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離開後,昌隆將軍掌握了絕對的軍事控製權,特別在昌平皇後的支持下,昌隆的權力達到巔峰,在古城裏,他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盡管還有一些效忠王雄家族的,但畢竟隻是少數人,青雲殤覺得這點力量微不足道,難成氣候。她能理解,樹倒猢猻散的道理,再說,誰願意繼續追隨一名失去光環的將軍夫人呢?她又能給大家帶來什麽呢?
自從獲悉營盤山的計劃之後,青雲殤三人快馬加鞭,匆匆趕了迴來。
在路上,丁蘭提議,可以借助王雄將軍的威名,聯合舊有勢力,試圖止戈息戰,他強調道:“這場戰役不可取,國王才剛剛離去,貿然發動征服戰,這是對先帝的不敬。況且,王位繼承人一直杳無音訊。”
青雲殤說道:“這點建議我自會在朝堂會議上提出來。”
長公主迴到城邦第一件事,就是吊唁王雄,不過,因為擁躉分崩離析,因此,她的吊唁非常淒冷。第二件事,就是阻止戰爭。在王雄的墳塋前,青雲殤哽咽道:“對不起,王雄,我來晚了,希望你泉下有知,一定保佑我們的女兒王小小平安迴來。我知道你崇尚和平,反對戰爭,我將竭力一試。”
接著,她跟丁蘭以及達瓦頓珠,又默默地悼念了飛將軍。
麵對長公主的異議,昌隆將軍惱羞成怒,而且,他對“大黃鳥抓走了小小”這件事更是嗤之以鼻。他說道:“咱們都是成年人,這些荒謬的謊言乏味至極。我沒有時間跟你羅唕一些吹彈可破的事。再說,你覺得征服三大部落,跟王小小有關係嗎?”
青雲殤知道這是曆史使命,她無言以對。
昌隆將軍眸子裏陰氣十足,他冷眼道:“如果你不是王雄將軍的遺孀,如果不是巫師姬遠賢的建議,如果不是昌平皇後宅心仁厚,根據城邦裏的法律,我早已將你定罪,你下半輩子將在天牢中度過。”
青雲殤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尷尬,確實,言多必失,她不必要惹禍上身。
情報總管拓跋牧野添油加醋,說道:“昌平皇後和昌隆將軍仁義愛民,沒有降罪於你,這是念著跟王雄將軍的舊情,希望長公主好自為之。”
首相大人東方朔則一直迴避著跟青雲殤的見麵。他認為,現在整個營盤山烏煙瘴氣,已經沒有公正和公平可言了。他不知道該怎麽拒絕,所以就幹脆避而不見。
青雲殤觀察到了這一點,不過,她明白,既然改變不了大勢,那麽相見不如不見。
昌隆將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豪邁道:“三大部落,百年之前就該收歸營盤山所有。他們依舊逍遙法外,這是每一個營盤山古城的人的恥辱,任何人再提出異議,那就是居心叵測了。”
長公主感到勢單力孤,這裏沒有同盟者,也缺少一個幫她說話的人。丁蘭理解她的苦衷,但他無能為力,於是在她耳邊說道:“長公主,很多事情今非昔比了。你有這份心就足夠了。在這裏,還是小心為妙,免得惹禍上身。”
在彷徨無措的時候,巫師姬遠賢出現了,他單獨找到了長公主。
一個落日後的黃昏,行人行色倉惶,大家歸心似箭,他們在古城的祭祀祠堂裏秘密地聚在了一起。
此前更早的時候,青雲殤並不是很喜歡巫師的做派。而且,去年,國王陛下突然提議,將王小小作為祭品,獻給水神,這裏麵的主謀,就有巫師本人,因此,她一直對此事耿耿入懷。
不過,這些事情都過去了,他既然主動找自己,那一定含有深意。
姬遠賢開門見山,大概,他知道時間緊迫,也就不再廢話,他說道:“王將軍和飛將軍都是含冤而死。”他將聲音放得很低,顯得極為小心,畢竟,整個古城到處都有拓跋牧野的眼線。
青雲殤早就心知肚明,隻是她力量渺小,任何反抗隻會自取其辱,她咬牙切齒,說道:“我知道,王雄跟飛將軍定然是被昌隆將軍害死的。”
巫師試著寬慰:“王雄將軍就地正法,可是得到了國王陛下的同意。”
青雲殤爭辯道:“可行刑怎麽如此之快呢?難道沒有法律可言嗎?我知道他釋放囚犯,罪有應得,但是從時間上來說,…”
巫師一直低著頭,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青雲殤情緒激動,滔滔不絕,丁蘭拉著她的手臂,試圖寬慰她的情緒。
青雲殤也許是明白事已至此,說什麽也無力迴天,於是停頓下來,然後抿了一口茶,再說道:“好吧,我丈夫王雄的事就不提了。那飛將軍呢?你也知道,他是一個正義的人,他離開15年了,這麽短時間,他又得罪了誰呢?”
