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天地幹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蘇海棠,唐正剛作為上一次血脈大戰的參與者,他們深刻地理解到戰爭帶給黎民百姓的災難和疾苦。但是,沒有戰爭,哪來和平呢?
鹽店古城外,旌旗蔽空,紫竹城的紫金軍團和鹽店城的銀衫軍團已經合並,在一座山丘的平窪地帶,左邊是紫色帳篷,三頭蛇的標識掛在旌旗最上方,迎風飄揚,右邊是銀色帳篷,巨象圖騰的旗幟在陡坡上颯颯作響,左前方是一片由梧桐、櫟樹、椿樹組成的樹林,另外一個區域全是桑樹,桑林一片蕭索,更前方是荒寂的原野,長滿了黃蘆草。
在衰敗的穀草地上,初秋的天空萬裏無雲,樹林間的蟬鳴增添了一絲肅殺氣氛。
在小溪邊上,一座將軍營帳中,正中央擺放著一座8尺長的烏金木製的案台,台上平放著一幅古蜀大地的地圖,中間龍泉山脈如一條巨龍高高隆起,正西方則是蒼茫的岷山以及秀麗多姿的邛崍山和高不可攀的大雪山,北方則是劍門關,向東邊是米倉山,直到神秘詭異的巫山山脈,都廣平原這片肥沃的土地夾在這些山的正中央,一隻紅色龍形旗插在寶墩新城位置,兩隻黃色太陽旗則插在紫竹古城和鹽點古城位置。
整個帳篷內,莊嚴肅穆,氣氛悶得有點難受。盡管大家汗流浹背,但都正襟危坐,不時交頭接耳,不時各抒己見。
經過三天的討論,青山確定了自己的旗幟標識,一個閃閃發光的太陽。他明白,太陽神代表著光明和力量,這也是為了區別於寶墩古城的金龍旗幟。
青山身披銀色鎧甲,右手拿著一根細小的藤杆指著鹽店城前方的位置,說道:“本次戰役,重點不是要擊敗高山古城的西門千岱,你們一定要記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我們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兩座古城共集結了80頭猛獁巨象,5000精兵,去掉了2000業餘流民,他們被安放在了後勤供給上。但是總之,這支精英隊伍,比20年前青大帝的創業班子要強大不少。
青山身著金龍鎧甲,威風凜凜,坐在上首正位上。他一直在強調本次戰略的思路與行軍的路線,比如某某將軍的前進路線,以及某某將軍該在何處設下埋伏,某某將軍佯裝出擊,某某將軍在何處接應等等。
唐正鋼坐在右首第一排座位,他默默地聽著青山的講解,然後抿了一口普洱香茶,他想著,這位新王頭腦清晰,果然不負眾望,第二個座位是他兒子唐山,侄子唐濤,兩位年輕人氣宇軒昂,正喝著高粱濁酒。
右首第一個座位是蘇海棠,其下則是蘇烈與蘇醒,他們飽含激情,鬥誌軒昂,躍躍欲試。
整個室內分為三大陣營,紫杉軍團的甲胄沉穩大氣,代表紫竹古城,銀杉盔甲則鮮明剛烈,代表鹽店古城,然後是從自由城眉山帶來的的自由軍團,代表則是毆珠將軍。真龍天子青山用棱冽的眼光掃視了一圈,然後目光在母親大人諸葛辰妃臉上停留了一下,接著繼續道:“我們的宗旨是要活捉青海。他能禦駕親征,正合我意,他將是本次戰役的關鍵所在。”
本次戰略方針權衡了各方利益的訴求,這是一個顧全大局的最終抉擇,也基本符合了諸葛辰的預期。
一個月來,在私底下,諸葛辰一直在強調,不管擊殺寶墩城和高山城多少士兵,都抵不上一個活著的青海。
對此,青山跟他母親承諾過,隻要青海能親自率領大軍前來,那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他同時安慰道,諸神一定會站在正義的一方,他相信,自己代表的是諸神的旨意。
會議最後,青山站了起來,指著地圖上插著紅旗的坐標,說道:“我們的大軍將在榔頭山安營紮寨,然後派出斥候去高山地區煽風點火,將敵人的主力部隊牽製住,接著從茵寧道快速派出一支2000人的隊伍,漫過冷水江,從甘穀道斜插進去。”
唐正剛突然問了一句:“甘穀道,這條道路兩邊都是深澗,危險重重,將由誰來帶領呢?”
