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西多吉喝過一杯濃烈的酒,他蓬頭垢麵,形象全無,這都是他咎由自取,隻要他臣服,隻要說上一句我同意,那麽迎接他的就是榮華富貴,或者說,應有盡有,甚至比以前擁有的還要多,可是,他統統拒絕了,因為劍門關丁義總指揮跟他說過:全力行善,鍾愛自由,切莫欺妄真理——即便為了王座。如果他答應丁坤,那麽他就違背了他此前的初衷,他一生信奉自由,追求正義,這初心一旦改變,那也就意味著,他就不叫紮西多吉了。
三天時間早就過了,而國王丁坤承諾的,他的大將軍魏兵依然沒有迴來。他有時候想著,假若這世界上真的有他描述的有那種強大武器,或許可以壓製住四大鬼王的破壞力。可惜,天不遂人願,這風和這雨,下了一天又一天,刮了一天又一天,而且,某一天,天上雷神震怒,震耳欲聾的雷聲讓人心驚膽寒,仿佛這天要裂開了。
那幾天裏,劍門關每一個人的耳膜都幾乎要震碎。人人都在疑惑,諸神再一次震怒,意味著什麽?劍門關處在古蜀大地最北端,消息閉塞,魏兵大將軍還沒到裏,因此,他們不知道平原上最強大的一股正義之氣已經煙消雲散。在如此磅礴大雨之下,丁坤國王不好過,心情糟糕,督導員楊雄不好過,心情壓抑,酒神陽尗不好過,心情苦悶,被抓來的擠成一團瑟瑟發抖的野人奴隸不好過,他們心情頹敗。唯一好過的就是那些女人,那些樸素的自由民,那些曾經讓紮西多吉擔驚受怕的關外的女野人。她們心情開朗,洋溢著笑臉和歡樂。
有些長相靚麗,甚至略有風韻的女人更加容光煥發了,有些本來羞澀的笄發女孩子更加漂亮與灑脫了。紮西多吉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一開始,他擔心她們會受盡折磨與虐待,但是,國王丁坤並沒有下達此類命令,相反,她給與了這些女人最體麵的照顧,比如日常最基本的番茄雞蛋飯和鹵汁牛肉以及遮羞的劣質棉衣。當然,他知道,要得到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這些女人們要付出什麽。如果說,最開始幾天他還接受不了這一事實,但是此刻,他明白了,這是她們能夠活命的唯一方式。
對於那些想要活下去的女人來說,除了她們的下半身,難道還有更可靠的資本嗎?再說,除此之外,她們也知道自己並無價值。在紮西多吉的多次要求下,丁坤國王同意將15歲以下的小女孩送去廚房,因為劍門關現在駐紮著幾千人,每日食物的要求是巨大的。
雨過天晴,萬物複蘇,在一個落日熔金的下午,丁坤再一次將他召進了新砌的會議大廳,他如此說道:“我再一次跟你強調,你別以為我這是遵照你的意願行事。你我之間,地位並不平等。我是國王和總指揮官,你是囚犯。你第一次來,我就告訴了你,女人,在劍門關算是一種稀缺資源。”
紮西多吉知道他並沒有開玩笑:“我懂,這全是國王陛下的慈悲與仁愛,我代表這幾百位子民,向你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丁坤命人將紮西多吉重新梳理了一番,這讓其看上去依然人模狗樣,聽到他話語中的恭維與誠意,於是嚴肅說道:“你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你是什麽態度嗎?你從來不讚同我的理念。你多次跟我強調過,劍門關不需要女人,女人的存在,對守望者來說是一種恥辱,可如今你看看,至少我手下士兵的戾氣沒有那麽重了,人們之間相處融洽,空氣中浸滿愉悅的味道。而這些女人,看上去也有這方麵的需求,這是雙贏的局麵。”
紮西多吉再一次說道:“我隻能說這都是國王陛下的深明大義,你的製度與理念讓這裏煥然一新。”
丁坤喝過一杯烈酒,順便給對方滿上,說道:“我不想再跟你繞彎子,你也別再給我戴高帽。你此前說夫為官者,以人為本,以法為綱,以情為恤,以理為常。順時而為,則民心之慨慷;背道而馳,故國運之敗亡。於今,你看看這裏的情況吧,這一切是不是井井有條,是不是層次分明?”
紮西多吉知道他又將在治國的理念上試圖讓他臣服,這是第五次了,他嚴肅說道:“上古聖賢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裏的情況跟治理城邦是兩迴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何況你說的是整個古蜀大陸,數以億計的民眾。尊敬的國王陛下,你難道認為城邦的穩定與和諧,必須依靠女人的下半身?”
