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緊急,容不得過多思量,祁山縱身一躍飛向小院。


    此刻他終於相信這是一個圈套,隻是為時已晚,想到陸啟榮陰鷙的眼神和蓬萊城內的三房家眷,隻好拚著魚死網破的念頭衝向青衫書生。


    丁修傑眼見蒙麵男人不要命一般衝過來,拔腿便往穀才身後躲去,一邊跑一邊叫道:“都是這老怪物讓我做的!”


    窮途末路間,祁山揮起長刀快速衝向穀才,卻見對方不閃不避,快速從身後掏出一把弓弩,拉弓上箭一氣嗬成。


    祁山暗叫一聲“不妙”,求生的本能令他爆發出巨大的潛力,拚命向左側扭轉身軀。


    箭矢飛出,擦過右耳消失在入竹海之中,祁山艱難落地,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再次看向那麵具男人時,卻見對方冷笑著收起了弓弩。


    祁山有一種感覺,他像一隻被捉進水桶的魚,無論如何掙紮都跳不出桶外,而漁夫的惡趣味便在於殺魚煮湯前取樂戲耍一番,自己越是蹦得厲害,對方越是開心。


    處境窘迫至此,他索性停止腳步,轉身向隨後而來的錦衣少年問道:“何以老夫探不到你的氣息?”


    許經年平靜迴道:“螻蟻眼裏自然隻能看到螻蟻,即使人站在麵前,也難看清全貌,感受不到我的氣息,是因為你太弱。”


    祁山大怒,再也無法抑製心頭的恐懼和殺意,抬起佩刀喝道:“放肆!不知天高地厚!”


    許經年笑道:“刀?我也略懂幾招。”


    話音未落,刀鋒迎麵而來,許經年側身躲過,戲謔道:“太慢!”


    祁山一擊不中,隨即刀勢一轉橫掃而來。


    許經年再次退後一步避開,搖頭道:“實在太慢!”


    兩擊不中,祁山驚恐交加,將全身內力傾注於手腕之間,從正麵奮力向少年刺去。


    許經年輕笑一聲,側身讓出半步,二人擦肩而過之際,祁山左手順勢後揚,兩枚銀針順著袖口飛出,顧不得查看是否得手,男人腳步不停向小院外跑去。


    許經年飛身躍起,躲過兩枚暗器後一腳踢在祁山後腰,男人哀嚎一聲,收身不及,狼狽向前倒去。


    許經年停住腳步,拍拍手上塵土冷哼道:“連丟暗器都這般慢!”


    丁修傑從穀才身後探出半個身子叫道:“要說狗吃屎,你比城門口的軍爺姿勢好看多了!”


    殺人誅心,祁山明白今日徹底栽了,對方武功深不可測,談笑間便能取自己性命,轉念一想,雙方差距如此這般,卻不急著動手,顯然是有所求。


    既有所求,自然有轉圜的餘地,男人幹脆將身子一翻仰麵躺著,他混跡江湖軍營多年,經驗老到,此刻心中雖方寸大亂,臉上卻強作鎮定。


    將雙手枕在腦下,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男人盯著站在身前的少年開口道:“你待如何?”


    許經年笑道:“你倒臨危不懼。”


    祁山無所謂道:“爛命一條,要就拿去。”


    穀才與丁修傑走上前,一臉好奇的盯著躺在地上的祁山。


    秋蟬遠遠看著,忽覺這場麵有些好笑,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就這麽雙手枕頭躺在地上,許經年站在他腳邊,穀才和丁修傑則一左一右蹲在兩側,女人想起幾年前見過仵作驗屍,與當下如出一轍。


    丁修傑蹲在祁山左側,抬頭向許經年問道:“你廢了他的腿?”


    許經年無奈道:“他是個聰明人,知我們有所求,幹脆躺下談談條件。”


    丁修傑恍然大悟,一把扯下祁山臉上的蒙麵布道:“還挺機靈。”


    露了臉,便如同被人扒光了衣服,祁山已近天命之年,被三個年輕人如此圍觀,臉上頓覺掛不住,隻好坐了起來。


    “災銀在哪?”許經年開門見山道。


    祁山露出一抹冷笑,一邊捋著淩亂的衣服一邊開口道:“小娃娃,武功你比我強,逼供的手段卻嫩了些,哪有人如此直白的。”


    許經年幹脆也一屁股,盯著祁山看了半晌,這才開口道:“你說的有道理,先說說你的來曆吧!”


