今聽他滿嘴荒唐話,便笑罵道:“這話改日我要去富樂院講給海棠姑娘聽。”
樂三元忙假裝作揖討饒道:“許大人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