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與青水經曆如此大的磨難,兩個人心裏湧現出劫後重生的感覺。


    穿越傳說中的迷魂氹,然後活了下來,讓他倆感覺恍如隔世,一想到全家遭遇的不幸,他們又一陣頹喪。


    他們相互打氣,為彼此樹立信心:“哥哥姐姐妹妹還有母親,他們一定會活著。我們倆得想辦法,穿過迷魂氹,迴去找他們。”


    包子坐在一旁,看著姐弟倆的手緊緊拽在一起,發出“哦、哦、哦”的聲音。表示隻要有信念,你們一家人一定能夠重逢。


    於是,他們三個在這裏生活下來。拉祜族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大得多,而且,這裏有許多原始的部落,除了本族外,還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高山族等十幾個族群,這些部落分布在不同山區,不同河流,千百年來,一直分崩離析,戰火不斷,彼此間有著嚴格的族群界限,一旦跨界就是慘烈的廝殺,部落裏的男子以取得異族人首級為榮。


    當青水三人聽說,有些勇猛的壯士家裏收藏了一百多個人頭,他們驚恐不已。


    每個部落都由一位畢摩統治,族裏的蘇尼說,從迷魂氹一直往南,穿過峨眉山、瓦屋山,一直到最高峰貢嘎山,此後再往南,還有十萬大山,一直到天的盡頭,而屬於他們拉祜族的區域就是岷江到峨眉山這塊。


    青雲了解到,這邊的族群裏,同樣流傳著上古“絕地天通”的傳說,而且,這些部落一致認為瓦屋山就是傳說中的不周山,此山也是顓頊大帝隔絕人界與神界互通往來的地方,因此,他們將瓦屋山敬奉為心中的聖山。


    一個月後,百年一次的祭祀大典隨著冬至的來臨被提上了日程。今年的雨水讓各部落的畢摩惶惶不安,他們希望能在這次祭祀中得到神明的福祉。


    不曾想,莫名其妙的三天暴雨,引起一陣更大的恐慌,大家都期望祭祀大典能夠慰撫人們的心靈。


    青水和青水倆聽說祭神大典一百年才舉行一次,他們驚訝異常。


    他們了解到,在大典期間,各部落之間的戰事全部停滯,沒有殺戮與仇恨,隻有對蒼天的敬畏。這邊普遍認為,隻有足夠的虔誠,才能得到上天的指示,才能保佑部落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各部落畢摩將帶著本族的蘇尼和莫尼前往不周山朝拜。而其他子民隻能匍匐在山腳下。


    青水和青雲屬於異族人,因此沒有這個方麵的顧忌,拉祜族的紮發和娜發安排了他們一同前往。紮發說道:“畢摩同意你們前去觀禮。”


    拉祜族的人一般根據十二生肖隻來取名,紮發是鼠年出生的男孩,而娜發是鼠年女孩。而龍年出生男孩叫紮倮,女孩叫娜倮。因此,這裏有無數個紮木,無數個紮斯,同樣有無數個娜發和娜倮。娜發說道:“紮”在拉祜族代表強悍勇敢,“娜”則代表賢惠淑女。


    紮發表示:“他們兩都快300歲了。”可青雲則表示看不出來,他說道:“完全看不出你的年紀。”


    青水好奇的問道:“你們真有300歲了?結婚了嘛?有小孩沒?”紮發說道:“結婚是啥意思?我喜歡殺老虎,殺野豬,還沒有小孩。”


    他帶著疑問望著青水,滿臉憨態,略顯靦腆,青雲在一旁偷笑。


    這邊的習俗還是幾千年前的母性社會,其實青水來到部落後,許多看不出歲數的男子一直相互較勁,意圖吸引青水的目光,比如有些男子露出強壯的肌肉,有的則扛來了大老虎,有的則表演精湛的馬術,青水猜到了他們的用意,嬌羞地說道:“我對老頭子不感興趣。”


    每每聽到這話,青雲笑而不語,表示年紀大的可以拒絕,年紀小的可以接受。


    青水一陣惱怒。


    娜發則生過幾個小孩子,最大的已經一百多歲了。


    三天大雨後,祭祀大典在不周山隆重舉行。不周山山頂有一個鴛鴦池,傳說這是上古真神女媧和伏羲沐浴之地。


    各部落的畢摩會在族裏,向後代們不斷教唆,這鴛鴦池裏的水是陰陽聖水,任何人不得靠近。生活在世上的凡人,隻要攜帶貪、嗔、癡三種執念,一旦接觸到聖水,那麽皮膚潰爛直至死亡。


    拉祜族稱這三種執念為“三詬”,彝族則稱“三毒”,還有其他種族叫“三火”。


    總之 ,人類無法碰觸陰陽聖水。


    青水和青玉畢恭畢敬地立在一旁,一邊聽著紮發訴說古老的傳說,一邊看著那十幾位畢摩在各自做法,口裏不斷碎碎念著。


    此時他們已到了不周山山腰。


    青雲和青水對這裏的神秘儀式好奇且駭異。然後問道:“難道你們就沒有統一過嘛?”


