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年前,也就是上個紀元時,聖賢大禹開鑿夔門,當時整個大西海比現在麵積大一倍,從白帝城,到蚩尤城,一直到龍泉山,雅安古城還沉在海底,海水一直到龍門山山腳,整個都廣平原一片汪洋,浩瀚大海橫無際涯,夔門鑿通後,不管是沱江還是岷江所有的水都通過一條又長又大的江匯聚到瞿塘峽,巫峽,流向雲夢大澤。
世間最大的力量就是時間。它在無聲無息中改變一切。
此後,都廣平原的肥沃的土地,逐漸露出地麵,然後龍泉山以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雅安地區露出山脊,迷魂氹開始形成,差不多千年前,桂圓橋、什邡古城開始崛起,此後就是寶墩古城,高山古城,雙河古城,煙店古城相繼建立,躲在大山的土著人離開了樹木,來到平原的沼澤地,漸漸的,整個平原開始變得富庶,人口漸趨稠密。
為了感謝、祭奠聖賢大禹的豐功偉績,人們在巫山夔門大峽口,建立了高達百丈的大禹石像。據說,大禹死後留下一縷精魂,在石像上空經久不散。據先民記載,石像頭頂,一圈一圈的流雲變幻莫測,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呈現旋渦狀,一束白光從頭頂直通蒼穹,巨大的能量從天空傳輸進大禹石像,這種奇特的現象整整持續了100天。
有意思的,在那天開始,雲夢大澤變得異常安靜,傳說中的亡靈、鬼魂,再也不見了,人們開始在大澤上捕魚,過著安逸的田園生活。
根根上古記錄,大禹除了擁有無上大申神通,能夠鑿山倒流,治理水患之外,在生活中,其德行與樸素的處世理念同樣萬世敬仰,他讚美大自然,卻從來不會向大自然索取,如上古歌手曰:禹,吾無疆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疆然矣。
瞿塘關作為古蜀大陸東境守護比劍門關稍晚,也可以說是大禹石像建立後,瞿塘關的守望者才出現。不過,這邊不叫守望者,而叫點燈人。點燈人,寓意在人類世界邊緣,給人類的前程點亮一展明燈,或者說,在人類遭到毀滅的大災難時,這裏會有一展明燈,給幸存者以希望,他們的作用和守護的信念跟劍門關是一樣的,不過,跟守望者一樣,點燈人的性質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瞿塘關的曆史同樣比古蜀五國要悠久,並且,白帝城的劉麒麟城主,每年都要去瞿塘關,然後在大禹石像麵前,祭拜天地諸神,以及曆代帝王,乞求萬世太平,物阜民豐,風調雨順。
整個巫山地區,處在政治權利中心的權貴階層,除了祭拜大禹之外,同樣還有上古三皇五帝之信仰,他們同樣敬奉創世神盤古大神。並且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神權崇拜體係,比如他們的五方天帝傳說,東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農,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居中的則是黃帝軒轅。五方天帝各司其職,共共同管理三界九族。
當然民間有自己的信仰與鬼神崇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關於西王母傳說,西王母被稱為瑤池金母,金母元君。她最開始的形象,是兇神惡煞的。上古奇書《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戟,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根據流傳在民間的傳說,西王母在上古紀元神話體係中是地位崇高的神隻,先民記載,西王母是上古部落一個女首領,憑借其卓絕的領導能力,族人推舉她為人類女王,後來在無盡歲月中,王母娘娘修煉了無上法力,成了一位仙女,後來,經過無數歲月變遷,人類的以訛傳訛和不斷神化,西王母的形象漸漸向宗教神話遷移,傳說她擁有人的身子,虎的牙齒和豹的尾巴,是一位頭發披散,喜歡怒嘯的,甚至讓小孩嚎啕大哭的女神,根據古書記載,她掌握天之五厲及五殘,也就是先民口中的五種災禍和五種刑法,西王母有不死藥,每隔幾百年在天界瑤池舉辦蟠桃大會。據說,吃了西王母賜的蟠桃,可以延年益壽。