丁坤國王聞言一陣惱怒,他舉起案前金樽,一言而盡。
當年,紮西多吉的大名跟青酆一樣,如雷貫耳,丁坤知道這個家夥對各大城邦的朝綱頗有異議,因此他從來不熱衷功名,他追求所謂的正義與公平,對各大規章製度嗤之以鼻,這也是他桀驁不順,唯我獨尊的原因之一。
丁坤惱怒說道:“這麽說吧,隻有在絕對實力麵前,才能做到絕對的臣服。絕對的統治之下,才有絕對的公平可言。你說的這些,其實都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這不值得稱道。很多年前,我也讀過聖賢之書,比如‘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比如‘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知所從來,方明所去。民心惟本,厥作惟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他突然站了起來,怒道:“但這些東西隻是理想,並不是實際,你知道其中的難處。”
紮西多吉繼續說道:“你看看我們關外吧,沒有奴隸和歧視,在那裏人人平等。這並不難辦到。”
丁坤譏笑一聲,表示不屑一顧:“但你們依然有地域之別,據我所知,關東之王和關西之王在治理上同樣南轅北轍,誰也瞧不起誰,本質上,跟你說的公平與正義之理想,背道而馳。”
紮西多吉依然說道:“但這依然是兩碼事,至少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在等級製度上,在權益分配上,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處理上,關外與關外有著本質區別。”
丁坤不置可否,說道:“確實如你所說,但是你看看吧,你們的正義與公平給關外帶來了什麽?積貧積弱,滿目蕭瑟,於今他們的處境有多糟糕?你看看在等級分明的城邦裏,那些子民創造了什麽?所有的高樓大廈和燈火通明,光鮮的外表,必然混雜著屈辱,邪惡,醜陋的良心,違背初心的不擇手段以及不公平。”
紮西多吉憤恨道:“你說的一派胡言!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醜者無怒,水鏡之所以能窮物而無怨者,以其無私也。”
丁坤看到紮西多吉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他深深地為其智慧和天下為公的精神而折服,可是,這樣的一個人才,也有不可理喻的固執,於是他再一次放低著自己的姿態,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讓話題繼續,說道:“你說的是對的。這本是執政者的初心之所在。”
紮西多吉看到丁坤語氣放低,於是喝過一口烈酒,說道:“國王陛下,你我都是聰明人,上古聖賢也說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看你這次來到劍門關,一定有些新的感悟。這對什邡古城未來的輝煌大有裨益。”
丁坤笑道:“是的,收獲很大。而能夠遇到你,是這次行程的最大的意義。我希望你能懂得我的難處,我深深理解你的內心與心願,可是你懂的,這片大陸的戰爭從來不是靠嘴上的滔滔不絕或思想碰撞出的那束稍縱即逝的火花,而是戰馬的數量和先進的弓弩以及將軍的領導力,這是一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時代。我希望你能效忠什邡古城丁氏家族,在那裏,我必定將你的理想與信念,廣施天下。”
紮西多吉怒道:“所以你依然還是要發動戰爭,征服其他城邦?讓他們也臣服在你的腳下。”
丁坤憤恨道:“這是大勢所趨,如果我不主動出擊,那麽他們將會率領食鐵獸和猛獁巨象踏平什邡古城。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我這是為什邡古城的子民著想,我不希望他們被奴役。我同樣需要和平!”
