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差點兒被黃金閃瞎眼
荒年全村餓肚皮,我帶家人狂炫肉 作者:電光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這個想法很不錯,若是這樣,既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又能充盈國庫,真是個好辦法,周懷瑾,朕果真沒有看錯你。”皇帝給了周懷瑾很大的評價。
薑清寧心中也甚是欣慰,周懷瑾這學沒白上。
大炎朝的賦稅隻有農稅沒有商稅,這也導致百姓兩極分化嚴重,農民越來越困苦,商人越來越富有。
周家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跟著薑清寧租鋪子的人家,現在也已經蓋起了新房子,衣食富足,但是沒有生意可做的人,卻過得跟以前一樣,雖說周家村在薑清寧的帶領下,生活已經提高了一個檔次,但是有生意做和沒生意可做的人,區別還是很大的。
“薑愛卿,你覺得懷瑾說的如何?”皇帝很讚成周懷瑾的提議,但是還是想問一下薑清寧的意見。
“迴皇上的話,懷瑾的提議很不錯,臣也是個商人,也願意交商稅。”薑清寧自然是支持的,雖說交商稅必定會有一些損失,但是實際上對她也沒有什麽影響。
“好,那朕就召朝中大臣一起商議,趁早製定出來。”皇上聽了薑清寧的話自然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
當即就屏退薑清寧和周懷瑾,要召見朝中大臣,並且讓蘇公公親自送他們二人迴去。
“哎呦,寧恭人,您真乃神人也,皇上因為這事兒,憂慮許久,您這一來,就解決了這一大難題,使皇上開懷,老奴那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蘇公公剛剛見證了養心殿裏發生的一切,還真是佩服的不得了。
“主意可是懷瑾出的,我不過就是讚同而已。”薑清寧笑了笑對蘇公公說。
“老奴知道,領公子一看就非凡夫俗子,那也是寧恭人教導的好,此等雄才,不知要羨煞多少朝中大臣了。”蘇公公自然知道是周懷瑾出的主意,但是他畢竟還沒有入朝為官,蘇公公要是直接誇讚他不合禮數。
周懷瑾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會計較這些,隻是默默的跟在薑清寧身後。
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薑清寧和周懷瑾也在皇宮裏呆了兩天了,他們畢竟不是皇宮裏的人,總歸還是要迴去的,於是晚上皇帝便為他們設宴,這一次帶上了周錦繡。
第二日,薑清寧和周懷瑾就坐上了迴平安縣的馬車,他們這次出來時間可不少,少說也有月餘,周家肯定擔憂的不得了。
從京城到平安縣得九日,好在迴去的路上也沒有遇見什麽事情,很是順利。
等迴到平安縣,看著街上熟悉的街道,薑清寧才覺得自己終於放鬆下來,在那皇宮裏天天動不動就下跪的,還真是人薑清寧感到不爽。
幸虧薑清寧穿越過來是個農家婦人,要是後宮裏的妃嬪或者宮女什麽的,薑清寧怕不是早就被跪死了。
等看見熟悉的大門,熟悉的院子,薑清寧才終於感覺自己活過來了,果然隻有在周家村薑清寧才是最舒服的。
一個月的時間,天氣已經從開始的微涼,變成了現在的有些悶熱,現在還不是夏天,但是距離夏天也隻有一個月的時間,棉衣棉褲可以放起來的,夏季的衣裳也要開始準備了。
薑清寧此次去京城,得到了不少賞賜,黃金也有很多,但是這是禦賜的黃金,上麵都有皇族的記號,一般隻能在京城使用,最後的歸宿還是要迴到皇宮。
在京城以外的地方使用,那就不行了,就算你敢用也沒人敢收,所以這些賞賜,除了一些珠寶首飾,綾羅綢緞什麽的可以拿出來用,黃金和銀兩就隻能在京城裏使用,在平安縣這個地方就如同擺設。