姬遠賢依然無言以對,待對方情緒發泄完後,他隻說了一句:“此前的事過去了就過去了吧。過多的糾結隻會招來殺身之禍,請你相信我。”他滿懷歉意,眼神中帶著誠懇。
丁蘭同樣說道:“他是對的,長公主。你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待長公主情緒穩定後,巫師悄悄地說道:“長公主,有些事情放在心裏就好。現在,我隻是擔心你,於今,你在這裏無權無勢…這麽說吧,想要扳倒強大的敵人,隻能等他慢慢變弱。”
青雲殤抹掉淚水,她突然覺得他話中充滿著智慧,她漸漸平靜下來。
丁蘭則聽出巫師的言外之意,勸解說道:“長公主,我覺得是時候離開這裏了。你懂的,對方遲早會發難,到時就晚了。”
姬遠賢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他背著一個黑色布袋,也不知道裏麵裝的是啥東西?不過,相比於神兵利器,這個年輕人臉上的黑色氣息更讓他覺得詭異。
當他得知,這個瘦削的年輕人居然就是什邡古城的太子時,心裏還是被震驚到了。
15年前,他聽說丁坤國王的嫡長子被送到了白帝城做質子。隻是他很意外,他居然會跟青雲殤走得如此之近,而且,他的臉色說不上的恐懼。難道,這個年輕人有一些不為外人知曉的奇遇嗎?
他心裏一陣惶遽,同時也很納悶,他說道:“原來是什邡城的太子,連日來,怠慢至極,非常抱歉,失敬失敬。”
丁蘭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禮貌迴敬道:“巫師盛情高義,不必客套。”
巫師明白勢態緊迫,說道:“來日在做更多詳談,你也知道,現在形勢危如累卵。”
丁蘭客氣道:“一定,屆時靜候佳音。再說,來日方長。”他知道姬遠賢是整個古蜀大陸最年長的巫師之一,對上古奇書河圖洛書有著深刻造詣。
姬遠賢不再搭理丁蘭,他瞅著青雲殤,再次強調道:“於今,昌隆將軍舉全國之力,企圖找到當年被國王貶為庶民的諸葛鴻一,那個年輕人應該16、17歲了。”
他掩飾著,以防隔牆有耳,臉色開始變得嚴肅,繼續道:“這是一個秘密,你們心裏知道就好,諸葛鴻一是昌隆將軍與昌平皇後的野生子,我認為,諸葛明國王早就心知肚明,因此當年,將他貶為庶民。並賜姓喬…”
丁蘭聞言驚訝至極,如醍醐灌頂,身體震顫了一下。喬一就是諸葛鴻一?難道巫山那個小子就是諸葛鴻一嗎?世界上怎會有如此湊巧的事呢?