    娜發解釋說道:“2千多前統一過,當時是黃帝的後裔顓頊大帝,統一了部落,其後大禹也短暫統一過。聽說那個時候,百族同歸,萬物和諧,但是自從先賢大禹治水離去後,各族又四分五裂,再也沒有盛世太平了。”


    青雲默然不語,他想著都廣平原,什邡古城、寶墩新城、白帝城、營盤山古城,其實也是一樣,都是各自為政,畫地為王,每隔幾年就陷入大戰,每次大戰數萬人陷入戰火,最後一片生靈塗炭,餓殍枕藉。


    想來,世界上的人性都是一樣的。


    青水則開門見山,直接問道:“難道千百年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人,可以將各部落團結在一起嘛?”


    娜發說道:“近千年來,有一個傳說,在雨季來臨時,蒼天會降下大地之子。而大地之子,將統一部落,集合全人類的力量,對抗魔神。”


    青雲問道:“大地之子是什麽?”


    青水對這種傳說不置可否,在她看來,這世間最大的敵人就是皇後西門俊羽和巫師司馬長鴻,如果不是他們,那麽她的幾位兄妹就不會分離,她的母親依舊會跟他們在一起。而父親青酆大帝不會陷入昏迷,寶墩新城則日新月異,豪華宮殿將拔地而起。因此,隻要未來離開了這裏,她第一件事就要找皇後報仇。


    她說道:“魔神是什麽?我覺得,你所說的魔神,就是我們寶墩城裏大學士說的惡鬼。你放心,惡鬼是從來沒有過的東西。二千年多前,大禹將他們全部收拾了。”


    紮發則說道:“大學士是誰?我們有自己的信仰。大地之子一定會來臨,我們都相信這是真的。。”


    對於大地之子,青水更是嗤之以鼻。在她看來,大地之子應該指的就是青酆大帝或者諸葛明國王,蚩尤城的西門千麟城主等,這類人是人中之王,他們控製著強大的軍隊,代表著上天的旨意,受萬人敬仰。可這些人,跟鬼神扯到一起,又感覺不倫不類。


    青雲的感覺則完全不一樣。


    從小到大,他覺得這個世界有很多未知的東西,比如迷魂氹,為什麽上古真神女媧娘娘要布下這樣一個神秘區域,幾千來無人踏入;還有白帝城瞿塘峽的大禹石像,聽說那座石像高達數百丈,一直守護著古蜀大陸的東境入口;而古蜀大陸正北方,雄偉的劍門關上,幾千年來一直由守望者把守。迷魂氹裏有什麽呢?雲夢澤真的是死亡沼澤嘛?劍門關外難道真有傳說中的巨人和不死族?他的這些疑問伴隨了他十多年,隨著他年紀漸長,這些疑問就像一塊巨石,越來越重,幾乎將他的腰椎壓彎。


    而且,青雲奇怪的是,自從來到迷魂氹這邊,距離不周山越近,心靈的感應就越發強烈,似乎一切都似曾相識,這種細微變化,讓他隱隱不安,可是他無處訴說。


    早些天,他的心跳更快了,而且視力更明澈,他的身體似乎也變輕了,走起路來,有處在雲端的感覺。


    他跟娜發說道:“為何我在這裏,會有這些奇怪的感覺呢?”


    對此娜發說道:“祭祀大典結束後,會向畢摩請教,畢摩擁有無上神通,一定可以你心中的疑問。”


    2天後,山頂上祭神儀式正式開始。


    頂上,來了許多的蘇尼和莫尼,青雲注意到,不同部落對這些蘇尼和莫尼有著不同的稱唿,比如白族叫朵西薄、傣族叫摩牙、哈尼族叫貝瑪等等。


    青水跟青雲說道:“我們平原地區叫巫師,岷山深處叫釋比。其實職位差不多。”