薑清寧不在的額這段時間,趙慧芳依舊忙活著飯館,就連周老太太都開始學著記賬,儼然開始有大戶人家老夫人的風範。
“哎呀,清寧迴來啦,你可不知道,這些天我有多擔心!”周老太太看見薑清寧的時候正在忙著準備飯館裏的菜。
“娘,這次也是事發突然,叫您擔心了,不過我這次可是得了賞賜的,還官升一階,如今是恭人了。”薑清寧自然知道周老太太擔心,所以便挑好的事情跟她說,讓她高興高興。
“恭人?那是幾階?厲害不厲害?”周老太太對這些官職並不了解,此時聽見薑清寧這話便好奇的問。
“五階,要是在京城那可是要上朝的,你說厲害不厲害?”薑清寧佯裝傲嬌的說。
“要上朝的呀,哎呦,我兒媳婦就是厲害,真是祖宗保佑,我周家出了個能上朝的大官!”周老太太一聽這話,整個人都特別高興,嘴裏念叨著祖宗保佑。
然後,幾個下人把薑清寧的賞賜都搬了下來,一箱一箱的擺在院子裏,饒是周老太太有心裏準備,也還是被嚇了一跳,尤其是看見三個箱子裏麵裝的都是金燦燦的黃金,整個人激動的差點背過氣兒去。
周家動靜不小,吸引了不少周家村的人,大家有的親近一些的就進了院子,有的遠一些的就圍在院子門口,一時之間,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
“老周家這下真是發財了啊!”
“誰說不是呢!”
“那可是真金白銀啊,一箱一箱跟不要錢一樣往裏抬,這薑氏難不成是財神爺轉世?”
“自打這薑氏開始做生意,咱周家村哪個沒跟著撈點兒好處,咱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那都是托薑氏的福。”
“哎呦,要是這薑氏是俺家的兒媳婦就好了,發財的就是俺們家了!”
“你還好意思說?當時薑氏來議親,算命的說她八字不好,誰都不願意娶,偏周家老大娶了迴去,雖說周老大已經不在了,但是人家留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啊,現在周家發財了,你們倒開始惦記人家了!”
“......”
周老爺子和周懷玉剛從地裏迴來,就看見自家門口圍了一大堆人,還以為家裏出了什麽事兒,趕緊扒開人群往院裏跑,結果剛一進門,差點被金燦燦的黃金閃瞎了眼。
薑清寧心中也甚是欣慰,周懷瑾這學沒白上。
大炎朝的賦稅隻有農稅沒有商稅,這也導致百姓兩極分化嚴重,農民越來越困苦,商人越來越富有。
周家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跟著薑清寧租鋪子的人家,現在也已經蓋起了新房子,衣食富足,但是沒有生意可做的人,卻過得跟以前一樣,雖說周家村在薑清寧的帶領下,生活已經提高了一個檔次,但是有生意做和沒生意可做的人,區別還是很大的。
“薑愛卿,你覺得懷瑾說的如何?”皇帝很讚成周懷瑾的提議,但是還是想問一下薑清寧的意見。
“迴皇上的話,懷瑾的提議很不錯,臣也是個商人,也願意交商稅。”薑清寧自然是支持的,雖說交商稅必定會有一些損失,但是實際上對她也沒有什麽影響。
“好,那朕就召朝中大臣一起商議,趁早製定出來。”皇上聽了薑清寧的話自然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
當即就屏退薑清寧和周懷瑾,要召見朝中大臣,並且讓蘇公公親自送他們二人迴去。
“哎呦,寧恭人,您真乃神人也,皇上因為這事兒,憂慮許久,您這一來,就解決了這一大難題,使皇上開懷,老奴那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蘇公公剛剛見證了養心殿裏發生的一切,還真是佩服的不得了。
“主意可是懷瑾出的,我不過就是讚同而已。”薑清寧笑了笑對蘇公公說。
“老奴知道,領公子一看就非凡夫俗子,那也是寧恭人教導的好,此等雄才,不知要羨煞多少朝中大臣了。”蘇公公自然知道是周懷瑾出的主意,但是他畢竟還沒有入朝為官,蘇公公要是直接誇讚他不合禮數。