紮西多吉憤怒道:“虛偽和謊言,充斥著這個世界!我辦不到,不管是營盤山諸葛一族,還是寶墩青氏,或者你們丁氏家族,芒城的李氏家族等,如果各大城主思想上不改變初衷,那麽分崩離析是不可避免的,你所謂的統一,都是漿糊做的紙,一戳即碎。”
丁坤臉上肌肉抽搐了一下,他如坐針氈,怒道:“看來,咱們的每次爭論都會不歡而散。你依然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如今,你是囚犯,我是國王,我有審判你的權利。”
紮西多吉依然視死如歸:“作為囚犯我無話可說。如果說,我死在了劍門關,那一定是諸神的旨意。”
丁坤再一次申明道:“不,不,你理解錯了,那是我的旨意而不是諸神。”
紮西多吉看到他的愛人拉姆洛桑過來了,他知道,此前每次討論完後,國王丁坤都會單獨留下他倆,讓他們一解相思之苦。可是這次,丁坤國王發話了:“你出去!”他指著拉姆洛桑,接著立馬有兩位士兵將她給帶走了。
丁坤國王臉色陰沉,這情形這態度跟前幾次截然不同了,他說道:“我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你執意如此,那也不能怪我,接下來,我無法保證你的女人的忠貞與聖潔。”
紮西多吉看著拉姆洛桑的背影,想著她晶瑩如玉的酮體和傲人的酥胸以及溫柔的呢喃聲,內心陷入了煎熬,他無法因為她是自己的愛人而背棄自己的理想,他是紮西多吉,從來都是高傲的紮西多吉,他怒道:“丁義總指揮說過,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丁坤對這套說辭惱怒已極:“我隻能說你的理想超脫了這個時代,你在關外過得太安逸了。”他喝過一杯烈酒說道:“我給了你半個月時間,可你依然在自我的世界上我行我素。與其天馬行空,不如落入實際。這麽說吧,在我的世界裏,得不到的東西必然將其毀滅,這是我的生存哲學,何況你渾身帶著刺,我怕這跟刺將來會刺到我身上。也許很多年後,你的理想世界將會實現,確如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那是一個人人為公的盛世,但我相信,你跟我都無法看到。”
紮西多吉知道他說的這些話意味著什麽。他聞言站了起來,遺憾:“我感到遺憾,沒想到這裏會是我的墓場。”
丁坤不再羅唕:“下次你要注意點,別再貿然企圖攻占了劍門關了。”
紮西多吉明白,這是一句極為辛辣的嘲諷話語。他感覺到心情很沉重,沉重到他幾乎邁不開自己的腳步。
在關外,他曾經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那是一個關於關內的理想。十多年來,關外的淳樸民風讓他怡然自得,如果他沒有迴來,沒有被囚禁在劍門關,那麽他會永遠忘記曾經的那些豪言壯誌與理想。可是,沒想到在這段時間裏,他跟丁坤國王的幾次暢談,讓他仿佛又重溫了年輕時的時光,他意外這個什邡古城的國王會有如此高尚的執政理念以及為人處世哲學,他的博學與胸襟,讓他歎為觀止,他強調的‘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以及‘政貴有恆,辭尚體要,不惟好異’等思想讓他毛塞頓開,也讓他如沐春風。
可惜,兩人的地位與初心及追求相去甚遠,他知道,在強者的遊戲裏,從來沒有握手言和,隻有勝利者的高歌與失敗者的謝幕。
或許,劍門關是他的最終歸宿,這都是命運的使然。這十多年裏,他曾不止一次眺望過這個關卡,他希望能迴來看看,因為他無比尊敬的丁義總指揮,曾稱這裏是他第二個家,他永遠歡迎他迴來。
此刻,微風舒卷,深秋的風將梧桐樹的黃葉帶去了遙遠的天際,那抹夕陽依然是如此繾綣,讓人眷念,他被綁在一個木架台上,下麵堆滿了柴火,一個熟悉的背影舉著一個燃燒著濃烈火焰的火把,他在等候丁坤國王的號令,他大概猜到了舉著火把的人是誰。他看了看台下幾百個穿著青色大褂的野人,不,他們是自由民。這些自由民表情木訥,神情頹喪,渾身顫抖,手腳麻木,欲言又止,他知道,這些卑微的子民眼神中都是善良的。他明白,善良拯救不了自己的命運,而自己可以最大可能地讓他們活下去,在他吃過最後一頓晚餐時,他是這樣跟丁坤國王說的:“希望我的死可以換來人間的正義,沒有正義與公平,也就沒有光明和希望。我將用聖賢的警語,來做的我的墓誌銘,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丁坤國王依舊冷峻,他說道:“我將用你的死,用的你痛苦與哀鳴,警告關外所有人,任何試圖阻攔或者抗拒我權威的人,下場隻有一條,就是死。我再一次跟你說一遍,隻有絕對的臣服,才有絕對的公平可言。”紮西多吉沒有再多說一句話,直到他被拖到這座堆滿木柴的祭台上,他看到這是關外的前坪草地上,殘陽如血,梧桐蕭蕭,寒鴉悲鳴,冷峻的寒風吹開他混濁的眼,他看到拉姆洛桑已經站在了丁坤的身邊,他同樣看到了那個舉著火把的人是陽江,他曾經的故友,他內心一陣痙攣,吞聲忍淚,悲不自勝,他仰頭望著天邊灰色的殘雲,仿佛要將這畫麵永遠存留。如同這天邊的夕陽,帶著對人間無限的卷簾,他微微唱和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陽江一臉嚴肅,看不出神情,國王丁坤一聲暴喝:“點火。”接著,三個拉著火把的人,燃起了熊熊大火。