    青雲點點頭。他站在一棵大杉樹下,目不轉睛地看著場地中央,那些虔誠的信徒。


    這些貝瑪、莫尼或摩牙等,頭上帶著荷葉帽,帽子類似於某種禽鳥,上身披著五顏六色的裁成條狀的布料,下身則是的百褶裙,腰上綁著雙麵手鼓,此鼓的鼓圈由竹片或者木片做成,鼓麵用的是羚羊皮或者山羊皮,用牛皮筋相互連縫竄戳將皮麵繃在圈鼓圈上,製成的鼓呈圓柱形,鼓柄是由柏樹的枝幹彎曲而成,上麵雕刻著山羊頭或者龍形圖案,用彩色皮條將柄幹係在鼓圈上,柄的上部穿過圓孔,孔上係著珠子,下麵懸吊三個法玲,鼓內裝有果核。


    七八個畢摩分布不同區域,娜發說道:“這些畢摩裏,有兩三個上了千歲,大部分都在八九百歲。”青水和青雲注意到,他們彼此間都不說話,仇恨的眼神中,透出一種誰也不瞧不起誰的意味。


    紮木說到:“祭神儀式有幾天,一般來說,隻有相處相對和諧的部落會同一天上山。一些部落仇恨難以調和,因此會彼此錯開。總之,祭祀期間,表麵上和善,私底下則明爭暗鬥。”


    娜發歎息道:“雨季讓矛盾更加激化。有些部落認為,是因為對方的存在,導致懺悔做不到絕對的純潔,因此大地之子遲遲不見降臨。”


    儀式過程很莊重,青水和青雲靜靜佇立著。他們看到彝族畢摩阿爾木古眼神兇狠;傣族畢摩岩罕臉色黝黑,一個酒槽鼻;哈尼族畢摩比約身材修長,褶皺的皮膚濃斑點點;壯族畢摩那木肥頭大耳,頭發稀疏。


    青雲青水所在部落的畢摩是娜卡波,一位看上去很慈祥的老婦人。


    最開始幾天,語言不通,青水兩人跟娜卡波交流得比較多。當然,其實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畢摩娜卡波太忙了。


    隨著相處時日越久,加上手語輔助,青水和青雲兩人對學習新東西有著極大的興趣和天賦,因此很快他們就學會了簡單的日常交流用語。


    可惜,這些人見識很狹隘,青雲和青水有更多疑問想要諮詢娜卡波,比如如何穿越迷魂氹?比如你們知道都廣平原嗎?知道有大西海存在嗎?可惜,畢摩娜卡波忙著禳災去邪,忙著驅鬼祭神,喪葬等等,在2萬多人的部落裏,要見上一麵,難於登天。


    青雲觀察到了彼此間的矛盾。


    紮發說道:“現在最強大的是高山族鳳凰城,他們有十多萬人,地盤最大。其次是亞丁城十萬人,那邊彝族人居多,還有哈尼族人、傣族等,都是很大的部落,近百年來裏,拉祜族受盡了屈辱。”


    娜發則祈禱道:“假若大地之子能降臨本族,那麽拉祜族就能擴大勢力範圍,然後將各大部落降服,最終統一這片大陸。娜卡波宅心仁厚,她崇尚和平,其他族嗜血成性,老想著征服對方。”


    青水聞言思緒如潮,她內心波瀾起伏,想著,難道這裏跟平原地區一樣,百姓生活都不盡如人意嗎?青雲則左右觀察了一下,他發現娜發跪坐著,雙手伏在地上,做著最虔誠的祈禱。


    隻見其他部落的蘇尼或莫尼,都是一般模樣,他們額頭上都有第三隻眼睛。


    此時,一輪孤月掛在高空上,清風徐來,紅豆杉、珙桐、楨楠樹葉簌簌作響,鴛鴦池的水波泛著月輝,圈圈漣漪向四周擴散。


    畢摩們閉著眼睛,念著咒語,臉上大汗淋漓,禱告到了最後的關頭。紮發和娜發站到了娜卡波身邊,準備隨時攙扶。


    因為畢摩們向上天禱告,需要大量念力,而每位畢摩都期望大地之子能夠降臨在本部落。


    因此,本次祈福極耗體能。


    包子一直發出“噢、噢、噢”的聲音,就在青水和青雲感到無聊之際,隻見天際上空,閃過一個巨大的影子,不等大家反應,一隻大黃鳥從天而降,它展開翅膀,“忽喇喇”地朝地上扇出猛烈的風,其時,大黃鳥距離地麵還有十幾丈遠,可人們在颶風之下已站立不穩。


    一時間,飛沙走石,樹葉“簌簌”掉落,落英繽紛,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被吹得東倒西歪,青雲跟青水扶住一塊大石頭,包子紮下馬步,攥著他們的後腰,才算穩住身形。


