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車駕趕到客棧時,一行人遠遠便看到一幅怪異的場景。胖胖的把總正坐在街邊大口大口啃著燒雞,前麵一群士兵將客棧團團圍住,客棧二樓窗戶裏,劉懷安自顧自吃著梨子,個頭小小麵色蒼白的駱英傑不時朝窗戶下望去,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一樓大堂內,幾個朦朧的人影正趴在窗戶內向外張望看著熱鬧。
那把總老遠瞧見晉王車駕,便丟下燒雞上前行禮道:“卑職參見王爺!”
朱鍾鉉大怒道:“還不速速撤去!”
把總聞言便知闖了大禍,手忙腳亂地將士兵撤走,臨了還不忘給劉懷安磕頭認錯。
劉懷安坐在窗邊,看著樓下眾人紛紛跪地向一人行禮,便對他喊道:“你又是什麽人?”
朱鍾鉉答道:“晉王朱鍾鉉,求見錦衣衛鎮撫使許大人!”
劉懷安見勢不妙,一溜煙跑迴房間,將正在酣睡的許經年搖醒說道:“不好了,外麵有個王爺說要見你!”
許經年從夢中醒來,一臉茫然地看了看她,張口問道:“你又闖什麽禍了?”
劉懷安擺出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道:“人家主動來尋我麻煩,我哪裏忍得住!”
許經年無奈搖頭,起身穿戴整齊走下樓去。
客棧一樓,空空蕩蕩的大堂內,晉王朱鍾鉉和太原知府王正端坐在茶桌旁。
見一對俊秀的少年少女走下樓梯,朱鍾鉉忙起身問道:“想必閣下就是許經年許大人了!”
許經年抱拳行禮道:“在下許經年,未請教大人是?”
朱鍾鉉抱拳迴禮道:“我乃晉王朱鍾鉉,旁邊這位是太原知府王正。”
許經年忙彎腰行禮道:“草民許經年見過晉王、知府大人!”
朱鍾鉉笑著擺手道:“京城一戰,許大人名揚天下,如今朝野上下江湖內外誰人不知‘銀槍挑金甲,白馬踏夕陽’的許經年許大人!”
劉懷安一臉吃驚地問道:“他現在這麽有名嗎?”
朱鍾鉉答道:“如今京城內外茶館酒肆間提到最多的便是‘許經年’三個字,說書唱戲的話本也已編了十幾出!”
劉懷安懊惱道:“早知道晚點再離京了,也好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朱鍾鉉又向許經年說道:“本王與惠慶公主素有往來,前日裏殿下派人傳信給我,特意囑托若遇到許大人一定要好好招待。”
許經年抱拳道:“王爺客氣了,如今在下已辭官離京,一介布衣怎敢當公主王爺如此厚愛。”
朱鍾鉉說道:“許公子過謙了,本王雖奉皇恩鎮守太原,但一向喜好結交江湖豪傑,像許公子這樣的少年俊才若不能來我王府做客,本王一定會抱憾終身!”
兩人在客棧內言語拉扯一番,許經年一轉頭看到劉懷安已經提著包袱帶著駱英傑站在自己身後,忙問道:“你這是作甚!”
劉懷安眨著大眼睛一臉無辜道:“不是要去王府住嗎?我還沒住過王府呢!”
許經年尷尬萬分,朱鍾鉉順勢命人接過行李,將三人請上馬車。
晉王府恢弘氣派自不必說,許經年和劉懷安被安置在王府後院廂房內,駱英傑則住在隔壁。
第二天一早,王府眾人便被駱英傑的驚人飯量嚇了一跳,八歲的孩子一頓吃掉八個饅頭,朱鍾鉉看著還在埋頭喝粥的駱英傑驚歎道:“這真是本王見過飯量最大的娃娃。”
許經年將駱英傑的遭遇講給朱鍾鉉聽,試探著詢問能否幫這娃娃找個謀生的活計。朱鍾鉉拍著胸口答應下來,表示絕不會讓這孩子餓著。
兩人正說著朱鍾鉉一口鮮血咳出,劉懷安大叫道:“你怎麽把自己拍出血了!”
許經年忙問道:“昨夜就發現王爺唇齒發白,印堂間似有黑氣籠罩,當下以為是操勞過度,如今看來可是身體有何不適?”