紮西多吉在洶湧的烈火中,發出慘絕人寰的嚎叫。
三天時間早就過了,而國王丁坤承諾的,他的大將軍魏兵依然沒有迴來。他有時候想著,假若這世界上真的有他描述的有那種強大武器,或許可以壓製住四大鬼王的破壞力。可惜,天不遂人願,這風和這雨,下了一天又一天,刮了一天又一天,而且,某一天,天上雷神震怒,震耳欲聾的雷聲讓人心驚膽寒,仿佛這天要裂開了。
那幾天裏,劍門關每一個人的耳膜都幾乎要震碎。人人都在疑惑,諸神再一次震怒,意味著什麽?劍門關處在古蜀大地最北端,消息閉塞,魏兵大將軍還沒到裏,因此,他們不知道平原上最強大的一股正義之氣已經煙消雲散。在如此磅礴大雨之下,丁坤國王不好過,心情糟糕,督導員楊雄不好過,心情壓抑,酒神陽尗不好過,心情苦悶,被抓來的擠成一團瑟瑟發抖的野人奴隸不好過,他們心情頹敗。唯一好過的就是那些女人,那些樸素的自由民,那些曾經讓紮西多吉擔驚受怕的關外的女野人。她們心情開朗,洋溢著笑臉和歡樂。
有些長相靚麗,甚至略有風韻的女人更加容光煥發了,有些本來羞澀的笄發女孩子更加漂亮與灑脫了。紮西多吉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一開始,他擔心她們會受盡折磨與虐待,但是,國王丁坤並沒有下達此類命令,相反,她給與了這些女人最體麵的照顧,比如日常最基本的番茄雞蛋飯和鹵汁牛肉以及遮羞的劣質棉衣。當然,他知道,要得到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這些女人們要付出什麽。如果說,最開始幾天他還接受不了這一事實,但是此刻,他明白了,這是她們能夠活命的唯一方式。
對於那些想要活下去的女人來說,除了她們的下半身,難道還有更可靠的資本嗎?再說,除此之外,她們也知道自己並無價值。在紮西多吉的多次要求下,丁坤國王同意將15歲以下的小女孩送去廚房,因為劍門關現在駐紮著幾千人,每日食物的要求是巨大的。
雨過天晴,萬物複蘇,在一個落日熔金的下午,丁坤再一次將他召進了新砌的會議大廳,他如此說道:“我再一次跟你強調,你別以為我這是遵照你的意願行事。你我之間,地位並不平等。我是國王和總指揮官,你是囚犯。你第一次來,我就告訴了你,女人,在劍門關算是一種稀缺資源。”
紮西多吉知道他並沒有開玩笑:“我懂,這全是國王陛下的慈悲與仁愛,我代表這幾百位子民,向你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丁坤命人將紮西多吉重新梳理了一番,這讓其看上去依然人模狗樣,聽到他話語中的恭維與誠意,於是嚴肅說道:“你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你是什麽態度嗎?你從來不讚同我的理念。你多次跟我強調過,劍門關不需要女人,女人的存在,對守望者來說是一種恥辱,可如今你看看,至少我手下士兵的戾氣沒有那麽重了,人們之間相處融洽,空氣中浸滿愉悅的味道。而這些女人,看上去也有這方麵的需求,這是雙贏的局麵。”
紮西多吉再一次說道:“我隻能說這都是國王陛下的深明大義,你的製度與理念讓這裏煥然一新。”
丁坤喝過一杯烈酒,順便給對方滿上,說道:“我不想再跟你繞彎子,你也別再給我戴高帽。你此前說夫為官者,以人為本,以法為綱,以情為恤,以理為常。順時而為,則民心之慨慷;背道而馳,故國運之敗亡。於今,你看看這裏的情況吧,這一切是不是井井有條,是不是層次分明?”
紮西多吉知道他又將在治國的理念上試圖讓他臣服,這是第五次了,他嚴肅說道:“上古聖賢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裏的情況跟治理城邦是兩迴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何況你說的是整個古蜀大陸,數以億計的民眾。尊敬的國王陛下,你難道認為城邦的穩定與和諧,必須依靠女人的下半身?”