另外,民間還流傳著“精衛填海”的傳說。根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媧。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這則傳說則表出現古蜀先民鍥而不舍,不懼風霜與嚴寒,不畏困難與黑暗,敢於與命運抗爭,為人生奮鬥不息的精神。這也是大禹精神另一種寫照。
這裏最神秘的宗教就是黑白之淵,裏麵供奉的是千麵之神,這個宗教也就是從西王母傳說演變而來。主要還是因為西王母的形象經曆幾次大的轉變,根據先民記載,西王母最開始是一位從半人半獸、形象猙獰、主刑罰的災疫之神,後來又演變為到握有長生不死藥的吉神,再後來被上古先民稱讚為天界女仙之首,直到被奉為化育萬物的創世女神,在古蜀大陸東境的地位直逼北境和西境中的女媧大神。因此,在現今人類世界中,她被信徒們封為千麵女神。因此,這個宗教是東境最神秘莫測的宗教之一。
黑白之淵的這個宗教,在巫山地區擁有相當大的群眾基礎,據說,信奉千麵之神的信徒中,每年會產生幾十個行走天下的大德,他們再行走天下的過程,漸漸向遠古大德靠攏,然後人生結界得到升華。大西海黃金海岸的陽世家族礦區裏,其中護衛隊隊長皋笛,就是千麵神的信徒之一。這也就是青玉看到他後,覺得他的行為怪異至極的原因。
白帝城,古蜀大陸最古老的城邦之一,劉氏家族在這裏傳承了上千年,根據先民記載,這裏是被大聖賢大禹守護的國度,是古蜀五國最溫文儒雅的城邦,其城主禮賢下士,倡導人人為公的精神,他經常叫道下麵的封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千百年來,劉家帝王一共傳了19位,其中一些君王,體察民隱、仁厚禮賢、其中一些其重點則在省刑減賦、政治寬和、另外還有一些則愛恤民命、忠厚仁恕 ,目前,坐在白鹽寶座之上的劉麒麟,則是一位天下最賢明的君王,他任賢用能、為政精明、他內政修明、外交和善。因此,近百年來屬於人人稱道的禮儀之邦。因此,劉城主治理下的國度,其民風純樸,淳淳篤實,沒有平原上天性中的彪悍,再加上這裏偏安一隅,因此,從戰力來說,白帝城是古蜀五國最弱的一個城邦。
當然,關於其戰鬥力,還有另一種說法。按照遊俠的說法,有巫山十二峰上,有10位法力神通的大巫師,另外還有一位不出世的神女,因此,他們不需要太過強大的戰鬥力,一些邪魔外道,牛鬼蛇神,在剛剛要顯露人間的時候,就被這些大神通給消滅了。所以說,這是帶著天然屏障的寶地。
因此,這個城邦的人們是幸福的,在平靜的日子裏,這裏稻穀飄香,牛羊肥美,他們的生活處處怡然自得,子民抱素懷樸,而莊嚴肅穆、精美絕倫的宮殿群,就一直佇立在巍峨壯觀的白帝山上。
山上大大小小的宮殿有幾十座,基本上都是白色磚頭夯砌,配上琉璃金瓦,飛簷翹角之上,有聖神的玄武圖騰。對的,白帝城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創世神獸中,選擇了“玄武”作為城邦祭祀用的精神圖騰,他們敬奉“玄武”獸,很多石柱與簷角之上,到處都有玄武的雕塑和壁畫。根據先民《雲笈七簽》記載:“夫四象者,乃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 青龍者,東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玄武者,北方壬癸水。能柔能剛,經雲:上善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河車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如誌士燒煉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經雲“四神之丹”,此是也。