他趕緊撇開臉去,並極力排斥,他認為,全天下叫喬一的多了去了…
青雲殤則感歎一聲,恰如隱藏多年秘密突然被解開了一般。
十多年前,昌平公主就跟昌隆將軍傳出過奸情,隻是大家誰也不相信,他們是兄妹,居然違背人倫,背著國王狼狽為奸生下了一個兒子。
在當年,這僅僅是一個荒誕不經的傳聞,大家諱莫如深,彼此避而不語,沒想到,這是真的。
青雲殤眼中閃現出一絲難以置信的表情,她揣測著,難道飛將軍的死跟這件事有關嗎?
隻聽姬遠賢繼續說道:“重要的不是找到諸葛鴻一。他隻是一個合法的繼承人,他早迴來一天晚迴來一天無關緊要,隻要他活著,他遲早是國王。”
青雲殤“嗯”了一下。
巫師喝過一杯濃酒,然後口若懸河:“現在的關鍵在昌隆將軍這裏。昌隆將軍野心勃勃,自視甚高。他要效仿的是當年的青酆大帝。聽說青酆已經昏迷了5年,不知是真是假?”
巫師盯著青雲殤,見她微微點頭,接著道:“他要做一個比青酆更偉大的君王,他的雄心堪比上古紀元的炎、黃二帝。再說,昌氏的祖先是上古大聖昌意,昌意的母親是嫘祖,這可是黃帝的姓氏。長公主,你也知道,當年他常常以黃帝後裔自詡。”
巫師瞅了丁蘭一眼,說道:“三大部落的征服戰隻是第一步。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都廣平原,什邡古城和寶墩新城,絕不能獨善其身。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諸葛鴻一。”
丁蘭豁然大悟,原來,巫師之所以跟他們見麵,重點是要將這些情況挑明,可是,他將這些東西說出來,有何目的呢?平原上的戰爭遲早要爆發,營盤山的加入,隻會加劇這片大陸的矛盾。
巫師繼續說道:“昌隆建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昌氏集團,恢複千年前的榮光,淩駕於諸葛氏族,丁氏集團,西門家族,青氏集團之上。”
丁蘭心裏涼了一截,看來,又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殺人狂魔。難道15年前的血脈大戰死的人還不夠多嗎?難道青酆大帝造成的殺戮,其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不過,他又想到了自己父親,而且,聽說青山、諸葛辰已經在眉山起義,看來,事情正在越變越複雜了。
難道,一統四海、囊括宇內是每一個君王的追求的嗎?
營盤山古城、什邡古城、寶墩新城,三者之間,必有一戰。而青山的異軍突起,會讓這場大戰的規模遠遠超過當年的血脈大戰。
他掂量著背後的權杖,在古蜀大陸的人們心中,五根權杖一直有“得權杖者,得天下”的美譽。
他突然感覺這個權杖異常沉重,沉重得就像背負著整個天下。但是,他依然沒能破除權杖的秘密,他感到迷惘。
青雲殤注意到了丁蘭臉上痛苦的之色,想著,事已至此,是該告別的時刻了。
她感謝巫師姬遠賢,道:“你為何要將這些東西告訴我?我丈夫在世時,他對你的治國理念,並不敢苟同。再說,我也不能改變什麽,我力量有限,而且小小沒有找到,我不能把命丟在這裏。”
姬遠賢笑道:“我跟王將軍之間雖有隔閡,但那隻是觀念上的差別,但私底下,並無間隙,我尊重他的為人,我對他的死抱著最大的同情。夫人,我理解你的心情,同樣憐惜你際遇。”
然後巫師臉色凜然,側身望著來往的人群,嚴肅說道:“上古聖賢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人在做天在看,那些極力掩藏的謊言,那些含恨而死的冤孽,那些埋藏在深淵的秘密,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隻要參與了這場遊戲,那麽沒有一個人會是無辜的,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青雲殤不明白他到底要說什麽。
丁蘭同樣莫名其妙。
姬遠賢感慨道:“這天下地上,所有正在發生的,已經發生的,其實幾千幾萬年前就已經發生過,人類隻不過一直在重演曆史。記住,生逢亂世,總有人會站出來,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
丁蘭突然覺得巫師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難道他一直在隱藏自己的野心嗎?