青山義正言辭:“我來帶領。”
諸葛辰妃抬頭看了看青山,她明白,這條路的危險性,但她更明白,兒子青山不會將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毫無把握的人。
蘇海棠則說則說道:“我們尊稱你為我們的新王,心底裏可不希望你以身涉險。我認為,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案與計策。”
青山一口迴絕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案,而且,我希望唐城主能跟我一起去。”
此前整個會議期間,唐正剛沒有發表過一句話,這時他站起來,說道:“一切聽從青山大帝的安排。”
蘇海棠還想發表一些意見,青山接著道:“主力軍團的任務更重,我想,這個任務隻有蘇城主能夠完成。”
蘇海棠同樣站了起來:“感謝青山大帝的信任,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所托。”
青山依然還是那句話:“不要正麵抗衡。大家一定要學會迂迴,硬抗其鋒芒,損失必然慘重。”
蘇海棠迴道:“一切遵從您的安排。”
高山古城,半城煙沙,兵臨池下,青海的一萬二千大軍,加上100頭猛獁巨象駐紮在古城周圍,西門千岱城主的5000兵馬,加上50頭猛獁巨象,則盤踞一方。整支隊伍,駐守在江邊,新建的軍營長1000米,寬1000米,顯得恢宏壯觀, 氣勢如虹。
高山古城的軍隊是一支戰爭經驗相當豐富的隊伍,平素西門千岱治軍也極為嚴格,因此戰鬥力相當強大,可在青海看來,這支隊伍除了年紀大一點,似乎看不出其他特色。但他明白,他需要一支軍隊給他作前鋒 ,而且西門千岱是他長輩,不管從麵子上,還是從裏子上,他都應該考慮到他的看法。
青海帶來了他的得力幹將米擒將軍,這位將軍當年跟著青酆大帝南征北戰,其作戰經驗毋庸置疑,他擅長野戰,在其生涯大小20次野戰中,從沒有吃過敗仗。
青海穿著黃金打造的盔甲,手握一柄方天長戟,騎在一匹汗血寶馬上,他的右手邊是西門千岱城主,左手邊則是米擒將軍,一番檢閱後,他奔騰到了一處高地上,扭轉馬頭,扯著最大嗓子喊道:“青山罔顧民意,私自稱王,其所作所為,大逆不道,天理不容,我將率領大軍討伐此賊。我希望,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待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即大家平步青雲之時。”
近2萬人的軍營,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口號聲:“殺,殺,殺!”高地上的青海,看到錦旗漫山遍野,心中豪邁之情油然而生。他右手將長劍抽了出來,直指蒼穹,大叫道:“出發。”
在很多年前,青山與青海一樣,在寶墩新城裏,他們聽大學士們講過古蜀五國的戰爭曆史,城內的武士和將軍,同樣跟他們分析過“血脈大戰”裏一些瘋狂戰役的得與失,利與弊。
當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曾燃起橫刀躍馬、征戰沙場的豪邁。他們倆同時以青酆大帝為追趕的對象,同時以統一古蜀大地為最高的人生目標,可戲劇性的是,他們的第一仗,居然就是對方,這是他們意料之外的。
況且,這場戰爭的性質早已定下基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殲滅對方,誓不罷休。