    祁山並不迴答,隻反問道:“你們是太子的人還是曹吉祥的人?”


    許經年道:“受命天子,便宜行事。”


    祁山笑道:“莫誆我,你們可能是太子黨,可能是曹黨,甚至可能是德王手下,但絕不可能是聖上的人。”


    許經年好奇道:“如此篤定?”


    祁山再次岔開話題道:“以你的武功,想來這天下也是排的上號的,怎從未聽說過?”


    許經年隨口應道:“在下為人淡薄,不善爭名奪利。”


    似乎覺得拿捏住了這少年,祁山放肆笑道:“隻是蠢了些,三言兩語便被我帶跑了。”


    許經年笑道:“得意忘形,言多必失。”


    祁山一愣,卻見少年對著戴麵具的男人問道:“學得怎麽樣了?”


    穀才點點頭。


    祁山頓感不妙,忙問道:“學什麽?”


    許經年笑道:“我這朋友精通旁門左道,他有個絕活,聽人講上幾句話,便能模仿那人聲音。順著你,是為了讓你多說話,好學的像一些。”


    祁山大駭,驚覺上當,慌亂道:“學我說話做甚?”


    許經年露出一抹燦爛笑容道:“帶你看場戲。”


    隨即一掌拍在他後頸之上。


    祁山不知自己睡了多久,再睜開眼時,正與錦衣少年和麵具男人同坐在一輛馬車上。


    感覺到腰間傳來的酸痛,男人想要抬腳換個舒服的坐姿,卻發現自己被點了穴道動彈不得。


    他很想開口問點什麽,無奈連啞穴都被封住。


    許經年伸手拍了拍他肩膀輕聲安慰道:“別急。”


    祁山咽了咽口水,汗水順著額頭滲了出來。這少年武功驚世,想法莫測,在他手中自己毫無招架之力,這令他內心萬分恐懼。


    馬車緩緩而行,走了約三裏地,許經年忽然伸手掀開車廂窗簾,祁山無法扭頭,隻好用眼角餘光向外望去。


    竹樹茂密,竹樹粗壯,樹上用繩子吊著四個蒙麵人,正是祁山手下。


    隻一個照麵,雙方便互相看清,四人遠遠望見車廂內的祁山,因被棉布堵住了嘴,隻能發出“嗚嗚”的求救聲。


    許經年將窗簾放下,祁山預感到事情不妙。


    “這幾人該如何處置?”少年看著祁山問道。


    被封住啞穴的祁山正自納悶,忽聽戴麵具的男人開口道:“絕不可留活口!”


    祁山一愣,隨即瞪大雙眼,因為那麵具男人的聲音與自己一模一樣。


    許經年哈哈大笑道:“果然心狠手辣,畢竟是你帶來的人,一絲舊情都不念嗎?”


    麵具男人繼續用祁山的聲音迴道:“籌謀多時,隻等今朝,萬不可出岔子。待明日將銀子悄悄運走,便可高枕無憂。”


    窗外,四人原本還在掙紮,聽到車廂內的對話,頓時怒目圓睜,死死盯著馬車。祁山此刻大概已經明白了少年的計劃,心中萬念俱灰,再次看向麵前之人時,不知該害怕還是該仇恨。


    馬車疾馳而去,隻留下許經年爽朗的笑聲:“依你,那就都殺了吧!”


    冬日暖陽,風疾天高,吹得人格外清醒。


    紫溪竹林外,小溪旁,四具屍體直挺挺地躺在岸邊,胸口處各插著一根短箭。


    忽然,其中一具“屍體”睜開眼睛,左右看看見四下無人,這才摸了摸胸口處的箭矢,長舒一口氣。


    男人緩緩站起,探了探三名同伴的氣息,發現都已涼透,顧不得慶幸大難不死,拔腿便向蓬萊方向跑去。


    當夜,白天死裏逃生的男人匆匆跑進備倭都司,片刻之後,宅內燭火亮起,一陣喧鬧,陸啟明帶著親信兵馬匆匆向城外奔去。


    黑夜之中,一道人影遠遠跟著,尾隨隊伍來到城外一座荒山,看著陸啟明手忙腳亂地指揮手下從山洞內向外搬箱子,這才眯了眯眼睛低聲笑道:“狗急跳牆。”