周懷瑾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會計較這些,隻是默默的跟在薑清寧身後。
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薑清寧和周懷瑾也在皇宮裏呆了兩天了,他們畢竟不是皇宮裏的人,總歸還是要迴去的,於是晚上皇帝便為他們設宴,這一次帶上了周錦繡。
第二日,薑清寧和周懷瑾就坐上了迴平安縣的馬車,他們這次出來時間可不少,少說也有月餘,周家肯定擔憂的不得了。
從京城到平安縣得九日,好在迴去的路上也沒有遇見什麽事情,很是順利。
等迴到平安縣,看著街上熟悉的街道,薑清寧才覺得自己終於放鬆下來,在那皇宮裏天天動不動就下跪的,還真是人薑清寧感到不爽。
幸虧薑清寧穿越過來是個農家婦人,要是後宮裏的妃嬪或者宮女什麽的,薑清寧怕不是早就被跪死了。
等看見熟悉的大門,熟悉的院子,薑清寧才終於感覺自己活過來了,果然隻有在周家村薑清寧才是最舒服的。
一個月的時間,天氣已經從開始的微涼,變成了現在的有些悶熱,現在還不是夏天,但是距離夏天也隻有一個月的時間,棉衣棉褲可以放起來的,夏季的衣裳也要開始準備了。
薑清寧此次去京城,得到了不少賞賜,黃金也有很多,但是這是禦賜的黃金,上麵都有皇族的記號,一般隻能在京城使用,最後的歸宿還是要迴到皇宮。
在京城以外的地方使用,那就不行了,就算你敢用也沒人敢收,所以這些賞賜,除了一些珠寶首飾,綾羅綢緞什麽的可以拿出來用,黃金和銀兩就隻能在京城裏使用,在平安縣這個地方就如同擺設。
薑清寧不在的額這段時間,趙慧芳依舊忙活著飯館,就連周老太太都開始學著記賬,儼然開始有大戶人家老夫人的風範。
“哎呀,清寧迴來啦,你可不知道,這些天我有多擔心!”周老太太看見薑清寧的時候正在忙著準備飯館裏的菜。
“娘,這次也是事發突然,叫您擔心了,不過我這次可是得了賞賜的,還官升一階,如今是恭人了。”薑清寧自然知道周老太太擔心,所以便挑好的事情跟她說,讓她高興高興。
“恭人?那是幾階?厲害不厲害?”周老太太對這些官職並不了解,此時聽見薑清寧這話便好奇的問。
“五階,要是在京城那可是要上朝的,你說厲害不厲害?”薑清寧佯裝傲嬌的說。
“要上朝的呀,哎呦,我兒媳婦就是厲害,真是祖宗保佑,我周家出了個能上朝的大官!”周老太太一聽這話,整個人都特別高興,嘴裏念叨著祖宗保佑。
然後,幾個下人把薑清寧的賞賜都搬了下來,一箱一箱的擺在院子裏,饒是周老太太有心裏準備,也還是被嚇了一跳,尤其是看見三個箱子裏麵裝的都是金燦燦的黃金,整個人激動的差點背過氣兒去。
周家動靜不小,吸引了不少周家村的人,大家有的親近一些的就進了院子,有的遠一些的就圍在院子門口,一時之間,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
“老周家這下真是發財了啊!”
“誰說不是呢!”
“那可是真金白銀啊,一箱一箱跟不要錢一樣往裏抬,這薑氏難不成是財神爺轉世?”
“自打這薑氏開始做生意,咱周家村哪個沒跟著撈點兒好處,咱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那都是托薑氏的福。”
“哎呦,要是這薑氏是俺家的兒媳婦就好了,發財的就是俺們家了!”
“你還好意思說?當時薑氏來議親,算命的說她八字不好,誰都不願意娶,偏周家老大娶了迴去,雖說周老大已經不在了,但是人家留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啊,現在周家發財了,你們倒開始惦記人家了!”
“......”
周老爺子和周懷玉剛從地裏迴來,就看見自家門口圍了一大堆人,還以為家裏出了什麽事兒,趕緊扒開人群往院裏跑,結果剛一進門,差點被金燦燦的黃金閃瞎了眼。