青海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輕鬆擊敗對方,第一,自己背後有強大的寶墩王國的支持,軍備物資與糧草比對方多太多;第二,猛獁巨象的數量是他們兩倍,巨象平日的訓練情況也比他們強太多;第三,對方是三個軍團臨時融合的雜牌軍,其參戰理念必有所出入,而自己的隊伍有著統一的目標。
總之,不管是人數、物資、信念、將軍素質等方方麵麵,都處於絕對碾壓地位。
獵日之下,戰鼓擂擂,150頭猛獁巨象逶迤前行,每一頭猛獸的背脊上,都架構起巨大的竹製台基,台基上有3名弓箭手和1名指揮員,同樣還有一位吹號角的哨兵。
根據西門千岱的指示,青海作為新任寶墩城的國王,生涯第一戰,不應該過於靠前,而且,米擒將軍同樣在耳邊鼓噪:“國王陛下如果處在最前方,那麽必然成為首要攻擊目標。”
其實兩位大帥最主要的原因是怕承擔責任,假若對方偷襲,萬一國王陛下出現意外,那麽自己難逃其咎。
青海最開始不以為然,不過他畢竟年輕,因此最後還是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最後一個3000人的陣營,由他親自管轄。
接下來,連續幾天時間裏,青山不斷派出偵察兵在前方偵查情況。
蘇海棠同樣委派蘇烈和蘇醒,組織一些幾十上百人人的小分隊頻繁騷擾西門千岱的主力。蘇海棠采用的是“麻雀作戰”方針,往往一碰即散,從不跟對方做長時間糾纏。
這顯然讓高山古城的士兵大為惱怒,他們十多年沒受到這種“鳥氣”了,經過一番周旋,西門千岱執拗不過手下的將士,於是跟青海稟報戰況,並提出了要求:“我們將加快行程,爭取提前五天抵達目的地。我們的目的是要掃清前方一切障礙,以便國王陛下順利到達。”
青海欣然同意。
他想著即便沒有高山古城的5000兵馬,自己率領的黃金軍團,兵強馬壯,足以將青山的烏合之眾踏成肉泥。
米擒將軍總覺不妥,他走向青山的軍帳,勸告道:“我們切不可貿然行事,以免高山古城忠將士受到夾擊,讓我們這裏則腹背受敵。”
千岱城主承諾道:“兵貴神速,十多年前,我們高山城就創下平原上最快的行軍記錄,想必米擒將軍記憶猶新。量青山那個小子沒有膽量跟我正麵抗衡。”
他也懶得顧忌米擒將軍的顧慮了,於是率領5000精兵,先走一步。
超出所有人意之外的是,青山對高山古城的做法視而不見,他們將重點放在了寶墩新城這支隊伍身上。
讓米擒將軍頭殼疼的是,鹽店古城的2位小將,蘇烈和蘇醒同樣采取了聲東擊西的戰略,他們利用小隊伍的速度優勢,不斷騷擾青山的大部隊。
米擒將軍顧此失彼,十多天裏,士兵們被嚇成了驚弓之鳥。他躊躇不決,為了解決這個麻煩,於是向青海建言道:“現在我們的隊伍拉的太長,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大軍分成三隊,國王陛下的軍隊放在中間位置。首先,青山不一定能能準確找到您的位置,第二,咱們能夠前後照應。”
青山同意了這個方案。他說道:“米擒將軍,考慮周全,青山那小子不可能有膽子攻擊我們的中路。”
接下來三天,整個多霧相安無事,青山吼叫道:“青山膽小如鼠。我們的大軍,嚇破了他的膽。”
此後就完全放鬆了警惕,每日晚間就在營帳裏載歌載舞,飲酒作樂。
米擒將軍自然是全力戒備,他每天安排斥候打探情況,並將最新戰況及時匯報給中路國王得隊隊伍。
興許是青山的掩護工作做得太好,因此中路青海收到的消息始終是:“我方隊伍一往無前,不出半個月定會安全抵達。”
等等這一切,都毫無疑問向青海詮釋著:“前方形勢一片大好。”