    包子“噢、噢、噢”地表示難以置信。


    隻見這隻大黃鳥“噗啦啦”地停在鴛鴦池上空,一隻爪子下有一名少女,少女呈熟睡狀態,黃黑相間的鳥喙如尖刀般銳利,一雙眼珠如深藍色寶石,羽麟絢麗多彩,一對爪子碩大鋒利,隨便一抓,就將地上的石頭抓得粉碎,展開的翅膀有八九丈長,這簡直不是一隻鳥,而是一顆長著五顏六色葉子的參天大樹。


    變生肘腋,不周山上的人群都瞠目結舌,他們被這隻巨鳥震撼到了,大家啞口無言,不曾想,巨鳥鳴叫一聲,叫聲響破天際。


    大家捂著耳朵,痛苦萬狀,就在所有人連連退縮之際,巨鳥鬆開了鳥爪,那名昏迷少女滾落到鴛鴦池裏,“嘣噔”一聲,濺起一圈浪花。


    青水和青雲發出了驚恐的叫聲,於是趕緊從大石塊後跑了出來,企圖拯救那位昏迷的少女。


    八九位畢摩駭異地望著這隻大黃鳥,有些叫道“神鳥畢方”;有些則驚唿“大金鵬鳥”;有的大喊“火鳳凰”;有的則叫嚷“太陽金烏”;更多的嚷道“這是朱雀,朱雀神鳥。”


    他們紛紛跪拜在地上。


    大黃鳥被青水和青雲的突然闖入而雷霆大怒。隻見它將鳥頭轉了過來,一雙亮閃閃的招子惡狠狠地盯住姐弟倆,鳥喙逐漸打開,發出震耳欲聾的尖叫聲,奇怪的是,四周溫度突然開始上升,大黃鳥通體變紅。


    它要噴火了!


    無人敢直視大黃鳥那即將張開的鳥喙,幾千年前出現過的“朱雀火焰”終於要現世了。


    青水嚇得渾身顫抖,她感覺末日要來臨了,她低著頭,瑟縮著,但是青雲則睜大眼睛直愣愣地盯著,他看到了鳥喙裏麵,喉嚨處變得通紅,顯然,傳說中的烈焰真的要噴射出來了,他要死了,他想著,這裏一切都將焚為平地,他的腦袋突然一片空明。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青水和青雲會被巨鳥烈焰化為灰燼之際,一匹通體雪白的駿馬,從山腰飛速奔來,其速度之快超乎想象,馬上坐著一位披著白色長袍的老者,老者虛發皆白,手拿一根銀白色的琉璃杖。


    千鈞一發時刻,靈山十巫巫鹹到了。


    隻見白色駿馬橫擋在青雲麵前,白須老翁麵對大黃鳥,高舉神杖,叫嚷:“畜牲!走吧!走吧!畜牲!”老翁怒目而視,左手緊緊高舉權杖,大黃鳥撲出“簌簌”烈風,翅膀不斷鼓動著,一人一鳥就這樣對視著。


    青雲看到,白袍老翁嘴角翕動,念出咒語,突然白色神杖發出像月亮一樣的光輝,灑向大黃鳥。


    白澤興奮不已,“嗷、嗷”大叫。


    大黃鳥受到白光照射,一陣悸動,見討不到好處,拍著翅膀,向高空飛去。


    老翁看到大黃鳥飛走了,大叫道:“別走,畜牲。”盡管他這樣說,但是力氣難以為繼,他突然心力交瘁一般,委頓下來 ,很顯然,對抗這隻巨鳥,消耗他不少神力。


    白袍巫師看到大家安全了,雙手叉著腰,喘著粗氣,休息了好一陣才恢複神色。


    青水擔心的那位掉在水裏的女孩,因此她急忙跑到鴛鴦池邊,青雲同樣不甘示弱,他們一上一下,將陌生女孩撈了上來。


    這時,十幾位畢摩雙手合十,向老翁朝拜。一些人叫嚷道:“大智者,你好。大智者,你好。”


    巫鹹幽默說道:“年輕的朋友們,我還沒死呢!不用拜我。”


    接著他看了看青水和青雲,又看了看被救上來的小小。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說道:“好小子,好姑娘,你們都是勇敢的小朋友,未來,希望在你們身上。古蜀大陸最精彩的大戲要上演了。”說著一溜煙地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蜀記青銅蠶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聖城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聖城浪子並收藏古蜀記青銅蠶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