可是,叢黃帝以後,玄武獸就不曾再現,因此,從其他城邦來到這裏的商賈或百姓,他們沒有被這尊圖騰所震撼,而是被這座城邦的帝王生活所吸引。他們想象不到原來皇親貴族可以是這樣生活,這就是一個空中花園,裏麵有噴泉,有溪流和林蔭小道,還有紅砂岩石壘砌的台階,完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漢石玉砌的城牆隱藏在翠綠的古樹之中,盡顯樸素,柔和,靜雅,古色古香,假山過後是一處涼亭,涼亭之外是一座木橋牽引,淺水碧潭之後就是濃密的楊樹林,樹林會佇立著休憩的花壇,花壇上接滿丁香花,水仙花,和梔子花。花壇之下,則是工匠們打造的瀑布奇觀,碧水的水從山頂之上,靜靜地流瀉,時常有野鶴,紅胸黑雁,蜂鳥,黃鸝,綠鷺在樹林裏飛來飛去,或者發出悅耳得鳥鳴,總之,與其說是皇家宮殿,還不如說是公主們的後花園。這裏一切都是和諧的,曆代君王同樣深諳水之道,古蜀先民常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也因為如此,城邦裏的皇親國戚,王宮貴族看上去一個個都是風度翩翩,謙遜有禮。
但凡事都具有兩麵性,在崇尚安居樂業,詩情畫意地位國度裏,任何一位武將,想要在這裏施展一生的抱負,往往最終會抑鬱不得誌,這也就是為何子末將軍這種人才,會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遠走他鄉的原因。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是也。年輕時候的子末將軍也跟其他武將人士一樣,倡導過這樣的歌詞:“嗟,夫君子不寄人以籬下,不枉食無功祿也,君子尚德,隻在修身,不以言饞,不以行屈 。”
但是,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終於來臨了,這個不太崇尚武力的國度,終於迎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兩年前,巫山十二峰中的最北方的一座山峰之中,鬆巒峰出現了不死族現身的傳言,當時朝堂之上的權貴們渾然不當迴事,公卿將相嗤其為無稽之談,天天聲色犬馬,酒肉池林,下麵的官吏混淆是非,欺下瞞上,因此王國劉麒混一直蒙在鼓裏,直到今年年初,百姓消失或死亡的消息越來越多,城主覺得事有蹊蹺,因此開始注重起來。隨著調查越深入,死亡的山民越多,城主劉麒麟才發現這個局麵已經不可收拾了。
盡管劉氏家族不尚武力,但是遇到此等大事,他立馬高度重視起來,並且在全國召集軍馬。這一年來,劉麒麟安排了大將軍言亮,二將軍言鵬,三將軍言重,三位將軍,分別在夏至,秋分,冬至日累計率領3000將士出去,卻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開始,一些山民還陸陸續續傳迴來一些音訊,可惜最後,三位將軍徹底消失直至沒有一點音訊,他才終於感受可怕的事情的來臨。
老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對於劉城主來說,現在是“將到用時方恨少或是兵到用時方恨少”。三位將軍已經是近年來,城邦裏拿得出手的三位帥才了,可隨著他們音訊全無,白帝城武將集團裏,凋零到無才可用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源於15年的“黃金權杖大戰”,那場戰役之後,各國偃旗息鼓,卸甲歸田,百姓迎來了和平的黃金期。因此,白帝城解散了一半兵力,讓戰士重迴故裏,朝堂之上,也沒有再培育過武將。
白帝城,山下,永寧宮前坪,玄龜旗幟迎風招展,一萬二千大軍,整齊劃一,氣氣象莊嚴,這已經是這個城邦所能集結到的最大戰力了。劉麒麟城主全身綠色戰袍,身負盔甲,站在誓師全屏上,左手是他的長子劉俊傑,右手是他次子劉佳傑,每一位戰士都神情矍鑠,在風中英姿勃勃。
其中有2000戰士是臨時招募進來的。手相大人神情激動,他被告知,留在城邦內處理朝政,前一天深夜,他依然再勸阻城主的舉動:“國王大人,你有多年沒有外出征戰了,這次麵對的東西,遠比人類軍團可怕。咱們可以先試著跟蚩尤城城主聯係,然後再將真實情況通過海船,送到釋放古城或寶墩城去。”