其實,這一切盡在青山的掌控中。
這天,米擒將軍匯報完畢,趕往第一方陣營。
傍晚的涼風吹拂著森林的槐樹“簌簌”作響,夜幕降臨後,整個天地一片祥和。青海的5000人馬,在一個山穀中,紮營休整,他們收到的匯報是:“青山、蘇海棠等軍隊一直龜縮在紫竹古城,作防守狀態。”
青海又開始了一貫的做派。
在他那豪華的營帳裏,傳出一陣一陣淫褻浪笑,一位身材婀娜的少女,披著紅色紗巾,在婆娑起舞,另一位眉黛如花的藍色妖姬用芊芊素手彈奏著一曲“蝶戀花”,此時,觥籌交錯,鶯歌燕舞好不歡暢,青海坐在將軍席上,一邊欣賞舞曲,一邊喝著高粱美酒。
上次在寶墩城裏,自從被巫師司馬長鴻敗興後,後麵整整一個月裏,因為戰前籌備工作,青海一直沒有去見兩位紅顏知己。
這次遠征,在寶蹲新城的法律裏,可沒有明文規定不準帶軍妓。
因此,青海把這兩位傾國傾城貌的舞女給帶了出來,他想著,行軍打仗,如果隻有酒卻沒有歌女陪伴,豈不乏味至極?!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這是上古歌手們根據戰爭造成邪惡殘酷場景所編撰的一曲歌謠。
此刻,兩位歌姬娓娓唱來,別有一般滋味。
青海顯然喝醉了,他一把將藍色妖姬拖入懷中,將滿杯清酒灑在她的脖子裏,晶瑩剔透的白酒,順著她的脖子流到了酥胸,再一望而下,一直到大腿處,他一邊舔著清酒,一邊說道:“唱的好,我們要橫掃千軍,黃金軍團所到之處,摧枯拉朽,白骨遍野。”
紅色玫瑰腳尖立在地上,舞動著酮體,轉了一圈,她的聲音就像黃鸝鳥的鳴叫:“大王,你的威風,早已將他們震撼,不然,怎麽青山一直不敢正麵迎擊呢?在我看來,他們隻會躲在城裏的床鋪底下或者跪在城門下,等待大王的到來。”
青海得意忘形,拍著藍色妖姬的臉頰,然後將紅色風暴攬在懷裏,哈哈大笑:“兩位真是紅顏知己,你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深得我心,你們身上每一寸肌膚,都正合我意。”他緩緩地解開她們的吊帶,打算玩一次遊龍戲鳳。
就在這時,前方營地火光滿天,青山的大軍殺到了。
一時間,草木皆兵。
青海聽到,前方鬼哭狼嚎,一片金戈鐵馬聲,由於是深夜時分,因此寶墩戰士都處在休息狀態,後麵的士兵倉促間套上盔甲,前方的士兵手忙腳亂,長槍還沒找到腦袋就掉到了地上。
麵對衝殺,營地上的士兵東零西散,毫無招架之力,青海嚇得驚慌失措。他將一杯濃茶一氣而盡,緊接著套上戰甲,醒了醒酒。
快速吩咐紅色風暴與藍色妖姬從營帳後麵撤離,自己衝出營帳,呐喊著:“鎮定,鎮定!大家不要慌亂,跟我來。”紛亂的士兵們看到國王陛下如神兵天降,於是,井然有序的列成了三隊,青海平素積累的戰爭素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他不慌不忙,緊急召集了1000戰士衝向前方。
接下來就是一陣混亂的砍殺,大家在國王陛下的率領下,如有神助,瞬間扭轉了敗局,而且,青海的個人戰鬥力得到了充分發揮,他舉著長劍跑到了最前沿位置,將一位將帥砍倒了,而且,朝對方一匹猛獁巨象的大腿又刺了一劍一,這無疑讓偷襲的紫竹士兵陷入慌亂。
但是就片刻之間,青山的輕騎奔騰而來,聯盟軍士氣大振,紫竹城和義軍紛紛大叫著:“青山大帝,青山大帝,青山大帝來了,不要怕!”
青海停下腳步,雙目圓睜,怒吼了一聲:“青山,你來了?!拿命來吧!”
青山同樣死死盯著青海,他等的就是一刻。
隻見他緊拽一柄均天劍,怒道:“青海!你總算出來了,不枉費我一片心機。”
青海吼叫道:“那還等什麽?來吧!”