朱鍾鉉說道:“自半年前便時常覺得體力不支四肢乏潰,近一個月來愈發嚴重,偶有咳血,請了許多大夫來看,都查不出病因。”
劉懷安放下手裏的碗,口中嚼著白粥含混不清地說道:“天下最好的大夫不就在你旁邊。”
朱鍾鉉驚奇道:“許公子還懂醫術?”
許經年放下碗筷答道:“家師精於古方藥石,在下自小耳濡目染,略通醫理。王爺若不嫌棄,可否讓在下搭脈一試。”
朱鍾鉉將手伸出放於桌上,許經年便把兩指搭了上去,片刻之後,又看了看朱鍾鉉的舌苔,這才開口問道:“王爺是否經常頭痛欲裂,但又感覺不到痛在哪裏?”
朱鍾鉉點頭道:“正是如此!”
許經年又問道:“後腰處是否有一道橫向傷痕?”
朱鍾鉉驚奇道:“正是!前幾日夜裏王妃發現本王後腰處生出一道三寸長的傷痕,當時隻以為是不慎劃傷。”
許經年將手收迴,向朱鍾鉉說道:“王爺可聽說‘五海’?”
朱鍾鉉搖搖頭。
許經年繼續解釋道:“五海是廣西瑤族的頂級秘傳巫術,需五名長老巫師同時施法一個月方可成功。傳說五海之術可通陰間,這五名巫師便類似陰間狀師,以殺豬燒錢之法賄賂陰官。中五海者,或胸腹爆炸或瘋癲自殺,無人能幸免。”
朱鍾鉉大驚道:“晉王府與瑤族部落相距五千餘裏,本王也從未與瑤族族人結仇,為何要加害本王!”
許經年道:“許是有其他目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將五海之術解開。”
朱鍾鉉問道:“許公子可有解這巫術之法?”
許經年道:“五海屬於陰狠歹毒的急性巫術,施法者為了避免受到反噬,會尋一名純陰之人種入噬魂蠱,一旦中蠱,這人便成為巫師用來操縱與陰官談判的傀儡,將來反噬的後果自然也由傀儡承擔。在中術之人死前,巫師、傀儡都不可以離他太遠,否則五海便會失效,傀儡也會遭到巫術反噬!”
朱鍾鉉怒道:“這世上竟然有如此狠毒的巫術!”
許經年說道:“我斷定那五名瑤族巫師一定在太原附近,為今之計是要盡快找到他們。我和懷安頂多還能在這裏待五日,事不宜遲該盡快行動!”
朱鍾鉉拱手道:“今日許公子已助我良多,實在不敢再煩擾你出手。”
許經年道:“我願助王爺解開巫術以換駱英傑一世平安無憂。”
朱鍾鉉好奇問道:“兄弟與這娃娃相熟?”
許經年迴道:“初次見麵,萍水相逢!”
“那為何如此幫他?”朱鍾鉉不解問道。
許經年幽幽道:“在下自小父母雙亡,知道無依無靠的滋味不好受。”
朱鍾鉉道:“好!無論結果如何,本王都會交代世子保他在太原府一世無憂!”
許經年抱拳道:“多謝王爺!”
巳時,太原城四處城門同時關閉,知府王正親自帶隊,挨家挨戶搜查瑤族妖人,一時間城內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太原城外,一戶農家宅院內,五個身著黑袍的蒙麵人正安靜地坐在堂屋,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忽然,院門有節奏地響了三下,隨即一個漢人裝扮的年輕人推門走了進來,堂屋內坐在中間的黑袍蒙麵人開口問道:“出來了嗎?”
漢人裝扮的年輕人連忙上前跪地行禮,用蹩腳的漢語答道:“迴稟長老,聖女還在城內!隻是屬下剛剛得到消息,城門已全部關閉,官府正在全城搜捕。屬下怕暴露行蹤,便先迴來報信。”
黑袍蒙麵人眼睛微微眯起,冷冷說道:“沒接到聖女,你迴來做什麽?”