盡管還有一些效忠王雄家族的,但畢竟隻是少數人,青雲殤覺得這點力量微不足道,難成氣候。她能理解,樹倒猢猻散的道理,再說,誰願意繼續追隨一名失去光環的將軍夫人呢?她又能給大家帶來什麽呢?
自從獲悉營盤山的計劃之後,青雲殤三人快馬加鞭,匆匆趕了迴來。
在路上,丁蘭提議,可以借助王雄將軍的威名,聯合舊有勢力,試圖止戈息戰,他強調道:“這場戰役不可取,國王才剛剛離去,貿然發動征服戰,這是對先帝的不敬。況且,王位繼承人一直杳無音訊。”
青雲殤說道:“這點建議我自會在朝堂會議上提出來。”
長公主迴到城邦第一件事,就是吊唁王雄,不過,因為擁躉分崩離析,因此,她的吊唁非常淒冷。第二件事,就是阻止戰爭。在王雄的墳塋前,青雲殤哽咽道:“對不起,王雄,我來晚了,希望你泉下有知,一定保佑我們的女兒王小小平安迴來。我知道你崇尚和平,反對戰爭,我將竭力一試。”
接著,她跟丁蘭以及達瓦頓珠,又默默地悼念了飛將軍。
麵對長公主的異議,昌隆將軍惱羞成怒,而且,他對“大黃鳥抓走了小小”這件事更是嗤之以鼻。他說道:“咱們都是成年人,這些荒謬的謊言乏味至極。我沒有時間跟你羅唕一些吹彈可破的事。再說,你覺得征服三大部落,跟王小小有關係嗎?”
青雲殤知道這是曆史使命,她無言以對。
昌隆將軍眸子裏陰氣十足,他冷眼道:“如果你不是王雄將軍的遺孀,如果不是巫師姬遠賢的建議,如果不是昌平皇後宅心仁厚,根據城邦裏的法律,我早已將你定罪,你下半輩子將在天牢中度過。”
青雲殤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尷尬,確實,言多必失,她不必要惹禍上身。
情報總管拓跋牧野添油加醋,說道:“昌平皇後和昌隆將軍仁義愛民,沒有降罪於你,這是念著跟王雄將軍的舊情,希望長公主好自為之。”
首相大人東方朔則一直迴避著跟青雲殤的見麵。他認為,現在整個營盤山烏煙瘴氣,已經沒有公正和公平可言了。他不知道該怎麽拒絕,所以就幹脆避而不見。
青雲殤觀察到了這一點,不過,她明白,既然改變不了大勢,那麽相見不如不見。
昌隆將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豪邁道:“三大部落,百年之前就該收歸營盤山所有。他們依舊逍遙法外,這是每一個營盤山古城的人的恥辱,任何人再提出異議,那就是居心叵測了。”
長公主感到勢單力孤,這裏沒有同盟者,也缺少一個幫她說話的人。丁蘭理解她的苦衷,但他無能為力,於是在她耳邊說道:“長公主,很多事情今非昔比了。你有這份心就足夠了。在這裏,還是小心為妙,免得惹禍上身。”
在彷徨無措的時候,巫師姬遠賢出現了,他單獨找到了長公主。
一個落日後的黃昏,行人行色倉惶,大家歸心似箭,他們在古城的祭祀祠堂裏秘密地聚在了一起。
此前更早的時候,青雲殤並不是很喜歡巫師的做派。而且,去年,國王陛下突然提議,將王小小作為祭品,獻給水神,這裏麵的主謀,就有巫師本人,因此,她一直對此事耿耿入懷。
不過,這些事情都過去了,他既然主動找自己,那一定含有深意。
姬遠賢開門見山,大概,他知道時間緊迫,也就不再廢話,他說道:“王將軍和飛將軍都是含冤而死。”他將聲音放得很低,顯得極為小心,畢竟,整個古城到處都有拓跋牧野的眼線。
青雲殤早就心知肚明,隻是她力量渺小,任何反抗隻會自取其辱,她咬牙切齒,說道:“我知道,王雄跟飛將軍定然是被昌隆將軍害死的。”
巫師試著寬慰:“王雄將軍就地正法,可是得到了國王陛下的同意。”
青雲殤爭辯道:“可行刑怎麽如此之快呢?難道沒有法律可言嗎?我知道他釋放囚犯,罪有應得,但是從時間上來說,…”
巫師一直低著頭,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青雲殤情緒激動,滔滔不絕,丁蘭拉著她的手臂,試圖寬慰她的情緒。
青雲殤也許是明白事已至此,說什麽也無力迴天,於是停頓下來,然後抿了一口茶,再說道:“好吧,我丈夫王雄的事就不提了。那飛將軍呢?你也知道,他是一個正義的人,他離開15年了,這麽短時間,他又得罪了誰呢?”