於此,兩位曾經親如手足的兄弟,展開了生死之戰。
蘇海棠,唐正剛作為上一次血脈大戰的參與者,他們深刻地理解到戰爭帶給黎民百姓的災難和疾苦。但是,沒有戰爭,哪來和平呢?
鹽店古城外,旌旗蔽空,紫竹城的紫金軍團和鹽店城的銀衫軍團已經合並,在一座山丘的平窪地帶,左邊是紫色帳篷,三頭蛇的標識掛在旌旗最上方,迎風飄揚,右邊是銀色帳篷,巨象圖騰的旗幟在陡坡上颯颯作響,左前方是一片由梧桐、櫟樹、椿樹組成的樹林,另外一個區域全是桑樹,桑林一片蕭索,更前方是荒寂的原野,長滿了黃蘆草。
在衰敗的穀草地上,初秋的天空萬裏無雲,樹林間的蟬鳴增添了一絲肅殺氣氛。
在小溪邊上,一座將軍營帳中,正中央擺放著一座8尺長的烏金木製的案台,台上平放著一幅古蜀大地的地圖,中間龍泉山脈如一條巨龍高高隆起,正西方則是蒼茫的岷山以及秀麗多姿的邛崍山和高不可攀的大雪山,北方則是劍門關,向東邊是米倉山,直到神秘詭異的巫山山脈,都廣平原這片肥沃的土地夾在這些山的正中央,一隻紅色龍形旗插在寶墩新城位置,兩隻黃色太陽旗則插在紫竹古城和鹽點古城位置。
整個帳篷內,莊嚴肅穆,氣氛悶得有點難受。盡管大家汗流浹背,但都正襟危坐,不時交頭接耳,不時各抒己見。
經過三天的討論,青山確定了自己的旗幟標識,一個閃閃發光的太陽。他明白,太陽神代表著光明和力量,這也是為了區別於寶墩古城的金龍旗幟。
青山身披銀色鎧甲,右手拿著一根細小的藤杆指著鹽店城前方的位置,說道:“本次戰役,重點不是要擊敗高山古城的西門千岱,你們一定要記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我們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兩座古城共集結了80頭猛獁巨象,5000精兵,去掉了2000業餘流民,他們被安放在了後勤供給上。但是總之,這支精英隊伍,比20年前青大帝的創業班子要強大不少。
青山身著金龍鎧甲,威風凜凜,坐在上首正位上。他一直在強調本次戰略的思路與行軍的路線,比如某某將軍的前進路線,以及某某將軍該在何處設下埋伏,某某將軍佯裝出擊,某某將軍在何處接應等等。
唐正鋼坐在右首第一排座位,他默默地聽著青山的講解,然後抿了一口普洱香茶,他想著,這位新王頭腦清晰,果然不負眾望,第二個座位是他兒子唐山,侄子唐濤,兩位年輕人氣宇軒昂,正喝著高粱濁酒。
右首第一個座位是蘇海棠,其下則是蘇烈與蘇醒,他們飽含激情,鬥誌軒昂,躍躍欲試。
整個室內分為三大陣營,紫杉軍團的甲胄沉穩大氣,代表紫竹古城,銀杉盔甲則鮮明剛烈,代表鹽店古城,然後是從自由城眉山帶來的的自由軍團,代表則是毆珠將軍。真龍天子青山用棱冽的眼光掃視了一圈,然後目光在母親大人諸葛辰妃臉上停留了一下,接著繼續道:“我們的宗旨是要活捉青海。他能禦駕親征,正合我意,他將是本次戰役的關鍵所在。”
本次戰略方針權衡了各方利益的訴求,這是一個顧全大局的最終抉擇,也基本符合了諸葛辰的預期。
一個月來,在私底下,諸葛辰一直在強調,不管擊殺寶墩城和高山城多少士兵,都抵不上一個活著的青海。
對此,青山跟他母親承諾過,隻要青海能親自率領大軍前來,那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他同時安慰道,諸神一定會站在正義的一方,他相信,自己代表的是諸神的旨意。
會議最後,青山站了起來,指著地圖上插著紅旗的坐標,說道:“我們的大軍將在榔頭山安營紮寨,然後派出斥候去高山地區煽風點火,將敵人的主力部隊牽製住,接著從茵寧道快速派出一支2000人的隊伍,漫過冷水江,從甘穀道斜插進去。”
唐正剛突然問了一句:“甘穀道,這條道路兩邊都是深澗,危險重重,將由誰來帶領呢?”