年輕人聞言渾身已然抖成了篩子,額頭在地上磕的咚咚作響,不停求饒道:“長老饒命!長老饒命……”
話音未落,一團黑氣自黑袍蒙麵人袖中直射而出,正在磕頭的年輕族人應聲倒地,身體痛苦地扭曲了一陣便停止了唿吸。
這五個黑袍蒙麵人正是被全城通緝的五位瑤族長老:金瑤長老、木瑤長老、水瑤長老、火瑤長老和土瑤長老。五人不遠千裏從廣西跑到太原府,前後籌謀兩年,如今眼看著要大功告成卻被發現,不免有些惱火。
聚仙閣是太原城內最大的茶館,平日裏這棟二層小樓都是熙熙攘攘人滿為患,如今二樓被官府征用作為搜查瑤族妖孽的臨時指揮所,許經年獨自坐在空蕩蕩的二樓喝茶,腦中思考著瑤族謀害晉王的各種原因。
瑤族部落世代居住在廣西、廣東地區,是讓曆代君王都頭疼的少數民族之一。
早在東漢時,包括瑤族先民在內的“長沙武陵蠻”就曾反對漢王朝的統治; 唐末,黃巢軍過廣東,瑤族據瑤山“完壘自守”以響應義軍;宋代,瑤族部落相繼起兵叛亂,轉戰嶺南等地;元時,瑤族叛亂多達四十餘次。
到了本朝,大大小小的瑤族叛亂更是數不勝數,瑤族首領侯大狗一直是大明朝廷的心腹大患。
侯大狗本名侯大苟,是廣西大藤峽瑤族部落人,自幼家貧,以燒炭、幫工及打獵為生,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逐漸在部落中取得一些威信。
正統七年,瑤族部落首領藍受貳在大藤峽舉兵叛亂,後被明軍誘殺,在族中具有極高威望的侯大狗被推舉為新首領。
正統十年,新任瑤族首領侯大狗再次發動叛亂,率軍攻陷梧州,深入至兩廣交界處,毀衙署,殺貪官,開倉濟貧,深受百姓擁護。
天順三年,侯大狗聯合各叛軍圍攻潯州、梧州、柳州、慶遠等州府,滿朝皆驚。
按理說瑤族部落遠在千裏之外,從未與太原駐兵發生過任何接觸,斷無大費周章謀害晉王的理由。
許經年坐在二樓苦思冥想半日仍沒有任何頭緒,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然聽到東牆窗戶外傳來一陣熙熙碎碎的聲音,緊接著一個人影便跳了進來。
抬眼望去,來人是一個十四五歲的黑衣少女,眼眸清亮氣質出塵,眉宇間似有一股英氣。
四目相對兩人都愣了一下,許經年道:“這層被我包了。”
少女見一身江湖裝扮的少年不似官府中人,便將手中彎刀收起說道:“江湖救急,讓我在你這裏躲一下。”
許經年立刻警覺這少女不是中原口音,想了想便問道:“有人在追你?”
少女大大咧咧地走到許經年身旁坐下,將彎刀放在桌上說道:“一群朝廷鷹犬而已!”
許經年輕笑道:“你怎知我跟他們不是一夥的?”
少女上下打量了許經年幾眼,不屑道:“看你的樣子也才十四五歲吧?難道大明朝廷沒人了才讓你這娃娃出來抓人?再說你這身裝扮看起來也不像是當官的!”
許經年好奇問道:“當官的應該是什麽樣子?”
少女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氣喝完答道:“我們那裏當官的都是肥頭大耳,穿著青袍官服肚子大大的!奧,對了,身邊還得跟著幾個隨從!”
許經年依然擺出一副笑臉問道:“你從哪裏來?”
少女眼睛轉了轉,俏皮道:“不告訴你!”
“你不告訴我,那我可要喊街上的官兵進來了!”許經年威脅道。
少女拿起桌上的彎刀比劃著說道:“在你喊出聲之前我會把你的喉嚨割掉!”
許經年說道:“小小年紀手段就這麽狠辣。”
少女不屑道:“你跟我年紀相仿,有什麽資格教訓我!”
許經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你手上的彎刀,是廣西瑤族的兵器吧?”
少女露出一絲慌亂神色,矢口否認道:“不是,是別人送給我的!”
許經年敏銳地捕捉到少女臉上閃過的慌亂,正要開口詢問,一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走上樓問道:“大人,知府大人差小的來問是否要準備午膳?”
少女聞言“噌”地一聲跳起,繞到許經年身後將彎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厲聲對士兵道:“別過來!”
許經年也不反抗,一邊配合著少女的“挾持”一邊淡定道:“你看,朝廷鷹犬也不都像你見到的那樣。”
少女神色凝重,嗬斥道:“少廢話!看你皮囊倒是不錯,沒想到是朝廷走狗!”