姬遠賢依然無言以對,待對方情緒發泄完後,他隻說了一句:“此前的事過去了就過去了吧。過多的糾結隻會招來殺身之禍,請你相信我。”他滿懷歉意,眼神中帶著誠懇。
丁蘭同樣說道:“他是對的,長公主。你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待長公主情緒穩定後,巫師悄悄地說道:“長公主,有些事情放在心裏就好。現在,我隻是擔心你,於今,你在這裏無權無勢…這麽說吧,想要扳倒強大的敵人,隻能等他慢慢變弱。”
青雲殤抹掉淚水,她突然覺得他話中充滿著智慧,她漸漸平靜下來。
丁蘭則聽出巫師的言外之意,勸解說道:“長公主,我覺得是時候離開這裏了。你懂的,對方遲早會發難,到時就晚了。”
姬遠賢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他背著一個黑色布袋,也不知道裏麵裝的是啥東西?不過,相比於神兵利器,這個年輕人臉上的黑色氣息更讓他覺得詭異。
當他得知,這個瘦削的年輕人居然就是什邡古城的太子時,心裏還是被震驚到了。
15年前,他聽說丁坤國王的嫡長子被送到了白帝城做質子。隻是他很意外,他居然會跟青雲殤走得如此之近,而且,他的臉色說不上的恐懼。難道,這個年輕人有一些不為外人知曉的奇遇嗎?
他心裏一陣惶遽,同時也很納悶,他說道:“原來是什邡城的太子,連日來,怠慢至極,非常抱歉,失敬失敬。”
丁蘭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禮貌迴敬道:“巫師盛情高義,不必客套。”
巫師明白勢態緊迫,說道:“來日在做更多詳談,你也知道,現在形勢危如累卵。”
丁蘭客氣道:“一定,屆時靜候佳音。再說,來日方長。”他知道姬遠賢是整個古蜀大陸最年長的巫師之一,對上古奇書河圖洛書有著深刻造詣。
姬遠賢不再搭理丁蘭,他瞅著青雲殤,再次強調道:“於今,昌隆將軍舉全國之力,企圖找到當年被國王貶為庶民的諸葛鴻一,那個年輕人應該16、17歲了。”
他掩飾著,以防隔牆有耳,臉色開始變得嚴肅,繼續道:“這是一個秘密,你們心裏知道就好,諸葛鴻一是昌隆將軍與昌平皇後的野生子,我認為,諸葛明國王早就心知肚明,因此當年,將他貶為庶民。並賜姓喬…”
丁蘭聞言驚訝至極,如醍醐灌頂,身體震顫了一下。喬一就是諸葛鴻一?難道巫山那個小子就是諸葛鴻一嗎?世界上怎會有如此湊巧的事呢?