青山義正言辭:“我來帶領。”
諸葛辰妃抬頭看了看青山,她明白,這條路的危險性,但她更明白,兒子青山不會將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毫無把握的人。
蘇海棠則說則說道:“我們尊稱你為我們的新王,心底裏可不希望你以身涉險。我認為,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案與計策。”
青山一口迴絕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案,而且,我希望唐城主能跟我一起去。”
此前整個會議期間,唐正剛沒有發表過一句話,這時他站起來,說道:“一切聽從青山大帝的安排。”
蘇海棠還想發表一些意見,青山接著道:“主力軍團的任務更重,我想,這個任務隻有蘇城主能夠完成。”
蘇海棠同樣站了起來:“感謝青山大帝的信任,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所托。”
青山依然還是那句話:“不要正麵抗衡。大家一定要學會迂迴,硬抗其鋒芒,損失必然慘重。”
蘇海棠迴道:“一切遵從您的安排。”
高山古城,半城煙沙,兵臨池下,青海的一萬二千大軍,加上100頭猛獁巨象駐紮在古城周圍,西門千岱城主的5000兵馬,加上50頭猛獁巨象,則盤踞一方。整支隊伍,駐守在江邊,新建的軍營長1000米,寬1000米,顯得恢宏壯觀, 氣勢如虹。
高山古城的軍隊是一支戰爭經驗相當豐富的隊伍,平素西門千岱治軍也極為嚴格,因此戰鬥力相當強大,可在青海看來,這支隊伍除了年紀大一點,似乎看不出其他特色。但他明白,他需要一支軍隊給他作前鋒 ,而且西門千岱是他長輩,不管從麵子上,還是從裏子上,他都應該考慮到他的看法。
青海帶來了他的得力幹將米擒將軍,這位將軍當年跟著青酆大帝南征北戰,其作戰經驗毋庸置疑,他擅長野戰,在其生涯大小20次野戰中,從沒有吃過敗仗。
青海穿著黃金打造的盔甲,手握一柄方天長戟,騎在一匹汗血寶馬上,他的右手邊是西門千岱城主,左手邊則是米擒將軍,一番檢閱後,他奔騰到了一處高地上,扭轉馬頭,扯著最大嗓子喊道:“青山罔顧民意,私自稱王,其所作所為,大逆不道,天理不容,我將率領大軍討伐此賊。我希望,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待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即大家平步青雲之時。”
近2萬人的軍營,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口號聲:“殺,殺,殺!”高地上的青海,看到錦旗漫山遍野,心中豪邁之情油然而生。他右手將長劍抽了出來,直指蒼穹,大叫道:“出發。”
在很多年前,青山與青海一樣,在寶墩新城裏,他們聽大學士們講過古蜀五國的戰爭曆史,城內的武士和將軍,同樣跟他們分析過“血脈大戰”裏一些瘋狂戰役的得與失,利與弊。
當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曾燃起橫刀躍馬、征戰沙場的豪邁。他們倆同時以青酆大帝為追趕的對象,同時以統一古蜀大地為最高的人生目標,可戲劇性的是,他們的第一仗,居然就是對方,這是他們意料之外的。
況且,這場戰爭的性質早已定下基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殲滅對方,誓不罷休。