樓下大批士兵和衙役洶湧而來,將茶館圍的水泄不通,許經年佯裝受製於人,任由少女將刀架在脖子上。
知府王正匆匆趕到,對著少女大聲道:“我是太原知府王正,趕快放了許大人,我保你無事!”
那把總老遠瞧見晉王車駕,便丟下燒雞上前行禮道:“卑職參見王爺!”
朱鍾鉉大怒道:“還不速速撤去!”
把總聞言便知闖了大禍,手忙腳亂地將士兵撤走,臨了還不忘給劉懷安磕頭認錯。
劉懷安坐在窗邊,看著樓下眾人紛紛跪地向一人行禮,便對他喊道:“你又是什麽人?”
朱鍾鉉答道:“晉王朱鍾鉉,求見錦衣衛鎮撫使許大人!”
劉懷安見勢不妙,一溜煙跑迴房間,將正在酣睡的許經年搖醒說道:“不好了,外麵有個王爺說要見你!”
許經年從夢中醒來,一臉茫然地看了看她,張口問道:“你又闖什麽禍了?”
劉懷安擺出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道:“人家主動來尋我麻煩,我哪裏忍得住!”
許經年無奈搖頭,起身穿戴整齊走下樓去。
客棧一樓,空空蕩蕩的大堂內,晉王朱鍾鉉和太原知府王正端坐在茶桌旁。
見一對俊秀的少年少女走下樓梯,朱鍾鉉忙起身問道:“想必閣下就是許經年許大人了!”
許經年抱拳行禮道:“在下許經年,未請教大人是?”
朱鍾鉉抱拳迴禮道:“我乃晉王朱鍾鉉,旁邊這位是太原知府王正。”
許經年忙彎腰行禮道:“草民許經年見過晉王、知府大人!”
朱鍾鉉笑著擺手道:“京城一戰,許大人名揚天下,如今朝野上下江湖內外誰人不知‘銀槍挑金甲,白馬踏夕陽’的許經年許大人!”
劉懷安一臉吃驚地問道:“他現在這麽有名嗎?”
朱鍾鉉答道:“如今京城內外茶館酒肆間提到最多的便是‘許經年’三個字,說書唱戲的話本也已編了十幾出!”
劉懷安懊惱道:“早知道晚點再離京了,也好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朱鍾鉉又向許經年說道:“本王與惠慶公主素有往來,前日裏殿下派人傳信給我,特意囑托若遇到許大人一定要好好招待。”
許經年抱拳道:“王爺客氣了,如今在下已辭官離京,一介布衣怎敢當公主王爺如此厚愛。”
朱鍾鉉說道:“許公子過謙了,本王雖奉皇恩鎮守太原,但一向喜好結交江湖豪傑,像許公子這樣的少年俊才若不能來我王府做客,本王一定會抱憾終身!”
兩人在客棧內言語拉扯一番,許經年一轉頭看到劉懷安已經提著包袱帶著駱英傑站在自己身後,忙問道:“你這是作甚!”
劉懷安眨著大眼睛一臉無辜道:“不是要去王府住嗎?我還沒住過王府呢!”
許經年尷尬萬分,朱鍾鉉順勢命人接過行李,將三人請上馬車。
晉王府恢弘氣派自不必說,許經年和劉懷安被安置在王府後院廂房內,駱英傑則住在隔壁。
第二天一早,王府眾人便被駱英傑的驚人飯量嚇了一跳,八歲的孩子一頓吃掉八個饅頭,朱鍾鉉看著還在埋頭喝粥的駱英傑驚歎道:“這真是本王見過飯量最大的娃娃。”
許經年將駱英傑的遭遇講給朱鍾鉉聽,試探著詢問能否幫這娃娃找個謀生的活計。朱鍾鉉拍著胸口答應下來,表示絕不會讓這孩子餓著。
兩人正說著朱鍾鉉一口鮮血咳出,劉懷安大叫道:“你怎麽把自己拍出血了!”
許經年忙問道:“昨夜就發現王爺唇齒發白,印堂間似有黑氣籠罩,當下以為是操勞過度,如今看來可是身體有何不適?”
朱鍾鉉說道:“自半年前便時常覺得體力不支四肢乏潰,近一個月來愈發嚴重,偶有咳血,請了許多大夫來看,都查不出病因。”
劉懷安放下手裏的碗,口中嚼著白粥含混不清地說道:“天下最好的大夫不就在你旁邊。”
朱鍾鉉驚奇道:“許公子還懂醫術?”