    青州官場的騷亂開始蔓延到周邊府縣,先是備倭都司宣布將沿海剿倭,蓬萊、文登二城戒嚴,隨後登州營把總祁山被通緝,罪名是通敵,三營十一衛主官大批更換,一時間人心惶惶。


    青州城內反而風平浪靜,有長公主鎮守,些許小風浪很快被彈壓下來。府衙大牢被禁軍接管,曹欽連同一幹心腹被轉移到大牢最深處,由甲辰小隊看押,沒有長公主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許經年悄悄搬迴行宮,每日習劍下棋,偶爾去府衙大牢轉轉,迴房後便挑幾張拜帖研究,當夜便會有臉戴半邊麵具的男人和黑衣書生悄悄潛入拜帖官員府邸……


    紫溪竹林倒迎來幾波蒙麵刺客,隻是小院已人去屋空。


    青衫書生一夜之間出現,鬧得滿城風雨,又一夜之間消失,一切歸於平靜。


    有人說他被殺死在紫溪竹林,也有人看到他連夜逃出青州。


    綠蕪苑每日迎來送往,青衫書生也隻是眾多過客中的一個,幾日過後,便被拋在腦後,無人再談。


    花魁秋蟬打茶圍的次數倒越來越多了,這舞姬自被長包後便改了性子,頗愛往人堆裏鑽,閃著一雙大眼睛聽恩客們談論坊間趣事。


    有好事者向老鴇打聽究竟是哪家老爺包了秋蟬,老鴇也隻是笑說“一位年輕公子”便不再搭腔。


    長公主近來癡迷刺繡,每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端著一件未繡完的黑色錦袍穿針捺線。


    孟秋豪請了兩次安,迴迴都備了一個時辰的話引子,長公主卻隻是低頭繡花,偶爾抬頭應和幾聲,對知府大人的滔滔不絕既不感興趣,也不表示厭煩,這般態度更令人難以捉摸。


    災銀案懸而未決,官場上下都提著一顆心戰戰兢兢。自府衙大牢被禁軍接管後,連青州府官員無法進入,每到深夜便會傳出陣陣哀嚎,吵得知府大人徹夜難眠。


    破大案如行小舟,水麵越風平浪靜,水底越波濤洶湧,待時機成熟,掀起滔天巨浪,於是舟毀人亡。


    德王入城這天,人山人海,百官朝拜。


    為迎駕,孟秋豪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愁得頭發又白了幾根,一山二虎,難做的自然是底下人,長公主是寵臣,德王也不是什麽落魄皇子,一個小小的青州知府,一著不慎,隨時可能成為兩方鬥法的犧牲品。


    德王朱見潾雖隻九歲,但黨羽眾多枝繁葉茂,上有萬貴妃深得聖寵,下有錦衣衛各處暗棋,身份地位絲毫不遜於長公主,況且封地德州,雖未之藩,但將來多半要主政山東,若有所怠慢,恐怕青州府上下都要遭殃。


    一邊是深得聖寵的公主,一邊是前途無量的皇子,哪一方都得罪不起。


    年近不惑的知府大人熬了幾夜,確保德王入城的儀仗規模與長公主絲毫不差,又親自查驗各處細節,這才提心吊膽的搬出府衙。


    長公主到青州前,有聖旨抵達,特命入住行宮,德王則並無此恩賜。


    為此孟秋豪曾特地命人查看沿途驛館,生怕遺漏了京城旨意,再三確認無誤後,隻好召集了一幹軍事幕僚,商討德王下榻之事。


    幾個年逾花甲的老頭吵了半日,最終議定讓德王入住青州府衙,如此一來,也不算差行宮太多。


    長公主終歸是女眷,入住行宮合情合理,德王是皇子,將來必定要主政一方,住在府衙也算不失儀態。


    北城城門早已肅清,所謂人山人海百姓夾道也不過是孟秋豪一手安排,清平盛世,與民同樂,自然是上位者最樂意看到的。


    惠慶公主並未出現,許經年包了沿街一處茶館,孟秋豪不敢阻攔,隻能任由他坐在二樓靠窗的位子處品茶。


    儀仗隊伍聲勢大得離譜,似乎有意壓長公主一頭,德王並不乘轎,而是騎了一匹通體雪白的駿馬打在頭陣,九歲的孩童並不高挑,甚至略有些肥胖,跨在高大的白馬上,樣子著實有些滑稽。


    許經年坐在茶館內,遠遠看清德王樣貌,正要轉身離去,忽然瞥見一人,額上頓時青筋暴起,眼中閃過洶湧殺意。


    這人,正是消失數月的國舅萬良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夢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刀衙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刀衙役並收藏一夢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