青海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輕鬆擊敗對方,第一,自己背後有強大的寶墩王國的支持,軍備物資與糧草比對方多太多;第二,猛獁巨象的數量是他們兩倍,巨象平日的訓練情況也比他們強太多;第三,對方是三個軍團臨時融合的雜牌軍,其參戰理念必有所出入,而自己的隊伍有著統一的目標。
總之,不管是人數、物資、信念、將軍素質等方方麵麵,都處於絕對碾壓地位。
獵日之下,戰鼓擂擂,150頭猛獁巨象逶迤前行,每一頭猛獸的背脊上,都架構起巨大的竹製台基,台基上有3名弓箭手和1名指揮員,同樣還有一位吹號角的哨兵。
根據西門千岱的指示,青海作為新任寶墩城的國王,生涯第一戰,不應該過於靠前,而且,米擒將軍同樣在耳邊鼓噪:“國王陛下如果處在最前方,那麽必然成為首要攻擊目標。”
其實兩位大帥最主要的原因是怕承擔責任,假若對方偷襲,萬一國王陛下出現意外,那麽自己難逃其咎。
青海最開始不以為然,不過他畢竟年輕,因此最後還是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最後一個3000人的陣營,由他親自管轄。
接下來,連續幾天時間裏,青山不斷派出偵察兵在前方偵查情況。
蘇海棠同樣委派蘇烈和蘇醒,組織一些幾十上百人人的小分隊頻繁騷擾西門千岱的主力。蘇海棠采用的是“麻雀作戰”方針,往往一碰即散,從不跟對方做長時間糾纏。
這顯然讓高山古城的士兵大為惱怒,他們十多年沒受到這種“鳥氣”了,經過一番周旋,西門千岱執拗不過手下的將士,於是跟青海稟報戰況,並提出了要求:“我們將加快行程,爭取提前五天抵達目的地。我們的目的是要掃清前方一切障礙,以便國王陛下順利到達。”
青海欣然同意。
他想著即便沒有高山古城的5000兵馬,自己率領的黃金軍團,兵強馬壯,足以將青山的烏合之眾踏成肉泥。
米擒將軍總覺不妥,他走向青山的軍帳,勸告道:“我們切不可貿然行事,以免高山古城忠將士受到夾擊,讓我們這裏則腹背受敵。”
千岱城主承諾道:“兵貴神速,十多年前,我們高山城就創下平原上最快的行軍記錄,想必米擒將軍記憶猶新。量青山那個小子沒有膽量跟我正麵抗衡。”
他也懶得顧忌米擒將軍的顧慮了,於是率領5000精兵,先走一步。
超出所有人意之外的是,青山對高山古城的做法視而不見,他們將重點放在了寶墩新城這支隊伍身上。
讓米擒將軍頭殼疼的是,鹽店古城的2位小將,蘇烈和蘇醒同樣采取了聲東擊西的戰略,他們利用小隊伍的速度優勢,不斷騷擾青山的大部隊。
米擒將軍顧此失彼,十多天裏,士兵們被嚇成了驚弓之鳥。他躊躇不決,為了解決這個麻煩,於是向青海建言道:“現在我們的隊伍拉的太長,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大軍分成三隊,國王陛下的軍隊放在中間位置。首先,青山不一定能能準確找到您的位置,第二,咱們能夠前後照應。”
青山同意了這個方案。他說道:“米擒將軍,考慮周全,青山那小子不可能有膽子攻擊我們的中路。”
接下來三天,整個多霧相安無事,青山吼叫道:“青山膽小如鼠。我們的大軍,嚇破了他的膽。”
此後就完全放鬆了警惕,每日晚間就在營帳裏載歌載舞,飲酒作樂。
米擒將軍自然是全力戒備,他每天安排斥候打探情況,並將最新戰況及時匯報給中路國王得隊隊伍。
興許是青山的掩護工作做得太好,因此中路青海收到的消息始終是:“我方隊伍一往無前,不出半個月定會安全抵達。”
等等這一切,都毫無疑問向青海詮釋著:“前方形勢一片大好。”
其實,這一切盡在青山的掌控中。
這天,米擒將軍匯報完畢,趕往第一方陣營。