劉城主說道:“來不及了,一切都晚了。這些事情發生在巫山地區,這是本城邦的屬地,那裏百業凋敝,生靈塗炭,人心惶惶,生為一幫之主,我豈能退縮。你不用再囉嗦了。我必須親自解決這個事,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求助於其他城邦。”
對的。盡管權貴階層荒淫無度,但是國王陛下心係天下。這得益於劉氏皇族的家訓:“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
於此,國王劉麒麟吩咐兩位兒子,將所能集結到的兵力全部歸位,他矗立在石階台上,目之所及,旌旗蔽空,士兵們神情嚴肅,戰鼓赫赫,氣勢恢宏,他感到一種自豪感,他大聲說道:“本次出征,決定城邦未來之興衰。本城邦屹立於古蜀大陸千餘載,以今年所發生之事最為詭異,也最兇險,前後有三位將軍,3000將士,去兒未返,根據前方探子的迴報,他們或許早已遭遇不測。今日,我們的戰隊超過人,這將是一直強有力的隊伍,我相信,隻要大家全新協力,一定能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和妖魔鬼怪。”
一萬多人的隊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口號聲。
劉麒麟騎在漢血寶馬之上,跟其他文臣交待一番之後,再一次來到高高得指揮台上,他看到巨大的弓弩戰車,排成一排,這些是他長子劉俊傑近些年跟武器裝備大師,研發的一種新式武器,射程極遠,力度極大,他突然自信心起來,他覺得這次定能馬到成功,於是再一次怒號道:“上古聖賢說‘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我始終記得,當年我坐上玄龜寶座時所發下的宏願,‘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這也是我本次出征的初衷。太多太多年了,我們一直生活中幸福與安寧中,我想,這次禍亂的出現,是諸神給我們的一個啟示。他讓我們明白,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居安思危永遠最正確的真理,所以,為了種族延續,為了城邦安寧,我們一定要拿出必勝的決心和信念。走,出發。”
劉俊傑和劉佳傑,騎著戰馬,帶上裝備和糧草,率領大部隊向巫山地區挺進。
世間最大的力量就是時間。它在無聲無息中改變一切。
此後,都廣平原的肥沃的土地,逐漸露出地麵,然後龍泉山以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雅安地區露出山脊,迷魂氹開始形成,差不多千年前,桂圓橋、什邡古城開始崛起,此後就是寶墩古城,高山古城,雙河古城,煙店古城相繼建立,躲在大山的土著人離開了樹木,來到平原的沼澤地,漸漸的,整個平原開始變得富庶,人口漸趨稠密。
為了感謝、祭奠聖賢大禹的豐功偉績,人們在巫山夔門大峽口,建立了高達百丈的大禹石像。據說,大禹死後留下一縷精魂,在石像上空經久不散。據先民記載,石像頭頂,一圈一圈的流雲變幻莫測,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呈現旋渦狀,一束白光從頭頂直通蒼穹,巨大的能量從天空傳輸進大禹石像,這種奇特的現象整整持續了100天。
有意思的,在那天開始,雲夢大澤變得異常安靜,傳說中的亡靈、鬼魂,再也不見了,人們開始在大澤上捕魚,過著安逸的田園生活。
根根上古記錄,大禹除了擁有無上大申神通,能夠鑿山倒流,治理水患之外,在生活中,其德行與樸素的處世理念同樣萬世敬仰,他讚美大自然,卻從來不會向大自然索取,如上古歌手曰:禹,吾無疆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疆然矣。
瞿塘關作為古蜀大陸東境守護比劍門關稍晚,也可以說是大禹石像建立後,瞿塘關的守望者才出現。不過,這邊不叫守望者,而叫點燈人。點燈人,寓意在人類世界邊緣,給人類的前程點亮一展明燈,或者說,在人類遭到毀滅的大災難時,這裏會有一展明燈,給幸存者以希望,他們的作用和守護的信念跟劍門關是一樣的,不過,跟守望者一樣,點燈人的性質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瞿塘關的曆史同樣比古蜀五國要悠久,並且,白帝城的劉麒麟城主,每年都要去瞿塘關,然後在大禹石像麵前,祭拜天地諸神,以及曆代帝王,乞求萬世太平,物阜民豐,風調雨順。