許經年放下碗筷答道:“家師精於古方藥石,在下自小耳濡目染,略通醫理。王爺若不嫌棄,可否讓在下搭脈一試。”
朱鍾鉉將手伸出放於桌上,許經年便把兩指搭了上去,片刻之後,又看了看朱鍾鉉的舌苔,這才開口問道:“王爺是否經常頭痛欲裂,但又感覺不到痛在哪裏?”
朱鍾鉉點頭道:“正是如此!”
許經年又問道:“後腰處是否有一道橫向傷痕?”
朱鍾鉉驚奇道:“正是!前幾日夜裏王妃發現本王後腰處生出一道三寸長的傷痕,當時隻以為是不慎劃傷。”
許經年將手收迴,向朱鍾鉉說道:“王爺可聽說‘五海’?”
朱鍾鉉搖搖頭。
許經年繼續解釋道:“五海是廣西瑤族的頂級秘傳巫術,需五名長老巫師同時施法一個月方可成功。傳說五海之術可通陰間,這五名巫師便類似陰間狀師,以殺豬燒錢之法賄賂陰官。中五海者,或胸腹爆炸或瘋癲自殺,無人能幸免。”
朱鍾鉉大驚道:“晉王府與瑤族部落相距五千餘裏,本王也從未與瑤族族人結仇,為何要加害本王!”
許經年道:“許是有其他目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將五海之術解開。”
朱鍾鉉問道:“許公子可有解這巫術之法?”
許經年道:“五海屬於陰狠歹毒的急性巫術,施法者為了避免受到反噬,會尋一名純陰之人種入噬魂蠱,一旦中蠱,這人便成為巫師用來操縱與陰官談判的傀儡,將來反噬的後果自然也由傀儡承擔。在中術之人死前,巫師、傀儡都不可以離他太遠,否則五海便會失效,傀儡也會遭到巫術反噬!”
朱鍾鉉怒道:“這世上竟然有如此狠毒的巫術!”
許經年說道:“我斷定那五名瑤族巫師一定在太原附近,為今之計是要盡快找到他們。我和懷安頂多還能在這裏待五日,事不宜遲該盡快行動!”
朱鍾鉉拱手道:“今日許公子已助我良多,實在不敢再煩擾你出手。”
許經年道:“我願助王爺解開巫術以換駱英傑一世平安無憂。”
朱鍾鉉好奇問道:“兄弟與這娃娃相熟?”
許經年迴道:“初次見麵,萍水相逢!”
“那為何如此幫他?”朱鍾鉉不解問道。
許經年幽幽道:“在下自小父母雙亡,知道無依無靠的滋味不好受。”
朱鍾鉉道:“好!無論結果如何,本王都會交代世子保他在太原府一世無憂!”
許經年抱拳道:“多謝王爺!”
巳時,太原城四處城門同時關閉,知府王正親自帶隊,挨家挨戶搜查瑤族妖人,一時間城內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太原城外,一戶農家宅院內,五個身著黑袍的蒙麵人正安靜地坐在堂屋,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忽然,院門有節奏地響了三下,隨即一個漢人裝扮的年輕人推門走了進來,堂屋內坐在中間的黑袍蒙麵人開口問道:“出來了嗎?”
漢人裝扮的年輕人連忙上前跪地行禮,用蹩腳的漢語答道:“迴稟長老,聖女還在城內!隻是屬下剛剛得到消息,城門已全部關閉,官府正在全城搜捕。屬下怕暴露行蹤,便先迴來報信。”
黑袍蒙麵人眼睛微微眯起,冷冷說道:“沒接到聖女,你迴來做什麽?”