傍晚的涼風吹拂著森林的槐樹“簌簌”作響,夜幕降臨後,整個天地一片祥和。青海的5000人馬,在一個山穀中,紮營休整,他們收到的匯報是:“青山、蘇海棠等軍隊一直龜縮在紫竹古城,作防守狀態。”
青海又開始了一貫的做派。
在他那豪華的營帳裏,傳出一陣一陣淫褻浪笑,一位身材婀娜的少女,披著紅色紗巾,在婆娑起舞,另一位眉黛如花的藍色妖姬用芊芊素手彈奏著一曲“蝶戀花”,此時,觥籌交錯,鶯歌燕舞好不歡暢,青海坐在將軍席上,一邊欣賞舞曲,一邊喝著高粱美酒。
上次在寶墩城裏,自從被巫師司馬長鴻敗興後,後麵整整一個月裏,因為戰前籌備工作,青海一直沒有去見兩位紅顏知己。
這次遠征,在寶蹲新城的法律裏,可沒有明文規定不準帶軍妓。
因此,青海把這兩位傾國傾城貌的舞女給帶了出來,他想著,行軍打仗,如果隻有酒卻沒有歌女陪伴,豈不乏味至極?!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這是上古歌手們根據戰爭造成邪惡殘酷場景所編撰的一曲歌謠。
此刻,兩位歌姬娓娓唱來,別有一般滋味。
青海顯然喝醉了,他一把將藍色妖姬拖入懷中,將滿杯清酒灑在她的脖子裏,晶瑩剔透的白酒,順著她的脖子流到了酥胸,再一望而下,一直到大腿處,他一邊舔著清酒,一邊說道:“唱的好,我們要橫掃千軍,黃金軍團所到之處,摧枯拉朽,白骨遍野。”
紅色玫瑰腳尖立在地上,舞動著酮體,轉了一圈,她的聲音就像黃鸝鳥的鳴叫:“大王,你的威風,早已將他們震撼,不然,怎麽青山一直不敢正麵迎擊呢?在我看來,他們隻會躲在城裏的床鋪底下或者跪在城門下,等待大王的到來。”
青海得意忘形,拍著藍色妖姬的臉頰,然後將紅色風暴攬在懷裏,哈哈大笑:“兩位真是紅顏知己,你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深得我心,你們身上每一寸肌膚,都正合我意。”他緩緩地解開她們的吊帶,打算玩一次遊龍戲鳳。
就在這時,前方營地火光滿天,青山的大軍殺到了。
一時間,草木皆兵。
青海聽到,前方鬼哭狼嚎,一片金戈鐵馬聲,由於是深夜時分,因此寶墩戰士都處在休息狀態,後麵的士兵倉促間套上盔甲,前方的士兵手忙腳亂,長槍還沒找到腦袋就掉到了地上。
麵對衝殺,營地上的士兵東零西散,毫無招架之力,青海嚇得驚慌失措。他將一杯濃茶一氣而盡,緊接著套上戰甲,醒了醒酒。
快速吩咐紅色風暴與藍色妖姬從營帳後麵撤離,自己衝出營帳,呐喊著:“鎮定,鎮定!大家不要慌亂,跟我來。”紛亂的士兵們看到國王陛下如神兵天降,於是,井然有序的列成了三隊,青海平素積累的戰爭素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他不慌不忙,緊急召集了1000戰士衝向前方。
接下來就是一陣混亂的砍殺,大家在國王陛下的率領下,如有神助,瞬間扭轉了敗局,而且,青海的個人戰鬥力得到了充分發揮,他舉著長劍跑到了最前沿位置,將一位將帥砍倒了,而且,朝對方一匹猛獁巨象的大腿又刺了一劍一,這無疑讓偷襲的紫竹士兵陷入慌亂。
但是就片刻之間,青山的輕騎奔騰而來,聯盟軍士氣大振,紫竹城和義軍紛紛大叫著:“青山大帝,青山大帝,青山大帝來了,不要怕!”
青海停下腳步,雙目圓睜,怒吼了一聲:“青山,你來了?!拿命來吧!”
青山同樣死死盯著青海,他等的就是一刻。
隻見他緊拽一柄均天劍,怒道:“青海!你總算出來了,不枉費我一片心機。”
青海吼叫道:“那還等什麽?來吧!”
於此,兩位曾經親如手足的兄弟,展開了生死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