整個巫山地區,處在政治權利中心的權貴階層,除了祭拜大禹之外,同樣還有上古三皇五帝之信仰,他們同樣敬奉創世神盤古大神。並且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神權崇拜體係,比如他們的五方天帝傳說,東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農,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居中的則是黃帝軒轅。五方天帝各司其職,共共同管理三界九族。
當然民間有自己的信仰與鬼神崇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關於西王母傳說,西王母被稱為瑤池金母,金母元君。她最開始的形象,是兇神惡煞的。上古奇書《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戟,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根據流傳在民間的傳說,西王母在上古紀元神話體係中是地位崇高的神隻,先民記載,西王母是上古部落一個女首領,憑借其卓絕的領導能力,族人推舉她為人類女王,後來在無盡歲月中,王母娘娘修煉了無上法力,成了一位仙女,後來,經過無數歲月變遷,人類的以訛傳訛和不斷神化,西王母的形象漸漸向宗教神話遷移,傳說她擁有人的身子,虎的牙齒和豹的尾巴,是一位頭發披散,喜歡怒嘯的,甚至讓小孩嚎啕大哭的女神,根據古書記載,她掌握天之五厲及五殘,也就是先民口中的五種災禍和五種刑法,西王母有不死藥,每隔幾百年在天界瑤池舉辦蟠桃大會。據說,吃了西王母賜的蟠桃,可以延年益壽。
另外,民間還流傳著“精衛填海”的傳說。根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媧。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這則傳說則表出現古蜀先民鍥而不舍,不懼風霜與嚴寒,不畏困難與黑暗,敢於與命運抗爭,為人生奮鬥不息的精神。這也是大禹精神另一種寫照。
這裏最神秘的宗教就是黑白之淵,裏麵供奉的是千麵之神,這個宗教也就是從西王母傳說演變而來。主要還是因為西王母的形象經曆幾次大的轉變,根據先民記載,西王母最開始是一位從半人半獸、形象猙獰、主刑罰的災疫之神,後來又演變為到握有長生不死藥的吉神,再後來被上古先民稱讚為天界女仙之首,直到被奉為化育萬物的創世女神,在古蜀大陸東境的地位直逼北境和西境中的女媧大神。因此,在現今人類世界中,她被信徒們封為千麵女神。因此,這個宗教是東境最神秘莫測的宗教之一。
黑白之淵的這個宗教,在巫山地區擁有相當大的群眾基礎,據說,信奉千麵之神的信徒中,每年會產生幾十個行走天下的大德,他們再行走天下的過程,漸漸向遠古大德靠攏,然後人生結界得到升華。大西海黃金海岸的陽世家族礦區裏,其中護衛隊隊長皋笛,就是千麵神的信徒之一。這也就是青玉看到他後,覺得他的行為怪異至極的原因。
白帝城,古蜀大陸最古老的城邦之一,劉氏家族在這裏傳承了上千年,根據先民記載,這裏是被大聖賢大禹守護的國度,是古蜀五國最溫文儒雅的城邦,其城主禮賢下士,倡導人人為公的精神,他經常叫道下麵的封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千百年來,劉家帝王一共傳了19位,其中一些君王,體察民隱、仁厚禮賢、其中一些其重點則在省刑減賦、政治寬和、另外還有一些則愛恤民命、忠厚仁恕 ,目前,坐在白鹽寶座之上的劉麒麟,則是一位天下最賢明的君王,他任賢用能、為政精明、他內政修明、外交和善。因此,近百年來屬於人人稱道的禮儀之邦。因此,劉城主治理下的國度,其民風純樸,淳淳篤實,沒有平原上天性中的彪悍,再加上這裏偏安一隅,因此,從戰力來說,白帝城是古蜀五國最弱的一個城邦。