他趕緊撇開臉去,並極力排斥,他認為,全天下叫喬一的多了去了…
青雲殤則感歎一聲,恰如隱藏多年秘密突然被解開了一般。
十多年前,昌平公主就跟昌隆將軍傳出過奸情,隻是大家誰也不相信,他們是兄妹,居然違背人倫,背著國王狼狽為奸生下了一個兒子。
在當年,這僅僅是一個荒誕不經的傳聞,大家諱莫如深,彼此避而不語,沒想到,這是真的。
青雲殤眼中閃現出一絲難以置信的表情,她揣測著,難道飛將軍的死跟這件事有關嗎?
隻聽姬遠賢繼續說道:“重要的不是找到諸葛鴻一。他隻是一個合法的繼承人,他早迴來一天晚迴來一天無關緊要,隻要他活著,他遲早是國王。”
青雲殤“嗯”了一下。
巫師喝過一杯濃酒,然後口若懸河:“現在的關鍵在昌隆將軍這裏。昌隆將軍野心勃勃,自視甚高。他要效仿的是當年的青酆大帝。聽說青酆已經昏迷了5年,不知是真是假?”
巫師盯著青雲殤,見她微微點頭,接著道:“他要做一個比青酆更偉大的君王,他的雄心堪比上古紀元的炎、黃二帝。再說,昌氏的祖先是上古大聖昌意,昌意的母親是嫘祖,這可是黃帝的姓氏。長公主,你也知道,當年他常常以黃帝後裔自詡。”
巫師瞅了丁蘭一眼,說道:“三大部落的征服戰隻是第一步。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都廣平原,什邡古城和寶墩新城,絕不能獨善其身。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諸葛鴻一。”
丁蘭豁然大悟,原來,巫師之所以跟他們見麵,重點是要將這些情況挑明,可是,他將這些東西說出來,有何目的呢?平原上的戰爭遲早要爆發,營盤山的加入,隻會加劇這片大陸的矛盾。
巫師繼續說道:“昌隆建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昌氏集團,恢複千年前的榮光,淩駕於諸葛氏族,丁氏集團,西門家族,青氏集團之上。”
丁蘭心裏涼了一截,看來,又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殺人狂魔。難道15年前的血脈大戰死的人還不夠多嗎?難道青酆大帝造成的殺戮,其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不過,他又想到了自己父親,而且,聽說青山、諸葛辰已經在眉山起義,看來,事情正在越變越複雜了。
難道,一統四海、囊括宇內是每一個君王的追求的嗎?
營盤山古城、什邡古城、寶墩新城,三者之間,必有一戰。而青山的異軍突起,會讓這場大戰的規模遠遠超過當年的血脈大戰。
他掂量著背後的權杖,在古蜀大陸的人們心中,五根權杖一直有“得權杖者,得天下”的美譽。
他突然感覺這個權杖異常沉重,沉重得就像背負著整個天下。但是,他依然沒能破除權杖的秘密,他感到迷惘。
青雲殤注意到了丁蘭臉上痛苦的之色,想著,事已至此,是該告別的時刻了。
她感謝巫師姬遠賢,道:“你為何要將這些東西告訴我?我丈夫在世時,他對你的治國理念,並不敢苟同。再說,我也不能改變什麽,我力量有限,而且小小沒有找到,我不能把命丟在這裏。”
姬遠賢笑道:“我跟王將軍之間雖有隔閡,但那隻是觀念上的差別,但私底下,並無間隙,我尊重他的為人,我對他的死抱著最大的同情。夫人,我理解你的心情,同樣憐惜你際遇。”
然後巫師臉色凜然,側身望著來往的人群,嚴肅說道:“上古聖賢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人在做天在看,那些極力掩藏的謊言,那些含恨而死的冤孽,那些埋藏在深淵的秘密,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隻要參與了這場遊戲,那麽沒有一個人會是無辜的,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青雲殤不明白他到底要說什麽。
丁蘭同樣莫名其妙。
姬遠賢感慨道:“這天下地上,所有正在發生的,已經發生的,其實幾千幾萬年前就已經發生過,人類隻不過一直在重演曆史。記住,生逢亂世,總有人會站出來,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
丁蘭突然覺得巫師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難道他一直在隱藏自己的野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