年輕人聞言渾身已然抖成了篩子,額頭在地上磕的咚咚作響,不停求饒道:“長老饒命!長老饒命……”
話音未落,一團黑氣自黑袍蒙麵人袖中直射而出,正在磕頭的年輕族人應聲倒地,身體痛苦地扭曲了一陣便停止了唿吸。
這五個黑袍蒙麵人正是被全城通緝的五位瑤族長老:金瑤長老、木瑤長老、水瑤長老、火瑤長老和土瑤長老。五人不遠千裏從廣西跑到太原府,前後籌謀兩年,如今眼看著要大功告成卻被發現,不免有些惱火。
聚仙閣是太原城內最大的茶館,平日裏這棟二層小樓都是熙熙攘攘人滿為患,如今二樓被官府征用作為搜查瑤族妖孽的臨時指揮所,許經年獨自坐在空蕩蕩的二樓喝茶,腦中思考著瑤族謀害晉王的各種原因。
瑤族部落世代居住在廣西、廣東地區,是讓曆代君王都頭疼的少數民族之一。
早在東漢時,包括瑤族先民在內的“長沙武陵蠻”就曾反對漢王朝的統治; 唐末,黃巢軍過廣東,瑤族據瑤山“完壘自守”以響應義軍;宋代,瑤族部落相繼起兵叛亂,轉戰嶺南等地;元時,瑤族叛亂多達四十餘次。
到了本朝,大大小小的瑤族叛亂更是數不勝數,瑤族首領侯大狗一直是大明朝廷的心腹大患。
侯大狗本名侯大苟,是廣西大藤峽瑤族部落人,自幼家貧,以燒炭、幫工及打獵為生,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逐漸在部落中取得一些威信。
正統七年,瑤族部落首領藍受貳在大藤峽舉兵叛亂,後被明軍誘殺,在族中具有極高威望的侯大狗被推舉為新首領。
正統十年,新任瑤族首領侯大狗再次發動叛亂,率軍攻陷梧州,深入至兩廣交界處,毀衙署,殺貪官,開倉濟貧,深受百姓擁護。
天順三年,侯大狗聯合各叛軍圍攻潯州、梧州、柳州、慶遠等州府,滿朝皆驚。
按理說瑤族部落遠在千裏之外,從未與太原駐兵發生過任何接觸,斷無大費周章謀害晉王的理由。
許經年坐在二樓苦思冥想半日仍沒有任何頭緒,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然聽到東牆窗戶外傳來一陣熙熙碎碎的聲音,緊接著一個人影便跳了進來。
抬眼望去,來人是一個十四五歲的黑衣少女,眼眸清亮氣質出塵,眉宇間似有一股英氣。
四目相對兩人都愣了一下,許經年道:“這層被我包了。”
少女見一身江湖裝扮的少年不似官府中人,便將手中彎刀收起說道:“江湖救急,讓我在你這裏躲一下。”
許經年立刻警覺這少女不是中原口音,想了想便問道:“有人在追你?”
少女大大咧咧地走到許經年身旁坐下,將彎刀放在桌上說道:“一群朝廷鷹犬而已!”
許經年輕笑道:“你怎知我跟他們不是一夥的?”
少女上下打量了許經年幾眼,不屑道:“看你的樣子也才十四五歲吧?難道大明朝廷沒人了才讓你這娃娃出來抓人?再說你這身裝扮看起來也不像是當官的!”
許經年好奇問道:“當官的應該是什麽樣子?”
少女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氣喝完答道:“我們那裏當官的都是肥頭大耳,穿著青袍官服肚子大大的!奧,對了,身邊還得跟著幾個隨從!”
許經年依然擺出一副笑臉問道:“你從哪裏來?”
少女眼睛轉了轉,俏皮道:“不告訴你!”
“你不告訴我,那我可要喊街上的官兵進來了!”許經年威脅道。
少女拿起桌上的彎刀比劃著說道:“在你喊出聲之前我會把你的喉嚨割掉!”
許經年說道:“小小年紀手段就這麽狠辣。”
少女不屑道:“你跟我年紀相仿,有什麽資格教訓我!”
許經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你手上的彎刀,是廣西瑤族的兵器吧?”
少女露出一絲慌亂神色,矢口否認道:“不是,是別人送給我的!”
許經年敏銳地捕捉到少女臉上閃過的慌亂,正要開口詢問,一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走上樓問道:“大人,知府大人差小的來問是否要準備午膳?”
少女聞言“噌”地一聲跳起,繞到許經年身後將彎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厲聲對士兵道:“別過來!”
許經年也不反抗,一邊配合著少女的“挾持”一邊淡定道:“你看,朝廷鷹犬也不都像你見到的那樣。”
少女神色凝重,嗬斥道:“少廢話!看你皮囊倒是不錯,沒想到是朝廷走狗!”
樓下大批士兵和衙役洶湧而來,將茶館圍的水泄不通,許經年佯裝受製於人,任由少女將刀架在脖子上。
知府王正匆匆趕到,對著少女大聲道:“我是太原知府王正,趕快放了許大人,我保你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