丁坤國王聞言一陣惱怒,他舉起案前金樽,一言而盡。
當年,紮西多吉的大名跟青酆一樣,如雷貫耳,丁坤知道這個家夥對各大城邦的朝綱頗有異議,因此他從來不熱衷功名,他追求所謂的正義與公平,對各大規章製度嗤之以鼻,這也是他桀驁不順,唯我獨尊的原因之一。
丁坤惱怒說道:“這麽說吧,隻有在絕對實力麵前,才能做到絕對的臣服。絕對的統治之下,才有絕對的公平可言。你說的這些,其實都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這不值得稱道。很多年前,我也讀過聖賢之書,比如‘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比如‘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知所從來,方明所去。民心惟本,厥作惟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他突然站了起來,怒道:“但這些東西隻是理想,並不是實際,你知道其中的難處。”
紮西多吉繼續說道:“你看看我們關外吧,沒有奴隸和歧視,在那裏人人平等。這並不難辦到。”
丁坤譏笑一聲,表示不屑一顧:“但你們依然有地域之別,據我所知,關東之王和關西之王在治理上同樣南轅北轍,誰也瞧不起誰,本質上,跟你說的公平與正義之理想,背道而馳。”
紮西多吉依然說道:“但這依然是兩碼事,至少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在等級製度上,在權益分配上,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處理上,關外與關外有著本質區別。”
丁坤不置可否,說道:“確實如你所說,但是你看看吧,你們的正義與公平給關外帶來了什麽?積貧積弱,滿目蕭瑟,於今他們的處境有多糟糕?你看看在等級分明的城邦裏,那些子民創造了什麽?所有的高樓大廈和燈火通明,光鮮的外表,必然混雜著屈辱,邪惡,醜陋的良心,違背初心的不擇手段以及不公平。”
紮西多吉憤恨道:“你說的一派胡言!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醜者無怒,水鏡之所以能窮物而無怨者,以其無私也。”
丁坤看到紮西多吉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他深深地為其智慧和天下為公的精神而折服,可是,這樣的一個人才,也有不可理喻的固執,於是他再一次放低著自己的姿態,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讓話題繼續,說道:“你說的是對的。這本是執政者的初心之所在。”
紮西多吉看到丁坤語氣放低,於是喝過一口烈酒,說道:“國王陛下,你我都是聰明人,上古聖賢也說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看你這次來到劍門關,一定有些新的感悟。這對什邡古城未來的輝煌大有裨益。”
丁坤笑道:“是的,收獲很大。而能夠遇到你,是這次行程的最大的意義。我希望你能懂得我的難處,我深深理解你的內心與心願,可是你懂的,這片大陸的戰爭從來不是靠嘴上的滔滔不絕或思想碰撞出的那束稍縱即逝的火花,而是戰馬的數量和先進的弓弩以及將軍的領導力,這是一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時代。我希望你能效忠什邡古城丁氏家族,在那裏,我必定將你的理想與信念,廣施天下。”
紮西多吉怒道:“所以你依然還是要發動戰爭,征服其他城邦?讓他們也臣服在你的腳下。”
丁坤憤恨道:“這是大勢所趨,如果我不主動出擊,那麽他們將會率領食鐵獸和猛獁巨象踏平什邡古城。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我這是為什邡古城的子民著想,我不希望他們被奴役。我同樣需要和平!”