當然,關於其戰鬥力,還有另一種說法。按照遊俠的說法,有巫山十二峰上,有10位法力神通的大巫師,另外還有一位不出世的神女,因此,他們不需要太過強大的戰鬥力,一些邪魔外道,牛鬼蛇神,在剛剛要顯露人間的時候,就被這些大神通給消滅了。所以說,這是帶著天然屏障的寶地。
因此,這個城邦的人們是幸福的,在平靜的日子裏,這裏稻穀飄香,牛羊肥美,他們的生活處處怡然自得,子民抱素懷樸,而莊嚴肅穆、精美絕倫的宮殿群,就一直佇立在巍峨壯觀的白帝山上。
山上大大小小的宮殿有幾十座,基本上都是白色磚頭夯砌,配上琉璃金瓦,飛簷翹角之上,有聖神的玄武圖騰。對的,白帝城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創世神獸中,選擇了“玄武”作為城邦祭祀用的精神圖騰,他們敬奉“玄武”獸,很多石柱與簷角之上,到處都有玄武的雕塑和壁畫。根據先民《雲笈七簽》記載:“夫四象者,乃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 青龍者,東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玄武者,北方壬癸水。能柔能剛,經雲:上善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河車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如誌士燒煉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經雲“四神之丹”,此是也。
可是,叢黃帝以後,玄武獸就不曾再現,因此,從其他城邦來到這裏的商賈或百姓,他們沒有被這尊圖騰所震撼,而是被這座城邦的帝王生活所吸引。他們想象不到原來皇親貴族可以是這樣生活,這就是一個空中花園,裏麵有噴泉,有溪流和林蔭小道,還有紅砂岩石壘砌的台階,完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漢石玉砌的城牆隱藏在翠綠的古樹之中,盡顯樸素,柔和,靜雅,古色古香,假山過後是一處涼亭,涼亭之外是一座木橋牽引,淺水碧潭之後就是濃密的楊樹林,樹林會佇立著休憩的花壇,花壇上接滿丁香花,水仙花,和梔子花。花壇之下,則是工匠們打造的瀑布奇觀,碧水的水從山頂之上,靜靜地流瀉,時常有野鶴,紅胸黑雁,蜂鳥,黃鸝,綠鷺在樹林裏飛來飛去,或者發出悅耳得鳥鳴,總之,與其說是皇家宮殿,還不如說是公主們的後花園。這裏一切都是和諧的,曆代君王同樣深諳水之道,古蜀先民常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也因為如此,城邦裏的皇親國戚,王宮貴族看上去一個個都是風度翩翩,謙遜有禮。
但凡事都具有兩麵性,在崇尚安居樂業,詩情畫意地位國度裏,任何一位武將,想要在這裏施展一生的抱負,往往最終會抑鬱不得誌,這也就是為何子末將軍這種人才,會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遠走他鄉的原因。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是也。年輕時候的子末將軍也跟其他武將人士一樣,倡導過這樣的歌詞:“嗟,夫君子不寄人以籬下,不枉食無功祿也,君子尚德,隻在修身,不以言饞,不以行屈 。”
但是,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終於來臨了,這個不太崇尚武力的國度,終於迎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兩年前,巫山十二峰中的最北方的一座山峰之中,鬆巒峰出現了不死族現身的傳言,當時朝堂之上的權貴們渾然不當迴事,公卿將相嗤其為無稽之談,天天聲色犬馬,酒肉池林,下麵的官吏混淆是非,欺下瞞上,因此王國劉麒混一直蒙在鼓裏,直到今年年初,百姓消失或死亡的消息越來越多,城主覺得事有蹊蹺,因此開始注重起來。隨著調查越深入,死亡的山民越多,城主劉麒麟才發現這個局麵已經不可收拾了。