紮西多吉憤怒道:“虛偽和謊言,充斥著這個世界!我辦不到,不管是營盤山諸葛一族,還是寶墩青氏,或者你們丁氏家族,芒城的李氏家族等,如果各大城主思想上不改變初衷,那麽分崩離析是不可避免的,你所謂的統一,都是漿糊做的紙,一戳即碎。”
丁坤臉上肌肉抽搐了一下,他如坐針氈,怒道:“看來,咱們的每次爭論都會不歡而散。你依然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如今,你是囚犯,我是國王,我有審判你的權利。”
紮西多吉依然視死如歸:“作為囚犯我無話可說。如果說,我死在了劍門關,那一定是諸神的旨意。”
丁坤再一次申明道:“不,不,你理解錯了,那是我的旨意而不是諸神。”
紮西多吉看到他的愛人拉姆洛桑過來了,他知道,此前每次討論完後,國王丁坤都會單獨留下他倆,讓他們一解相思之苦。可是這次,丁坤國王發話了:“你出去!”他指著拉姆洛桑,接著立馬有兩位士兵將她給帶走了。
丁坤國王臉色陰沉,這情形這態度跟前幾次截然不同了,他說道:“我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你執意如此,那也不能怪我,接下來,我無法保證你的女人的忠貞與聖潔。”
紮西多吉看著拉姆洛桑的背影,想著她晶瑩如玉的酮體和傲人的酥胸以及溫柔的呢喃聲,內心陷入了煎熬,他無法因為她是自己的愛人而背棄自己的理想,他是紮西多吉,從來都是高傲的紮西多吉,他怒道:“丁義總指揮說過,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丁坤對這套說辭惱怒已極:“我隻能說你的理想超脫了這個時代,你在關外過得太安逸了。”他喝過一杯烈酒說道:“我給了你半個月時間,可你依然在自我的世界上我行我素。與其天馬行空,不如落入實際。這麽說吧,在我的世界裏,得不到的東西必然將其毀滅,這是我的生存哲學,何況你渾身帶著刺,我怕這跟刺將來會刺到我身上。也許很多年後,你的理想世界將會實現,確如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那是一個人人為公的盛世,但我相信,你跟我都無法看到。”
紮西多吉知道他說的這些話意味著什麽。他聞言站了起來,遺憾:“我感到遺憾,沒想到這裏會是我的墓場。”
丁坤不再羅唕:“下次你要注意點,別再貿然企圖攻占了劍門關了。”
紮西多吉明白,這是一句極為辛辣的嘲諷話語。他感覺到心情很沉重,沉重到他幾乎邁不開自己的腳步。
在關外,他曾經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那是一個關於關內的理想。十多年來,關外的淳樸民風讓他怡然自得,如果他沒有迴來,沒有被囚禁在劍門關,那麽他會永遠忘記曾經的那些豪言壯誌與理想。可是,沒想到在這段時間裏,他跟丁坤國王的幾次暢談,讓他仿佛又重溫了年輕時的時光,他意外這個什邡古城的國王會有如此高尚的執政理念以及為人處世哲學,他的博學與胸襟,讓他歎為觀止,他強調的‘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以及‘政貴有恆,辭尚體要,不惟好異’等思想讓他毛塞頓開,也讓他如沐春風。
可惜,兩人的地位與初心及追求相去甚遠,他知道,在強者的遊戲裏,從來沒有握手言和,隻有勝利者的高歌與失敗者的謝幕。
或許,劍門關是他的最終歸宿,這都是命運的使然。這十多年裏,他曾不止一次眺望過這個關卡,他希望能迴來看看,因為他無比尊敬的丁義總指揮,曾稱這裏是他第二個家,他永遠歡迎他迴來。
此刻,微風舒卷,深秋的風將梧桐樹的黃葉帶去了遙遠的天際,那抹夕陽依然是如此繾綣,讓人眷念,他被綁在一個木架台上,下麵堆滿了柴火,一個熟悉的背影舉著一個燃燒著濃烈火焰的火把,他在等候丁坤國王的號令,他大概猜到了舉著火把的人是誰。他看了看台下幾百個穿著青色大褂的野人,不,他們是自由民。這些自由民表情木訥,神情頹喪,渾身顫抖,手腳麻木,欲言又止,他知道,這些卑微的子民眼神中都是善良的。他明白,善良拯救不了自己的命運,而自己可以最大可能地讓他們活下去,在他吃過最後一頓晚餐時,他是這樣跟丁坤國王說的:“希望我的死可以換來人間的正義,沒有正義與公平,也就沒有光明和希望。我將用聖賢的警語,來做的我的墓誌銘,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丁坤國王依舊冷峻,他說道:“我將用你的死,用的你痛苦與哀鳴,警告關外所有人,任何試圖阻攔或者抗拒我權威的人,下場隻有一條,就是死。我再一次跟你說一遍,隻有絕對的臣服,才有絕對的公平可言。”紮西多吉沒有再多說一句話,直到他被拖到這座堆滿木柴的祭台上,他看到這是關外的前坪草地上,殘陽如血,梧桐蕭蕭,寒鴉悲鳴,冷峻的寒風吹開他混濁的眼,他看到拉姆洛桑已經站在了丁坤的身邊,他同樣看到了那個舉著火把的人是陽江,他曾經的故友,他內心一陣痙攣,吞聲忍淚,悲不自勝,他仰頭望著天邊灰色的殘雲,仿佛要將這畫麵永遠存留。如同這天邊的夕陽,帶著對人間無限的卷簾,他微微唱和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陽江一臉嚴肅,看不出神情,國王丁坤一聲暴喝:“點火。”接著,三個拉著火把的人,燃起了熊熊大火。
紮西多吉在洶湧的烈火中,發出慘絕人寰的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