盡管劉氏家族不尚武力,但是遇到此等大事,他立馬高度重視起來,並且在全國召集軍馬。這一年來,劉麒麟安排了大將軍言亮,二將軍言鵬,三將軍言重,三位將軍,分別在夏至,秋分,冬至日累計率領3000將士出去,卻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開始,一些山民還陸陸續續傳迴來一些音訊,可惜最後,三位將軍徹底消失直至沒有一點音訊,他才終於感受可怕的事情的來臨。
老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對於劉城主來說,現在是“將到用時方恨少或是兵到用時方恨少”。三位將軍已經是近年來,城邦裏拿得出手的三位帥才了,可隨著他們音訊全無,白帝城武將集團裏,凋零到無才可用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源於15年的“黃金權杖大戰”,那場戰役之後,各國偃旗息鼓,卸甲歸田,百姓迎來了和平的黃金期。因此,白帝城解散了一半兵力,讓戰士重迴故裏,朝堂之上,也沒有再培育過武將。
白帝城,山下,永寧宮前坪,玄龜旗幟迎風招展,一萬二千大軍,整齊劃一,氣氣象莊嚴,這已經是這個城邦所能集結到的最大戰力了。劉麒麟城主全身綠色戰袍,身負盔甲,站在誓師全屏上,左手是他的長子劉俊傑,右手是他次子劉佳傑,每一位戰士都神情矍鑠,在風中英姿勃勃。
其中有2000戰士是臨時招募進來的。手相大人神情激動,他被告知,留在城邦內處理朝政,前一天深夜,他依然再勸阻城主的舉動:“國王大人,你有多年沒有外出征戰了,這次麵對的東西,遠比人類軍團可怕。咱們可以先試著跟蚩尤城城主聯係,然後再將真實情況通過海船,送到釋放古城或寶墩城去。”
劉城主說道:“來不及了,一切都晚了。這些事情發生在巫山地區,這是本城邦的屬地,那裏百業凋敝,生靈塗炭,人心惶惶,生為一幫之主,我豈能退縮。你不用再囉嗦了。我必須親自解決這個事,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求助於其他城邦。”
對的。盡管權貴階層荒淫無度,但是國王陛下心係天下。這得益於劉氏皇族的家訓:“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
於此,國王劉麒麟吩咐兩位兒子,將所能集結到的兵力全部歸位,他矗立在石階台上,目之所及,旌旗蔽空,士兵們神情嚴肅,戰鼓赫赫,氣勢恢宏,他感到一種自豪感,他大聲說道:“本次出征,決定城邦未來之興衰。本城邦屹立於古蜀大陸千餘載,以今年所發生之事最為詭異,也最兇險,前後有三位將軍,3000將士,去兒未返,根據前方探子的迴報,他們或許早已遭遇不測。今日,我們的戰隊超過人,這將是一直強有力的隊伍,我相信,隻要大家全新協力,一定能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和妖魔鬼怪。”
一萬多人的隊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口號聲。
劉麒麟騎在漢血寶馬之上,跟其他文臣交待一番之後,再一次來到高高得指揮台上,他看到巨大的弓弩戰車,排成一排,這些是他長子劉俊傑近些年跟武器裝備大師,研發的一種新式武器,射程極遠,力度極大,他突然自信心起來,他覺得這次定能馬到成功,於是再一次怒號道:“上古聖賢說‘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我始終記得,當年我坐上玄龜寶座時所發下的宏願,‘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這也是我本次出征的初衷。太多太多年了,我們一直生活中幸福與安寧中,我想,這次禍亂的出現,是諸神給我們的一個啟示。他讓我們明白,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居安思危永遠最正確的真理,所以,為了種族延續,為了城邦安寧,我們一定要拿出必勝的決心和信念。走,出發。”
劉俊傑和劉佳傑,騎著戰馬,帶上裝備和糧草,率領大部隊向巫山地區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